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樂園 > 驚蟄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驚蟄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來源:女友組    閱讀: 1.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驚蟄節氣的特點和風俗。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而驚蟄是第三個節氣,每個節氣都有着非常獨特的傳統習俗。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驚蟄節氣的特點和風俗吧。

驚蟄節氣的特點和風俗1

驚蟄節氣的含義

驚蟄又叫“啓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越冬的蛇蟲鼠蟻,“蟄”就是藏的意思,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大自然節律才使各種蟄蟲有感,因此開始活動的原因。

驚蟄節氣的特點

驚蟄節氣的標誌性特徵是春雷乍動、萬物生機盎然。驚蟄節氣後,南方暖溼氣團開始活躍,氣溫回升較快,長江中下游以南大部地區已漸有春雷,而華北西北部除了個別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纔有雷聲,由於我國國土幅員遼闊,氣候跨度大,“驚蟄始雷”僅與我國南方部分地區的自然節律相吻合。

驚蟄節氣的風俗

祭白虎

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驚蟄時節出來覓食,開口噬人,冒犯的話則在這年內常遭小人,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爲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即拜祭用紙繪製的白老虎,使其不再出口傷人,說人是非。

驚蟄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打小人

在民間有驚蟄當日,打小人、去晦氣的習俗,驚蟄萬物萌蘇,天地雷動,人們打小人的用意在於透過拍打代表對頭人的紙公仔,驅趕身邊的小人黴運,宣泄內心的不滿,“打小人”的習俗正是如此。

驚蟄吃什麼傳統美食

吃梨

在民間有“驚蟄吃梨”的習俗,有與害蟲別離的意思,此外,驚蟄節氣後氣溫回暖升高,人們常常容易口乾舌燥、外感咳嗽,而梨子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在這時吃梨,對身體很有滋養作用。

吃豆

在陝西一些地區驚蟄時要吃炒豆,人們將黃豆用鹽水浸泡後放入鍋中爆炒,炒豆發出噼啪之聲,象徵蟲子在鍋中受熱煎熬時的蹦跳之聲。

驚蟄節氣的特點和風俗2

驚蟄的由來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蟄”就是“藏”的意思,冬天到了,很多動物躲起來冬眠,叫入蟄;到了第二年大地回春時再鑽出來,叫做出蟄。大地回春,雷聲漸多,舊時人們認爲動物之所以可能從蟄伏中醒來,是由於由雷聲驚醒的,因而,就有了驚蟄的說法。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爲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但晉代詩人陶淵明有詩曰:“促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衆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天氣變暖纔是使它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

驚蟄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第2張

驚蟄的含義

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越冬的蛇蟲鼠蟻。蟄是藏的意思。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大自然節律纔是使各種蟄蟲有感,因此開始活動的原因。驚蟄時節,春雷乍動、雨水增多、氣溫回升,萬物生機盎然,是萬物生長的好時光,該種的農作物都可以開始種了。驚蟄是耕種的好時節,我國各地隨着氣溫回升,日照增加,由南向北漸次進入春耕時節。

驚蟄的風俗

驚蟄時候會蒙鼓皮,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周禮》卷四十《揮人》篇上說:"凡冒鼓必以啓蟄之日。

注:“驚蟄,孟春之中也,蟄蟲始聞雷聲而動;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可見不但百蟲的生態與一年四季的`運行相契合,萬物之靈的人類也要順應天時,凡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驚蟄節氣的特點和風俗3

驚蟄的特點

驚蟄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驚蟄期間,大部分地區已經開始回溫,而且是雨水增多。但這一時節,氣溫起伏較大,氣候變化多端,晝夜溫差比較大,所以一定要注意及時保暖。農民們常常把驚蟄時節視爲春耕開始的日子。農民在春耕的時候,還要做好春季作物管理。因爲溫暖的氣候條件,容易引起多種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所以要及時搞好病蟲害防治。

驚蟄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第3張

驚蟄吃梨

在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驚蟄吃梨源於何時,無跡可尋。驚蟄後氣溫明顯升高,人們容易口乾舌燥、外感咳嗽。而梨子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這時吃梨,對身體很有滋養作用。

驚蟄祭白虎

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風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爲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製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爲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後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空間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