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幸福生活 > 生活保健 > 怎麼樣纔可以改變自己

怎麼樣纔可以改變自己

來源:女友組    閱讀: 2.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怎麼樣纔可以改變自己,每個人都想成爲優秀的人,但是成爲優秀的人不是隻是口頭說說,我們要付出實際行動,一起動起來,下面小編整理了怎麼樣纔可以改變自己,歡迎大家借鑑和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怎麼樣纔可以改變自己1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一個獨特的人,希望自己能夠被大家所認可,被大家所讚揚,那麼我們平日裏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毛病,這些毛病總會讓我們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印象大打折扣,那麼我們怎麼樣才能夠改變自己呢?望我的經驗能夠給大家一些參考。

自我認知,我們需要對自己有一個自我認知的過程,自己要了解自己現在都有哪一些毛病,有那一些問題存在,這樣才能夠很好的更改。

對問題的解析。瞭解哪些問題需要解決,瞭解問題應該如何解決,都是一個怎樣的狀況,只有清楚了各種狀況,我們才能夠好的進行鍼對性的部署。

從小事做起,並不是每一件事情做起來都會那麼的一帆風順,沒有任何事情能夠隨便就能做成的。因此,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只有一點點的積累,才能夠一步步的走向成功。

怎麼樣纔可以改變自己

要先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這些生活習慣比如說不刷牙,不愛洗衣服等等,這些小小的臭習慣看似簡單,但是很難改正。我們將這些一一克服了,你纔有堅持下去的動力。

要聽取別人的建議。生活中,工作中,我們都會有幾個很好的朋友或者同事,他們總會給與你一些建議以及意見,他們的說法一定會是客觀的,一定要細心地聽取他們意見。

明確自己想要做到的程度。如果你的目標只是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那麼你就可以針對性的部署,你必須要了解自己想要做到怎樣,你纔會狠下心來。

制定明確的計劃,有一些東西,你寫出來的效果要比記在心裏的強出百倍,這樣你纔可以時刻的叮囑你自己,讓自己更加的堅決。

怎麼樣纔可以改變自己2

01突破原有心智模式從防禦到成長

陳海賢老師在《了不起的我》中提到兩種思維方式,一種是防禦型思維,一種是成長型思維。

什麼叫防禦型思維呢?顧名思義,就是保護自己避免受傷害的一些思維方式。

而成長型思維呢?就是主動迎接挑戰、創造路徑、實現自我的思維方式。

爲什麼有些人會擁有成長型思維,有些人卻常使用防禦型思維呢?

其實這個和我們早年的經歷有關。

如果特別早期的時候,我們的父母或者養育人給我們無條件的支持和愛,我們從小就會認爲這個世界是安全的,安全到足以讓我好好探索。而如果從小孩子的安全感沒有得到滿足,他會帶着更多的恐懼活在這個世界上,反而會想我到底怎麼保護自己避免傷害,而不是勇敢探索。不過我一直相信阿德勒的話:我們不能改變這些早年經歷,但是我們可以決定這些經歷賦予我們的意義。所以,糟糕的早年經歷不代表我們沒救了,我們完全可以重新瞭解自己,重新去定義我們的過去。

接下來,和大傢俱體介紹防禦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

一、什麼是防禦性思維?

先來看看三種常見的防禦型思維。

1、僵固型思維:擔心困難會證明自己能力不夠

僵固型思維的人,認爲能力是不變的,但是又沒辦法承認自己的能力達不到要求,所以只能做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情。一旦任務超過了他的能力範圍,他會馬上拒絕和迴避,甚至用“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方法來安慰自己,因爲這個思維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保護自己不受傷。

這就是爲什麼在諮詢中,很常見的情況是來訪者寧願刷信用卡也不出去找工作?說了要轉型卻遲遲沒動靜。因爲我們害怕一出去面試,會證明自己不行,會讓自己受傷。

我很驚訝地發現,在我輔導的大學生中,秉承僵固型思維的不在少數。他們最常問的話是“我的能力適合幹什麼?” 一般如此提問的同學,也不見得能說出自己到底有什麼能力,而且能力是用有效的成果來證明的。作爲職場新人,僅用我現有的能力來匹配適合的工作,會存在很大的限制。相反,我們要看到人的能力是可以不斷培養的,我們應將重心放在如何培養相關能力以適應我想要的工作上。

2、應該思維:無法容忍現實跟願望不一致

這個應該思維背後有兩個自我:

一個是理想自我

一個是現實自我

比如說在諮詢中,一個小夥伴就因爲老闆批評而難以接受。因爲她從小就被家長和社會灌輸了一個理想自我,我應該是人人喜愛的、人人稱讚優秀的、人人認可的。一旦有人不這麼做,理想自我就受到了傷害,逼着她看到真實自我的不完美。所以,這種應該思維也是對自我的保護,保護的是幻想中的理想自我。

應該思維也常用來對付他人。在另一個諮詢中,來訪者抱怨自己的工作沒價值。一問,原來他是部門留下的唯一一個人,原來的部門經理不在了,他不知如何是好。一方面認爲大老闆應該要給他安排好所有工作、並關注到他的工作成果,另一方面他又害怕和上級溝通,覺得沒有價值和底氣去求關注。在戀愛上就更明顯了。我們總會覺得伴侶應該理解我,即使我一句話不說也能猜透我的心思,怎麼可能呢?其實這些情況,我們保護的也是內心幻想的一種時刻被看見、被關注、被愛的自我。

怎麼樣纔可以改變自己 第2張

3、絕對化思維:陷入悲觀狀態並認爲一切沒救

絕對化思維有三種常見的情況。

1、永久化

比如說,很多女生會對生孩子的時機非常困擾,認爲一旦懷孕生孩子,我的事業就完全停止了,這是一種永久化的絕對化思維。媽媽的角色可能會讓我們的個人成長和職業發展變慢,但決不會讓我們停下來。比如說我很欣賞的亞馬遜CEO傑夫·貝佐斯前妻麥肯齊,雖然生了4個孩子,也聲稱家庭會優先於她的寫作,但她並沒有停下來,用了10年時間出版了第一本書,這些都是在照顧孩子的間隙完成的。

2、普遍化

曾經有個女性來訪者很擔心自己已婚未育, 會影響跳槽,絕不能讓自己辭職,把自己搞得很崩潰。其實並不是所有公司都不接受已婚未育的職員。就比如說,我的前東家亞馬遜,招募了不少已婚未育的職員,而且個別同事還在產假期間升職加薪。所以說,不要把問題普遍化,嘗試去找到一些例外。

3、人格化

投了幾個簡歷沒回聲,就認定是自己能力不行。進了一家新公司,同事們不怎麼主動和我說話,就覺得自己不招人喜歡。這就是典型的對人不對事,就是把自己遇到的情況人格化,認爲是我們自己出問題了。認真想想,我投簡歷的方式有沒有問題?現在投簡歷的成功率是很低的,我是不是可以用內推等方式試試?我剛來新公司,大家也都忙,我又自己悶在小角落,是不是可以主動和大家吃吃午飯?不一定是我不招人喜歡吧?我們需要去人格化,纔不會想得那麼糟糕,把自己幻想在一個很危險的處境,而不敢行動。

二、什麼是成長型思維?

那對應的,我們也來看看怎麼做到成長型思維。

特點1: 在接納現實基礎上實現目標

我前陣子做了一個高管諮詢,來訪者在糾結要不要繼續一個新公司總經理的職位。他跟我說了很多困難,比如說這個董事長難對付、員工不認可,正值疫情,做不出太多業績,所以在猶豫這個職位是否適合他。

當我們是問題導向時,我們會困於問題本身,無法自拔。而當我們跳出問題,目標導向就不同了。

“你未來的目標是什麼?”

“想做一個創業平臺,幫助更多小團隊成功,而現在所處的行業是一個適合的朝陽行業”

“如果留下來,這份工作可以怎麼爲你的目標服務呢?”

“可以深入瞭解這個行業是否如他預測一樣,可以積累行業人脈,可以豐富管理經驗......”

於是答案出來了。

這就是創造型思維,儘管遇到困難,但是可以明確這段經歷怎麼幫助他實現目標,他要做的就是如何去克服這些困難了。

所以,目標導向的成長型思維,會讓我們迴歸初心,看到我們爲什麼出發,接納現實,克服困難去實現目標。

特點2:能分清楚能控制和無法控制的

前面提到的案例中,來訪者說他部門沒有人帶他,於是覺得沒被看見和培養,覺得沒價值,陷入了困境。可經過梳理,他接納了短時間“部門內沒人”是不能控制的,於是他換了種方式來思考:既然我是這個部門的唯一一個人,那我就把自己當作部門leader來看待,我就有必要維護這個部門的運轉,要主動爭取資源將部門的任務做好。當我們把注意力控制在自己能控制的地方上,巨大轉變就發生了。

該如何培養成長型思維?

所謂的防禦型思維,最大的問題是爲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而把自己包裹在一個安全的幻想裏面。做自己一定能成功的事、覺得自己應該如何、把事情想得很糟糕讓自己不踏出去,本質上就是停留在幻想中,而不是接納現實。

成長型思維相反,就是讓你接納現實,控制能控制的部分,然後基於現實困難來創造條件實現目標。

所以要突破防禦型思維,培養成長型思維,本質上就是培養接納現實的能力。

如何培養接納現實的能力?

推薦斯坦福人生設計理念的一個工具:重力問題。

重力問題的定義是:如果一個問題不能被解決,那麼它就不是真正的問題。它只是一種生活現實,像重力一樣,無法解決的問題。

比如說,我不想要老人過來帶孩子,不想請外人,自己想繼續爲事業奮鬥,可是沒人照顧孩子,怎麼辦?我必須悅納“有人要照顧孩子”這件事,思考現階段自己的重心在家庭還是事業,在老人來、請外人、自己帶之間做個選擇。

再比如說,我好多同行都創業成功了,我也想試試,但是要離開現在穩定的工作,我無法面對不確定的風險怎麼辦?創業會帶來不確定是必然,接受並思考,你能接受的最大不確定性是什麼?

這是一個很好的讓我們接納現實問題,然後再看看能做點什麼的方法。建議你也寫下最近被困擾的重力問題,嘗試改寫一下,說不定你就能往前走一步了。

02實現真正的改變:瞭解舊經驗,創造新經驗

爲什麼改變這麼難?

我們都立過Flag:早上6點起牀、每天堅持運動30分鐘、每週一本書......可是卻堅持不了幾天。

就拿起牀這事來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女學生高裏·南達還專門發明了一個叫Clocky的“逃跑鬧鐘”。這可不是普通的鬧鐘,它還長着輪子。你在晚上入睡前調好時間,第二天早上,逃跑鬧鐘不但鈴聲大作,還會從牀頭櫃上滾下來,在房間裏竄來竄去,逼得你不得不爬起來追着它跑。

《行爲設計學·零成本改變》的作者奇普·希思是這樣解釋的,人人都有精神分裂症。部分自我被稱爲理智面,想在早上6:00就起牀,上班前還能擠出足夠的時間去慢跑一下;另一部分自我被稱爲情感面,它讓我們躲在溫暖的被窩裏,覺得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再多睡幾分鐘。

這也是我們爲什麼很難改變的原因,因爲我們總是有兩面。

《象與騎象人》這本書也有很好的比喻。這本書的作者喬納森·海特很巧妙地把我們的情感面比喻爲大象,把我們的理智面比喻爲騎象人。我們的大象是自動化思維的、非常情緒化的,而我們的騎象人卻是特別理性的,總想駕馭我們的大象,卻總是適得其反。我們只有在大象沒什麼慾望的時候,稍微能控制住它。

爲什麼呢?

因爲大象有一個特點就是及時行樂,所以只有咱們內心的這頭大象真正體驗到了一些實實在在的好處,它纔會真正的知道這個東西是好東西,纔會主動服從。我們的`大象都體驗過在被窩裏睡懶覺的溫暖、喝奶茶吃甜品的快感、打遊戲的刺激、麻辣火鍋的酸爽,所以我們很容易繼續這個行爲。相反地,我們的大象可能還沒體驗到6點起牀、每天日更公衆號、每週讀1本書、慢跑1小時的好處,所以也就很難自動和堅持地去執行。就是因爲早起牀、看書、運動只是我們頭腦中對自己的期待,而不是身體實實在在體驗的好處,所以我們駕馭不了它。掌握了這個道理,我們就明白,我們要真正地改變起來,要創造出體驗,讓大象實實在在感覺到好處,用這種新經驗來去代替過去舊經驗,這纔是改變的本質。

爲什麼我們想改變?

好,那既然這麼難改變,我們爲什麼又想改變呢?

這裏必須提到人的成就動機。

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有一定的成就動機,希望追求自認爲重要的、有價值的工作,然後去實現自我,只是每個人的成就動機水平不同。對於高成就動機的人來說,他們會自己設定有挑戰性的目標、喜歡自己努力解決問題、而不是依賴機會、希望立即得到反饋。

我自認爲是一個高成就動機的人。所以,在這一年裏面,我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自己的心理舒適區,去嘗試了很多事情。當然,一方面我想有高成就,一方面我又想呆在舒適區,其實這種拉扯的狀態是常年都存在的,只是在一些重要的時刻,我的高成就動機戰勝了我的心理舒適區,讓我行動起來。

比如說做這個直播,其實我一方面覺得都孕晚期了,舒舒服服過了吧,還折騰什麼呀,萬一講不好還被笑話,還得緊張準備寫逐字稿,太費勁了。可另外一方面,我之前就定了3月份要做一場直播的目標,我希望自己在卸貨前,把最近的心得和收穫分享給大家,這是非常有價值和意義的事情。於是,在這個拉扯之下,我終於在3月的最後一天,也是我孕期37周足月的前一天,行動了起來。這就是成就動機的作用。

該如何實現真正改變?

第一步:用心理免疫X光片,找出障礙

你希望達成的行爲目標是什麼?

你正在做哪些跟目標相反的行爲?

這些行爲有哪些隱含好處?

內心的重大假設是什麼?

驗證內心的假設

第二步:嘗試一小步

第三步:給自己小獎勵,主動獲取正反饋

03藉助情景的力量搭建聯盟,公開主張

我們爲什麼要搭建聯盟?

先來看看這張圖,來自Paul博士5R領導力。從圖中看出,當我們做了一個改變的決定時,我們的能量是高漲的,可是很快,我們就覺得沒有支持、沒有監督,於是能量慢慢降下來,然後停滯了。

而當我們有一個聯盟,有人支持我們、鼓勵我們、甚至監督我們的時候,我們就會像右邊的黃色波浪線一樣,能量慢慢上升,會保持很久,慢慢進步。

這也是爲什麼,一個人可以走很快,一羣人才能走得更遠。

那在這裏想和大家介紹2種聯盟的方式,幫助大家真正實現改變。

1、找圈子,合作借力

在《躍遷》中,發現古典老師幾乎把鏈接和聯盟用到了極致。在他寫這本書時,他建立了一個躍遷思考網絡,拉了不同的大咖進羣,每天早上,古典老師會拋出一個高質量的問題到羣裏,然後大家各自找資料,再溝通。於是這本書的很多靈感都來自這個神奇的躍遷羣,這就是聯盟的力量,也是合作借力的典範。

另外,在做尋找職燃人項目時,我也體會到聯盟的好處。外界看起來,採訪似乎很簡單,但其實要動用的人力心力真不少。於是在2月份,我就通過公衆號開始招募共創團隊,沒想到先後有十幾個人主動聯繫我,希望一起來共創這個項目,到如今已形成節目策劃、新媒體推廣、社羣運營、音頻編輯、文字編輯、平面設計等分工明確有序的大團隊了。要是沒有大家的加入,我的能量值很快就會像第一張圖一樣掉下去,就是在大家互相支持和監督下,我們一期一期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2、公開主張,公開承諾

羅振宇在2015年的跨年演講中放狠話,說自己要做20年的跨年演講,這就是公開主張和公開承諾的力量。

再比如說,尋找職燃人的採訪節目,從一開始就說要採訪100個熱愛工作的故事,也是一種公開承諾。100個做下來至少2年時間,但是因爲有這個公開承諾,我們纔有更強的動力一步步做好。

這些都是外在情景的力量。我們要學會運用自己的意志力,也要巧用外部的情景來推動自己真正改變。

怎麼樣纔可以改變自己3

很多時候我們對於生活十分的迷茫,不知道該如何改變自己去適應這個社會,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心態,讓自己更加的獨立,纔是最好的方法,接下來一起來看一下這篇文章。

我發現,我已經走進一個死衚衕。衚衕是死的,而我卻是活的,若是我真想走出死衚衕,死衚衕根本就困不住我。

但我卻不想走出死衚衕,因爲即使我走出死衚衕來了,也沒有任何人支持我,我還是一樣的孤單,一樣的是一個人,這跟我待在死衚衕,幾乎沒有任何的區別。

有時候,實在是太累了,我就會問問自己的內心,人生我到底追求的是什麼?是追求名,還是追求利,還是都追求,還是我追求的是“其他”,“其他”是那種我無法名狀的東西,那東西卻讓我很開心,很快樂。

怎麼樣纔可以改變自己 第3張

但我始終都得不到自己內心真實的回答,不是我的內心不願意給我明確的答覆,而是面對現實的生活,它顯得有些蒼白無力。

我知道,依賴某種東西、某一個事物、或者某一個人,而讓自己隨它而生活。那是自己對自己的一種“生的不負責任”,跟死沒有任何的區別。所以漫長的人生依賴是不可取的,相反可取的是獨立。

當我寫下這篇文章時,死衚衕已經不見了。生活中同樣的事情,它們也都還沒有改變,現在唯一改變的是“現在的我”

。我知道,當我決定改變自己,從而讓自己去適應這人生。我覺得我追求的東西,我會一點點的得到,這一點點看起來視乎很漫長,但我不會因爲漫長,而不去改變自己。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