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幸福生活 > 知識 > 患者角色的主要特徵

患者角色的主要特徵

來源:女友組    閱讀: 3.9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患者角色的主要特徵,患病的人可免除正常的社會角色所應承擔的責任,而外病人進入病人角色之後,大都產生一種被動依賴的心理狀態,下面看看患者角色的主要特徵。

患者角色的主要特徵1

⑴免除或部分免除社會職責:免除職責的程度根據病人疾病的嚴重程度不同而異。例如,急危重症病人可在較大程度上免除父親、工人、丈夫等角色職責。

⑵不必對疾病負責:病原微生物侵入機體不是病人所願意的,同時患病後病人不能靠主觀意願治癒,而只能處於一種需要得到幫助的狀態。所以,不應責怪病人爲什麼得病,而應儘可能地使他從患病狀態中解脫出來,恢復原來的健康狀態。

⑶尋求幫助:尋求醫療、護理幫助和情感支持。

⑷恢復健康的義務:病人自身也需要爲健康而努力。例如,配合醫療、護理工作,適宜的`鍛鍊,以加速康復。

諸多學者對Parsons的“病人角色”進行了某種程度的補充和潤色。如Frederson認爲應主要從二個方面來分析社會認定的“病人角色”內涵。

患者角色的主要特徵
  

第一方面是個體疾病表現的嚴重程度,如果疾病很輕,社會只期望病人暫時或不離開他通常的角色,如感冒,這種情況通常不產生新的特定角色。如果疾病很嚴重,如心肌梗塞,社會就要求病人進入新的特定角色,即病人角色。

第二個方面,Frederson對進入病人角色的個體又從個體進入新角色後應承擔的義務或獲益來進一步分型。

第一型叫條件性獲益,如肺炎病人被允許暫時免除角色責任和義務,但要以努力去恢復原有角色爲條件,相當於Parsons的“病人角色”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

第二型叫非條件性獲益,如癌症病人患了無康復希望的疾病後,這種個體被無條件地永久性地免除正常責任與義務,相當於慢性病人或瀕死病人角色;

第三種類型叫有恥辱性的獲益,如成癮病人或精神病病人,雖然病後可免除某些正常責任與義務,但須承擔社會帶來的某些歧視與恥辱。

作爲社會角色一種特殊類型的病人角色,也具有一定的社會規範性。病人脫離了他們平時生活和工作中不同社會角色的責任和義務,改變了他們以往的社會行爲。對於這種解脫社會義務的狀況,病人是無責任的。

但作爲社會人的病人有責任和義務儘快康復,重返社會承擔起原有的正常人的社會角色。因此,病人應該求助於正規化醫療技術部門的幫助,積極配合醫療護理工作,儘快康復。

患者角色的主要特徵2

一、急性患者的心理特點

所謂急性患者,是指發病危急、病情較重而需要急救的患者,急性患者的心理反應較特殊,顯著的心理特點是焦慮、恐懼、緊張不安。 意外事件如車禍、房屋倒塌、火災、水災、地震、墜樓等來勢兇猛,對突發的天災人禍,患者缺乏心理準備,表現出緊張恐懼的情緒。

有的患者因突然遭受巨大的軀體和心理創傷,大腦皮層產生超限抑制,發生“情緒休克”狀態,表現爲情感淡漠、呼之不應。還有的患者表現爲心理應激障礙、理智喪失、行爲退化、情感幼稚、依賴性強等,患者有強烈求生慾望,期望儘快得到醫護人員的救治。

急驟發病如高熱、心腦血管病、休克、出血、劇痛等,由於發病急,同樣缺乏心理準備,表現出極度緊張,甚至有瀕死感,迫切要求醫護人員能快速採取有效的搶救措施,使其順利度過危險期。

患者角色的主要特徵 第2張
  

對於急症患者,醫護人員應迅速、敏捷地進行搶救,主動熱情地給患者心理上的安慰、鼓勵和支持,給瀕死的患者以希望,調動患者潛在的'生命力。對自殺的患者進行心理治療和心理護理,矯正消極的認知結構,喚起對人生的熱愛,增加其生活的勇氣和力量。

二、危重患者的心理特點

危重患者的心理是複雜的,主要有失望、恐懼、煩躁、焦慮和強烈的求生慾望,他們常對親人和醫護人員態度粗暴,但又希望得到安慰與鼓勵,真是思緒萬千、百感交集。危重患者大多擔心自己已病人膏盲,無救的失望情緒縈繞腦海,難以摒除,但又不甘心此種結局,故作苦苦的搏鬥、掙扎。

這種患者很痛苦,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壓力。他們都有十分明顯的恐懼心理,恐懼死亡的來臨,同時又有着強烈的求生慾望。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下,很多患者常處在精神崩潰的邊緣,甚至出現變態心理和反應性精神障礙。同時患者還顯得極其煩躁、焦慮不安,對他人表現不合情理的態度、言語、舉動,往往還有徹夜不眠的表現。

患者角色的主要特徵3

病人心理的表現類型:

病人心理的表現形式大致可歸爲六類。

第一是軀體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礙,例如高熱時的意識模糊、定向不全、思維不連貫、情緒恐懼等;甲狀腺機能亢進時的易激惹、失眠、情緒的興奮和抑鬱等;傷寒時的多疑、淡漠、聽幻覺和被害妄想等。

第二是治療所致的心理表現,例如利血平可導致憂鬱狀態,腎上眼皮質激素類可尋致欣快狀態,心臟手術後經常發生譫妄狀態等。

患者角色的主要特徵 第3張
  

第三是導致機體病變的心理問題,例如損失感、威脅感和不安全感很容易使人致病,A型性格者患冠心病的比例特別高。

第四是對疾病的心理反映,例如焦慮、憂鬱、絕望等,並形成形形色色的.心因性症狀。

第五是對治療或治療環境的心理反應,例如高大的建築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複雜的儀器,靜謐的病房,既可以使病人產生安全感,也能讓病人感到陌生、恐怖或孤獨。

第六是精神疾患的心理失常,例如癔病患者的“病理性說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覺和妄想等等。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