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樂園 > 教育隨筆:告狀

教育隨筆:告狀

來源:女友組    閱讀: 1.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裏,許多人都寫過隨筆吧?隨筆通常作者通過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的一種文體。想要更多的瞭解隨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隨筆:告狀,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育隨筆:告狀

教育隨筆:告狀1

案例描述:

剛來幼兒園工作,我聽到幼兒最多的話就是告狀。有的孩子一給我告完就匆忙離開,而有的孩子則非要我給個答覆才肯罷休。因爲幼兒特別喜歡給我告狀,所以班上的老師戲稱我是警察老師。有時,我就反思自己的行爲,他們都是大班的孩子了,如果還動不動就拿一些芝麻綠豆大的事情向我告狀,這樣就會使他們養成不動腦筋解決問題,動不動就告狀的習慣。但是,如果批評禁止或不去理會吧,又怕孩子真的遇到了安全問題,這又是必須讓孩子及時告訴老師的。

案例一:在幼兒園大型玩具裏有兩個小秋千,總是讓幼兒那麼感興趣,也總是他們爭搶的對象。有一次,我剛宣佈讓幼兒自由玩耍時,航航小朋友就急匆匆跑過來對我說:“老師,楠楠不給我玩。”龍龍聽見了也跑過來說:“老師,楠楠也不給我玩。”我趕緊過去了解情況,發現女孩和男孩各佔了一個鞦韆,想玩鞦韆的幼兒都在後面排隊等候,只有航航和龍龍圍着我,希望我給他們想辦法。瞭解了事情的真相,我批評航航和楠楠說:“其他人都能排隊,爲什麼你們兩個不行呢?別以爲告狀就有理了,這樣的事誰要告狀我就批評告狀的人。”案例二:在下午放學站隊時,幼兒總是喜歡搶着當排頭。有一天,我剛走出教室,楠楠和龍龍已經站到了我的面前。楠楠說:“老師,是我先來的。”龍龍也說:“老師,是我先來的。”他們兩個在我面前爭持不下,都等着我的裁決。其實,我剛纔也沒顧上看到底誰來的早。我就把問題拋給其他孩子,有的說是龍龍來得早,有的說是楠楠來的早,吵聲一片。我趕忙制止說:“不用吵了,這是小事情,讓他們倆自己解決就行了。”沒過一會兒,他們兩個就通過石頭剪刀布搞定了。

案例三:孩子每天都有一定的自由活動時間,這段時間正是幼兒告狀高發期。文文經常一副傷心至極的樣子跑來給我說:“老師,龍龍打我這兒了。”“楠楠打我這了。”起初,我會對打人的孩子批評幾句:“龍龍,不能欺負小朋友。”“楠楠,欺負小朋友是不對的。”然後,就會繼續忙手頭的工作。後來,文文又不斷向我告更多的人,我忍無可忍,就把打人的孩子都叫過來問個清楚。我這才明白,每次發生矛盾,都是文文先挑動起來的,都是因他而起,我就當着全班幼兒面說:“你們看,文文這樣很委屈的樣子來告狀,老師照樣批評他,因爲每次都是他先動手的。”

案例四: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有時冷不丁也會冒出個告別人狀的孩子。那是一節數學活動,我正在引導幼兒探索雪花片的排列規律時,桐桐突然站起來說:“老師,婷婷帶東西了。”我用眼瞟了一眼婷婷,發現婷婷已經把東西收回去了。桐桐見我沒收婷婷的東西,她不依不饒地說:“老師,婷婷把東西放到口袋兒裏了。”我沒好氣地批評桐桐說:“這是上課時間,你先管好自己,其他小朋友老師會管的。”

案例分析:

通過對以上案例分析便會發現,其實老師並不用對孩子的告狀太過在意。孩子喜歡錶現,是兒童期的一個特點,很正常。然而,這一時期,孩子的獨立性沒有很好地發展起來,依賴心理還比較嚴重,解決困難的能力也不強。因此,當他們面對生活中的一些問題的時候,很自然地就想到找成人去解決。所以當孩子告狀時,首先你需要清楚孩子爲什麼要告狀。比如,爲渲泄緊張情緒而告狀。有的孩子與夥伴發生了矛盾,或受了委屈,而向老師告狀。這實際上是孩子渲泄緊張情緒,減少憂慮,以達到心理平衡的過程。有的孩子檢舉他人,希望老師對他的是非判斷作出肯定。告狀說明孩子有了一定辨別是非的能力,但孩子總是先看到別人的缺點,而且也不會區分什麼場合。還有的孩子告狀是爲了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孩子遇到問題時常手足無措,他們便告狀,以求成人幫助解決問題。

因此,當孩子興沖沖地跑到你面前又要告狀時,你是不是立刻就感到頭大呢?彆着急,這樣的時候你需要冷靜一下,一步步來解決孩子的問題。

首先,認真傾聽,要以尊重、理解孩子的態度認真傾聽。一般情況下,當孩子告狀時,老師不能隨便敷衍,這樣會使孩子更感委屈。

其次,弄清事實,瞭解真相,幫助孩子尋求解決的辦法。如果幼兒說不清楚事情的經過,或者有意遮蓋自己的不是,可以發動目擊證人,這也是讓幼兒接受羣衆監督。

最後,對症處理,教孩子學會處理與同伴矛盾的方法。對於大班的孩子來說,不妨讓孩子試着處理小朋友間的矛盾。當孩子告狀時,應儘量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千萬不要事事包辦代替,否則會養成孩子的依賴心理,還會助長孩子只看別人的缺點,不看別人的優點,搬弄是非等壞習慣。孩子學會了自己處理的方法,以後就不會動不動就告狀了,而且對他將來面對困難、解決問題也有幫助。

教育隨筆:告狀2

一次晨間活動時,沈靖航正在安安靜靜的玩積木,浩浩突然哭喪着臉來告狀:老師,沈靖航在欺負我。聽了浩浩告的狀,我沒及時地處理,只是點點頭,示意他接着玩,然後我悄悄地觀察沈靖航和的浩浩舉動。在我觀察了沈靖航之後發現,其實並不是沈靖航欺負人,而是他處理問題的方法不恰當。例如:他在建構區搭了一把長槍後開心地顯耀着,這時坐在他旁邊的因爲浩浩好奇用積木敲了一下他的槍,不小心將沈靖航的槍敲斷了,於是就推了浩浩一把,結果手重了,浩浩差一點坐倒在地上。浩浩又一次跑向我告狀說沈靖航打了他。

我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於是我走過去把沈靖航叫了過來,問他:你爲什麼打浩浩啊?沈靖航說:“我沒打他,是他敲斷了我的長槍。”我又問他:“你是不是想讓他離你遠一些啊?沈靖航點點頭,我又告訴他:“那你想一想,如果不用手去提醒他,你還能用什麼方法來告訴他呢?”沈靖航想了想,說:“請你坐遠一點好嗎?”我笑着點點頭,摸着沈靖航的頭說:“對啊!你要是這麼提醒浩浩,那浩浩就不會告你的狀了,對嗎?沈靖航點點頭。

隨後我又轉向浩浩,問沈靖航你知道自己錯在哪裏嗎?浩浩說:“我不應該打斷他的長槍”。“老師知道你不是故意要打斷他的長槍,那你知道應該怎麼做纔不會惹沈靖航生氣呢?”“我應該自己搭一把長槍。”“如果這樣做就對了!以後遇到這樣的事情時就要多想一想,怎樣做纔不會讓對方生氣,好嗎?”浩浩懂事地點點頭。問題解決了,兩個孩子相互道了歉,繼續玩起來。

教育隨筆:告狀3

告狀,從人際關係心理學角度上來說,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發生某種衝突、矛盾而不能自行化解時出現的,藉助第三方力量來解決糾紛的一種特有的人際行爲。幼兒的告狀,是指幼兒在他們自己認爲受到同伴侵犯或發現某種行爲與幼兒園的集體規則、教師的某項要求不相符合時,向教師發起的一種互動行爲。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告狀是一種發生次數很頻繁的現象,它花費了教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幼兒作爲一個特殊的人類個體,他們的告狀行爲一定有許多不同與成人的地方。那麼,幼兒爲什麼要告狀?教師怎樣對待幼兒的告狀行爲?

案例描述與分析:

案例一:下午的美術活動是畫《螃蟹》,浩浩的畫畫速度比較慢,因爲他在畫畫時喜歡講講話,東張西望的,而坐在其旁面的軒軒早就畫好了,當他離開位置的時候,一不小心撞了傑傑的手臂,傑傑馬上質問軒軒:“你爲什麼撞我?”軒軒連忙道歉說:“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浩浩不聽,噘着嘴跑到前面來告訴我:“老師,軒軒推我的手,害得我畫錯了。”一副很難過的樣子。

分析:首先,應當看到傑傑告狀有他可取的一面。他懂得了上課的規則,這說明他已經有了一定的判斷能力,想通過告狀來求得成人的幫助,從而矯正同伴的不好行爲。從這個角度講,這是孩子處理問題能力的一種進步。但是,對於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要告到老師那裏,這會引起同伴的敵視,也會削弱獨立處理同伴間小糾紛的能力。

案例二:中午,吃完飯的孩子們在陽臺上看圖書,他們有的三三兩兩地坐在一起同看一本書,有的自己選了一本書獨自坐在一邊津津有味地看故事。這時候,佳佳突然很氣憤地過來“告狀”:“老師,《找相同》是我先找出來的,傑傑他不讓我看。”傑傑也不甘示弱:“書是我先拿到的!”兩個人在老師面前爭論不休,誰也不肯讓誰。我先安定了一下他們的情緒,接着,轉過臉來對傑傑說:“上次,你看《西遊記》時,寶寶硬是不給你看,你心裏感覺怎麼樣啊?”傑傑想了想說:“沒得看書覺得很不高興。”老師趁機說:“那你不讓佳佳看書,他也一樣會很難過的呀!你們兩個想想辦法,看看怎樣才能讓兩個人都開開心心地看書?”佳佳和傑傑聽了,商量了一下,決定兩個人一起看書,於是他倆就手拉手高高興興地坐到小椅子上看書去了。

分析:佳佳是爲了求得老師的公正解決糾紛,請求保護而產生的告狀行爲。在集體活動中,幼兒之間經常會出現意見不和、爭奪玩具和書籍等糾紛。當這些糾紛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有一方就會告訴老師,以求得老師的公正裁決或給予保護。在活動中通過引導傑傑反省,並換位思考,相互間要理解、寬容,讓孩子不僅要知道別人的想法,還要理解他爲什麼要有這種想法,讓孩子考慮一下他人的行爲是否有合理的一面。給孩子創設一些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啓發幼兒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佳佳和傑傑聽了老師的話後,兩個人安安靜靜地坐到小椅子上一起看書去了。

教育隨筆:告狀4

最近,其他班的老師都向我反映:你們班的張浩楠同學老是來辦公室告狀。例如:哪個小朋友不小心碰到他了,誰又拿他的水瓶了,誰又不給他用彩筆了··起初我也發現他是班裏最能告狀的小朋友,並沒在意,覺得小朋友這麼小,告狀很正常。這次,老師們又向我反映張浩楠。回到班裏,我就叫過張浩楠跟他談了一會。我說:“張浩楠,你怎麼整天去告狀呢,其他小朋友也沒有跟你似的,動不動就去告狀。”“他們老是欺負我,隨便拿我東西。”張浩楠低着頭說。“那你欺負其他小朋友了嗎?隨便拿其他小朋友的東西了嗎?”我反問道。“是他們先拿我的,我就去拿他們的。”理直氣壯的跟我說到。“那你應該跟小朋友說:老師教導我們不能隨筆拿同學的東西,用的時候要跟同學說好,纔可以拿去用呀!”“老師,我下次就跟他們說,不要隨便拿同學的東西。”張浩楠小心翼翼的說到。最後我在班裏說:“張浩楠是個好孩子,老師很喜歡你,同時,也非常喜歡在座的每一位小朋友,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一塊玩耍。”“知道了,老師!”他們異口同聲的回答到。

通過張浩楠小朋友這個事件,我認識到,老師要時刻觀察同學們的異常舉動,及時調解,這樣不僅幫小朋友解決了問題,同時也給我們提了個醒,要養成細心觀察的習慣,及時調整小朋友們的不良心態,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教育隨筆:告狀5

進入中班下學期後,我班上的孩子到老師處“告狀”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每天總是告狀聲不斷,聽又來了

羅xx:“老師,徐xx上課拿着玩具。”

吳xx:“老師巍巍打我。”

丁xx:“老師,辰辰吃飯說話。”

小印:“老師,詩傑不和我做朋友啦。”……

每次,我都要去處理他們這些“雞毛蒜皮”而被他們認爲所謂的大事。

起初,我是不停地詢問、調節。但是,隨着班內孩子愛告狀的情況日漸頻繁時,我有時會沒有耐心。有時就直接忽視了他們的告狀。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倔強、任性、霸道、自私,他們對周圍的事不能進行完全的、全面的判斷。孩子一旦遇到問題、挫折,告狀就會頻繁出現。

針對這個現象我也和其他的老師交流過,自己也進行過反思。由孩子經常向老師告狀可以看出,老師在孩子的心目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不管是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以正確的態度來對待告狀的孩子。以正確、公平的方法來處理孩子之間的糾紛,從而使孩子對老師產生信任感。

老師不能以一種不理不睬的態度,或是以一種訓斥的態度說:“就你喜歡告狀,你不弄他,他怎麼會打你。”這樣的話語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從而使孩子不再相信老師。老師針對孩子不同的告狀情形,處理的方式也應該不同,有的及時表揚,有的可冷處理。此外,老師要多與家長溝通孩子在園的情況。家長對孩子不要過分的嚴格,也應適當的鼓勵。老師多與幼兒溝通,與家長溝通。

我也花了點時間查找了資料針對告狀這個現象出些新花招,如在教室設置一塊告狀牆,讓幼兒把告狀的內容畫下來,然後老師在統一處理。也可發給每個孩子幾張告狀紙,每告一次用一張告狀紙等用玩了就不能告狀啦……方法多種多樣只要經過實施肯定會有適合的對策。相信告狀現象會逐漸減少的。

幼兒好比一張白紙,如何書寫成章,不但是我們的工作,更是我們的責任,面對問題的發生,我們要多花點心思去尋找各種解決問題方法措施,讓我們的孩子在我們的教育下健康、快樂的成長。

教育隨筆:告狀6

“老師,文文把湯灑到我衣服上了。”

“西西打我。”

“他不讓我玩小汽車。”

幼兒園裏每天像這樣的告狀不計其數,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些“小告狀精”們呢?

愛告狀是孩子的年齡特徵決定的。他們爲什麼愛告狀?告狀的動機又有哪些?

還是來來聽一聽“小告狀精”們自己的內心獨白吧!

“請來保護我”

情境1兩個小朋友同時來找老師,一個哭着說:“沐沐打我了。”另一個馬上辯解說:“我沒打他,是他先踢了我一腳,我才推了他一下。”

當幼兒之間的衝突發展到一定程度時,一方或雙方就會向成人告狀,想尋求幫助。這是孩子爲了求得公正解決糾紛或請求成人保護自己而產生的告狀行爲,它在幼兒的告狀行爲中佔很大的比例。

3歲左右的孩子,其實也有自己的小思想,和同齡人一起玩的時候不時會出現一些小摩擦。有些小孩當感覺自己受了委屈、處於劣勢的時候,會第一時間向家長或老師求助。

老師可以問問事情的具體經過,適當安慰感到委屈的寶貝,告訴他們,有事要用語言表達,說出來而不是動手。在以後的生活中,多加關注膽小怯懦的小朋友,讓他們樹立起自信心。

“請關注我”

情境2小佳最喜歡放學後和媽媽說說幼兒園裏發生的事情。今天小佳很自豪,因爲衣服上貼了兩個小貼畫,她說:“雯雯睡午覺的時候總說話,我好好地躺着,所以老師獎勵給我小貼畫,雯雯沒有。”

“求賞心理”是小朋友較爲常見的一種心理,尤其是當同伴出現違規行爲時,大多數小朋友一旦發現就會迫不及待地向成人告狀。這往往是小朋友爲了讓成人關注自己的表現而產生的告狀行爲,表面看起來是在維護規則,其實是爲了向成人邀功,獲得表揚。

針對這類告狀,大人們首先要給予肯定,所以媽媽可以表揚小佳做得對,然後對孩子進行提示:“你既然知道中午應該好好睡覺,那下次雯雯再不睡覺的時候你就提醒一下她好嗎?這樣他也能得到小貼畫。你們是好朋友,大家都好,那才更高興呢!”這也是培養兒童形成正確的判斷力和良好的剋制力的一個好辦法。

“我希望懲罰他”

情境3“老師,彬彬拉完大便沒有沖水,也沒有洗手。”“他把鼻涕抹到自己的衣服上了。”“老師,小海說他不喜歡你,說你胖,我喜歡你。”……

這樣的場景一般出於孩子內心對公正的強烈願望,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孩子想報復或者嫉妒,希望利用告狀來貶低別人,擡高自己。

老師只需要表示已經知道了就可以了。要預防小朋友因爲想得到老師的表揚或懷有嫉妒心理而亂告狀,所以,這種行爲不宜鼓勵,更不能當着告狀孩子的面批評另一個孩子。

“這樣做,行不行?”

情境4一個小朋友跑來向老師告狀說:“老師,帥帥跑到桌子上蹦去了。”如果這時老師沒有什麼表示的話,告狀的幼兒很可能馬上學着被告狀者的樣子,爬到桌子上去蹦了。

這樣的孩子很聰明,他爲了試探大人的態度而去告狀,目的只是想試探一下大人對這個行爲的態度。這主要是因爲幼兒不確定某些做法是否違反了規則,是否能得到成人的允許,於是就採用詢問、提示等策略向成人告狀求證。他們希望老師能對“被告”的行爲做出解釋,如果老師毫無反應,那麼照着做的孩子就會越來越多。

遇到這樣的告狀,我們可以對孩子說:“好孩子,咱們去叫帥帥下來,他這樣做容易摔下來,是很危險的!”這也是培養兒童的正確判斷力和剋制力,同時也通過榜樣的作用,讓好的行爲得到肯定,而我們不希望發生的行爲得到控制。

教育隨筆:告狀7

班裏的媛媛小女孩性格外向,熱別愛告狀,面對媛媛的喋喋不休的告狀聲,每次我都對她說:“好的,老師知道了,你管你自己的事情就好了,小朋友不是故意的……”

但有一件事,讓我觸動很大,在一次戶外活動中,媛媛又來告狀說:“老師,老師,咱們的鞦韆壞了,小朋友們還在玩!”“好,好,老師知道,告訴他們別玩了。”我雖然聽了也答了,但是沒在意,沒真正的當回事。過了不長時間,一個孩子哭着跑過來對我說:“老師,鞦韆上的輪胎坐不住了,我的腿還劃破了!”我一看,呀,出血了,趕緊把孩子送給大夫處理消毒等。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感到:原來我們應該尊重孩子們所說的話,尊重孩子們的觀察力,尊重孩子們“愛管閒事”的好習慣。

因爲有的時候,孩子們的話可是“一語千金”!

教育隨筆:告狀8

案例一:依依的個性較強,喜歡被關注,有時候像個小大人,會做小老師指出各種不文明、不安全的行爲。有一天,放學回家前組織繫褲子,大家都排好隊,一個一個到我地方來。依依突然說“小寶插隊”,後面的孩子幫着依依一起說“小寶插隊”,這時候小寶一臉茫然的表情。但是朱老師和我都沒有看清事情的經過,第一、二次依依都堅持自己的看法,當我再次提出“小寶真的插隊了嗎”的疑問時,依依就不說話了。

分析:依依和其他孩子的行爲都屬於告狀行爲。其他幫着依依說“小寶插隊”的行爲則更可能是一種跟風型告狀。孩子們天性愛玩,他們往往覺得這樣一個接一個的告狀很好玩,這是一種無意的告狀。依依的告狀可能屬於求賞型告狀,剛開始依依很堅定自己的看法,當我和朱老師對她提出質疑時,說小寶可能是往外排了點,其實他是在依依的前面時,她就不說話了。依依有時候像一個小老師,喜歡指出其他孩子不正確的行爲,“插隊”就是一種不遵守規則的做法。而她告狀的目的,第一是維護幼兒表面的秩序,第二是爲了讓老師關注她。

案例二:班裏總有幾個男孩子比較好動,小成就是這樣一個男孩子,他有時會自言自語,有時會管不住自己的小手,抓抓其他孩子的小手,拍拍其他人的小腳。當他有管不住自己的手時,被打到的小朋友會立馬向我告狀“周老師,小成打我”。這時候我會告訴小成不能打人,如果想要和其他小朋友交往,應該說“我能和你一起玩嗎?”一次戶外活動結束,一個小朋友跑來跟我告狀,說小成剛剛弄亂了玩具,但這時候小成根本不在教室。

分析:我意識到,幼兒是有求罰型的告狀行爲的,有時候孩子會因爲之前的一些過節而耿耿於懷,認爲小成不乖,經常搗亂,希望老師多批評他。因此當出現玩具被弄亂、椅子被弄倒等情況時,他們會將責任歸咎於小成身上。針對這種告狀行爲,老師不能對個別好動幼兒產生偏見,應該耐心地弄清事情經過,幫助幼兒建立正確的規則意識,發展良好的人際交往。

教育隨筆:告狀9

有一天早上,我剛走進教室,我們班有一個女孩子就哭着衝到我面前委屈的說:“老師,誰誰誰把我的書包丟到地上了。”“又是這個小搗蛋鬼”,我對這個總是犯錯的小朋友頭疼,同時對好告狀的女孩子也有些小小的不滿。我遠遠地看了犯錯的小朋友一眼,他也似乎感覺到了我的生氣。我正想教導他時,突然心想:這次我也不管了,讓他們倆自己去解決。於是我微笑着輕輕的對女孩子說:“那麼你看怎麼辦好了?”。她先是有點不解的看着我,接着用小手摸了一下自己的臉,最後恍然大悟似的帶着笑容跑了,自己到地上撿起了書包。我走到女孩子面前微笑着對她說:“你真棒,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老師希望你以後都能夠這樣,好不好?”。她高興的連連點頭。這時,我又對犯錯的小朋友說:“你怎麼能把小朋友的書包丟到地上呢?那多髒啊……”“我再也不丟了”,還沒等我說完,他就搶着認錯,或許看到那個女孩子自己撿起了書包,他都不好意思了。這以後,女孩子告狀的次數也少了,能夠自己解決時從來不到老師這兒打報告了。

這個女孩子是個特別愛打小報告的孩子,不管是關於自己的事,還是別人的事;也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她都一律喊老師,以前我都是一一處理。在她的'影響下,班裏的小朋友都養成了愛打小報告的壞習慣,我也是非常的苦惱。這次,我靈機一動,改變了教育的方式,先進行冷處理,讓孩子自己來解決問題,然後再針對性的處理。同時,再有孩子的告狀時,我根據事情的大小、好壞,適當的去解決。

在後來的教學管理中,我果然見到了不錯的效果,孩子們不會在任何情況下都向我告狀了,他們的告狀也提升了一個“檔次”。由於孩子們還小所以並不知道告狀是好是壞,他們只會把自己看到的或自己聽到的講給大人聽,而不會去理會結果是怎麼樣的,作爲老師的我們就有責任讓幼兒理解告狀的行爲,並幫助幼兒改掉這個缺點。

教育隨筆:告狀10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的告狀行爲非常普遍。根據觀察,班級中一半以上的幼兒在一天當中會向老師告狀。有的幼兒一天會有數次告狀行爲產生。如此之多的告狀行爲常常令老師感到應接不暇。而在處理這些告狀行爲時也常感到效果不佳,事倍功半。

人們通常所說的告狀指的是人與人直接發生某種衝突、矛盾而不能自行化解時出現的,依靠他人的力量來解決糾紛的一種特有的人際行爲。

而在幼兒羣體中,當他們認爲自己的利益受到同伴侵犯或發現某人的某種行爲違反了之前制定的生活、活動規則時而向老師檢舉他人的一種行爲。

由此可以看出,告狀行爲是幼兒在處理問題時存在的心理上和行爲上的依賴性的表現。孩子“告狀”其實是一種依賴心理的表現。同時,因受到年齡發展層次的限制,幼兒的認知水平還處在一個逐步產生的過程。他們對好與壞的認知和辨別表現的非常直接:“跟我玩遊戲”就是好,“玩具不給我玩”就是壞。另外,孩子年齡小,想法簡單,不會去忌諱什麼,心裏有什麼思想馬上就會用情感表現出來。通常幼兒的告狀行爲的產生並不是爲了揭發或檢舉某人爲目的,而是爲了得到老師的關注與認可:

1、爲了得到老師的表揚及肯定:如“老師,某某不好好坐着”“某某又說話了”幼兒想通過告狀來表現自己“我坐的很好,我沒有說話”希望得到老師的注意,能夠給予自己肯定與表揚。

2、爲了避免老師的批評和懲罰:如:幼兒在玩玩具時爲了爭搶玩具而對同伴動手,這時這名幼兒反倒跑來向老師告狀說他人的如何如何。這種行爲的目的是想逃避責任,免受批評和懲罰。

3、爲了檢舉他人的不良行爲:如“某某有在打人了”“某某玩好玩具沒有收拾”“老師,有小朋友把衛生間的門堵上了”。這時幼兒往往是希望通過教師對這種行爲的處理而對自己的是非判斷做出表揚和肯定。

4、爲了維護之前制定好的集體生活活動規則:如:“某某把腳放在桌子上了”“某某去拿玩具玩了”“老師某某插隊”等等。

5、爲了幫助同伴:如:幼兒看見同伴伴被人欺負,馬上向老師告狀“某某亂拿別人的玩具”等。

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教師要面對幼兒各種各樣的告狀,對於這些告狀,每位教師所持態度也有所不同,也有不同的處理方法。但通常會存在以下一些問題而是的處理效果不佳:

有時,一些幼兒的依賴心理較強,不論遇到任何爲題都會向老師告狀,希望老師幫助解決處理。告狀次數多了,老師往往失去耐心,在處理這些問題是表現出態度粗暴,厭煩。或者有些老師對幼兒告狀行爲感到不耐煩而不能從幼兒角度出發,切身考慮幼兒的心理,對幼兒的任何告狀行爲都採取置之不理的態度。有時遇到一些在班級比較調皮、吵鬧的幼兒告狀時,往往不問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就簡單的對調皮的幼兒進行批評指責。

幼兒產生告狀行爲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因此,對待不同原因產生的告狀行爲教師也應區別對待。當告狀是完全正當的、應該的時候,老師當然應該主持正義,批評被告發的孩子,以樹立一種明確的是非觀念。但多數情況下,幼兒告狀並不是爲了維持是非原則,而是出於得到老師的讚揚或其他目的。

在這種情況下,老師一味維護告狀者,而對被告孩子加以批評往往不利於培養孩子獨立處理問題解決問題額能力,不利於孩子是非觀念的形成,同時給予孩子以錯誤的引導。

對那些依賴性強喜歡告狀的孩子,還可以採取幫助他出主意的方式,讓他自己獨立處理,一旦處理成功,老師則應及時鼓勵發展加強孩子這方面的能力。在處理告狀行爲時,教師應對不同的孩子採取不同的方法。對於能力較弱且依賴心理強的孩子在產生豪裝行爲時,老師應充當引導者的角色,鼓勵他,讓他獨立處理,幫助他出主意,想辦法。

同時可以讓一些能力強的孩子幫助這些能力弱的孩子共同討論出一個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對更多的孩子進行良性引導。還有少數孩子所以喜歡告狀,只是爲了討好老師,表現自己,老師則更不能支持助長,因爲這樣,會導致這種孩子養成處處監視他人行爲、窺探他人祕密的極不健康的習慣,久而久之,會使孩子的心理畸形發展,造成人格上的重大缺陷。因此,對於這種行爲老師應及時制止,絕不縱容。以保證孩子正確的價值導向的形成。

從某一層面上說,幼兒告狀是他們逐漸融入社會的一種積極的嘗試。因此,教師應以積極的歡迎的態度對待幼兒的告狀行爲。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幼兒的告狀行爲不要急於做出評價。應靜下心來,耐心傾聽。在此基礎上耐心指導,悉心引導。

找到問題的癥結坐在,再對症下藥。同時要相信幼兒有你能力處理好與同伴之間的矛盾。鼓勵他們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從而學會正確的與同伴相處的方式方法。培養幼兒的獨立性以及辨別是非的能力。讓幼兒學會在與同伴交往時相互溝通交流,學會協商解決問題,學會分享樂於分享。

總之,幼兒告狀行爲的產生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在處理孩子告狀行爲時,不可以偏概全。要認真細緻有耐心,真正找到問題的癥結坐在,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循序漸進,持之以恆。把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告訴孩子,而不是簡單的包辦代替。“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當孩子具備了積極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時,一切矛盾都迎刃而解了。

教育隨筆:告狀11

“老師,他搶我玩具”,“老師,他罵我····”,作爲一名老師經常會遇到孩子的這種行爲。由於幼兒年齡的影響,幼兒之間總會發生一些摩擦,一些小脾氣。根據分析幼兒的這種“告狀”行爲,一方面是可能幼兒收到欺負想尋找老師的同情和保護,另外一方面是可能想告訴老師他們做的壞事情並做出裁判,同時使自己能夠被老師信任。

對於這宗行爲,作爲教師應該要心平氣和的認真聽孩子們的“告狀”,全面的調查孩子們爭吵的原因,弄清楚孩子們的頭和尾。如果作爲老師,不給幼兒的這種行爲作出判斷,不去了解,不去評價,這樣會傷害幼兒的自尊心,並且使幼兒產生壓抑的感覺。但是如果鼓勵、教唆和袒護那些孩子,久而久之他們會對一些小事情也告訴老師,其他小朋友也看在眼裏,跟着學習,會漸漸地培養了孩子們的窺視他們的祕密的不好的行爲,缺乏幼兒的責任感。另外,面對幼兒這種告狀行爲,作爲教師要公平、公正。不要對自己喜歡的幼兒偏袒一點,對自己不喜歡的幼兒就破口大罵,不管對與錯就直接承認是錯誤的。對於故意欺負同伴的幼兒要進行批評和教育,不能遷就。

作爲老師,我始終覺得幫助幼兒能夠分清對與錯,有意識的引導幼兒能判斷對與錯的行爲時非常重要的,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幼兒的判斷能力,而且也能培養幼兒之間的交往能力,促進了幼兒的健康成長。

教育隨筆:告狀12

早上,我剛走進教室,姝彤就哭着衝到我面前委屈的說:“老師,王子軒把我的書包丟到垃圾桶了。” “又是這個小搗蛋鬼”,我心裏在暗自埋怨王子軒,同時對好告狀的姝彤也有些小小的不滿。我遠遠地瞪了王子軒一眼,他也似乎感覺到了我的憤怒。我正想嚴厲地批評他時,突然心想:這次我也不管了,讓他們倆自己去解決。於是我微笑着輕輕的對姝彤說: “彤彤,你看怎麼辦好了?”。姝彤先是有點不解的看着我,接着用小手摸了一下自己的臉,最後恍然大悟似的帶着笑容跑了,自己到垃圾桶裏撿起了書包。我走到姝彤面前微笑着對她說:“彤彤真棒,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老師希望你以後都能夠這樣,好不好?”。姝彤高興的連連點頭。這時,我又對王子軒說:“怎麼能把小朋友的書包丟到垃圾桶了?那多髒啊……”“我再也不丟了”,還沒等我說完,王子軒就搶着認錯,或許看到姝彤自己撿起了書包,他都不好意思了。這以後,姝彤告狀的次數少了,能夠自己解決時從來不到老師這兒打報告了。

姝彤是個特別愛打小報告的孩子,不管是關於自己的事,還是別人的事;也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她都一律喊老師,以前我都是一一處理。在她的影響下,班裏的小朋友都養成了愛打小報告的壞習慣,我也是非常的苦惱。這次,我靈機一動,改變了教育的方式,先進行冷處理,讓孩子自己來解決問題,然後再針對性的處理。同時,再有孩子的告狀時,我根據事情的大小、好壞,適當的拒絕他們的告狀,不去理睬他們。

在後來的教學管理中,我果然見到了不錯的效果,孩子們不會在任何情況下都向我告狀了,他們的告狀也提升了一個“檔次”。 由於孩子們還小所以並不知道告狀是好是壞,他們只會把自己看到的或自己聽到的講給大人聽,而不會去理會結果是怎麼樣的,作爲老師的我們就有責任讓幼兒理解告狀的行爲,並幫助幼兒改掉這個缺點。

教育隨筆:告狀13

在幼兒園裏經常會遇到孩子們告狀的現象,每當這時,老師們都會及時解決,可是有的時候孩子們不分場合,不分時間的告狀,真的讓人很頭疼。有的時候還會一個告完了,另一個看到了也會左看右瞧,發現問題也會緊跟着告起狀來,然後是下一個再下一個,讓我感到不勝其煩哦…..

這不這天我們貝貝班個子高高的孫鵬非又開始唧唧囔囔的告起狀來了,他見我沒立刻處理,竟然趴到桌子上大哭起來,鼻涕一把淚一堆的,我問清楚原因才知道原來是因爲鄰桌的小朋友給他不小心弄碎了陀螺。孩子們對玩具熱愛,心疼破碎的玩具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我認真看了看這個陀螺實在是質量很差,怪不得要破碎呢,所以就耐心給他解釋,玩具質量很差,所以纔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並且又是你非讓別人玩的,怎能因爲玩具壞了,就怨起了小朋友呢?大哭大鬧更不能解決問題……這樣之後,他才漸漸止住了哭聲情緒平靜下來。

其實,在幼兒園許多時候我們都會面對孩子們的告狀,老師就像是一個大法官,每天都要處理許多的“糾紛”。但是當孩子們的告狀聲此起彼伏的時候,我陷入了深思。比如在課堂上,師告訴小朋友“不要亂說話,手中不要有東西把玩”,聲音剛停,就會有孩子立刻反映“老師,xxx說話了,老師xxx玩東西”,其實出現了這樣的現象,是不是老師隨口說的話引起的呢?是不是孩子們充當了你的眼睛在幫着你看着呢?所以許多有經驗的老師,不會在課堂上直接這樣要求小朋友,而是換一種方式私下提醒做小動作的小朋友,這樣不至於打斷孩子們的思路,也不至於讓老師深陷孩子的告狀聲中,煩不勝煩。

有時,我更會用一種樂觀的心態看待孩子們的告狀,這說明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語言發展了,觀察能力也加強了,從反面看孩子們變得愛計較了,同伴之間愛比較了,告狀能引起老師的關注….但是即使這樣,我們也不能對孩子的告狀聲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比如“老師,慧慧總是趴着,不和我玩”我們一看,哦,原來是發燒了。你看,這次還多虧了孩子們的“告狀”呢!

所以,我們要正確對待孩子的告狀問題,根據實際情況,用正確、適當的方法引導孩子們,更不能忽略孩子們的聲音,不管多忙,都要停一停、看一看、問一問,及時解決孩子間的問題,真正做到在工作中以孩子爲本,這樣孩子們纔會信任愛戴我們,師生關係纔會和諧融洽!讓我們努力吧,從現在開始!

教育隨筆:告狀14

我們在班級中,聽到的最多的聲音,應該就是孩子們來告狀的聲音;“政政搶我的積木了,是我先拿到的。”“小宇不肯和我一起玩,他不願意和我分享。”“怡怡打我,她又來搶我的書了。”“揚揚手上有小貼紙,她的口袋裏也有小貼紙。”“老師,他把牛奶灑在桌子上了”……

孩子們告狀的事情豐富多彩,每個環節,每個細節他們都會有一些“不滿意”和“不開心”或者爲了邀功來和老師告狀,對於每天這些重複再重複的告狀,老師的迴應也不同,有的時候,會耐心的和孩子一起商量解決的辦法,幫助孩子改正一些不良的習慣,如搶玩具、攻擊性行爲以及不愛護遊戲物品等等,有的時候會直接出面制止一些行爲,如一些有危險性的行爲,有時候也會叫一些能力強的幼兒去幫助能力弱的幼兒解決問題,增加孩子之間的交往,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一些時候也會比較簡潔的用“哦,我知道了。”“好,過一會幫你解決。”“你下課了在跟我說”等等來回應幼兒,一會兒又會在忙碌中遺忘了孩子們的請求。

對於如何迴應孩子們的告狀,一直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每個老師對於孩子的告狀都會有不停的迴應,我們應該儘可能多的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有的時候不能及時解決,那就利用晨間活動,課間活動以及餐後等環節與個別幼兒進行談話,讓孩子覺得老師重視他們,願意和他們一起解決問題,也讓自己重視起自己的行爲,幫助一些幼兒改善習慣等。

幼兒園的工作是瑣碎和忙碌的,我們還是很想和孩子多多相處的,和孩子交往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如果我們能夠從忙碌的其他事物中多抽出一點時間來陪伴幼兒,我們可以聽見更多,解決更多。

教育隨筆:告狀15

週週愛告狀.吃飯時狀告“××沒吃饅頭”,上課時狀告“××說話了”,午睡時狀告“××沒睡覺”……我想,週週之所以愛告狀.是因爲他正處於“自我中心化”的年齡階段,一般都從自身角度思考問題,往往會忽視同伴身上的優點,也看不到自身的缺點。當他向老師告狀時,他就會獲得一種“對方不如自己”的暗示式自我表揚,特別是老師因此而批評對方的時候,他會獲得某種滿足感。

區域活動,週週選擇了美工區,活動結束的時候,週週又跑過來告狀了:“老師,諾諾收拾水彩筆的速度太慢了,我都收完兩盒了,她一盒還沒整理完。”我說:“不急,我們再給他點時間。”我注意到,諾諾正將彩筆按同色系排列在一起,彩色筆擺放得非常整齊。

活動點評環節,我特意將諾諾整理的彩筆展示給小朋友看:“這是諾諾整理的彩筆,請大家來說一說,諾諾是怎麼整理的?”

小朋友們一個個舉手:“諾諾很細心,把彩筆整理得非常整齊!”“諾諾按照顏色規律排列彩筆,所以速度有點慢,但我喜歡諾諾整理的彩筆!”

“是呀,諾諾整理的時候非常認真,有條理,所以,我們不能只看到諾諾整理的速度慢,而要向諾諾學習,把彩筆整理得整齊有規律!”我一邊表揚諾諾,一邊用眼神看向週週,週週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我接着又說:“週週動作麻利,收彩筆速度很快。以後還要像諾諾一樣把彩筆收拾得很整齊。”週週笑了。

我也笑了,給孩子們講了一個動物比賽的故事:沫蟬很小,卻是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動物;烏鴉樣子很醜、叫聲很難聽,卻是很聰明的動物;老鼠不被人類喜歡,卻有上樹、打洞及涉水等多種本領……每一種動物、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我們不能總看到別人的缺點,也要學會欣賞別人的優點。

第二天,週週又選擇了美工區,活動結束的時候,他模仿昨天諾諾的方法將美工區的彩筆一盒一盒整理好,並整齊地擺到了區域櫥裏:“老師,我向諾諾學習,把彩筆按顏色整理好了!”週週不再告狀了!

其實,像週週這樣的孩子很多,正是幼兒的這種“自我中心化”的思維特點,使他們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多了一份計較,少了一份寬容。作爲教師,一定要注意觀察發現每個孩子的優點,引導幼兒在討論中瞭解同伴身上的優點並學會欣賞同伴,讓孩子們隨時感受到被同伴欣賞以及欣賞同伴的喜悅和幸福。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空間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