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祕笈 > 育兒寶典 >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來源:女友組    閱讀: 2.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1

活動目標

1、感知水會流動的特徵。

2、探索用不同的方法幫水搬家,體驗活動的樂趣及成就感。

3、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活動準備

水盆、水桶各兩個,一次性杯子、空礦泉水瓶、海綿、塑料注射器(無針頭)塑料袋、抹布、小筐、小勺、漏勺等。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看小河流水的視頻,讓幼兒知道水是會流動的,引起幼兒的興趣。

2、提供材料,讓幼兒玩水。

(1)讓幼兒觀察提供的各種材料,說出其名稱。

(2)引導幼兒嘗試用各種工具與水寶寶做遊戲,感知水會流動。

3、自由選擇材料,幫水寶寶搬家。

活動規則:水盆和水桶不能離開原地;要把所有水寶寶都運到水盆裏去,不能撒到半路;要記住自己所用的工具和方法。

4、請幼兒交流自己是用什麼方法幫水寶寶搬家的。

5、提醒幼兒將用完的工具分類擺放。

請小朋友把剛纔用的工具分別放到兩個盆裏(能盛水的工具)、(不能盛水的工具)。小朋友,爲什麼這些工具是不能盛水的?

教師小結:水是會流動的,因爲這些工具有縫隙,所以不能盛水。

6、教育幼兒要節約用水。

剛纔我們用了這麼多工具爲水寶寶搬家,但還是有丟到地上的水寶寶,你們知道嗎?在我國西南地區,出現了嚴重乾旱,那裏的小朋友連吃水都困難,更不要說洗澡了,所以我們要節約每一滴水,珍惜水源。那誰能告訴老師用什麼方法把地上的水寶寶收起來呢?(幼:海綿、抹布)收起來的誰又能幹什麼呢?(幼:澆花)那好吧!我們快把地上的水寶寶收起來吧!

活動延伸:

1、在沙水區投放玩水材料,進一步探索水的特徵。

2、鼓勵幼兒創造更多更新的玩水方法。

活動反思:

活動以幼兒親自感知、操作、擺弄爲主。以幫水寶寶搬家等,瞭解水的特性。由於小班幼兒的認知能力還比較弱,他們很難自覺發現水會流動的特性。所以活動中給孩子們準備了一些材料,藉助這些材料設法使水的這一特性顯露出來,使幼兒親眼目睹這一現象,這樣幼兒才容易理解。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所學內容。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2

學習目標:

1、通過探究活動知道有些物體會沉,有些物 體會浮,初步 感知沉浮現象。

2、製作簡單的能夠漂浮的小船,交流製作的體會。

活動準備:

大水盆、水。大大小小的玩具船、玩具車、塑料杯、沒有蓋的盒、石頭、筆等。

硬紙盒、泡沫板、三角形彩色紙、牙籤,以及不同的美工材料。

活動形式:集體/小組

活動過程

1. 出示玩具車,請幼兒放在水中,觀察玩具車在水中的情況。(下沉。)

2. 出示玩具船,請幼兒放在水中,觀察玩具船在水中的情況。(飄浮。)

3. 向幼兒提問:

把玩具車和玩具船放在水中,你觀察到了什麼?

車和船的外形有什麼不一樣?

船像什麼?

4. 出示塑料杯、沒有蓋的盒、石頭、筆等,請幼兒放在水中,看看哪些東西像船一樣浮在水面。

5. 老師示範利用紙盒等材料做玩具船:

在紙盒中央貼一小塊泡沫板;

用牙籤穿過彩色紙;

把牙籤插在泡沫板上。

6. 請幼兒嘗試自己做小船。

7. 請幼兒嘗試放小船,看看小船能否浮起來。

活動評價

能初步判斷哪些物體可以浮上來或沉下去。

能製作簡單的能夠漂浮的玩具船。

活動建議:

教師在組織本活動時儘量更多地給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間,隨時捕捉孩子的新信息,以便生成新的活動。

將此活動延伸到家庭中,開展親子游戲,鼓勵幼兒探索家中各種物品的沉浮情況,並把新發現帶到幼兒園,和同伴、老師分享。

活動適合在暖和的時間或地方進行。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3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認真細緻做一件事,並把事情做完的態度。

2、鼓勵幼兒嘗試用各種方法堆高,激發幼兒對嘗試活動的興趣。

3、通過操作,讓幼兒懂得運用各種材料來堆高,堆穩。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5、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活動準備:

1、掛圖:圖一,小長頸鹿開心地住在小房子裏;圖二,小長頸鹿沒房子住哭了。

2、大小各不同的積塑,紙筒,紙盒(大小不同),小籃子,托盤,各種罐子和瓶子,紙杯,紙皮……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活動,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故事內容:小長頸鹿住在小房子裏很快樂,後來小長頸鹿長大了,小房子住不下了,沒有房子住哭了。

1)小長頸鹿沒房子住哭了,你們說怎麼辦呢?

2)我們一起建一間高高的房子讓小長頸鹿住好嗎?

2、介紹遊戲材料,鼓勵幼兒嘗試用各種材料堆高。

⑴你們看老師這裏有很多可以建房子的東西,它們有什麼?

⑵你們能用這些東西建一間高高的房子嗎?那我們現在就一起做好嗎?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幼兒可以自己建房子也可以幾個小朋友一起做。

2)注意拿了材料找個舒服的地方去建房子,不要都擠在一起。

4、小結。

1)剛纔你是用什麼東西來建房子的?

2)老師剛纔看到有個小朋友怎麼也建不成高高的房子,他是這樣建的,你們看房子爲什麼會倒?(樓底部太小,不平。)

3)我們怎樣建房子才又高又穩?(樓底要平和寬,建的時候要輕拿輕放。)

啓發幼兒用托盤,紙皮等輔助材料來建房子。

5、鼓勵幼兒再一次進行嘗試,並用多種材料來建房子。

1)提醒幼兒行走時要注意,手腳放輕點,以免碰到房子而使其到掉。

2)重點引導幼兒如何利用輔助材料建高樓

6、評價結束活動。

請幼兒比比誰的房子又高又穩,請他說說他建樓的方法。

活動反思:

一、有效地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的——合理與否,直接關係到這節課的成敗,而教學設計是基於對本班孩子的瞭解以及對於教材知識熟練把握上做的較高層次的教學課堂管理。結合小班幼兒對動物的喜愛之情,我選擇了故事《鱷魚和長頸鹿》作爲活動的導入,以此來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

展開環節分爲了兩部分:

首先設計選擇同樣形狀、大小的積木玩具引導幼兒合作蓋高樓環節,藉此給幼兒提供一個蓋高樓的初步經驗,激發幼兒對嘗試活動的興趣。

第二部分給幼兒提供充足的各種操作材料,讓幼兒自由探索操作,從而學會運用各種材料來堆高、堆穩的方法。

第三部分運用多媒體技術播放幼兒成功搭建高樓的照片,引導幼兒在欣賞過程中總結出搭建高樓地方法。結束部分沒有特意設計,在幼兒自由操作中自然結束活動。

本教學設計的不足:

首先知識目標的制定偏於簡單,幼兒很容易完成。

其次,活動流程設計不是很合理孩子坐下站起來頻率太多,影響了孩子的注意力。

第三,照片的放映設計雖很有新意,但效果不是很好,孩子過多的關注的是人而不是高樓。

二、有效的分配課堂時間。

有效的分配課堂時間,可以對教材內容做出更準確的闡釋、敘述從而引導孩子參與各項活動,最終完成活動目標。

本次《蓋高樓》活動的不足在於沒有合理分配好課堂時間,使得各環節活動開展有蜻蜓點水的感覺,顯得都不夠紮實,尤其是自由操作環節的活動提供的時間不夠充分。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4

活動目標:

1、能辨別生活中不同的聲音。

2、在玩玩、搖搖瓶子過程中,發現聲音的不同。

活動準備:

1、PPT課件《有趣的聲音》。

2、圖片:大鼓和小鼓。

3、小瓶人手一個,小盆每組一個,黃豆若干。

配套課件:小班科學課件《有趣的聲音》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辨別生活中的聲音(PPT)。

1、今天我們來比一比,誰的小耳朵最靈敏,你聽!(PPT播放寶寶笑聲)這是什麼聲音呀?你知道是誰的笑聲嗎?你們猜對了,這是小寶寶夜裏睡覺做夢發出來的笑聲。

2、可是天亮了,媽媽要請一個小動物叫醒寶寶,你聽聽是哪個小動物來叫醒寶寶的?(PPT播放公雞叫聲音,幼兒:大公雞!)大公雞怎麼叫的?(喔喔喔喔)那除了大公雞會叫,還有什麼動物也會叫呢?會叫的小動物有很多很多,不過這次媽媽只請了大公雞來叫醒小寶寶。

3、寶寶被叫醒了,你們聽聽,現在小寶寶在幹什麼?(PPT播放洗手聲音)洗手的時候會有什麼聲音啊?(嘩啦啦)

4、洗漱完,吃完早飯,寶寶準備坐上爸爸的大汽車去上幼兒園啦!汽車在馬路上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呢?(PPT播放汽車的聲音)馬路上除了汽車發出聲音聲音之外,還有什麼車也能發出聲音?(PPT摩托車,自行車)馬路上的聲音有很多很多,我們下次再去慢慢聽。

二、讓空瓶子發出聲音(實物操作)

1、到了幼兒園裏,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玩遊戲啦,看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麼好玩的呢?(出示空瓶子)聽聽這個瓶子有聲音嗎?(沒有),那你有什麼好辦法能讓瓶子發出聲音呢?(幼兒嘗試讓瓶子發出聲音的方法:碰碰手、碰碰椅子、放東西到瓶子裏等。)

師小結:瓶子碰到某個地方就能發出聲音。

2、用瓶子裝豆讓它發出聲音

師:我們在瓶子裏裝點豆子,瓶子能發出聲音嗎?我們一起來試試看。(提醒幼兒蓋緊瓶蓋)

3、幼兒集體裝黃豆

4、表演大鼓和小鼓

師:現在我們的瓶子寶寶有都有聲音了嗎?老師想請小朋友們用自己的瓶子來學學這兩樣東西,看看,這是什麼?(大鼓和小鼓)現在我們的瓶子寶寶就來學大鼓和小鼓的聲音:

大鼓--我是一隻大鼓,我的聲音很大,咚咚咚咚咚。

小鼓--我是一隻小鼓,我的聲音很小,咚咚咚咚咚。

師:大鼓的聲音很大,它是怎麼發出來的呢?小鼓呢?(大鼓力氣用的大,小鼓用的力氣小)

小結:原來,大鼓要用大一點的力氣,小鼓要用小一點的力氣。

5、探究大小鼓的聲音與裝豆多少有關

師:小朋友們看,老師這裏有兩個瓶子寶寶,一個瓶子裏面裝了很少的豆子,我們來聽聽看像大鼓的聲音還是小鼓的聲音。另外一個裏面裝了很多的豆子,我們也來聽聽看。

小結:原來豆子要多放些,但是不能放滿,力氣大一些就是大鼓的聲音了。

三、結束部分:

師:剛纔我們聽了各種聲音,我們也自己動手讓瓶子寶寶發出了不同的聲音,原來我們的小耳朵能聽到這麼多好聽的聲音,但是有小朋友不愛惜自己的小耳朵,讓自己的耳朵很受傷。以後小朋友要好好的保護我們的耳朵,也不要大聲的喊叫,這樣我們的小耳朵就可以聽到各種好聽有趣的聲音了。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徵,能夠區分三種幾何圖形。

2、創設愉悅的遊戲情節,運用多種感官來調動幼兒的思維、想象能力,發展幼兒的觀察力。

3、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每人一個圖形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圖形王國玩一玩。

二、中間部分:用遊戲的方式讓幼兒認識四種幾何圖形

1、認識認識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知道其簡單特徵。

2、遊戲:圖形寶貝站起來。

玩法:師說:"請圓形寶貝站起來",是圓形的幼兒馬上站起來。

3、遊戲:圖形寶寶找家

(1)、師:圖形寶寶累了,想要回家睡覺了。我們一起把他們送回家吧!

(2)、出示貼有圖形標記的房子師:這是誰的家(圓形的家)請一個小朋友幫忙把圓形寶寶送到他家裏,送的時候要對他說:"我把圓形寶寶送到圓形的家"。(方形、三角形)

4、遊戲:誰的本領大教師用ppt依次"變"出另外的幾幅圖畫,請幼兒分別找出各種圖形。

三、結束部分:操作練習給圖形、三角形、方形塗色鞏固對三種幾何圖形的認識。

師:"圖形王國裏還有好多好多奇妙的東西,下次老師再帶你們去,好不好?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爲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6

活動目標:

1、在看看、猜猜、講講的活動中瞭解車子是由不同數量的輪子組成的

2、通過遊戲讓幼兒知道輪子是可以滾動的

活動準備:

PPT、幼兒帶來的各種車子

活動過程:

一、介紹各種不同數量輪子的車 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一個神奇的寶貝,你們知道是誰嗎?

(一)出示兩隻輪子,引起興趣

1、你們看這是什麼?有幾隻?

2、你見過的兩隻輪子的車嗎?是什麼車? 小結:兩隻輪子的車有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

過渡:還想接着往下看嗎?

(二)出示三隻輪子

1、你們看這裏有幾隻輪子?

2、三隻輪子是什麼車?

小結:三隻輪子的是三輪車

(三)出示玩具車

1、這是一輛什麼車?這輛車有幾隻輪子?

2、出示四隻輪子,四隻輪子有些什麼車?

小結:四隻輪子的有轎車、警車、消防車、公共汽車等等

二、講講玩玩:知道車有了輪子會滾動

1、討論:爲什麼這些車都要有輪子呢?

2、你們想不想開開自己帶來的車?(幼兒互相介紹自己帶來的車有幾個輪子)

3、幼兒開開自己的車,開完後將車按輪子數量放進不同的停車場 總結:原來我們剛纔看見的車和你們玩的車都是有不同數量的輪子組成的,有了這些輪子車纔可以在馬路上開。

活動延伸

你們玩得開心嗎?還有很多寶貝也想出來和你們見見面,我們請他們出來好嗎?

1、你見過這麼多輪子的車嗎?

2、平時請你們爸爸媽媽帶你們一起找找看哪些車有這麼多的輪子,好嗎?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7

活動分析:

豆漿、豆製品,是幼兒園經常要吃的食品,但也常常有小朋友不愛吃豆製品,老師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注重教學的趣味性,運用擬人化的口吻,和變魔術的方法,來激發孩子的興趣,教育孩子愛吃豆製品。教師主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使幼兒在認知、能力和情感方面都得到發展。如:在瞭解黃豆的外形特徵時,教師運用了觀察的方法,接着又比較和觀察,使幼兒瞭解泡過和沒泡過的黃豆的不同,發展了幼兒的觀察力,提高幼兒感知事物的能力;又運用電教手段豐富了幼兒的認知;最後,通過品嚐豆製品,進一步激發了孩子愛吃豆製品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喜歡吃豆製品。

2、通過觀察、比較黃豆的外形特徵,初步提高幼兒感知事物的能力。

3、引導幼兒在觀察、比較黃豆外形特徵的基礎上,知道豆漿的簡單製作過程,並瞭解黃豆還可製成其它的豆製品。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課件、乾溼兩種黃豆人手一份、豆漿機、小槓子每人一個、錄音機、磁帶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以給幼兒介紹新朋友的形式,引出課題。

(二)展開:

1、初步瞭解黃豆的外形特徵。

(1)課件中提出問題:觀察黃豆寶寶長什麼樣的?

(2)教師進一步引導:“黃豆寶寶是什麼顏色的?它是什麼形狀的?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自己盒子裏的黃豆寶寶。”

(3)教師小結:黃豆寶寶是一粒粒黃顏色的圓溜溜的小豆豆。

2、通過進一步觀察比較乾溼不同的黃豆的外形特徵,發展幼兒感知事物的能力。

(1)利用課件提出問題:“泡過的黃豆和沒泡過的黃豆有什麼不一樣?”

(2)幼兒觀察乾溼不同的黃豆。

(3)教師小結:黃豆寶寶只要在水裏泡上一天,就會比原來的大一些,軟一些,顏色淺一些。

3、觀看豆漿的製作過程,知道黃豆可以做成豆漿。

(1)利用課件觀察做豆漿的過程,瞭解製作豆漿的方法。

(2)現場製作豆漿。

4、在煮豆漿的同時讓幼兒觀看課件,瞭解黃豆還能做成其他的豆製品。並豐富“豆製品”一詞。

5、知道黃豆營養豐富,培養幼兒愛吃豆製品的情感。

(三)結束:幼兒聽音樂喝豆漿。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餘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鬆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並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8

今天上午在我們小三班的教室裏,孩子們一個個都在高喊着,用力地砸着手中的一塊物體,到底在砸什麼呢?而且還砸的這麼高興,老師也沒有加以制止,當孩子們砸碎手中的物體後快樂地高喊着,我拿到禮物咯!我拿到禮物咯!其實這是孩子們在想辦法拿到小企鵝從南極帶來送給小朋友的禮物呢!

評價分析:

《夾心冰塊》這個教學活動是我們這一週的教學主題《熱和冷》中的一個教學內容,這是一個科學活動,是讓幼兒在老師創設的情景下進行操作,感知冰的涼和易融化的特徵;並且能夠藉助一些小禮物,如雪花片、小粘紙等,凍在冰塊中,想辦法取出凍在冰裏的小禮物。

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小企鵝給小朋友送禮物作爲這次活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切入點,首先讓孩子們知道小企鵝是生活在很冷很冷的南極,南極有着很厚很厚的冰,因爲很冷,所以什麼東西都會凍起來,那麼小企鵝給小朋友帶來的禮物也一定是被冰凍起來的,所以我在教學的前一天就用小杯子裝上水,再在水裏放上了一些蘋果模型、葡萄模型、梨子模型等等,在教學中,我拿出這次被凍起來的禮物給孩子們看,讓幼兒用手去摸摸,去感覺一下冰的冷,然後再讓幼兒想想,我們怎麼樣才能把小企鵝送的禮物拿出來,這是,幼兒的想象力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有的幼兒說:我們可以把冰砸碎了拿到禮物;

有的幼兒說:我們可以把冰塊放到太陽下曬一曬,太陽很熱,會把冰融化的;還有的小朋友說:我們可以在冰塊上澆上熱水,冰也會融化的。聽了孩子們的回答,我把他們的方法進行了一一的實驗,然後在等待冰融化的時間裏,我讓幼兒想辦法把小禮物拿出來,結果,孩子們選擇的最多的方法就是把冰砸碎,因此,教室裏就出現了情景描述中的那一幕。

所思所悟:

冰是孩子們喜歡玩的,而且在現在這樣的夏天讓孩子們玩冰,更加能夠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在冰塊中放上一些小禮物,孩子們爲了得到小禮物,動腦筋想辦法的積極性更高了,想象力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思維得到了拓展,我覺得在這次的活動中,孩子們瞭解了冰是易融化的、易碎的,爲以後的生活提供了很好的經驗。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9

材料準備:網眼大小不同的紗網、筐子若干,玩具鏟子

製作方法成品

實驗操作:

讓幼兒用紗網或者沙筐篩沙、運沙,玩建築工地遊戲。

教師指導建議:

在遊戲中,請幼兒扮演建築工人,按不同的要求篩沙、運沙,看誰的速度快。

在玩的過程中,重點指導幼兒觀察沙子顆粒大小與篩子網眼大小的關係。

拓展與替代:

請幼兒在生活中搜集帶網眼的材料或者筐子,以代替紗網篩沙。

準備紅豆、黃豆、綠豆、小米、玉米粒等大小不同的糧食讓幼兒進行“篩穀粒”的遊戲,幼兒可以根據要求選擇合適的工具完成任務。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10

活動由來:

春天來了,天氣變暖和了,非常適合幼兒種植。小班幼兒的自理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等各方面相對較差,宜種植種子較大、生長週期短、管理方便、幼兒熟悉的植物,因此,我特意爲幼兒選擇了大蒜,讓幼兒在看一看、說一說、摸一摸、剝一剝、種一種中掌握種植大蒜的基本方法,瞭解大蒜的生長變化過程。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大蒜、蒜苗的基本特徵,瞭解蒜的生長變化過程。

2、學習蒜的基本種植方法,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興趣和能力。

3、知道吃大蒜對身體有好處,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挑食、不偏食。

活動重難點:

知道種植時將蒜根朝下、蒜牙朝上。

活動準備:

1、蒜、蒜苗、小鏟子、澆水盆、泥土和花盆。

2、蒜的教學課件,種大蒜的兒歌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1、老師出示蒜苗,引導幼兒說出其名稱,表達對蒜苗的喜好。

老師:你們看,這是什麼?(出示蒜苗)你們吃過蒜苗嗎?是什麼味道?好吃嗎?

老師:老師也很喜歡吃蒜苗,因爲蒜苗可以預防流感等疾病。

老師:蒜苗這麼好吃,你們知道蒜苗是從哪裏來嗎?農民伯伯是怎樣種出蒜苗的?

二、學習新課

1、老師出示大蒜,引導幼兒說出其名稱、特徵及用途。

老師:你們看,這是什麼?(出示大蒜)大蒜是什麼形狀的?

老師:讓我們仔細看一看、摸一摸、剝一剝、掰一掰大蒜,看看有什麼新的發現?

提示:引導幼兒發現大蒜是由多個小蒜瓣組成的,蒜瓣圍成了一個圓圈,每個蒜瓣都有白白的蒜根,尖尖的地方是蒜芽,用手輕輕一剝,大蒜的衣服就扯破。

老師:你們吃過大蒜嗎?是什麼味道?喜歡吃嗎?(讓幼兒知道吃大蒜可以預防很多疾病,如癌症)

2、老師播放種植蒜瓣及其生長過程的教學課件,讓幼兒獲得初步的感官經驗。

老師:農民伯伯就是用這些小蒜瓣種出來,讓我們去看一看農民伯伯是怎麼種蒜瓣的。(播放種蒜瓣及其生長過程的教學課件)

老師:農民伯伯是怎樣種蒜瓣的?

老師小結:農民伯伯把大蒜剝成一個個小蒜瓣,把蒜瓣種在泥土裏,然後給蒜瓣澆水,蒜瓣就種好了。

老師:農民伯伯爲什麼種小蒜瓣,不把整個大蒜種在泥土裏呢?

老師:蒜瓣是怎樣長成蒜苗的?

老師小結:蒜瓣就長出了綠芽,綠芽往土外鑽,綠芽長呀長呀,就長成了一顆大蒜苗。

3、老師示範種植大蒜的步驟,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老師:農民伯伯種出了蒜苗,讓我們吃到了好吃的蒜苗,讓我們也來種蒜苗吧!

老師:我們先把一個個圓形的大蒜,剝成一個個小蒜瓣,然後用小鏟子鬆鬆土,土鬆好後,拿起一個小蒜瓣,蒜根朝下,蒜芽朝上,將蒜瓣插進泥土裏,蓋好土,最後給蒜瓣澆點水,就種好了。

4、老師播放“種大蒜”的兒歌錄音磁帶,幼兒嘗試種植大蒜,老師巡迴指導幼兒正確種植蒜瓣。

老師:老師的大蒜種好了,現在,輪到小朋友們種大蒜了。

附兒歌:種大蒜

大圓蒜,手裏拿,輕輕剝,剝成小蒜瓣;

根朝下,芽朝上,插土裏,蒜瓣土裏坐;

蓋好土,澆好水,種好了,等着蒜苗長。

老師:小朋友們種好大蒜後,把自己的名字貼到你種的大蒜盆上,以後就知道你種的大蒜在哪裏了。

三、鞏固新知

1、老師引導幼兒交流種植大蒜的方法。

老師:小朋友們真能幹,會種大蒜了,你們能告訴老師是怎樣種大蒜的嗎?

四、結束活動

1、老師引導幼兒收拾物品,結束教學活動。

老師:小朋友們的大蒜種好了,讓我們慢慢等着大蒜長大吧!現在,我們要先收拾地上和桌子上的物品,要不然我們會被這些物品拌倒的。

活動延伸:

1、老師次日帶領幼兒觀察自己種植的大蒜的生長情況,交流自己看到的大蒜特徵,如果泥土比較乾燥,要引導幼兒給大蒜澆水。

2、在美工區或操作區,可投放大蒜的生長順序圖,供幼兒觀賞,模仿畫,按照大蒜的生長順序排序,鞏固對種植大蒜的知識。

溫馨提示:

1、幼兒園如果有空地,可以直接讓幼兒種在空地裏,然後用樹枝或石頭等來標誌,表示是自己種的大蒜,方便幼兒找到自己種植的大蒜,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11

學情分析

《小貓釣魚》是小班幼兒喜愛的故事之一,故事的情節簡單有趣,形象鮮明突出。近期我發現本班幼兒手口一致進行點數的能力還是有待提高,需要進一步練習和指導。小班幼兒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我採用他們喜愛的故事《小貓釣魚》來貫穿整個教學活動,使活動遊戲化、情境化、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易於幼兒理解。

活動目標

1.學習手口一致點數到5,知道總數。

2. 培養幼兒對計算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做事情的專心態度。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

1、操作材料:串珠苦幹、蝴蝶苦幹、蜻蜓苦幹、小魚苦幹、小筐人手2個

2.多媒體:電子白板、《小貓釣魚》課件。

經驗準備:幼兒已能通過遊戲練習正確點數1、2、3、4。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觀看課件

通過觀看課件,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聽!誰在叫呢?(小貓)哦!是小貓,那它在哪兒呢?讓我們一起來找一找。

師:小朋友們可真聰明,我們快聽聽咪咪要說什麼?

師:咪咪今天給小朋友們帶來一個故事,你們想看嗎?(想)那我們一起來看看

分析:用課件的形式引出活動的主題,對於小班幼兒來說,更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小貓釣魚》的故事情節簡單,以故事貫穿,易於幼兒理解。

2.過程部分

(1)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一。

師:咦!咪咪來到了草地上發現了什麼呢?(幼兒猜想)小朋友猜得對對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師:咪咪在草地上發現了什麼呀?(蝴蝶)有幾隻蝴蝶呢?老師爲小朋友準備了小筐,請小朋友去數一數小筐裏有幾隻蝴蝶呢? (幼兒操作材料,教師指導)

師:草地上有幾隻蝴蝶啊? (4只)

分析:本環節使幼兒結合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融人故事情境之中,相互交流,互相學習。猜想與驗證的過程使活動充滿了趣味,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二

師:小朋友們可真棒,快給自己鼓鼓掌!接下來又發生了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師:小朋友,你們猜咪咪現在又看到什麼啦?(幼兒猜想)我們一起來看

看對不對?小朋友們可真棒,這裏還有幾隻蜻蜓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幼兒和教師一起點數)

師:一共有幾隻呀?(5只)你們看老師數過後在蜻蜒的外邊畫了一個什麼? (圓圈) 對!我們要把它們集合在一起纔是5。(教師邊操作邊點數)

師:請小朋友也到桌前去數一數小筐中有幾隻蜻蜓。(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有幾隻呀? (5只) 小朋友可真棒!

分析:本環節通過操作課件,進一步鞏固了幼兒手口—致點數的技能。

(3)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三

師:我們看看接下來又發生了什麼?(組織幼兒回座位,教師操作白板)

師:咪咪釣了幾條魚呀?快去數一數!(5條)

師:小朋友可真棒!老師送給你們一個大拇指!我們一起看看接下來又怎樣了。(播放PPT)

師:咪咪和媽媽高興不高興呀?(高興)咪咪貪玩抓蝴蝶和蜻蜒,結果它釣到魚了嗎? (沒有) 後來咪咪認真釣魚,不理蝴蝶和蜻蜓,於是就釣到魚了,所以我們小朋友做事也要一心一意。

分析:通過操作鞏固了幼兒對手口一致點數的掌握,體驗到數學活動的樂趣。並通過故事教育幼兒做事情要有專心的態度。

3.結束部分

師:聽,這是什麼音樂啊? 歌曲:《小貓釣魚》

師:讓我們一起帶着我們的小魚回家吧!

4.活動延伸

在活動區繼續投放點數的材料,使孩子們在遊戲中進一步完善點數的能力。

將本次活動的.照片和錄像放入本班博客中,讓家長了解我們的教學內容。

在日常生活中繼續引導幼兒進行點數練習。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12

活動目標

1、認識洋花蘿蔔,知道其主要特徵和對人身體的好處。

2、通過觀察、交流、品嚐瞭解洋花蘿蔔的特點。

3、願意講述把自己的觀察發現,喜愛洋花蘿蔔。

活動準備

1、幻燈片-蘿蔔

2、洋花蘿蔔、記錄紙、刀 ,兔媽媽的標誌牌

3、洋花蘿蔔人後一個洗淨切好的生洋花蘿蔔,糖、醋、小盤子、調羹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認識洋花蘿蔔。

1、今天,兔媽媽給小朋友帶來一件小禮物,看看,這是什麼呀?(小蘿蔔)

2、它其實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洋花蘿蔔。

3、你們和它打個招呼吧!

二、觀察洋花蘿蔔,感知蘿蔔的外形特徵。

1、教師:請你們想看看洋花蘿蔔到底長得是什麼樣子嗎?

每個小朋友可以拿一個,可以摸一摸,看一看,聞一聞哦!

(幼兒觀察,發現)

2、誰來告訴我,你看到的洋花蘿蔔是什麼樣子的?

(顏色,形狀,味道)

(1)形狀:圓圓的 扁扁的 顏色: 紅色的

(2)摸摸它們的皮有什麼感覺?(滑滑的)

(3)咦!洋花蘿蔔上面是什麼呀?(葉子)

(4)誰能告訴我,洋花蘿蔔的葉子是什麼樣子的?

(綠綠的)

追問:葉子什麼形狀?只有一片葉子嗎?引導:長長的,有很多。

3、洋花蘿蔔下面的這是什麼?(根)

教師:洋花蘿蔔的根長得是什麼樣子的?(細細的,長長的,上面有很多小的毛毛)

其實,這些根上的毛毛就是根鬚呢!

4、教師小結洋花蘿蔔的外部特點。

教師:洋花蘿蔔的皮是紅顏色的,摸起來滑滑的,長着扁圓的身體,它的頂上長着綠綠的長長

的葉子,還有一條像小尾巴似的細細的根呢!!

三 、觀察探究洋花蘿蔔肉的特點。

1、誰知道洋花蘿蔔裏面是什麼樣子的呢?(請個別幼兒講述)

2、幼兒猜測

教師:你們猜一猜,蘿蔔裏面的肉到底是什麼顏色的?

3、教師出示記錄表,記錄幼兒的猜測。(根據幼兒的回答塗色)

洋花蘿蔔圖片

4、教師小結:原來我們看到的這紅紅的是洋花蘿蔔的皮,切開洋花蘿蔔我們能看到白白的肉。

四、品嚐蘿蔔

1、幼兒品嚐生洋花蘿蔔,講述自己品嚐中的發現?

(1)你們誰吃過洋花蘿蔔呀?是什麼味道的呢?(請個別幼兒講述)

(2)洋花蘿蔔吃起來到底是什麼味道的呢?

兔媽媽請你們嘗一嘗,把你們的發現告訴大家

(3)幼兒品嚐

(4)誰來告訴我,洋花蘿蔔到底是什麼味道的?

(脆脆的,有些辣,有水分,有點甜)

(5)你們吃過洋花蘿蔔做的菜嗎?

2、幼兒品嚐糖醋洋花蘿蔔,講述自己品嚐中的發現

(1)其實呀,兔媽媽也可以把洋花蘿蔔也可以變成一道很好吃的菜。是涼拌糖醋洋花蘿蔔,

你們嘗一嘗看看有什麼不一樣。

(2)幼兒品嚐

(3)涼拌糖醋楊花蘿蔔好吃嗎?是什麼味道的?

五、介紹洋花蘿蔔的營養及對人身體的好處。

教師:其實楊花蘿蔔最喜歡春天,這個季節它生長的最快,味道最好!!

洋花蘿蔔有很多的吃法,可以做湯,涼拌,紅燒,都可以呢!我們也可以讓爸爸媽媽

做一些洋花蘿蔔的菜,看看吃起來有什麼不一樣的感覺哦!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13

材料準備:

相同大小的5個鐵盒、即時貼、筷子、圓形KT板、沙子、鋸末、黃豆、綠豆、紙團

製作方法:

在5個鐵盒中分別裝入等體積的沙子、鋸末、黃豆、綠豆、紙團等不同物品,不要裝滿,並用即時貼裝飾成小鼓狀。

將5個鐵盒分別固定在圓形KT板上,便於幼兒敲擊。

把筷子製作成小鼓槌。

實驗操作:

讓幼兒用鼓槌以相同的力度分別敲擊每個小鼓,傾聽聲音是否相同。

教師指導建議:

引導幼兒依次敲擊每個小鼓,並注意傾聽聲音有什麼不同。

注意提醒幼兒不要將物品放入口鼻內。

拓展與替代:

提供塑料、木質等不同材料的小盒製作成小鼓,敲擊並傾聽聲音的變化。

有條件的幼兒園提供架子鼓讓幼兒在演奏中感知聲音的不同。

科學小知識

聲波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共振的頻率不同,發出的聲音也不同。因爲每個小鼓內所裝的物品不同,所以當讓幼兒敲擊鼓面時,會聽到不同的聲音。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14

學情分析

隨着商品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商品的包裝也越來越美觀。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包裝瓶,不僅具有實用價值,而且造型美觀。《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因此,我利用並挖掘生活中不同外形、不同質地、不同用途的廢舊瓶子的教育價值,爲幼兒提供探索發現的機會,激發幼兒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也能幫助幼兒瞭解瓶子與人們生活的關係。於是,我和孩子們收集了生活中的廢舊瓶子,進行了簡單裝飾,並根據小班下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瓶娃娃”命名課題,設計了本次科學活動。

活動目標

1、觀察瓶娃娃的外形特徵,瞭解它們的用途。

2、能清楚地表述觀察的結果。

3、體驗探索瓶娃娃的樂趣。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把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空瓶子洗乾淨,裝扮成瓶娃娃(數量多於幼兒);豆子若干;塑料盒若干。

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

(1)向幼兒介紹瓶娃娃

師:老師帶來了很多可愛的、漂亮的瓶娃娃,你可以挑一個最喜歡的瓶娃娃做你的好朋友。

(2)幼兒挑選最喜歡的瓶娃娃

師:我們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抱一抱、比一比,挑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個瓶娃娃,開始吧。

分析:把瓶子裝飾成娃娃,賦予瓶子生命,既激發了幼兒的探究慾望又喚起了幼兒愛護瓶子的意識,不僅符合幼兒泛靈論的心理特點,也體現了人與周圍事物、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新型環保理念。

2.和瓶娃娃做朋友

幼兒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抱一抱、比一比,初步感知瓶娃娃的外形特徵,並挑出自己最喜歡的瓶娃娃做朋友。

師:抱着你最喜歡的瓶娃娃,輕輕地坐到小椅子上休息一會兒吧。

分析:請幼兒選一個自己最喜歡的瓶娃娃做朋友,讓幼兒從小就學會對衆多事物進行鑑別,學會在衆多物品中有主見地選擇,充分體現了尊重和鼓勵幼兒不同於他人的個性發展的教育理念。

3.表述瓶娃娃的外形特徵

(1)請幼兒說說喜歡瓶娃娃的原因

師:這個瓶娃娃是你最喜歡的,是嗎?那你喜歡它的什麼地方?(喜歡它的個子高高的、喜歡它胖胖的、喜歡它大大的腦袋、喜歡它身上的紅顏色……)

(2)觀察瓶娃娃身上的顏色

師:那你的瓶娃娃身上有哪些顏色呢?(紅色、黃色、藍色、綠色、黑色、紫色)

(3)探索摸一摸、捏一捏瓶娃娃的感覺

師:瓶娃娃喜歡小朋友來摸摸它、捏捏它。來,摸一摸,有什麼感覺呀? (滑滑的、很光滑)

師:再捏一捏,有什麼感覺呀?(軟軟的、硬硬的)

(4)比一比瓶娃娃,看能發現什麼,並用語言和動作進行表述。

師:把你的瓶娃娃和小夥伴的瓶娃娃放在一起比一比,看看能發現什麼?

(通過比較,幼兒發現有的瓶娃娃高高的、有的瓶娃娃矮矮的、有的瓶娃娃胖胖的、有的瓶娃娃瘦瘦的)

師: (小結)我們喜歡的瓶娃娃身上的顏色各不一樣,有紅的、有黃的、有綠的、有藍的,還有黑的;摸上去滑滑的;捏一捏,有的瓶娃娃軟軟的,有的瓶娃娃硬硬的;它們的大小也不一樣,有的高高的、有的矮矮的、有的胖胖的、有的瘦瘦的,個個可愛極了。我們的瓶娃娃不僅漂亮,它還有很多本領呢,誰來說一說,它有什麼本領?

分析: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個體參與活動使用的感官通道越多,感知效果越好。因此,在這個環節中,我不侷限於讓幼兒單一地用語言表述瓶子。並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肢體語言進行表述。幼兒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他們用蹲下甚至趴下的方式表示瓶子矮矮的,用踮腳、伸長手臂的方式表示瓶子高高的。

4.瞭解瓶娃娃的用途

幼兒說說瓶娃娃的本領。

引導幼兒藉助豆寶寶,讓自己的瓶娃娃會唱歌。

分析:在引導幼兒讓自己的瓶娃娃唱歌時,幼兒自己動手,把豆子裝入瓶中,不僅鍛鍊了手部的小肌肉,還讓幼兒感受到與瓶娃娃交朋友的快樂,獲得成功的體驗。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15

一、設計意圖

幼兒對水的喜愛似乎是一種天性,只要有時間、有機會他們總愛在水裏玩耍、嘻鬧,但又往往受到大人的制約,無法盡興地去玩水。因此,我們經常發現在洗手時幼兒們經常把衣服袖子弄溼,或者是洗一次手要花很長的時間。爲了徹底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尊重他們對水的興趣,使他們對水有更多的瞭解,因此設計了“我們一起來玩水”這一活動。

二、活動目的

1、在遊戲中感知水的主要特性和用處,知道節約用水,體驗玩水的快樂。

2、鼓勵幼兒大膽提出問題,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培養幼兒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及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活動準備

1、盛滿水的盆

2、塑料袋、鐵絲

3、透明的瓶子、顏料、圖畫紙等。

4、各種會沉和浮的玩具。如:紙船、塑料杯、石頭、鐵罐等

四、活動過程

(一)水真有用

1、出示裝滿水的盆,讓幼兒說一說水有什麼用?

2、請幼兒討論該怎樣節約用水?????

3、教師總結:水真有用,沒有水我們人類和動物、植物就無法生存,所以我們要節約用水。

(二)水真好玩

1、幼兒分組遊戲探索。

第一組:玩水袋:引導幼兒感知水的流動性。

第二組:會變顏色的水:引導幼兒觀察水的顏色變化。

第三組:沉浮:引導幼兒討論什麼東西會沉下去?什麼東西會浮在水面?

2、師小結:剛纔每個小朋友都用水玩了各種好玩的遊戲,請小朋友回去想一想還可以用水玩什麼好玩的遊戲。

(三)活動延伸

讓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說說今天在幼兒園玩水的感受。

五、評析

利用孩子的天性,在遊戲活動中,爲幼兒營造輕鬆、愉快、自主的遊戲氛圍,使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到遊戲當中來,敘述自己對水的體驗和享受玩水的樂趣。?????從身邊小事啓發幼兒,讓幼兒認識到水對人類及各種動植物的重要性,讓幼兒從小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並懂得珍惜每一滴水。以分組活動的形式,讓每個幼兒按意願選擇組別活動,教師在適當的時候給以引導啓發,使幼兒在有趣的遊戲中,主動探索科學現象,從而獲得粗淺的科學知識和科學體驗,並體驗遊戲的快樂。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