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樂園 > 教育敘事隨筆

教育敘事隨筆

來源:女友組    閱讀: 2.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學習和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可以抒情、敘事或評論。那麼,什麼樣的隨筆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育敘事隨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敘事隨筆

教育敘事隨筆1

“老師、老師,壯壯又在搞破壞了!”課間我正彎下腰準備撿樣東西,忽然李耀宇跑來告狀。我一聽就生氣了,又是他,這個愛惹是生非,從來老師批評都虛心接受堅決不改的傢伙!我三步並作兩步朝活動室走去。

一看,原來,壯壯把閱讀區鋪的地墊拆了下來,拿在手裏玩。哦,我鬆了一口氣。這比其他的其他的“光榮事蹟”只能算是小兒科了!但從教育的角度出發我還是要教育他一下,讓他放回去,以正視聽。正當我準備開口責備時,一副等着挨批評的樣子,呆滯着望着我。我心念一動,挨着他坐下,微笑着對他說:“呀,墊子是正方形的噥,兩個墊子,兩個正方形!”壯壯聽了楞了一下,馬上得意地接話:“兩個墊子疊在一起,變成八角形,像人家跳舞用的手帕。”“嗯,你真聰明,知道的真多!”我又誇了他一句。這下他的臉上綻放出光彩,整個人都變得生動起來了。看着他短時間內的變化,我心中暗想:幸虧沒有劈頭蓋臉的批評他,否則就發現不了這朵創造性地小火花了。接着,我話鋒一轉:“可是,地墊被你拿來玩,缺了幾塊變得難看了,小朋友坐着也會不舒服的,那怎麼辦呀?”“那放回去吧!”說着,壯壯把手裏的地墊拼了回去,拍拍平整。“好樣的!”我滿意地拍拍他的頭。他燦爛的笑了,很開心。

接下來的幾天,我發現壯壯越來越乖了,不再惹是生非,而是總在我眼前晃悠,跟我說說這兒,說說那,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我說了他以後也會改了,不再“堅決不改”和你較勁了。

欣喜之餘,我不禁反思:爲什麼一次小小的“地墊事件”竟產生了我無數次苦口婆心的說教都難以達到的教育效果呢?也許,就是他準備挨批卻聽到了表揚而發愣的那一剎那,感受到了老師久違的親切與關愛,從而接納老師了,親近老師了吧!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有愛的教育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慶幸我及時捕捉到了他的眼裏的不安,肯定了他的創造性,而沒有一味的指責。在呵護童心的同時拉近了師生的距離,達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教育,原是起源於這點點滴滴愛的細節。

教育敘事隨筆2

真的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嗎?

“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似乎成了個性化閱讀的一個標籤。於是,很多老師奉這句話爲聖旨,把它理解爲想怎樣解讀就怎樣解讀。當然,這一舶來名言與我國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的確不謀而和,它打破了傳統思維定勢,把學生從“標準化”、“一元化”的文本解讀中解放出來,讓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展。這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要了解這句話的含義,我們首先必須知道哈姆雷特這個人物。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筆下的一個悲劇人物。他是一個極其軟弱的人,也是一個英雄的復仇者。莎士比亞有意造成一種“清醒與瘋狂、僞裝與真實的合金”,以便更充分地顯示人物的複雜性格。對於這樣一個人物,讀者自然會讀出自己獨特的理解和感受。歌德認爲哈姆雷特之所以身負復仇重擔而又躊躇,是由於他本身軟弱的關係;魏爾德爾認爲哈姆雷特的躊躇原因根本不在丹麥王子的軟弱性上,而是客觀情勢妨礙了實現復仇的計劃;弗洛伊德則認爲戀母情結是哈姆雷特久而未決的原因……但是,所有的文本真的都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嗎?

比如《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是一個詭計多端、殘害百姓的妖精形象;《狐狸和烏鴉》中的狐狸就是一個爲了自己的利益而想方設法吹捧別人的狡猾形象。這些人物形象,並不會引起讀者的獨特體驗。即使是一萬個讀者,他們心中仍然只會有一個“哈姆雷特”。如果我們一定要讓學生去產生獨特的體驗,其結果只會是把學生引入歧途。

還是以上述這兩篇課文爲例,還真有老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讀出了新的“哈姆雷特”。

在教學《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課時,老師讓學生說說對課文中的角色的感受。有學生說:“白骨精雖然它詭計多端,殘害百姓,但是挺有孝心的,吃唐僧肉時還不忘記把老母親接來。”對於這樣的理解,老師不是加以否定,還稱讚地說道:“我們從來都說白骨精怎麼怎麼壞,可是經過大家的討論,我們發現,它的身上也有閃光點值得學習呢!”

同樣的故事也在《狐狸和烏鴉》一課上演。在課堂上,正當教師帶領學生對狐狸的卑鄙行爲進行批判時,一個學生突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我倒覺得狐狸很聰明,理由是狐狸善於察言觀色,不斷改變說話的內容,直到烏鴉開口。”對於這樣脫離文本實際的解讀,老師的評價是:“你很聰明,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這樣的理解真是讓人不寒而慄。如果說學生的理解可以原諒,那麼老師的附和卻讓人感到可笑。白骨精的“孝心”是爲了和母親一起分享唐僧肉,這種“孝”是我們生活中所倡導的嗎?狐狸的“聰明”則是用欺騙的手段獲取不正當的利益,這種“聰明”是爲人們所不恥的。他們的這些行爲都是極不道德的。殘害無辜的白骨精,狡猾的狐狸都是反面教材,他們永遠也成不了英雄。如果老師一定要這樣去引導,學生可能會認爲不管採用什麼方法得到的東西與父母一起分享就是“孝”;“聰明”就是不擇手段,只要能達到目的。

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好像走入一個誤區,解讀得越新奇似乎就越接近《課程標準》的理念。“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固然不錯,但是大家都不可能迴避這樣一個基本問題:哈姆雷特到底是誰?不管我們讀出多少個千姿百態的哈姆雷特,但是哈姆雷特始終只有一個。他就是那個爲父復仇的王子,他就是那個優柔寡斷的王子,這個誰也無法改變。而我們所讀出的“一千個”也都是從這“一個”中發散出來的。這就告訴我們,哈姆雷特的本質是無法改變的。

新課程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但是學生的個性化解讀必須在尊重作者、尊重文本的前提下進行的。能夠多元解讀固然是好,但是不能牽強附會,脫離實際。作爲教師,當學生理解出多個“哈姆雷特”的時候,我們在給予表揚的同時也要細加分析,這個“哈姆雷特”與文本的價值取向是否一致。如果出現偏差時,教師必須進行正確引導。

在教學《凡卡》一文時,當我講到凡卡的爺爺也過着很苦的生活時,有一位學生卻說:“老師,你講錯了,凡卡的爺爺過的生活很好。”我沒有馬上指責他,而是讓他說出理由。他說:“書中寫到爺爺穿着寬大的羊皮襖,說明爺爺穿得很好;爺爺白天在大廚房地睡覺,而凡卡卻睡在過道里,說明爺爺過得很好。”他的這一番言論,令我始料不及。細細分析似乎有道理。但是我們又不能忽視文本的價值取向。作者契訶夫是要通過凡卡的悲慘遭遇表現沙皇統治下,城鄉人民過着痛苦的生活。如果我們分析出爺爺過得很好,豈不是違背了作者的本意。但是爲了尊重學生,我們有馬上反駁,而是對全班學生講了當時的社會背景,然後組織學生再讀課文,展開討論,從而讓學生認識到當時社會的黑暗,老百姓是不可能有好日子過的。那位學生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自己理解的片面性。

我們從任何文本中讀出的“哈姆雷特”都離不開文本的主旨,如果我們偏離了這個主旨,一味地標新立異,其結果只會是得不償失。一篇文章即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他歸根到底還是“哈姆雷特”,永遠是作者心中的“哈姆雷特”。他成不了曹雪芹筆下的賈寶玉,也成不了羅琳筆下的哈里波特。“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我們只有循着文章的思路去解讀文本,方能準確地把握作品的主旨,找準文章的突破口;也只有找準了文章的突破口,纔可能引領學生在語文的天堂裏尋求真知,找到真正的“哈姆雷特”。

教育敘事隨筆3

運動會的籃球場角落,一個女生在哭,另一個在旁邊安慰她。我路過時,她正哭的厲害,抽抽搭搭的,忍着不出聲,雙肩不停地抽動。我趕緊問是不是不舒服了。旁邊的女生趕緊對我說,Mary好!然後又說她不是生病,是剛纔參加了跑步比賽,沒有取上名次,心裏難過呢!我伸出手,輕輕拍拍小姑娘的後背,她擡起頭來,紅紅的眼睛裏掛着淚花。

“Mary知道你現在心裏不舒服。”我說。這句話一出口,小姑娘的眼淚就嘩嘩下來了,我趕緊掏出紙巾給她。

“孩子,我想問你,你們班裏報名參加跑步比賽的是不是就只有你們幾個呢?”“是呀!”“是不是大多數人都是觀衆?”“是吧。”“有勇氣參加比賽是不是就說明你比他們要優秀?最起碼,你是在賽場上奔跑的運動員,臺下吶喊助威的人喊的再響,他們還是觀衆,對不對?”

“可是,他們會不會說我跑的慢,笑我給班級丟臉呢?”她留着淚問。“假如現在是你同學上場比賽,沒有得獎,你會嘲笑她嗎?”我問她。“肯定不會。”她回答說。

“Mary相信你不會嘲笑同學,那反過來,同學會嘲笑你嗎?”我繼續問她。

“應該不會。”她說。

“不僅不會,還會以你爲榮呢!因爲大家會覺得你代表班級參賽,不讓你們這個項目空白,代表你們班級勇於參賽的精神呢!”

小姑娘終於擡起頭,不再流淚,說,我明白了,謝謝Mary!

我又拍拍她的肩膀,輕輕抱她一下,在她耳邊說,“孩子,你記住,只要你有勇氣站在跑道上,你就是最棒的。”……

小姑娘因爲沒有贏得比賽而哭泣,這應該是有代表性的一種比賽者的心態吧。有名次的地方就有排名的先後,有競爭的比賽必然有出局之人,看我們從哪個角度來來對待結果了。

青春期的孩子們本來就特別在乎別人對他們的評價,也會給自己的行爲自我評價,不自信的孩子往往對自己的評價比較低,容易陷入自卑的心理之中。比如剛纔的女生,她心裏害怕別人對她的比賽結果做負面的評價,卻沒有想過自己參加比賽的意義和影響,沒有去肯定自己的積極面,造成自己心裏特別難過,傷心掉淚。

這個問題的解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班主任的工作,想想班主任工作的確任重而道遠啊!曾經做過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很清楚集體活動對於每一個孩子和班集體的作用和意義。以前我做班主任,每次運動會結束,我都要開一個總結會,班裏學生只要報名參加學校運動會項目,都會在班會上收到表揚,得到一份班級紀念品;我還會讓學生自己總結運動會參賽的得失,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輸贏,讓每一個孩子都發言,講出自己的看法。在不同觀點的交流和碰撞中,孩子們會更加全面地認識和對待比賽這件事兒,會更深入地理解賽場內外不同的心情,從而更加客觀地對待比賽結果,逐步提高和改變一些偏激的不良想法。

集體活動是班級團結與進步的靈魂,比賽是檢驗班級凝聚力的最好方法,重要的不是比賽的結果,而是過程中的體驗和賽後總結反思的收穫。

我想對每一個參加比賽沒有的名次的孩子說,只要你能夠有勇氣和膽量站在跑道上,你已經很優秀了,你參與的過程比最後的成績更重要。

教育敘事隨筆4

經常有其他學科的教師羨慕地對我說:“你們美術課最好上了,不用從頭講到尾,學生興趣自然有,上課輕鬆又愉快。”我笑笑,心想要是真能讓每一節美術課輕鬆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這個美術老師可不一般了。美術課要上好,還真不是那麼容易,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情景創設、環節安排、個性輔導、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老師下工夫來思考、推敲。什麼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怎樣上好美術課呢?我一直在思考。

我國著名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處處是創新之地,時時是創新之時,人人爲創新之人。”作爲教育者,在教學中我們自己首先就要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善於及時捕捉學生思維的閃光點,並小心翼翼地呵護促使其茁壯成長,那麼課堂教學纔會真正散發出獨特的靈性和魅力!著名美術教育家楊景芝說過:“孩子們具有豐富的創造力,每個孩子都具有豐富的創造力,每個孩子都各具特點,只要我們正確地加以引導,孩子們的潛能意識都能得到很好的發揮。” 記得那是上寫意國畫課的時候,戶外陽光照射在教室的玻璃窗上,給教室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此時教室裏大夥的心情與天氣一般燦爛。在繪畫之前,我首先講解、演示了幾種墨與色的變化,及墨色混合的作品。接下來讓學生嘗試繪畫,一會兒,學生們每人已完成了好幾張習作,他們把自己的得意之作放在靠窗的桌子上等着晾乾,意猶未盡地又拿出新紙開始繼續作畫??幾分鐘過去了,再回過頭看看自己的作品,卻驚奇地發現,經陽光一曬,作品的顏色變淺了,但筆觸明顯,沒有了剛纔溼潤的光彩與韻味了,一切變得平淡無奇,感覺甚是遺憾。這時,我隨手拿了一幅畫,舉得高高的,對大家說:“這幅畫剛纔的顏色很鮮豔,現在爲什麼變淡了呢?”學生都不知是什麼緣故。我又拿起一幅未完全乾透的作品,對着窗戶一照,光線透過紙背,畫面的顏色比剛纔淺多了。學生們露出了疑惑的眼神,這時,我把平時的國畫創作心得抖出來:“同學們,在畫國畫的時候,不緊要畫出形體也就是物象,還要注重意境、筆觸,更要注意色墨的深淺,在繪畫時墨色比你想要的效果要深一些,幹後就會變得和你預想的差不多了,否則就會達不到你的預期效果。

學生們聽後又開始認真的調墨色繪畫了,我讓畫完的學生把畫自己貼到黑板上展示,很快黑板上貼滿了,多數同學畫完了見沒地方展示自己的作品,都非常着急,這時,有個學生說:“老師,我們把畫貼到玻璃上吧”,我說可以呀,對着太陽的玻璃窗上很快貼滿了作品,在陽光的映耀下,顯得朦朧迷離意境深遠,有個學生說老師我們舉辦個畫展吧,就叫‘朦朧畫派”,我對學生的提議大聲叫好,讓班裏所有的學生都來當觀衆、當評委,學生們一下子沸騰起來,紛紛當起了小評委小觀衆:你的畫墨重了些,他畫得不太像,這幅墨色剛好有意境,那幅畫表現手法太好了墨色靚麗筆觸鮮明??他們個個都像是一個美術鑑賞家,津津有味的、眉飛色舞的欣賞評述着自己的傑作。快下課了,我按耐住自己萬分感慨的心情,請同學們靜下來,在同學們期待的眼神中說:“同學們,對於今天的活動課,你能發表一下自己的感受嗎?” 學生1:“我的幾個好朋友都說我的作品太美了,希望我能畫幾張送給他們呢!”說完自信地笑了。學生2:“今天,老師我們都當起了小評委小觀衆,舉辦了班級畫展,還表揚我們有創意,讓我們很有成就感,老師謝謝您!”學生3:“今天,雖然我沒能夠畫出很好的作品,但是我有信心,下次一定畫出讓大家滿意的作品,展覽給大家看,老師,我有機會的,是嗎?”我點點頭。??下課了,本以爲學生的興趣活動會到此爲止,走出教室到外面去玩了,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他們對自己的創意是如此地在意與珍惜。

只見兩個平時畫畫不太認真的“小調皮”這時正在教室外大聲地喊:“快來!快來!免費參觀!免費參觀!??”這時別班的學生被他們的喊聲和窗戶上與衆不同的現象深深地吸引住了,不約而同地走近教室的窗戶旁參觀起來了。我站在一旁偷偷地看着,發現學生神氣十足的評價自己的作品:“這邊稍淡了點,那邊濃了點??”小畫家的臉上寫滿了驕傲與自豪。要知道很多學生從來沒有這種待遇呢!今天,他們是這個舞臺的主角,他們在興奮與成功的娛樂中學習了知識

總之,要上好一節美術課,就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人翁精神,使嚴肅的課堂變得生動活潑,給學生的學習帶來無窮的樂趣,讓他們在遊戲中玩、在遊戲中樂、在遊戲中學、在遊戲中成長、在遊戲中益智。我想這即尊重了學生的願望、樂趣、情感,又激發起學習的熱情,會給今後的課堂教學帶來新的契機。

教育敘事隨筆5

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我發現許多學生在繪畫過程中缺乏自信。作爲一名美術教師,怎樣讓你的學生真正的獲得自信,愛上你的美術課呢?除了在平時處處播撒暖人的話語、露出會心的微笑、投去讚許的眼神,更重要的是,你的美術課能讓孩子們喜歡。

在一節學做賀卡的課上,我讓學生在親手做的賀卡上寫上給父母的祝詞,回家送給他們。一下課一個男生害羞的跑到我的面前,把他親手製作的賀卡遞到我的手上,神祕的說:“等會兒再看”微笑着跑遠了。當我打開那張他親手繪製的賀卡時,一串大大小小的字映入我的眼簾“美術老師,您好。我很喜歡你。謝謝你讓我喜歡美術。請回信。”雖然這張賀卡做的很粗糙,畫的也不是十分的精美,但卻是我收到的最漂亮的賀卡。

於是我回去也做了一張賀卡,寫了一些鼓勵他的話,當作回信送給了他。事後與他的班主任隨意聊天時瞭解到他拿着我的回信看了三天,學習也比以前更努力了。

這不禁使我回想起了這個靦腆的小男生剛入學時的樣貌。在第一節繪畫課上,同學都開心地在畫畫。他卻拿着筆不敢畫,我走到他旁邊,用手輕撫着他的頭:“小夥子,你怎樣不畫畫?”我問,他說:“我畫不好”,“會寫你的名字嗎?寫出來讓老師看看。”他慢慢在紙上寫出自己的名字。“你寫得字很漂亮,會畫人臉嗎?”我邊鼓勵邊引導,他又在紙上畫了一個人物臉盤,我問他這張臉上會有什麼樣的表情?他說高興,我啓發他給臉裏添畫成高興的表情後又因勢利導:你還會畫什麼人物表情?他又畫出了哭泣,發怒等,在我的耐心啓發下,他又把各種表情都添畫了出來。由於過分膽怯缺乏自信,使得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很少聽到他的聲音。於是在美術課上我經制造機會請他回答問題。當我給予他回答的肯定“說的真棒”時,他露出了開心的微笑。在小組合作製作手工時我也請他做臨時小組長。

經過一段時間的反覆輔導和鼓勵,讓他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也慢慢消除了膽怯害怕的心理,克服了他不敢下筆畫畫,不敢大膽發言的心理障礙。此刻這個小男生已經喜歡上畫畫了,也就有了開頭的那幕。

可觸的地方,就是工作中的每一個細微之處。只有把握住每一個細節,我們教育的田野,纔會蓬勃着碧綠的春意,喧騰着生活的甜蜜,流淌着生命的魅力。只要我們真心對待每一個孩子,收穫得將是一張張笑臉。

美術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因爲社會要發展,就需要人去開拓創造。那麼,就需要造就一代新型人才,從小在他們的心靈上播上一顆“獨創”的種子。在美術教學中挖掘教材的求異因素,個性是圖案裝飾、工藝美術等教材,從不同角度去展開、去強化,創設情景。善於從聯想中求異。求異思維訓練是開發智力的重要方法。沒有創造就不能“青出於藍勝於藍”。未來的世紀將創造競爭的世紀,把美術教育和智力開發溶於在每節課的教學過程中,使他們明白自己是處在一個美的世界和社會裏,還明白人類在悠久的年代裏創造了光輝燦爛完美的當今世界,他們還明白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去創造更加完美的未來世界。同時,還看到了自己的價值,他們的未來就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強盛、民族的興旺都是他們的智慧和美感,美術知識和運用表現美的頭腦及雙手去創造、去建設的。因此,才能在他們的心靈中埋下這美的種子,使他們此刻成爲愛美、會美、外表美、能創造美的一代後備人才。

教育敘事隨筆6

xxxx年8月21日,星期五。

今天是學生週末休息離校的日子,爲了照顧家遠的學生能在天黑前到家,學校決定取消午休,下午提前兩個小時上課。午飯在外面匆匆吃過,趕快回學校簽到準備上課。按臨時課表,今下午是我的課。學生提前幫我把書拿走,我發完博客趕往教室。

就在上課的音樂響起的一剎那,我正好站到講臺上。今天特別熱,在空調呼呼吹的飯店,吃個飯都不停出汗。孩子們沒有午休,我怕大家會瞌睡,音樂聲一落,我馬上喊了一句“上課!”,學生站起來,在說“老師好”的時候,我發現李靜同學不夠認真,我就說讓她自己再說一遍,她卻讓大家陪她一起說。

大家也贊成再來一遍,結果第二次李靜又跟大家不同步。

“李靜,喊的太快了哦!坐下,再來一次!”

大家又重新來一遍。

第三次很齊,很規範,但活潑的李靜坐下後“咯咯”笑了兩聲,我就順勢調侃:“李靜挺開心、挺熱鬧啊,給咱這節課增加不少情趣,大家不瞌睡了吧。”大家都笑了。

還別說,一節課下來,大家都很認真的聽講、做題,沒有一個人瞌睡。

第二節剛上課,一道題沒講完,“噗通,duang!”張怡同學的書盒倒了,碰翻了玉嬌的水杯,下課時剛接的一杯水灑了兩桌子,同桌雲聰遭殃了,一摞書都沾了水。我趕緊讓其他同學幫忙,擦書的擦書,擦桌子的擦桌子,並順便說一句玩笑話:“真好,每節課總有點小插曲,活躍氣氛。省得大家睡着了。”

大家笑笑,繼續上課。象什麼事也沒有發生一樣,課堂很平靜,我的教學也很順利。

工作時間長了,脾氣慢慢讓孩子們磨平了。今天上課這事,要是二十年前,我說不定會發火,會覺得這是擾亂課堂秩序,會在課堂上批評張怡。但現在,我會把這些突發狀況當作是調節課堂氣氛的小插曲,一笑了之。既不傷害學生,又維護了我的尊嚴,師生關係反而變得非常和諧,課堂教學也可以順利進行。

教育敘事隨筆7

多一點耐心多一分喜悅湖北省丹江口市實驗小學張曉霞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已經磨去了我許多的耐性,偶然在一本書上看見一篇文章,大意就是說,如果遇到讓你惱火的事,要發脾氣的時候,一定在心裏先默數“一,二,三……”我把它用進了班主任工作中,沒想到收穫的竟是意想不到的喜悅。

那是一次課間休息,我剛走進辦公室,還沒來得及喝口水,我們班的小班長就又來向我彙報情況了:“張老師,王又打人了……”我一聽這話,火氣“噌”的一下就躥到了胸口──又是他!這個學生可真讓我頭疼:成績一塌糊塗,貪玩,經常欺負女生,和男生打架……我已經教育過他很多次了,就是沒有改進。我氣沖沖地對小班長說:“把他叫到辦公室來!”

在等待他來辦公室的一小段時間裏,我卻無法平靜:爲什麼?爲什麼這孩子就是改不掉壞毛病呢?難道是我每次教訓他,讓他麻木不仁了?看我這次怎麼教訓他!突然,那個發火前默數“1,2,3,……”的辦法在腦海中閃現,我立刻在心中默默數着“1,2,3,……”,心情好像稍稍平息了一下。我的腦子裏就出現了一個新想法,今天我來換個方式對他,看看效果怎樣。

這個孩子來了,臉上還是那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王,老師想請你幫個忙,你能答應嗎?”我溫和地說。因爲我已經決定換個方式對他,所以我的情緒很平靜,倒是他一楞,看了我好一會兒,才慢慢點點頭。我接着說:“你看,快到冬天了,早上遲到的同學越來越多,可我發現你從來沒有遲到過,我想讓你在班會課上跟班上同學介紹介紹經驗,好嗎?”他一聽是這件事,馬上一副如釋重負的神情,連忙說:“行,行!”

班會課上,他聲情並茂地向同學們介紹了他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用兩個小鬧鐘催自己早起的好方法,還爲大家說了這樣做的諸多好處呢!我很是驚訝。在班上,我好好表揚了他一番,我看到他的臉上露出了驕傲的笑容。真沒想到,曲徑通幽,我沒狠狠教訓他,反而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放學時,我遇到了來接他放學的奶奶,平時我是不多和他奶奶講話的,因爲自從我帶這個班,每次都是他奶奶來接,我讓他奶奶叫他爸爸來,她總說自己兒子沒空。今天,我目睹了王的表現,心裏挺高興,就和他奶奶多聊了兩句,我才知道,王的爸爸和媽媽早就離婚了,都不要孩子,奶奶把他留在身邊,他的生活自理能力相當強,有些時候還能照顧奶奶呢!他每次搗亂,只不過是想用這樣的方法引起我的注意,讓我多關注他……我的心突然痛了起來,被愧疚和後悔佔滿了,以前,我爲什麼就沒有多瞭解瞭解這個孩子呢?

後來,這個孩子成了班上表現最好的學生。經過此事,我認識到自己平日工作的不到位。僅憑表面上、課堂上,以班主任的眼光去觀察學生是不夠的,是很難清楚的瞭解學生的。要多深入學生了解,多和家長溝通,才能全面瞭解學生。是這個孩子讓我明白了,班主任工作更需要的是細緻和耐心,還有滿腔的愛心。班主任就是孩子們在學校的臨時父母,只有知道他們在想什麼,需要什麼,班主任工作纔能有的放矢。

當學生表現不盡如人意的時候,我總先在心中默默數着:“1,2,3……”這樣會使我們能夠冷靜地面對突發事件,會讓我們放下一種平常無法放下的心態。在默數中,我們的理智會戰勝情感;在默數中,我們會改變習以爲常的傳統的教育方法;在默數中,我們會收穫欣喜和成功。

教育敘事隨筆8

又到週五。小雨點點,一天也沒消停。

當下午放學鈴聲響起的時候,老師們,同學們,飛也似的,衝進綿綿細雨中。車流,人羣,各色的小花傘,或慢或快,緩緩流向各自溫暖的家。

靜靜的辦公室裏,只剩下我一個人,坐在辦公桌前,從緊張忙碌的一週到突然間的鬆弛,調頻進行中,還沒緩過神來呢。

不知何時,飛進來一個孩子,大概是交作業的吧。我頭也沒擡,依然如故。“x老師,再見!放學了,早點回家噢!”“再見!”我隨口禮貌性地回了兩個字。這一聲問候喚醒了我,猛然擡頭,只看到一個女孩蹦跳着遠去的背影,像一隻快活的小蝴蝶,消失在視線中。望望對桌,一本翻開的作業靜靜躺着。咦,這女孩,應該是四年級的吧,她居然能叫出我的名字。我不認識她,可她認識我,真是有趣。

外面,小雨滴滴答答,飄在涼風中,落在草葉上。我仍在發呆,那一聲輕輕的問候,一句淡淡的囑咐,久久地在耳畔迴響,清脆,甜美,溫馨,感動!

教育敘事隨筆9

這學期學校廣播站招小廣播員,班裏許多學生躍躍欲試,可各班推薦參選名額只有一個,怎麼辦?好吧,我們也來比一比,先來個班內熱身賽。

利用下午的語文課,我組織報名的同學進行了朗讀比賽,產生了前三強,三人可以說各有優勢、不相上下。雖然我替第三名惋惜,但無可奈何只有捨去。前兩名並列,報誰呢,這可又讓我犯難了!

這時,下課鈴響起,明早就是各班報人選的最後時間了,我腦子一熱,說:“乾脆,你們倆剪刀石頭布!”兩個小姑娘對望一眼,笑嘻嘻地錘了起來。一局定輸贏,可輸了的琳琳不開心了,不好意思的說:“老師,你不是說學校廣播員選拔要比讀、寫兩方面嗎?我們還沒比賽寫作呢?”對呀,琳琳的話提醒了我,的確是我的方法不妥。“這樣吧,月月,琳琳說得對,你們今天回家各自準備一篇廣播稿,就寫我們學校剛舉行過的拔河比賽。只當是參加學校比賽事先做了個準備。”

第二天一大早,兩篇廣播稿擺在了我眼前,兩個小姑娘都很積極。月月的稿子不錯,言簡意賅,琳琳的稿子更勝一籌,更像廣播稿。我讓兩人也互看了稿子,並給兩人進行了講評和修改,月月表現得很服氣。於是,我推薦了琳琳,更棒的是,我把情況彙報後,又爲月月也爭取了一個機會。

令我欣慰的是,在學校的廣播員評選活動中,兩人都當選了,並且琳琳取得了寫作第一名、朗讀第二名、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還當選爲廣播站站長!如果按當時剪刀石頭布的結果,琳琳就不一定有一展長才的機會了,我慶幸我的知錯能改。看來,再小的事也不能怕麻煩啊!

教育敘事隨筆10

學校逐步推行“導學、交流、釋疑、訓練”四環節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已然兩年。雖然目前只是在初中部(七年級、八年級)全面施行,但是依然要求高中部(高一年級、高二年級)要學習並適當應用。說實話,自己對這一課堂模式相當排斥,也因着去年高三而一再不聞不問。本來嘛,從筆者從教起就被告知要個性化教學要不拘一格。而近幾年,從洋思到永威再到本校的“四環節”模式,哪個不是在挑戰十年來自己的教育理念?

但是,由於身爲教研組長的緣故,一學期固定不固定地要聽很多節課,也因此,讓我逐漸感受到了這一模式的優點所在。還記得強曉輝老師在講授《說“屏”》一文時,巧妙創設導學情境:假如你是屏風店老闆,現在我來買屏風,你該如何向我介紹?一個問題引得學生急欲瞭解“屏”的相關知識。一番小組研討之後,個個躍躍欲試要向老師這個買家推銷屏風。上臺的四個老闆說的.頭頭是道,搞得“顧客”都不知道該選哪家了。“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效果好起來”就不是王校長的奢求了!

還有張靜華老師的《核舟記》,在講授了第3、4段後,請了幾位同學上臺,張老師自己猶如一位導演,拉着幾位同學分別擺出“核舟”上所刻幾人的動作情態。剛上初二的小朋友憨態可掬卻欲作嚴肅,讓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時,居然跟着張老師的說戲當堂完成了兩段文言文的背誦!

還有高中部的邱金華老師,她在小組合作研討環節可謂爐火純青。學生在她的鼓勵與指導下,自學意識極強,課堂研討的氣氛極濃。凡此種種,讓我本來排斥的心理逐漸有了靠近之意,也開始躍躍欲試。我也將自己所帶的班級分成小組進行操作嘗試。

第一次是在講授《裝在套子裏的人》時,要求小組合作爲別里科夫的死做法醫鑑定,學生參與性較高,爲別里科夫的死因找了若干種可能;第二次是《歸去來兮辭》小序翻譯,要求小組合作通譯並指出重點詞語。但這次嘗試效果不佳,由於所帶班級學生基礎較差,又是從高二接手,因此大多數學生對這個問題設計不感興趣;第三次是將《咬文嚼字》之後,出了幾道“咬文嚼字”的訓練題,允諾他們在討論之後記錄在作業本上就算作當天作業。也許是這個誘惑,學生的參與性很高,而且小組四人合作,靈感涌動,很多疑問同組同學即可解決,生教生師點撥,效果很好。

通過這幾次有成有敗的嘗試,我也思考着“四環節”模式的可行性與操作方式。但是不管怎樣,我已經看到了它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方面所起到的正面作用。只是,該怎樣靈活並有效的運用,還需要自己繼續觀摩學習深入揣摩。

教育敘事隨筆11

今天和幾名高三(5)班的嫡系同學閒聊,大家一致認爲我又變胖了。只有高三(4)班的PW同學在黑暗中發現我變白了許多。回來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茫茫黑暗中,PW是如何發現我膚色的略微改變的呢?難道原來的我在黑暗之中竟無法被識別?不可思議,僅當作玩笑罷了。

在高一(5)班,我鼓勵N個同學把自己有疑問的句子寫到黑板上。然而,很多同學的疑問竟是如何翻譯這句話。突然間,我明白了我要給他們一座橋。他們擁有了思想中的橋便可以欣賞橋上的美景。高三的同學詢問如何提高英語成績。我的答案是:瞭解你自己。如果連自己哪裏存在問題都一片茫然,那麼如何提高只是空談。我的思路是:瞭解自己——制定計劃——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訓練——熟能生巧。這也是我所倡導的學會有視角的複習。

我選定了兩班的英語課代表。這讓我想起以前的我的那些英語課代表們。他們那時也像現在的我的課代表們一樣,擁有着花兒一樣的年齡,毫不世俗的面孔,無限美好的憧憬和遐想。希望他們過得愉快!我也要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教育敘事隨筆12

時間過得真快,屈指算來,自己走上教師這個工作崗位已經整整10個年頭,做班主任也整整10個年頭。10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10年,經歷了從缺乏經驗的“小”老師,慢慢的成長爲一位“老”教師的成長曆程。可是面對繁瑣的班主任工作,有時也會顧此失彼,有時候真是氣不得,惱不得,對他們發火、訓斥、指責……都於事無補,更何況短時間的效果過後學生又會變得我行我素。當班主任的10年,其中既有苦澀也有甜蜜;既有失意也有成就。

以前面對那些不聽話和淘氣的學生,我用的方法便是“河東獅吼”。一段時間內這種方法還是有效的,因爲孩子還小,他們也知道只要大人大聲地說話一定是生氣了,可時間長了,隨着孩子逐漸長大,這種辦法似乎就不那麼管用,效果也不明顯了。後來有同事告訴我,“你總這麼和他們喊,孩子們的耳朵一直處於高音狀態,以後如果孩子們鬧得越歡,你的音量就要降得越低,這樣沒準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聽了同事的話,我決定嘗試一下。

還記得畢業班發生的一件事,那天我就用這個新辦法把學生們“治”了一把,那天班裏的幾個淘氣包又“鬧事”,我很生氣,回到教室後,我一邊儘量壓制自己的火氣,一邊壓低聲音教訓他們。這一招果然見效,那幾個淘氣包似乎因爲聽不見我在說什麼,他們收斂了許多,也是儘量不出聲。又學到一個新招,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的心情特高興。下課後,我回到辦公室便迫不及待地備明天的課。突然一個用草紙包着的長方體映入了我的眼簾,又不是教師節,會是“什麼東西?”我自語道。不管是什麼,拆開看看,總不可能是炸彈吧!懷着好奇的心情,我拆開了紙包,原來是一盒金嗓子喉寶。誰送的?我的心中畫了一個大問號。就在這時,手機響了一聲,打開一看,是一條短信:“老師您看到我放在您桌子上的金嗓子喉寶了嗎?咱班人多,不聽話的也多,你的嗓子一定受不了吧,今天聽你嗓子有點沙啞了,所以給你買的。

教育敘事隨筆13

那是20xx年的9月,陽光格外燦爛,我的心也充滿了愉悅。因爲我將擔任一年級的班主任,又是一個全新的班級……可是在愉悅中我又有些不安:剛進校門的孩子,活潑好動的他們能很快適應小學生活嗎? 雖說踏上教師崗位已有十餘年,但卻是第一次擔任一年級的班主任,我對自己也沒有十足的信心。

果然,幾節課下來,孩子們的鬆散、調皮就慢慢體現出來了:鈴聲響過,大部分學生能知道趕緊回座位,可是還有少數學生則一路追跑着進入教室。班長在講臺前帶頭說:“鈴聲響……”迴應她: “坐端正,靜等老師來上課。”的人寥寥可數。有的學生和同桌還在竊竊私語,有的則用鉛筆敲打課桌,有的站着衝其他同學做鬼臉……一片亂糟糟,雖然每天都有點改觀,可是一節課下來,我還是累得夠嗆。

記得那天早上第二節課是語文課。鈴聲響了,我進入教室。絕大部分學生已端坐好,可就是有那麼幾個學生還在交頭接耳,甚至有一名學生正站着,手裏拿了語文書衝後面的同學說着什麼。我的頭開始發脹,一股怒氣在胸中升騰……我真想大吼一聲:“安靜!”,用最高的聲音徹底征服他們,讓他們爲之震動而乖乖地安靜下來。可是忽然我又轉念一想,何不如此呢?

我拍了三下手掌,笑着說:“同學們,現在老師想做個動作請你們猜。猜對的小朋友可以得顆星。”教室裏頓時鴉雀無聲,孩子們一個個坐得筆直。我說:“開始!”隨即把右手食指放在脣邊。頓時一隻只小手高高地舉起,尤其是一隻小手舉得最高。我一看,正是那名站着說話的學生。我叫他回答。他站了起來,響亮地回答道:“這是噓!叫我們不要吵,不要說話!”我笑眯眯地翹了一下大拇指,說:“你真棒!一下子就猜出了老師的動作所表示的意思。”我給他額上貼了一顆紅五星。他的眼睛頓時發亮了,臉上充滿了笑意,腰桿挺得比誰都直。我說:“現在老師想教小朋友一個生字。這個字你們的爸爸媽媽可能也不認得。但是如果你認得的話,老師就請你回去教爸爸媽媽認這個字,做爸爸媽媽的小老師,好嗎?”我在黑板上寫了個大大的“噓”。可是沒有一個人舉手。他們紛紛搖頭,原來都不認得。我笑着說:“沒關係,現在老師給這個字加上拼音,如果你會拼讀,就可以做爸爸媽媽的老師了。”我用紅色粉筆給“噓”加上拼音。環顧教室,只有一隻小手高高舉着,我一看,還是剛纔那名學生。他自信而大聲地說道:“我會拼!x--ǖ→xū,這是‘噓’!”我翹起了兩個大拇指。由衷地讚道:“真了不起!老師看你不僅可以當你爸爸媽媽的小老師,還可以做我們班上所有小朋友的小老師呢!領着小朋友讀兩遍,好嗎?”他的臉發紅了,但還是大聲地領着小朋友讀了起來。接下去我的教學非常順利,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舉手發言,教室裏的氣氛是那麼地活躍。

課後,我回到辦公室,靜下心來一想,有時課堂上出現鬧哄哄、亂的情況時,教師往往是拉開嗓門大吼叫學生安靜下來,其實效果並不常常盡如人意。低年級學生的是非觀念不甚明瞭,講大道理吧,其年齡特徵決定了他們不能很好地理解。如果要學生安靜,他們往往認識不到安靜下來的必要,而當有了這個意識他們就會“不令而行”,自覺安靜下來。在這時教師如果用權威或以“高”制“高”——用教鞭猛敲桌子,用高的聲音壓制學生迫使其安靜,那麼我想學生雖然因教師的威嚴而被迫靜下來,可是長此以往,學生對老師的印象是怎樣的呢?是一個手持教鞭敲打桌子的形象?是一個高高在上,讓學生仰視而不敢親近的權威?

所以一個小小的遊戲,一句讚美的話語比簡單的批評都有效,都會滋潤着學生的心。讓學生喜歡你,重塑你的形象——“聲”不在高!

教育敘事隨筆14

教師的敘事研究是描述教師真實生活的“從下到上”的研究。敘事研究正是在分析豐富的教師經驗和獨特的生活故事方面爲教育引進了有益的視角。在教師作爲“研究者”的呼聲愈加強烈的背景下,“敘事研究”也許是老師成長非常重要的途徑。

教師敘事研究的特點。

(1)以“質的研究”爲方法論。質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爲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種方法收集資料,對社會現象進行整體性探究,使用歸納法分析資源和形成理論,通過與研究對象互動對其行爲和意義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動。敘事研究則是質的研究運用的一種表現形式。對於教師的敘事研究來說,“教育”是土壤,“質的研究”是方法論。質的研究將使教師不僅獲得有意義的職業生活,而且會改變教師的存在方式。

(2)以教師的生活故事爲研究對象。教師的敘事研究所敘之事就是教師的故事,是教師在日常生活、課堂教學、研究實踐等活動中曾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件。它是真實的、情境性的。這些生活故事勝過任何說教,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3)由解說者描述和分析。教師的敘事研究是由解說者描述的,解說者其實就是研究者,它可以是教師本人,也可以是研究教師的人;研究者解說的是教帥的故事、故事的主線和研究者的分析交叉出現,使所敘之事通過研究者的解讀具有了特殊的意義。

教師的敘事研究寫出的研究報告既包含研究者對所觀察到的“事”的故事性描述,也包含研究者對“事”的論述性分析,兩者相映相成,構成了研究報告中的細膩的情感氛圍和濃郁的敘事風格。敘事研究強調細緻的描述和深刻的分析,使教師生活故事得以更豐富地呈現,也因此而具有教育研究中不可替代的意義。

以上是對教師敘事研究的簡單解釋。由於我認識到教師要想成爲研究者,必須從自己的生活、教學故事入手,用我們學到的教育教學理論分析我們身邊發生的故事,這樣的研究切合教師的實際,遠遠勝過那些長篇大套的理論說教,也便於其他老師的學習和借鑑。

新學期開始了,我想在這個學期着手做這方面的研究,因此在這裏僻塊園地,寫下自己的教學故事,有各位老師和朋友的監督,我想我的故事會不間斷地寫下去。

【作者簡介】李素環,網名紫風鈴響了(簡稱紫風鈴),擔任人教論壇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版版主,現任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員,曾任教於大城縣孫毅小學,中學高級教師,河北省特級教師,河北省語文學科名師,河北省優秀教師,河北省骨幹教師,廊坊市科研型教師。積極倡導用教育敘事的方式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與教學水平,以開放的課程意識改變教學方式,從“兒童作文的實效性教學”“單元整組教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三個角度實施語文教學,努力構建“靈動、有趣、和諧”的課堂。主持、參與國家級、省級課題研究六項。課題研究成果獲省級教學成果三等獎三次,市級教學成果二、三等獎三次。優質課評選獲國家級一等獎兩次。論文評選四次獲國家級一等獎。在省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論文、教學案例百餘篇。指導學生髮表習作或獲獎共三百多人次。閒暇時撰寫小說、散文、詩歌六十多篇。目前還擔任一個國家級作文期刊的編輯。

教育敘事隨筆15

今天是感恩節!

早晨,冒着綿綿冬雨來到學校,不時地擦拭着臉上的雨水,不禁有些埋怨:怎麼下個不停呢,什麼時候才能見到陽光啊!

來到教室,孩子們很開心,他們正得意剛剛跟雨水、泥土親密接觸呢,瞧那頭上正溼溼的,不過卻是滿臉的喜悅。坐下來讀着孩子們送上來的日記,我的心跟着感動起來,再也不埋怨這天氣了!綿綿的冬雨讓我們的孩子感受到了父母長輩的辛苦以及對他們的關愛,有孩子說:“這麼大的風,這麼大的雨,奶奶的傘都撐不住了,可她還來接我,我心裏好感動,我要……”還有孩子說:“今天我一到紅蘋果餐桌,爸爸媽媽就來接我了,我奇怪地問他們,他們說:‘天這麼冷,早點接你回家。’我好感動啊,爸媽這麼愛我,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四篇日記不約而同地都記下了這綿綿冬雨中的深情,更可貴的是孩子用自己的心感受到了這些,這是孩子用他們純真的心送給感恩節的禮物吧!

他們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心感受着,感動着,回報着……不得不說:孩子,你們長大了,你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讀着你們的日記,他們再辛苦,心裏也是甜的!這一切都是這滴滴嗒嗒的冬雨的恩賜,我們還有什麼可抱怨的呢?於是再擡頭看看外面的雨,依舊綿綿,心情卻完全不同了,這都是孩子們的給予。孩子,謝謝你們,讓我們一起感恩吧!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空間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