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幸福生活 > 生活保健 > 夏至吃什麼傳統食物 夏至吃麪條的說法

夏至吃什麼傳統食物 夏至吃麪條的說法

來源:女友組    閱讀: 6.7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夏至是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所以有很多的傳統習俗和講究,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夏至吃什麼傳統食物,以及夏至吃麪條有什麼說法。

夏至吃什麼傳統食物

夏至吃什麼傳統食物 夏至吃麪條的說法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2018年夏至的時間在6月21日,作爲一個傳統的節氣,夏至這天很多地方都會有一些飲食上的習俗,下面就來具體看看夏至吃什麼傳統食物。

1、生菜、涼麪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老北京的風俗習慣,每年一到夏至就可以開始大吃生菜、涼麪了,吃這些生冷的食物可以有效的幫助降火開胃,促進食慾,但是又不至於會因爲過於寒涼而損害身體健康。因此每逢夏至將近的時候,涼麪等食物就開始大賣了。

2、夏至蛋

湘南的衡陽、郴州、永州和湘西吃夏至蛋。夏至日,將整雞蛋煮熟,剝殼後加紅棗煮湯吃,叫“吃夏至蛋”。湘南一帶,主要是嘉禾、藍山、桂陽於夏至當天早晨起來,將整雞蛋煮熟,用紅紙或紅色染料將蛋皮染紅,再用一個小網袋裝上,繫上少年、兒童的前胸,一直掛到中午或下午再剝去蛋殼將蛋吃掉。民間以爲夏至吃蛋,能強身健胃,行走有勁。諺雲“夏至吃蛋,石板踩爛。”

3、熱面

還有人愛在酷熱的夏天吃熱面,那叫“鍋挑兒”,據說有“辟惡”之意,吃熱面是爲驅除邪惡,多出汗以祛除人體內滯留的潮氣和暑氣。

4、夏至餅

夏收完畢,新麥上市,所以有日吃麪嘗新的習俗,也有人用麥粉調糊糊,攤成薄餅烤熟食用。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等,祭祖後食用,俗謂“夏至餅”。

5、豌豆糕

夏至這一天,在老南京的風俗中大人要叫小孩騎坐於門檻上吃豌豆糕防百病。這項風俗的由來是因爲夏令天氣火熱,人們多不思飲食,才讓小孩先吃豌豆糕開胃。此外,老南京在夏至這一天還要吃碗涼麪稱稱體重。

6、麥粥

江蘇無錫的人在夏至這一天,早餐會吃麥粥。麥粥不僅是清香宜人、健脾養胃、老少咸宜的美味,能有效緩解人們“苦夏”時的食慾不振,同時還可祛溼利尿,是夏至節不可多得的美味。

7、糉子

西北地區會在夏至當天吃糉子,並且會取菊用灰來防止小麥受蟲害。夏至到來,陽氣一天天萎縮,陰氣一天天生長,這個時候要送走舊的陽氣,糉子裏的糯米、紅棗,從中醫角度來看是象徵陽的東西,人們把它們包起來吃下去,就是和陽的季節告別的意思。“吃糉子,最早是一種儀式性的吃。”

夏至吃什麼傳統食物 夏至吃麪條的說法 第2張

夏至吃麪條的說法

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夏至吃麪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南方的麪條品種多,如陽春麪、幹湯麪、肉絲麪、三鮮面、過橋面及麻油涼拌麪等,而北方則是打滷麪和炸醬麪。

夏至這天,白天最長,黑夜最短。在食品中最長的是麪條,所以古人選定夏至吃麪條,希望把白天吃“短”。夏至民間俗語:“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因此麪條就成了古人盛夏的主食,吃到冬至時,白天時間已是最短,於是改吃“最短”的餃子或餛飩,再希望白天變長,久而久之,形成了“冬至餃子夏至面”的習俗。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爲初伏,第四庚日爲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爲末伏,總稱伏日。伏日人們食慾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夏至雖不是夏天最熱的時候,但表示炎熱的夏天已經到來。人們從夏至開始改變飲食,以熱量低、便於製作、清涼的食品爲主要飲食,麪條通常爲一般家庭的首選。所以,夏至面也叫做“入伏面”。

夏至吃什麼傳統食物 夏至吃麪條的說法 第3張

夏至吃麪的好處

1、麪條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主要來源,含有維持神經平衡的必需維生素B1、B2、B3、B8和B9,同時,還有鈣、鐵、磷、鎂、鉀和銅等人體必需的物質,因此吃麪條能使人長壽,故有“長壽麪”之說。

2、吃麪條能使人更加清醒,注意力集中,因爲它能緩慢地、有規律地向大腦輸送葡萄糖。

3、麪條是運動員的最佳食品,它能爲運動員肌肉的工作提供必需的葡萄糖。

4、不會引導起肥胖。吃麪條不會增加體重,已列入減肥食譜。

5、有抑制食慾的特點,因爲麪條在胃中的消化比較慢,使長時間有飽脹感,不易飢餓。

6、能夠分解脂肪,因爲麪條不含脂肪,可使胰島素保持在正常、穩定的水平,進而保持血糖的長期穩定。

7、麪條不含膽固醇,適合高膽固醇患者食用。

8、麪條是用硬小麥和全麥麪粉製作的,纖維素含量很高,與用去麩小麥製作的白麪包不同,精製麪粉缺乏很多營養,因此麪條比麪包的營養價值高。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