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幸福生活 > 女性健康 > 春砂仁的做法

春砂仁的做法

來源:女友組    閱讀: 1.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砂仁的做法,提到春砂仁可能有很多人都不太熟悉,它是廣東省陽春的一種特產,能夠入藥也能夠當做做菜的作料,那麼人體大有好處的春砂仁該怎麼做呢,快與小編一起來看看春砂仁的做法吧!

春砂仁的做法

春砂仁的做法1

春砂仁的作用

春砂仁、味辛、溫,歸脾、胃、腎三經。功效:行氣和中,和胃醒脾,收斂止瀉,理氣安胎,芳香燥溼,寬胸健胃。主用於脾胃氣滯或中氣不足所致的多種消化道症候。

春砂仁的保健和治療功能在於健脾健胃和化溼兩方面,健脾胃在於刺激胃分泌各種消化酶,有助於食物消化和吸收,還可增強胃動力,助消化,消積食,促進胃腸排空;化溼是使已失去運化的脾胃功能恢復正常,使病理產物快速排出體外,恢復身體的氣機升降,加快水液的吸收和代謝產物的排泄,從而減輕這些毒素對身體的損害。

所以說,經常食用春砂仁能夠起到健脾胃的功效。

春砂仁是什麼

春砂仁爲姜科植物陽春砂的果實。陽春砂爲半遮蔭植物。陽春砂簡稱春砂,廣東省陽春市特產。以花及果實入藥。春砂仁還可以作爲菜的佐料,可以提高其營養價值。

春砂仁全身都是寶,葉、花、根、莖均可入藥。功效有所相同,但又有所側重。春砂仁歷史悠久,早在兩千多年的宋代出版的藥學著作《開元本草》中就首次記載了春砂仁的藥物功效,雲其可開胃醒酒食,安胎治惡阻,行氣止痛,和中止痢。金元時期醫家李東垣稱春砂仁爲化酒食之妙劑,因其辛溫行氣而使酒食隨之而化。明代萬曆年間的《藥鑑》稱春砂仁爲安胎之妙品。後世的各類醫藥方書中均有記載,把本品作爲健胃行氣,和中安胎,燥溼止瀉的要藥。

春砂仁有副作用嗎

春砂仁主要用於脾胃氣滯或中氣不足所致的多種消化道症侯,如胸膈脹滿、氣滯食積、嘔吐泄瀉、飲食少進;或脾胃虛弱、冷滑下痢不禁;或妊娠嘔吐、胎動不安、先兆流產;或氣逆作咳、痰多喉癢、呼多吸少。可根據不同的病因配不同的藥物以增強療效。

春砂仁應用至今,還沒有發現明顯的毒副作用,如果非要說的話,那就是容易上火。春砂仁是屬於溫性偏熱的,服用春砂仁過量的話,可能會導致消化不良,上火,出現口乾舌燥,大便祕結等現象。

所以,春砂仁性溫燥,陰虛火旺和脾胃伏火的患者不宜服用。

春砂仁怎麼挑選

我們在挑選春砂仁的時候,以個頭較大,果身堅實、飽滿,香氣較濃,搓之果皮不易脫落的砂仁較好。對於個小、不飽滿、發癟、搓之果皮易脫落的不宜購買。

春砂仁有很好的健脾養胃的功效,而且效果比較溫和,沒有什麼毒副作用,所以被廣泛的'製作成各種各樣的產品,比如春砂仁茶、春砂仁蜜等,我們在購買這些產品的時候,不像直接購買春砂仁時有那麼直觀的標準,所以要更加註意,一定要到正規的地方購買,這樣才能避免我們買到假冒僞劣的產品,既花了錢,又起不到應有的效果。

春砂仁氣味芳香,可做菜可入藥,使用得當能夠使身體強健,脾胃問題有所改善。

春砂仁的做法2

春砂仁的做法

春砂仁排骨湯

主料:排骨300g,春砂仁50g

輔料:油適量,鹽適量,枸杞適量,紅棗適量,黨蔘適量,北芪適量

做法:

1、備齊所需的所有藥材:枸杞、紅棗、春砂仁、黨蔘、黃芪。

2、排骨斬大段,清洗乾淨。

3、斬好的排骨入冷水內焯水(就是水開後把排骨撈出)。

4、春砂仁用刀背拍開,砂鍋內倒入適量水,把焯水後的排骨倒入。把各種藥材清洗乾淨後倒入鍋內。蓋上鍋蓋,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煲1.5個小時。

5、喝之前關火加鹽調味即可。

春砂仁鯽魚湯

主料:鯽魚300g,春砂仁3g

輔料:油適量,鹽適量,生薑幾片,大蔥2根

做法:

1、鯽魚開肚清理乾淨,把砂仁塞進魚肚子裏(買回來的砂仁要拍碎),並切好幾片姜備用。

2、熱鍋下油,把鯽魚放鍋裏,用中火把魚兩面煎黃。

3、把煎好的魚放瓦鍋裏,加進薑片。

4、加兩碗水大火燒開,水開後調小火繼續煲。

5、煲至湯變濃白時熄火(約二十分鐘),加適量鹽和蔥段即可。

春砂仁豬肚湯

材料:豬肚150克,黨蔘15克,高良薑20克,春砂仁5克,生薑20克,油鹽適量。

做法:將豬肚去掉油脂後,洗淨切塊備用;春砂仁、黨蔘分別洗淨,高良薑和生薑磨成茸,與豬肚一起放進燉盅,加清水適量,燉盅加蓋,用文火隔水燉2個小時,調味後即可飲用。

春砂仁煲老火湯

材料:崩大碗500克(鮮葉爲佳)、春砂仁10克、炙甘草5克、新鮮豬肚一個,豬尾龍骨150克,生薑2~3片。

做法:

1、將豬肚洗淨,切去肥油,用少許鹽擦洗一遍,並用水沖洗,再用生粉、鹽擦洗內外,以水沖洗淨,放入開水中拖過後,颳去白膜。

2、將崩大碗清洗乾淨,並與生薑片、炙甘草一同塞入豬肚內,連豬尾龍骨同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約6碗。

3、先用武火煲沸騰,改用文火煲2個小時,加入春砂仁(敲開見籽)稍沸騰片刻即可,放入適量食鹽。此量可供3~4人用。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