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樂園 > 與老闆的溝通技巧

與老闆的溝通技巧

來源:女友組    閱讀: 1.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知道哪些與老闆的溝通技巧嗎?在工作中我們無可避免要和老闆進行溝通,那麼如何溝通才是最高效、最妥當的呢?下面小編就在這裏跟大家分享一些與老闆的溝通技巧,希望對你們有一定的啓發。

與老闆的溝通技巧
與老闆的溝通技巧1

如何和老闆溝通,彼此瞭解很重要

第一點:對人禮貌,在工作日尊重你的老闆

禮貌是一種美德。從小學開始,老師就會教你這個,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很少有人做得好。有禮貌的人會被人喜歡,同事會喜歡你,老闆會喜歡你。而有禮貌的人脾氣好,這種才能適合做領導,因爲他們能照顧別人的心情,懂得如何看待顧客,不會得罪別人。如果你平時表現得很好,但又不禮貌,你隨時都會因爲小事而得罪你的老闆,老闆也不高興你將來沒有機會升職。

第二點:平日裏找機會和老闆溝通,多瞭解對方

在工作日製定一個計劃,或者爲你的老闆做一個統計表,讓他更多地瞭解你的工作能力和你對公司的看法。當你遇到一些你不明白的事情時,你也可以和你的老闆溝通,讓他了解你的想法,聽取你的個人觀點和意見,彌補你的缺點,改善你通常的工作缺點。你也可以好好聽老闆的發泄,也許你會意識到老闆在你眼裏也是一個壓力很大的人。彼此的瞭解會讓你們日後的相處更加融洽。

第三點:瞭解老闆的想法,努力做得更好

平日,多關注老闆的生活,看看他喜歡吃什麼,做什麼,他的習慣可以看出他是什麼樣的人。從他的愛好,到他的生活,可以成爲他的好下屬,好的夥伴,可以依靠和信任別人。試着做得更好,這是對老闆負責的,也是對自己的責任,你的能力和貢獻都會被老闆看到。

第四點:努力刷存在感

很多人只知道一門心思幹活,認爲只要努力工作,他們就會發光,得到老闆的注意。事實上,公司裏有那麼多人,老闆在工作日裏沒有時間去關注任何人。如果你不理清你的存在感,他可能不知道你在公司裏就是這樣一個人。通常在對方面前會出現很多次,會議一定要提前給老闆留下好印象,如果你是第一個到達的,老闆自然會記得你。

第五點:當你見到老闆時,你必須向老闆問好,當你遇到老闆時,你必須給老闆面子

這和上面提到的禮貌是一樣的道理,看到老闆一定要打個招呼,一個簡單的‘你好’也代表了你的態度,你的尊重會讓老闆感到高興,認爲你很重視他。在會上,老闆會問你一些問題,問你的意見,你也可以說自己的想法,畢竟,你的嘴是一種對老闆的認可,記住不要太張揚,答案也要有技巧,不要當衆指出對方的不足,會讓老闆感到沒面子。

與老闆的溝通技巧2

1、沒必要總想着給上司選擇題

很多人可能因爲“上司時間寶貴”,“我要給他留下好印象”之類的原因,在溝通前會準備好多個方案,給上司選擇題而不是問答題。這種思路在有明確的工作目標的前提下,是可行的,老闆可能還會覺得你有創意、做事用心。但是,以下這兩種情況,你也許會本末倒置。第一種,你有沒有發現,我們手頭上許多的事情,本身是沒有明確目標的。這時候你做幾套方案出來,花了時間和精力,結果到老闆那,老闆正考慮的是“做或者不做”,而你給老闆的方案是“怎麼做”。如果老闆選擇做,那還好說,如果不做呢?這就是你的優先級排序出了問題,壓根沒有看明白老闆的意圖就貿然行事,常常給人一種用力過猛的感覺。所以這種情況下,你需要做的,是先找老闆問清楚這件事情的目標,是開始一輪“問答題”。陳春花說過,優秀的管理者會給下屬明確的目標,讓下屬明白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

主動向上溝通,明確並承諾目標,纔是你此時工作的重點。第二種,心理學上有一種迴避意識,指現代職場中,有很多人都有意無意地迴避和老闆接觸,無論是公事還是私事。我工作前兩年,遇到上司總是能躲就躲,總覺得能不溝通就少溝通,似乎這樣可以儘量少出錯,即便是對看好我的領導。由於“迴避意識”,對於不懂的事情,即便知道老闆很擅長,許多人也寧可自己默默檢索、翻資料,而不是找老闆求助。這種心理的結果,本質上是浪費公司資源。在很多次的管理研討會上,我不止一次聽到老闆們真實的心聲:即便我們真的希望員工有問題可以主動找我們,希望員工可以向上管理,但實際上,這麼做的員工寥寥無幾。的確,工作幾年後,我開始覺得“迴避意識”帶來的行爲很不成熟,因爲好多時候,當我們內心安全感充足,就不怕和這個世界交付自己真實的樣子,人沒底氣的時候,更傾向躲藏。往深裏想,如果既可以在工作上和上司合作愉快,又可以在私下裏常有溝通,就是建立良好關係的途徑。員工往往關心的是個人目標,良好關係才能讓雙方更瞭解彼此,也才能把勁兒往一處使,而你主動向上司靠近,實際是幫助上司持續統一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的積極行動。所以請記住,當對一件事情拿不定主意,而你知道上司在這件事情上有很好的儲備或者洞察時,你最該做的就是爭取上司的時間和精力。通過主動溝通來獲取最快、性價比最高、可能是最有價值的'指導,而不是花時間精力去“埋頭苦幹”,因爲那有可能讓你準備過度、找錯方向,甚至一無所獲。所以,比起選擇題,很多時候,你應該和老闆進行“問答題”式溝通。直截了當表露自己在一些事情上的無知,問出一個相對確切的答案,再去努力,更節省時間和精力,也更符合大多數老闆的管理理念,而這,並不會讓你顯得低能。

2、錯把“較真”當“認真”

先說一段我學姐的真實經歷:在學校的時候,她成績優異、做事嚴謹,是屈指可數的幾個研究生會主席之一,一直受到來自老師和同學們的關注,大家都覺得她很認真,用現在流行的話說,叫“團寵很靠譜”。工作第一年,她遇到一位集團副總裁K總,可能因爲學姐是集團裏不多的研究生,K總比較看重。有一次學姐被派去跟老闆接待客戶,現場做公司簡介和翻譯。接待的客戶是寶x,學姐的公司當時給他們的工廠做工業固體廢棄物處理,當時是要續簽合同。寶x是大單,老闆很重視。但是學姐當天表現很差。一個細節是,在學姐做完公司簡介後,對方提了問題,她當時直接就回答了,而正確的做法是翻譯給老闆聽,老闆來回答。事後學姐覺得自己表現很差,於是就想在別的事情上彌補,大概有這樣一個心態吧,就沒有再回頭去跟老闆道歉、或者再溝通一下這件事,而是做下一件事去了。而老闆大概是覺得,學姐可能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就把這件事告訴了K總。K總把學姐叫到辦公室跟她說這件事,可年輕的學姐當時的反應並不是反省,而是委屈。“我竟然還覺得自己很委屈,大哭一場,嘴上說着,我知道自己錯了,但是我就是因爲知道自己沒做好,纔想把別的事情做好啊。其實就是不認錯唄。”學姐說。而K總當時就表達了對學姐的失望,他說他並不是想揪着學姐的錯誤不放,而是想告訴她下次不能這樣做,一定要長記性。後來,等學姐稍微成熟一點,回頭再看這件事,真的特別後悔。她說她能理解K總當時的想法,也知道他是爲自己着想,但當時就是轉不過這個彎,現在想起來真的很後悔。客觀地來說,在這件事情上:第一,學姐確實做錯了,之後還沒有和老闆溝通,表達歉意,這是缺乏正式的溝通的表現。?正式溝通不光應該包括日常工作進度的反饋、爭取資源,還應該包括在這種雙方都有情緒、工作內容出現偏差時候的溝通,如果學姐當時寫一封郵件給老闆,他至少會多少知道一下學姐愧疚的心情;第二,當K總用他的經驗和時間想要指導學姐的時候,學姐竟然表現了極大的鬥爭性,沒有做到利用老闆的時間和資源——向上管理很重要的內容。如果學姐當時是相反的態度,請求K總幫她轉達歉意和當時自己的真實想法,可能後來就不會那麼後悔,K總也不會那麼失望。K總是老闆的心腹,陪着老闆打過很多大仗,他有很多長處,包括容人之度和溝通協調能力,如果學姐能在這件事情中克服自己的情緒,學他的這兩個長處,後來的工作就會進行得更順利。許多時候,我們的悔恨來源於,我們當時沒做什麼,而不是做了什麼。學姐沒去道歉,也沒有爭取K總理解和轉達歉意,我覺得這是她覺得最後悔的地方:既對不起別人,也對不起自己,因爲這件事,她極有可能就被烙上“不會反思、死不認錯”的標籤。對於一個愛惜自己名譽、從小到大優秀慣了的人來說,這是很難被接受的。歸根結底,學姐當初的幼稚、自尊心過強等缺點,都讓她部分喪失了換位思考的能力,不能信任上司,就意味着很大程度上認可自己的逆反心理,陷入爭對錯、對人不對事的怪圈。學姐跟我講這件事情的初衷,就是告訴我她曾經跌過的坑,讓我主動避免,而從這件事情上,我更加明白一件事,按我學姐的話說:“我以爲我認真,實際我是較真。較真不是認真,不肯低頭認錯的員工,又盲目又沒有戰略眼光。”而肯低頭認錯,並不會失去多少所謂的尊嚴,而且還常常獲得的更多。

3、不表達真實需求

一個給大號寫新媒體文章的朋友Bob,向我說了一段自己的工作經歷:每個月末,B都會寫一封總結郵件,覆盤這個月的情況,但他從來沒有收到過自己認可的回覆。他把領導的回覆分爲3類:第一種,表揚,但僅僅是“well done”。B說這是敷衍、冷漠、毫無感情的回覆。因爲沒有特別具體的內容,所以B不知道自己好在哪,到底哪些具體的點,是老闆希望他加強的;還有,“做得好”就沒有問題了嗎?不可能啊。哪些存在的問題,是老闆可以給他指導、糾錯的,他一點也不明確。第二種,鼓勵。老闆會說“你這個習慣很好,望堅持。”B說“這和不回覆區別不大吧?”雖然我不否認,不管是哪種形式的鼓勵,我本人其實都很喜歡,但對於B來說,這似乎缺了點什麼。好的鼓勵一定是具體、生動、明確的,這種不痛不癢的鼓勵,收效甚微還可能讓對方產生對抗心理,這一點從B的反問句中就能看出來。第三種,收到回覆。老闆說“收到了,謝謝,請繼續努力。”B說“服了,這是啥意思?”在B看來,如果把這三類放在一起,第三種似乎就是出現了問題,但老闆也不點破,B說“這是在考驗我的悟性嗎?我感覺自己悟性不夠。”這種郵件讓B覺得挫敗,但卻無從下手。看到這裏,你一定看出B是多麼希望得到老闆具體的工作反饋,閱讀量、轉載數、增粉量,選題方向、寫作立意等等。在多次聽到B“吐槽”後,我開始意識到這件事情,其實對B的影響很大,於是我問他,有沒有正式找老闆溝通一下自己的需求,他愣了一下,說:“不是應該老闆找我嗎?”“啥?”我驚訝了。職場裏,像B 一樣的人很多,平時工作兢兢業業,但在和老闆表達真實需求的時候,卻張不開嘴。比起說出需求,他們期待老闆能自己發現,等着老闆來找自己。而且,他們常常用私下抱怨代替正式溝通。在B的工作裏,他其實已經邁出“向上管理”的第一步——覆盤,但是,他從來沒有正式和老闆溝通希望得到反饋的具體需求。老闆的回覆郵件都讓他不滿,久而久之,他開始覺得自己幹得辛苦卻得不到老闆關注,存在感越來越少,感受到的自我價值也越來越少。未來某一天,當一個突發事件發生,窄化效應很可能讓他選擇放棄。而這對企業和他個人來說,是雙輸的結果。

和B分析了這些之後,我建議他這樣做:

第一,誠懇表達需求。誠懇地表達對得到具體反饋和評價的需求,務必要讓上司知道這件事情的緊要性:“我真的很需要具體、細緻的反饋,希望老闆正視我的需要,這對我來說很重要”;

第二,問更具體的問題,而不只是覆盤工作。插坐學院CEO何川在管理課上,就“主動找老闆要評價”這一點上,給出4個具體問題:

1、您認爲我近期表現如何?

2、您認爲我在哪方面還有潛力?

3、您認爲我在哪方面存在問題?

4、您希望我可以重點提升哪種能力?

這是非常有用的表達方式,許多時候,員工可能是不知道怎麼表達,而當老闆知道了員工具體的需求時,他們是很樂意幫助員工解決困擾的。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空間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