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幸福生活 > 知識 > 精神民俗包括哪些

精神民俗包括哪些

來源:女友組    閱讀: 7.4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精神民俗包括哪些,精神民俗文化精神民俗文化主要是指我們傳統和現實社會中存在的民間信仰,精神民俗是一種無形的心理文化現象,它們往往分散於個體之中,下面來看看精神民俗包括哪些。

精神民俗包括哪些1

又稱信仰民俗、心理民俗、心意民俗。

產生於人類社會早期,普遍流行於世界各地。是特定人羣的集體意識,通過特定的行爲方式加以展示並世代傳承。與物質民俗、社會民俗、語言民俗共同構成民俗文化,在民俗文化中居顯要位置,常滲透在物質民俗和社會民俗中。

精神民俗的範圍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狹義的指民間信仰、禁忌、巫術、儀禮等,廣義的還要包括民俗藝術及民間口頭文學。構成及發展 民間信仰是民衆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崇拜觀念、行爲準則及相應儀式。

在生產力十分低下的原始社會,先民在生活實踐中,既從自然界中獲取生活保障,又不時遭受變幻莫測的自然侵害,在驚詫於天地山川、風雨雷電等自然物力量強大的同時,認爲世間萬物和人一樣有生命,對與其生活密切相關的自然物產生崇拜心理,試圖通過信仰的形式和手段把異己的力量轉換爲順己力量,以此來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提高自身生存能力。

早期自然崇拜主要包括日月崇拜、土地崇拜、山河崇拜、動植物崇拜等。如太陽崇拜在世界各地十分普遍,各地有許多太陽神話流傳,古希臘有太陽神廟,美洲印第安人中有舉行太陽舞節日的風俗,祕魯至今還有太陽祭。圖騰崇拜則進一步強化先民的信仰觀念。

精神民俗包括哪些
  

它將某種動植物視爲氏族的'祖先,奉該圖騰爲部落保護神,要求氏族在舉行祭祀時必須恪守禁忌。祖靈崇拜是通過祭祀等方式表示虔敬、祈求祖先庇佑,體現了先民相信祖先靈魂具有降福後人的神祕力量。

隨着社會發展,早期的氏族祖先崇拜演變爲民族、部落、家族和家庭的祖先崇拜。另外,隨着人們將鬼神劃分爲善與惡的兩極對立,信仰方式也發生變化,對神靈多采取祭祀,對惡鬼則多用驅除。

先民在生產力不發達的情況下,還企圖藉助巫術來實現目的。巫術發生原理一爲相似律,二爲接觸律,前者認爲同類相生,由此產生模擬巫術;後者認爲相互接觸過的事物即使分離後仍會發生作用,由此產生接觸巫術。

它是一種被歪曲了的意識,符合先民思維的原始特點,廣泛應用於生活中,併產生法術、放蠱、咒語、厭勝等信仰民俗。

巫師出現在個體巫術向羣體巫術轉變的過程中,他們主持部落祭祀、占卜、驅邪、治病、審判等事務,掌握天文曆法、文學歷史、音樂舞蹈等知識技能,是部落文化的主要傳承人,在精神民俗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見圖)。隨着宗教觀念的滲入,精神民俗日趨豐富繁雜。

神靈崇拜不僅由部落祖先擴展至家族祖先,而且向各行各業拓展,專職神靈、地區神靈增多,僅生育女神漢族就有女媧、西王母、媽祖、碧霞元君、送子娘娘、催生娘娘等數十位。

民俗藝術指民衆創造並在民衆中廣爲流傳的音樂、舞蹈、戲曲、美術等活動。其發生與人類早期的信仰和巫術有密切聯繫。早期的民俗藝術是民間信仰的重要表現手段,中國古籍中常見巫覡以歌舞事神的記載,在許多考古發現中也得到證實。隨着人類文明進步,民俗藝術漸漸實現由娛神向娛人的轉變,成爲展示民衆藝術才能和豐富民衆精神生活的方式。

在精神民俗發展過程中,隨着人類認識水平提高,一些原有的精神民俗內涵發生演變,原始信仰的神祕性減弱,如現今仍然流行的放風箏、劃龍船、貼年畫等習俗,就是由最初用於驅邪逐疫的巫術活動演變成遊藝、喜慶活動的。

有些精神民俗仍然遺存於人類社會生活中,如神靈崇拜、禁忌觀念等。

精神民俗包括哪些2

民俗,即民間風俗,指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民衆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於人類社會羣體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時代和地域中不斷形成、擴布和演變,爲民衆的日常生活服務。民俗一旦形成,就成爲規範人們的行爲、語言和心理的一種基本力量,同時也是民衆習得、傳承和積累文化創造成果的一種重要方式。

民俗是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把握它的範圍,應該對“民間”和“風俗”二詞的含義加以認真的考察。我們認爲:民俗是人民大衆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農村民俗,也包括城鎮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傳統,也包括新產生的民俗現象;既包括以口語傳承的民間文學,也包括以物質形式、行爲和心理等方式傳承的`物質、精神及社會組織等民俗。民俗雖然是一種歷史文化傳統,但也是人民現實生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精神民俗包括哪些 第2張
  

民俗事象紛繁複雜,從社會基礎的經濟活動,到相應的社會關係,再到上層建築的各種制度和意識形態,大都附有一定的民俗行爲及有關的心理活動。總體來說,大略可以分爲以下四部分。

物質民俗,指人民在創造和消費財富過程中所不斷重複的、帶有模式性的活動,以及由這種活動所產生的帶有類型性的產品形式。它主要包括生產民俗、商貿民俗、飲食民俗、服飾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醫藥保健民俗,等等。

社會民俗,亦稱社會組織及制度民俗,指人們在特定條件下所結成的社會關係的慣例,它所關涉的是從個人到家庭、家族、鄉里、民族、國家乃至國際社會在結合、交往過程中使用並傳承的集體行爲方式。它主要包括社會組織民俗(如血緣組織、地緣組織、業緣組織等)、社會制度民俗(如習慣法、人生禮儀等)、歲時節日民俗以及民間娛樂習俗,等等。

精神民俗包括哪些3

風俗文化包括物質民俗、社會民俗、口承語言民俗、精神民俗。

1、物質民俗又稱經濟民俗,它包括生產民俗(採集民俗、狩獵民俗、畜牧民俗、農業民俗和手工業民俗等)、消費民俗(服飾民俗、飲食民俗和居住民俗等)和流通民俗(市商民俗、交通運輸民俗和通訊民俗等)。

2、社會民俗包括家族、親族民俗、村落民俗、民間社會經濟組織民俗、個人人生儀禮習俗(誕生禮、成年禮、婚禮和葬禮等)、歲時節日民俗。

3、口承語言民俗包括民間神話、民間傳說、民間故事、民間歌謠、民族史詩、民間敘事詩、民間諺語、民間謎語、民間小戲等。

4、精神民俗包括俗信民俗(含民間宗教信仰、巫術迷信和禮俗禁忌等)、民間藝術民俗(含民間音樂、民間美術和民間舞蹈等)和民間遊戲娛樂民俗(含民間遊戲、民間體育競技和民間雜藝等)。

精神民俗包括哪些 第3張
  

民俗意識

風俗文化又叫民俗文化、傳統文化,民俗既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又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文化遺產。早在《漢書·王吉傳》一書中就有“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的記載,《禮記·王制》雲:“歲二月,東巡守。至於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覲諸侯,問百年者就見之。命太師陳詩,以觀民風”。

這裏說的王者巡守之禮,就是國君深入民間,對鄉村社會的民情風俗進行一番調查研究。太師是掌管音樂及負責蒐集民間歌謠的官吏,他把民間傳承的民歌(國風)呈遞給國君。國君通過這些民歌,觀風俗,知得失,制定或調整國家的方針政策。我國古代詩歌總集《詩經》中的'《風》,就是古代民間流傳的民歌。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