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祕笈 > 育兒寶典 > 埃裏克森的8個兒童發展階段

埃裏克森的8個兒童發展階段

來源:女友組    閱讀: 3.4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埃裏克森的8個兒童發展階段,兒童發展的時候,是有着階段劃分的,人格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把人的一生髮展劃分爲八個階段,其中前五個階段屬於兒童成長和接受教育的時期。下面看看埃裏克森的8個兒童發展階段及相關資料。

埃裏克森的8個兒童發展階段1

第一階段:嬰兒前期(0~1、5歲)信任vs懷疑

此階段嬰兒特點:嬰兒孤獨且弱小,對成人依賴性最大

嬰兒需求:護理人給足慈愛和滿足嬰兒的依賴性需求

需求得到滿足會形成信任感,得不到滿足會形成懷疑。

如果形成的信任感多於懷疑,那麼嬰兒就會產生希望,更容易具備勇敢的品質。反之,嬰兒則會充滿擔憂,膽小懼怕。

第二階段:嬰兒後期(1、5~3歲)自主感vs羞恥感

此階段嬰兒特點:嬰兒開始有了獨立自主的要求

嬰兒需求:父母允許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並給予鼓勵。

需求得到滿足,嬰兒會獲得自主感,自己能夠控制自己;需求得不到滿足,嬰兒會產生羞恥感與自我懷疑。

第三階段:兒童期(3~6歲)主動性vs內疚感

此階段兒童特點:1、 兒童獨創行爲和想象力的發展階段 2、兒童檢驗各種限制,需要知道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行爲是不被允許的。

兒童需求:護理人對幼兒的主動性行爲進行鼓勵。

得到鼓勵的兒童就會形成主動性,爲兒童發展成爲具備責任感和創造力的人奠定基礎;如果兒童的主動探究行爲受到譏笑,兒童會逐漸失去信心,缺乏創造幸福生活的主動性。

第四階段:童年期(6~12歲)勤奮vs自卑

特點:此階段兒童在學校接受教育

兒童需求:家長和老師必須以充滿愛的關注,鼓勵兒童順利完成課程,同時兒童要知道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

如果兒童順利完成學習課程,就會獲得勤奮感,對未來工作和生活充滿動力和信心,反之就會形成自卑感。

埃裏克森的8個兒童發展階段

第五階段:青少期(12~18歲)角色統一vs混亂

這個時期是人格發展的關鍵時期。

青少年對周圍世界有了新的觀察與新的思考方法,他們經常考慮自己到底是怎樣一個人,他們從別人對他的態度中,從自己扮演的各種社會角色中,逐漸認清了自己。而且認識自己的現在與未來在社會生活中的關係,這就是同一性,即心理社會同一感。

如果本階段很好度過,就會形成忠誠的品質;如果進展不順利,就沒法對自己和世界產生確定性的認知、沒有歸屬感、爲人冷淡冷漠、缺乏關愛意識。

第六階段:成年早期(18~25歲)親密感vs孤獨感

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階段,也是獲得親密感,避免孤獨感階段。

如果一個人不能夠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和思想情感與別人分享和交流,就會感到孤獨寂寞。如果可以與家人或朋友分享自己的情感與觀念,就會產生親密感,健康的人是充滿愛而又能辛勤工作的人。

如果本階段順利度過,就會具備愛的美德;如果被孤獨佔據,不僅不會形成愛的美德,還很可能形成混亂的兩性關係。

第七階段:成年中期(25~65歲)繁衍vs停滯

這一階段是成家立業的階段。

有兩個發展方向:

1、 積極方向:個人關心自己的家庭成員、關心自己的子孫後代、關心社會上其他人並且在事業上進取,勇於創造。

2、 消極方向:只顧自己和自己家人的幸福,不顧社會上其他人的苦難,自私自利。

第八階段:成年後期(65歲以上)完善vs失望

在此階段,人的整體狀況每日愈下,此刻必須做出適當調整。如果自我調整大於絕望,人就會形成智慧,可以坦然面對死亡,會覺得這一生很有價值、有意義,產生完美感。

如果消極多於積極,人就會感到很失望,覺得這一生錯失很多機會,卻不能再重來,充滿遺憾,導致絕望和萎靡不振。

人格形成的這八種階段相互聯繫,前期階段發展對後整個人生的發展都有深刻的影響。

埃裏克森的8個兒童發展階段2

1、嬰兒期(0~1、5歲):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衝突

這期間孩子開始認識人了,當孩子哭或餓時,父母是否出現則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問題。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這一品質,它起着增強自我的力量。

在這一時期孩子開始出現了基本的心理需求,有着簡單的心理活動渴望着認識這個世界,又要避免這個世界對他的傷害。他在尋求依靠,靠自己能夠用手抓、咬感受到的實物。它信任能給他生的希望的人,基本信任基本不信任處理的就是生與死的衝突,感知運動僅僅只是一個手段。

出現了想要的心理特徵。

2、兒童期(1、5~3歲):自主與害羞和懷疑的衝突

這一時期,兒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說話等。在這一時期孩子生理自我開始成熟,在孩子第一次說出“我”這個字的時候,他開始將自己與環境區分開來,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怎樣堅持或放棄,也就是說兒童開始"有意志"地決定做什麼或不做什麼。

這個時期的孩子有着很強的獨立傾向,自立的意思就是分清自己的事情獨立去做!

這時孩子會反覆應用"我"、"我們"、"不"來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決不能聽之任之、放任自流,這將不利於兒童的社會化。反之,若過分嚴厲,又會傷害兒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出現了我想要的心理特徵。

3、學齡初期(3~5歲):主動對內疚的衝突

在這一時期,兒童能更多地進行各種具體的運動神經活動,更精確地運用語言和更生動地運用想象力。這些技能使兒童萌發出各種思想,行爲和幻想,以及規劃未來的前景。這一時期他們處於前運算階段,充滿着自我中心。

在這裏我們必須要區分開,自主與主動的區別,自主是能夠自己獨立的想做,想做什麼他們還不清楚,主動這個階段他們纔會有明顯的一個區分,明確自己的目的。在前兩個階段,兒童已懂得他們是人。現在他們開始探究他們能成爲哪一類人。

在這個階段,兒童檢驗了各種各樣的限制,以便找到哪些是屬於許可的範圍,而哪些又是不許可的。這個階段孩子通過從他人,父母、老師、同伴的評價中認識自己的目標。出現了我想要...的心理特徵。

4、學齡期(6~12歲),勤奮對自卑的衝突

在這一時期,孩子的各種生理功能不斷成熟,肌肉、骨骼、注意力、記憶等成熟的肌肉驅動着孩子在6歲之前實現他想要實現的目標,但缺乏實現的條件。

這個階段的孩子都應該在學校接受教育。學校是訓練兒童適應社會和獲得未來生活所需的知識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們能順利完成學業,他們會有一種勤奮的感覺,這將給他們獨立生活的信心,並在未來的工作任務。相反,會有低自尊。

他們急於顯示自己的能力,來探索他們生活的世界,離開父母的懷抱,真正呼吸自由的空氣,勤奮來證明他們的父母,他們能做的,如果他們的父母給負面評價,他們會覺得他們沒有頭髮完成任何事情,因此較低的自尊。

他們的行爲是有區別的,他們能夠意識到要得到他們想要的,他們必須自己去做,我也想做一些心理特徵。

埃裏克森的8個兒童發展階段 第2張

5、青少年(12~18):自我認同與角色混亂的衝突

年輕人的成長和發展,他們面臨着物理髮展的內部革命,面對成年人在他們面前的任務,現在他們主要關心的是把別人對他們的評價和自己的感情相比,主要關心的是如何把各種角色和早期訓練的技能和在今天的與問題相關的專業標準。

他們只知道自己可以做很多行爲,影響這個世界,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們會覺得自己越來越自卑,因爲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加複雜,他們無法適應這個他們在童年時認爲是純潔的世界。在這個時候,社會的需求和自我的需求開始相互矛盾,就會出現角色的混亂。

形成正確的社會自我,在矛盾中成長是當務之急。自我認同帶來了忠誠的品質。埃裏克森將忠誠定義爲儘管價值體系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但仍能堅持自己已確定的身份的能力。我想做……心理特點。

6、成年初期(18-25歲):親密和孤獨之間的衝突

只有具有強烈自我認同感的年輕人才願意冒險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因爲與他人建立愛的關係就是將自己的身份與他人的身份融合在一起。有自我犧牲或失去,只有這樣你才能在愛情中建立真正親密的關係,從而獲得一種親密感,否則你會感到孤獨。

此時他正在尋找某個人,或者某個人,來做他想和他做的事,因爲他的生理需要也是他對愛和歸屬感的需要,在親密關係中產生改變世界的能量。找個人一起做吧。

7、成年(25~65歲):生殖衝突與自我關注

在這個時期,人們不僅要生育孩子,還要承擔社會工作。這是一個人對下一代的關心和創造力最旺盛的時期,人們將獲得優質的關心和創造力。生育的意義有兩層含義:生育和生育。一個人即使沒有孩子,也可以有生育的意識,只要他能照顧孩子,教育和引導孩子。

相反,一個沒有生育意識的人,個性貧乏、停滯不前,只顧自己。他們只考慮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關心他人(包括孩子)的需要和利益。我能做的,我都能做好。

8、成熟(65歲以上):自我調整和絕望衝突的時期

老年人可能會回顧過去,滿懷深情地向世界告別,也可能會絕望地死去。自我調整是一種接受自我、接受現實的感覺。一種超然的智慧。絕望是對死亡的恐懼。如果一個人的自我調整大於絕望,他就會獲得一種智慧的'品質,這就是埃裏克森所定義的對生死的超然態度。我很好地總結了我的心理。

擴展資料:

美國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埃裏克森,一旦提出八個人格發展階段理論,他把人的一生分爲八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一對核心矛盾,能夠解決這些矛盾的孩子,這個問題就不會成爲障礙後,如果不解決這個矛盾,一個人將會出現不完整的和不一致的狀態。

將敏感期理論與埃裏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相結合,我們可以看到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兒童的發展確實是連續的、週期性的。

埃裏克森的理論非常有趣。他包括了人類生活的整個過程。人無論出生還是年老,都會遇到不可調和的矛盾。

埃裏克森的8個兒童發展階段3

1、基本的信任感對基本的不信任感(0~1、5歲)

該階段的發展任務是培養信任感。這一階段發展的主要任務是,培養人對周圍世界以及社會環境的基本態度,培養基本的信任感,這是人格健康的基礎。

一個嬰兒出生後最迫切的需要是父母愛他、照顧他。如果他能得到合理的照顧、哺育、關切與愛護,就會感到世界是個安全而可信賴的地方,因而發展起對他人的信任的人格。反之,如果父母照顧不周,環境多變,哺餵欠缺,對他態度惡劣,就會使兒童對周圍環境產生猜疑,面對新環境時會焦慮不安,形成不信任他人的人格。

2、自主感對羞恥感與懷疑(2~3歲)

該階段的發展任務是培養自主性。這一階段兒童開始獨立處理事情,開始學會許多動作,如獨立穿衣、吃飯、走路等。

他們開始試探自己的能力,不願他人干預。如果這種試探得到父母或照料者的允許,並鼓勵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幼兒會逐漸體會到自己的能力,出現自主的感覺,養成自主發展的人格。

反之,如果父母或照料者過於溺愛和保護兒童或者是過分批評指責,對他們的獨立行動表現出不耐煩,橫加干涉,孩子就會對自己的能力表示懷疑,懷疑自己對自我和環境的控制能力,使之產生一種羞恥感,而發展成羞怯與懷疑的人格。

3、主動感對內疚感(4~5歲)

該階段的發展任務是培養主動性。這一階段的兒童由於身體活動能力和語言能力的發展,兒童開始把他們的活動範圍擴展到家庭之外,開始對發展其想象力與自由參與活動感興趣。

兒童喜歡嘗試探索環境,承擔並學習掌握新的任務。此時,如果父母或教師對兒童的問題耐心聽取並認真回答,對兒童的建議適當地鼓勵與妥善處理,則兒童的主動性就會加強,從而發展瞭解是非的良知,培養出明辨是非的道德感。反之,父母或教師對兒童提出的問題不屑一顧或嘲笑、禁止兒童的建議和活動,則兒童會形成退縮、壓抑與被動而內疚的人格。

4、勤奮感對自卑感(6~11歲)

這一階段發展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勤奮感。這是兒童進入學校掌握知識、技能的時期。兒童在這個時期第一次接受社會賦予他的期望去完成社會任務。

他們所追求的是自己的學習工作等獲得成就與成績,並因此得到家長和老師的認可和讚許。兒童將會以成功、嘉獎爲榮,勤奮感就會加強,進而培養起樂觀進取和勤奮的人格。反之,如果對兒童教育不當,或屢遭敗績,或其成績受到冷漠對待,則兒童就會自視如他人,形成自卑感,發展出自卑的人格。

埃裏克森的8個兒童發展階段 第3張

5、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12~18)

這一階段發展的任務是培養自我同一性。所謂自我同一性是指個體組織自己的動機、能力、信仰及其活動經驗而形成的有關自我的一致性形象。就是個體嘗試把自己有關的各個方面統合起來,形成一個自己覺得協調一致的整體。這些層面包括自己的身體相貌、自己以往的狀況、自己的現狀、

環境與條件的限制以及對自己未來的展望等。個體綜合這些側面,判斷“我是個什麼樣的人”。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可以使青少年瞭解自己,瞭解自己和周圍環境之間的關係,能與環境保持協調和諧,這些心理特質對青少年走向社會、走向生活,接受人生挑戰都是至關重要的。

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要求謹慎的選擇和抉擇,尤其體現在職業定向、性別角色等方面。如果個體不能整合這些方面和各種選擇,或根本就不能進行選擇,不能建立自我統一性,青少年就會產生自我否定的情緒,就會導致角色混亂,無法覓得關於自我一致的見解。

埃裏克森非常重視自我同一性的發展,並認爲同一性的發展與前幾階段有着密切的關係。前幾個階段發展的不順利,那麼同一性發展就相當困難,甚至不可避免的發生同一性混亂。同一性不是在青春期纔出現,兒童在之前已經形成了各種同一性,但是進入青春期後,早起形成的同一性不能應付眼前的選擇和決斷了,同一性的發展成爲了這一階段的首要任務。

6、親密感對孤獨感(成年早期:18~25)

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階段,這是獲得親密感、避免孤獨感階段。親密感是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包括友誼與愛情。

親密的社會意義,是個人能與他人同甘共苦、相互關懷。親密感在危急情況下往往會發展爲一種互相承擔義務的感情,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

7、繁殖感對停滯感(成年中期:25~60)

這是獲得創造力感,避免自我專注階段。

這一階段有兩種發展的可能性,一種可能是向積極方面發展,個人除關懷家庭成員外,還會擴展到關心社會上其他人,關心下一代以至子孫萬代的幸福。他們在工作上勇於創造,追求事業的成功,而不僅是滿足個人需要。

另一種可能性是向消極方面發展,即所謂自我專注,就是隻顧自己以及自己家庭的幸福,而不顧他人的困難與痛苦,即使有創造,其目的也完全是爲了自己的利益。

8、自我整合對絕望感(成年晚期:60~死亡)

這是獲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階段。

如果前面七個階段積極的成分多於消極的成分,就會在老年期彙集成完美感,回顧一生覺得這一輩子過得很有價值,生活得很有意義。相反,如果消極成分多於積極成分,就會產生失望感,感到自己的一生失去了許多機會,走錯了方向,想要重新開始又感到爲時已晚,痛不勝痛。於是產生了一種絕望的感覺,精神萎靡不振,馬馬虎虎混日子。

埃裏克森認爲個性發展和形成貫穿於人的整個一生,中年和老年期個性仍在變化。個性的發展是充滿矛盾和衝突的,在矛盾和衝突中,個人的品質和人格得以形成。某一階段任務完成的好壞、是否完成會直接影響下一個階段的發展,但在後一階段的發展過程又可以補充前一階段發展的不足。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