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幸福生活 > 健康養生 > 必需營養素和非必需營養素的概念

必需營養素和非必需營養素的概念

來源:女友組    閱讀: 1.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必需營養素和非必需營養素的概念,爲了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滿足生活的需要,人們必須每日從外界環境攝取必要的營養,但營養也分必需和非必需,下面分析必需營養素和非必需營養素的概念。

必需營養素和非必需營養素的概念1

其實人類對營養素的認識大部分是起源於疾病的瞭解,此後開展了各項有針對性的研究,發現了某些營養物質的缺乏會導致特定的疾病。

如維生素C缺乏可患壞血病,維生素D、鈣的缺乏與佝僂病有關,維生素B1缺乏會導致神經性炎症、腳氣病,蛋白質、能量缺乏與兒童生長遲緩有關。

因此得出結論認爲營養素都是來自於食物,當某些食物缺乏或者食物中缺乏某種物質就一定會患特定的疾病。

隨着研究的深入和很多發達地區營養素缺乏性疾病的消除,人們逐步發現有些營養素是從食物中獲取,有些則不一定食物就是唯一的來源,甚至有些可以不是食物提供的。

大約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人們開始認識了42種必需營養素和其它20餘種非必需或條件必需的營養素。

這裏所說的必需營養素(essential nutrient),其實就是必需從食物獲取的營養素,而不是人體生長代謝必須有的營養物質。

必需營養素和非必需營養素的概念
  

它們是指保證人體生存、生長和健康所必需的、但人體內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必須要從食物中獲取的一類營養素。一般除了維生素、礦物質、水等, 還有合成蛋白質的必需氨基酸、合成脂肪的必需脂肪酸。

說到這裏應該明白了吧?以後再看到提示的“必需營養素”,就是特指必須從食物中獲取的營養素!因此也看到食物均衡的重要意義了吧?因爲幾乎沒有任何一種食物可以提供人體需要的全部營養素。一定要食物多樣,均衡營養!

此外,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也有一部分是可以通過食物中吸收的營養素,在體內經消化、分解成小分子後,再通過轉化合成,變爲人體需要的'生化物質。

這些營養素就稱爲非必需營養素(Non-essential nutrient),也就是不一定必須從某種食物獲取。

條件必需營養素(Conditional essential nutrient)是指正常條件下,不必須從食物中來,但是在某些情況,如早產兒,或者基因原因導致某些代謝缺陷的情況,原來可以自身合成的營養素不能合成了,在這種情況下就只能通過食物獲取了。

比如構成人體蛋白質的氨基酸有21種,這些都是合成人體需要的的蛋白質所必需的,但其中只有9種是正常人體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滿足機體需要,必須由食物提供的稱爲必需氨基酸。對於嬰兒來說就需要11種必需氨基酸。

總結一下,人體需要的營養素,

有些可以通過自身代謝產生,如部分水、蛋白質等,叫做“非必需營養素”;

有些人體不能代謝合成,必需要從食物中獲取,如合成人體蛋白質的9種氨基酸、脂肪酸中的亞油酸、α-亞麻酸、大部分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些都是必需從食物中獲取的營養素就叫做“必需營養素”。

一般情況下可以自身合成,但特殊條件下,這些營養素在人體自身合成障礙或者合成不足,他們就成爲了“條件必需營養素”,如有的非必需氨基酸在人體疾病或特殊狀況下機體自身合成量不足,須額外補充的就成了條件必需氨基酸。

必需營養素和非必需營養素的概念2

根據目前營養素必需性的研究結果,食物中的營養素大致可以分爲四類:

1、必需營養素(42種)

2、條件必需營養素(某些氨基酸等)

3、其他可能必需的食物成分(某些微量元素和植物化學物等)

4、非必需營養素(多種對人體有益的食物成分)

必需營養素(essential nutrient)是一類爲機體存活、正常生長和維持功能所必需,但不能由機體自身合成或合成不足,而必須從食物中獲得的營養素。

必需營養素具有一個重要的生物學特性,即缺乏該營養素可造成特異性功能異常或營養缺乏病,甚至死亡。

如今已確認的人體必需營養素有42種,包括蛋白質中的9種氨基酸、脂類中的2種多不飽和脂肪酸、1種碳水化合物7種常量元素、8種微量元素、14種維生素和水。

這些營養素根據人體的需要量或體內含量又可分爲宏量營養素(包括蛋白質、脂類和碳水化合物)和微量營養素(包括礦物質和維生素),其中礦物質又分爲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條件必需營養素,特指那些正常狀態下不一定需要,但對那些體內不能足量合成的人羣是必需供給的營養素。一般認爲,可以根據下述三條標準判斷某種營養素是否屬於條件必需營養素:

①該營養素的血漿水平低於正常值;

②出現與該營養素相關的功能異常;

③補充該營養素可糾正上述異常表現

必需營養素和非必需營養素的概念 第2張
  

可能必需的微量元素國際組織的一些專家早在研究微量元素分類時就使用了“可能必需”的稱謂。1990 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專家委員會綜 合考慮微量元素的營養必需性,提出了新的分類標準。

該標準將有關的元素分爲 3 類:

第一類爲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有碘、硒、銅、鉬、鉻、鈷、鐵和鋅等8 種;

第二類爲人體可能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錳、硅、鎳、硼和釩等5 種;

第三類具有潛在毒性,但在低劑量時對人體可能具有必需功能的微量元素,包括氟、鉛、鎘、汞、砷、鋁、鋰和錫等8種

植物化學物除了上述微量元素中包含了一些人體可能必需的元素以外,食物中含有的多種其他成分也可能存在類似的情況,在營養學研究領域備受關注的植物化學物就是如此。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表明,植物性食物中的多種成分在維護人類生理功能以及預防某些疾病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例如茶多酚、黃酮類、花青素類、槲皮素等植物性成分。

必需營養素和非必需營養素的概念3

營養學把食物成分區分爲營養素和其它食物成分,營養素是指爲維持機體繁殖、生長髮育和生存等一切生命活動過程,需要從外界環境中攝取的物質。

營養素可以分爲必需營養素(是一類爲機體存活、正常生長和功能所必需,但不能由機體自身合成或合成不足,而必需從食物中獲得的營養素)、條件必需營養素(指那些正常狀態下不一定需要。

但對那些體內不能足量合成的人羣是必需供給的營養素,包括生長髮育不全、某些病理狀態、遺傳缺陷或腸外營養等條件下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素)和非必需營養素(指機體能夠合成或分泌,即使不攝入,也不會導致不利健康後果的成分。

包括無法正常生長髮育、出現缺乏症張等,或者該營養素不是維持生命所必需但可以改善功能,比如膳食纖維等)。

必需營養素的'5條標準:

(1)該食物成分爲機體存活、生長和健康所必需;

(2)該成分在食物中缺乏或比例不當可造成生物體的特異性缺乏病,嚴重者可致死亡;

必需營養素和非必需營養素的概念 第3張
  

(3)缺乏引起的生長髮育不良或缺乏病只有在該成分或其前體物質可以預防;

(4)低於該種食物成分的標準攝入量時,機體的生長狀況和缺乏症與攝入量密切相關;

(5)該種食物成分在體內不能合成,但是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在一身中都需要。

必需營養素的5條標準:

(1)該營養素的血漿水平低於正常值;

(2)出現與該營養素相關的功能異常;

(3)補充該營養素可糾正上述異常現象。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