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幸福生活 > 教育 >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來源:女友組    閱讀: 2.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1

一、說教材

幼兒期是人的一生中發展思維、豐富詞彙的最佳時期,通過學習各種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可以提高幼兒對語言的感受力,培養他們對文學作品的學習興趣。《奇奇孵蛋》這個故事語言自然優美,對話簡潔、生動,語言節奏感強,富有音樂美。

該故事選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並喜歡的小雞和大灰狼爲角色,講述了一個小雞助人爲樂的故事,特別是七隻小雞們做任何事都疊在一起這個情節既讓人覺得有趣又很符合學前班小朋友的年齡特點,生活中我們也會經常看到幾個小朋友會成爲特別要好的朋友,一起來做遊戲。但現在的小朋友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個個都“以自我爲中心”,缺乏友愛互助的品質,所以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因此,我選擇了這個故事,並將它與語言和社會兩個領域相結合。

二、說目標

(一)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爲中心。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認知上:在遊戲情景中理解故事內容,幫助幼兒理解故事中“疊”的含義。

2、能力上:學會看圖講述故事內容。

3、情感上:體驗友愛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二)教學重、難點

目標中提到:在遊戲情景中理解故事內容,體驗友愛互助帶來的快樂。因此,在活動中,我把這點作爲教學重點。

學前班的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有時只說了半句話就無法再說了,或表達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據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具的準備

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我給小朋友們準備了出現在故事情節中的小動物道具,這是爲了讓幼兒能更好的集中注意力進入到遊戲情節中。

根據故事,我佈置了與故事情節相符的背景圖,這能使幼兒更快加深對故事的理解而準備的;

2、音樂,是爲了進一步營造遊戲的氣氛而準備的。準備音樂磁帶《小小蛋兒把門開》。

三、說教法與學法

(1)教育心理學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哥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境教學法、提問法等。

(1)、情境教學法:我嘗試打破以往僅用圖片進行故事教學的傳統模式,而是根據故事內容,爲幼兒創設情境,幼兒就彷彿置身於真實的環境中,許多不能理解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幼兒有了時間的經驗,聯想也就豐富了。如小雞出殼時,可讓幼兒認識前後順序。小雞捉蟲子時各有各的辦法,讓幼兒深刻認識到從低到高的感念。

(2)、提問法:這是語言活動中都能用到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嘗試改變以往語言教學總是先講完故事再進行提問的模式,將單一性、回憶式、封閉式的提問方法改成多樣性、啓發式、開放式的提問。如母雞奇奇是怎樣孵蛋的呢?小雞是怎樣吃到蟲子的?小雞是如何趕走大灰狼的?等等這些問題既能啓發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

(2)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爲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爲現在的“我要學”,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幼兒運用了討論談話法、遊戲聯繫法等學習方法。

1、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能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2、遊戲練習法:幼兒在遊戲中,邊遊戲邊聯繫故事中的有些句子,正體現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四、活動程序

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1、出示道具,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2、在遊戲情境中討論出故事情節。3、完整講述故事。4、表演歌曲《小小蛋兒把門開》。

a)出示道具,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的關鍵。開始部分我先出示小動物道具,進行故事情節的講述,小朋友們最喜歡看情景表演了,所以,他們的興趣很快就被調動起來了。

b)在情境表演中討論出故事情節。

這個環節我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讓幼兒討論:

1、母雞奇奇是怎樣孵蛋的?

2、奇奇給寶貝們是怎樣起名字的呢?(和小朋友一起討論後,是按照從下往上叫的)

3、小雞是怎樣吃到蟲子的?

4、小雞是如何趕走大灰狼的?鼓勵幼兒用較完整的語言講述故事內容,從中體會友愛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這一環節通過提問、遊戲,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大膽地說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語,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它是解決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c)完整講述故事。

這個環節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我將它貫穿到整個故事的情節中,讓幼兒通過回憶的方式完整講述故事,同時我還運用了提問法,引導幼兒去發現本質:七隻小雞有了許多好朋友?你幫助過別人嗎?幫助別人後你的心裏是怎麼樣的?通過談話讓幼兒懂得友愛互助是能給大家帶來快樂的。

d)表演歌曲《小小蛋兒把門開》

這個環節是根據故事內容而設計的,它既可以讓故事的情節發展得比較完整,又可以滿足幼兒的表演慾望,並能讓幼兒在表演中充分地抒發他們的快樂情感,最終達到實現活動目標的目的。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歷年的薰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謝謝!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2

教材分析:

該內容在語言領域裏,通過閱讀教材,我認爲該內容選自幼兒生活,從提示上來看,主要是從語言指令方面來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進而建立語言和畫面之間的聯繫,爲閱讀打下基礎。爲此,本着課程整合的理念,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我將該活動拓寬到健康、社會、音樂充分挖掘了以下幾個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能聽懂故事大意;2、能聽懂簡單的語言指令、學習按指令行事;3、能根據語言指令作出判斷,建立語言和畫面之間的聯繫;4、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學習常用的禮貌用語(“謝謝”“不用謝”“不客氣”);5、有外出時的一些安全自護意識;6、在遊戲和情景中認識漢字“家”;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a、自制能懸掛娃娃三個(紅紅、明明、強強)掛鉤6個;b、貼絨教具:房子三座、蘋果樹、柳樹、草地;c、貓媽媽頭飾、小貓頭飾(與幼兒人數相等)d、大字卡“家”e、幼兒語言用書

2、知識準備:活動前幼兒已會唱《小花貓你別吵》的歌曲

設計思路:

1、遊戲是幼兒喜愛的活動,好玩是幼兒的天性,所以,利用孩子感興趣的說說、做做、玩玩的方式,引導他們耐心地傾聽,將會受到良好的效果。

2、故事也是幼兒喜聞樂見的形式,通過故事設置幼兒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情景,引導他們在情景中聽懂語言指令並作出判斷,進而幫助幼兒建立語言的畫面的聯繫,從而發展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和畫面閱讀能力奠定基礎。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通過遊戲《我來說你來做》使幼兒初步能聽懂簡單的語言指令、學習按指令行事;玩法:教師說:“請你拍拍手”“請你摸摸頭”“請你找找小耳朵”等語言指令,幼兒聽指令做出相應動作並表述“我就拍拍手”“我就摸摸頭”等。

(二)、基本部分:

1、以故事形式導入,設置問題情景,引起幼兒傾聽興趣。

教師:小朋友,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有一天,紅紅、明明、強強,他們一起和媽媽去超市。在超市裏,他們走着走着,被許多玩具吸引住了,悄悄離開了媽媽,他們看到有小狗汪汪、小貓咪咪,還有胖乎乎的小熊貓真可愛。看着看着,因爲超市裏人很多,他們突然找不到媽媽了。紅紅、明明和強強都非常着急。小朋友,你們願意做他們的好朋友,幫他們找家嗎

2、情景遊戲《幫朋友找家》

玩法:教師出示紅紅,併發紅紅的口氣說:“小朋友,我家房頂平平的,門前有一棵蘋果樹,請你們幫我找家,好嗎?”幼兒根據紅紅的描述幫她找家,並把紅紅送回家,教師又以紅紅媽媽的口氣說:“謝謝小朋友。”然後啓發幼兒做出回答:“不用謝。”(或不客氣)(用同樣方式引導幼兒幫助明明強強找家。)(幼兒坐下來)

3、引導幼兒討論:(1)、剛纔小朋友都幫誰找家了?(出示“家”的字卡)(2)、你是怎樣幫他們找到家的?(引導幼兒描述紅紅、明明、強強各自家的明顯特徵)(3)、紅紅、明明、強強爲什麼找不到家了?(通過引導使幼兒明白因爲他們在超市裏光顧看玩具離開了媽媽。

(4)、假如你和爸爸媽媽去超市應該怎樣做?如果不小心走丟,又該怎麼辦?(請超市的阿姨、叔叔幫助告訴他們自己家哪裏或電話號碼)。

4、遊戲《給字寶寶照相》

玩法:幼兒假裝給字寶寶“家”照相,嘴裏發出“咔嚓”的聲音,然後請幼兒打開書P4在書中找到它的照片。

5、教師引導幼兒分別找出書中紅紅、明明、強強的家並進行特徵描述。

6、教師分別出示紅紅、明明、強強,並以他們的口氣說:“小朋友,天黑了,你們還能幫我找到家嗎?”(引導幼兒將畫面與畫面之間聯繫起來,並作出判斷)

三、結束部分:

1、活動小結:a、教師說:“小朋友真聰明,能幫紅紅、明明、強強找到他們白天的家,還能找到他們黑夜的家,自己鼓勵自己:一、二、三我真棒!

B、朋友,你們幫助紅紅、明明、強強找到了家,高興嗎?開心嗎?(引導幼兒用拍手、笑表達自己的情緒)

2、延伸活動:教師扮演貓媽媽,幼兒扮演小貓到戶外做《小花貓找媽媽》和《吹泡泡》的遊戲。

效果分析:本次教學活動運用了多種遊戲的形式來使聽指令做動作比較單調的學習形式豐富起來,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從而完成本次活動的目標,不僅培養了孩子們觀察力、分析力、判斷力,還培養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但個別孩子在表達時需要老師的引導、幫助,教師也應多給他們鍛鍊的機會,鼓勵這些孩子,使他們擁有自信。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3

一、活動教材: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班數學活動《比長短》。比較、排序在小班的教學和遊戲活動中,我們會經常運用到。我將幼兒生活中常見的吸管投放到活動中,運用啓發性、針對性的問題引導幼兒觀察吸管的外形特徵,重點探索、發現比長短的方法,就是將吸管一端對齊就能比出另一端的長短。活動中問題的提出直接指向活動目標,突出重點,激發幼兒的問題意識,感受比較的需要,體會比較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培養了幼兒不斷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活動目標:根據以上分析及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能力、發展水平,制定本次目標:

1、知道長和短,學習比較物體的長短。

2、能從短到長或從長到短的順序進行排序,體驗動手操作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1、教師:吸管一根;一份從長到短排好隊的吸管。

2、幼兒:長短、粗細、顏色不同的吸管若干;不一樣長短的吸管每人3根,排序卡1張。

四、說活動重難點重點:能用一端對齊的方法比較吸管的長短。

難點:通過比較,能將3根吸管從短到長或從長到短的排序。

五、教法、學法:在活動過程中教師給足幼兒自由的時間與空間,提供豐富的材料,採用啓發探索法、觀察比較法與幼兒有效地進行互動,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幼兒在活動中以多感官觀察發現,探索、感知吸管的不同外形特徵以及用一端對齊比較吸管長短的方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幼兒通過看一看、比一比、說一說等多種形式,主動積極的參與活動,感受比較的需要,從而爲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打下鋪墊。

六、活動過程:本次活動分爲四個環節:

首先,引導幼兒觀察吸管,瞭解吸管的外形特徵;其次,通過兩兩比較使幼兒初步感知吸管的不同點,並通過探索比長短的方法;其次,引導幼兒將3根吸管從短到長或從長到短的排序,強化比的方法;最後,將兩種不同的排序方法分開展示,引導幼兒檢查排序情況。

第一環節,活動剛開始直接出示吸管,提問:“看,這是什麼?吸管是什麼樣子的?”調動幼兒觀察吸管的興趣,通過看看、說說,多感官感知吸管的外形特徵,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吸管的認知。

第二環節,再次提供吸管,引導幼兒自選第二根吸管進行兩兩比較,通過觀察使幼兒感知吸管的多樣性,如吸管是五顏六色的、有粗有細、有長有短,豐富對吸管的瞭解。重點引導幼兒通過眼睛看和動手操作,初步感知吸管有長有短,並探索比較的方法。教師以啓發性的問題引導幼兒探究比長短的方法,拓展幼兒的經驗,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環節中,在知道比長短方法的基礎上,讓幼兒通過比較3根吸管的長短再進行排序。強化幼兒比的方法,培養幼兒按長短排序的能力。通過一名幼兒在集體面前操作,有助幼兒直觀地觀察、瞭解排序的方法,爲孩子們下一步的操作奠定基礎。同時教師以啓發性的問題,發散幼兒的思維,從而幫助幼兒感知另一種從長到短的排序方法,豐富幼兒的排序經驗。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體驗用數學的樂趣。

最後第四環節,教師有意識地將從短到長和從長到短的排序卡分兩邊展示在黑板上,讓幼兒檢查排序情況。這樣既有助幼兒再次直觀感知這兩種不同的排序方法,同時又能鞏固幼兒的排序經驗,使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4

一、說教材

《小蘋果的鄰居》這個故事選自小班下學期,《相親相愛》這一主題中。隨着人口的不斷增長,人們生活的密集程度遠遠超出以前人們的想像,但匆忙的生活狀態,閉塞的居住空間,卻疏離了人際關係,鄰居之間也不如四合院裏來得融洽。可鄰居,是在我們社會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成員。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鄰居之間友好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這個故事就表現了一個名叫“小蘋果”的小朋友與周圍鄰居爲準備跳蚤市場的熱鬧場面,非常愉快和溫馨。對於小班幼兒來說,雖然他們家附近也有鄰居,也常常和鄰居打招呼或者偶而遊戲,但對“鄰居”一詞接觸少,什麼樣的纔算是鄰居呢?所以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因此,我選擇這個故事,並將它與語言和社會兩個領域相結合。

二、說學情

《綱要》中指出小班幼兒這一階段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幼兒詞彙量迅速增多,但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而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它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發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的經驗,提供促進語言發展的條件。因此此活動通過幼兒觀察圖畫、討論、歸納整合了語言和社會領域的學習。

三、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小班下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爲中心。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認知上:通過圖畫閱讀理解故事內容,理解“鄰居”的含義。

2、能力上:積極參與故事內容的討論,嘗試講述故事中的主要情節。

3、情感上:喜歡安靜的傾聽故事,感受鄰居之間友好相處的樂趣。

四、說重、難點

目標中提到:通過圖畫閱讀理解故事內容,體驗鄰里間愉快相處的溫馨和帶來的快樂。因此,在活動中,我把這點作爲教學重點。

小班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有時只說了半句話就無法再說了,或表達不出心中的想法,或者能看圖卻不知如何表達。特別是對“鄰居”一詞接觸較少,根據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在理解“鄰居”的含義的基礎上,嘗試講述故事中的主要情節

五、說教學具的準備

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使幼兒更自然的融入到這個故事的角色中,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物質上的準備

(1)孩子生理和心理機能發展雖然還很稚嫩,生活經驗少,但對周圍的世界充滿濃厚的興趣。他們的思維是直覺行動,有意注意的時間短,喜愛有動感、有聲音的情景畫面,常常依賴於實物和情境在遊戲中模仿學習和探索,從中獲得經驗。特別是小班的孩子還常常給認識的事物付於生命。以引發孩子的注意力,讓幼兒在視覺、聽覺雙重作用下推進互動的頻率和效率,使幼兒在聽故事時能更加直觀更喜歡聽故事也更容易理解故事內容。

(2)新《綱要》中指出幼兒語言教育要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的興趣,培養前閱讀技能。所以給孩子們準備了幼兒用書。

(3)音樂是爲了進一步豐富故事場景。

2、經驗準備

家長幫助幼兒認識自家附近的鄰居。

六、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景教學法、引導發現法、談話法、提問法、課件演示法等。

i.情景教學法:我嘗試打破以往僅用圖片進行故事教學的傳統模式,而是根據故事內容,爲幼兒創設情境,幼兒就彷彿置身於真實的環境中,許多不能理解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ii.引導發現法:小班幼兒喜歡看書,但未形成良好的閱讀規則意識,爲了正確地認讀圖書內容,引導幼兒觀察發現。

iii、談話法:《綱要》中指出幼兒的語言學習具有個別化的特點,教師與幼兒的個別交流、幼兒之間的自由交談等,對幼兒語言發展具有特殊意義。

iiii.提問法:這是語言活動中都能用到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嘗試改變以往語言教學總是先講完故事再進行提問的模式,將單一性、回憶式、封閉式的提問方法改成多樣性、啓發式、開放式的提問。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

七、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爲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爲現在的“我要學”,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輕鬆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幼兒運用了討論談話法、歸納聯繫法等學習方法。

i.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能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ii.歸納聯繫法:幼兒邊觀察生動圖畫邊聽故事中聯繫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正體現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八、活動過程

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1、情景導入,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的關鍵。(展示課件)孤單的小兔要搬家,請小朋友幫忙,引出課題《小蘋果的鄰居》,激發幼兒討論並認真聽故事的興趣。

這個環節我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讓幼兒討論:

1)小兔爲什麼想要搬家呢?(引發幼兒討論)

2)小朋友住在什麼樣的地方呢?(展示課件)

3)你有鄰居嗎?(這樣的談話促使幼兒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鼓勵幼兒用較完整的語言說說自己的鄰居,從中體會鄰居間相處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這一環節通過提問、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大膽地說。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2、完整傾聽故事。(展示課件)

我們反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作爲語言教學的主要目標學裏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即“聽”“說”其中學會聽是最重要的,因爲幼兒首先要會認真地“聽”別人怎樣說,理解別人說話的意思,知道別人是怎樣表達的,然後纔會自己運用。小班幼兒的記憶帶有很大的無意性,所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形象鮮明、具體生動的特點能夠更好的滿足幼兒個體需要或者能激起強烈情緒體驗,更直觀的讓幼兒瞭解什麼是“跳蚤市場”開拓孩子的眼界,也容易自然而然地讓幼兒記住所聽的內容,爲下一個環節打下基礎,做好鋪墊。

3、理解並嘗試講述故事的主要情節。

這個環節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我將它貫穿到整個故事的情節中,讓幼兒通過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邊看圖的方式講述故事主要情節,同時我還運用了提問法,例如:小蘋果樓上住了誰,在幹什麼?(展示課件)她的家對面住着誰?在幹什麼?(展示課件)你去過這樣的地方嗎?(展示課件)你知道這是幹什麼的嗎?引導幼兒去發現本質:通過談話讓幼兒懂得鄰里間友好相處是能給大家帶來快樂的。

4、幼兒自主閱讀幼兒用書,再次閱讀圖畫故事。

通過教師的導語:“小蘋果”請小朋友向小兔介紹她,看小兔願不願意去她那做她的鄰居。這個環節是與本次活動的第一個環節相呼應的。這樣能激發幼兒再次認真閱讀圖畫故事,並通過再次閱讀激發幼兒的講述活動。更加深感受鄰居間友好相處的樂趣。

九、延伸活動:

本次活動可以延伸到語言角說說我和鄰居的有趣的事、社會小實踐《小小跳蚤市場》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今天首次學習自己製作ppt展示活動肯定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今後的教學實踐得以進步成長!謝謝!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5

導讀:《綱要》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兒歌一直是幼兒最喜歡的文學形式。

說課材料

《綱要》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兒歌一直是幼兒最喜歡的文學形式。爲此,結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徵,確定本次活動的目標爲:

1、幼兒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學習兒歌,感受作品中活潑美好的情感。

2、幼兒初步嘗試仿編兒歌。

第一條目標爲知識學習和情感態度學習目標,第二條目標爲能力學習目標,重點爲幼兒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學習兒歌,難點爲仿編兒歌。

目標:

1、幼兒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學習兒歌,感受作品中活潑美好的情感。

2、幼兒初步嘗試仿編兒歌。

內容:蹦蹦跳

重點:爲幼兒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學習兒歌,

難點:仿編兒歌。

準備:1、背景圖三張。

2、小圖片四張。

形式:集體

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發幼兒興趣。

二、幼兒學習兒歌。

(一)逐段理解兒歌內容。

1、這是誰的家?

小白兔怎樣走?(引出蹦蹦跳)

去幹什麼?

2、這是誰的家?

小青蛙怎樣走?

去幹什麼?

3、這是誰的家?

大袋鼠怎樣走?

袋袋裏邊有什麼?

(二)整體學習兒歌。

1、教師師範朗誦。

2、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兒歌。

3、集體朗誦。

4、分組朗誦。

生活活動是我們小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也是大家容易忽視的。於是,我把計算活動和生活活動結合起來。兒歌是小班孩子比較願意接受的,所以我編了許多兒歌,貫穿整個活動。並用“歡樂蹦蹦跳”的形式,使孩子們感受遊戲的快樂。但是,效果卻不太理想:孩子們過了一個休息日兒歌有些忘了,也有可能比較難,不容易記住。其次,預設好的最後環節,讓幼兒邊念兒歌,邊做動作由於兒歌不熟,都無法表現出來,效果就不盡如人意了。這也證實,要上好一節課,鋪墊很重要,鋪得太多,沒有提升機會,鋪得不夠,效果不突出。當然,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應該更投入,更加好的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如開頭和結尾怎樣用音樂和舞蹈把孩子們的動作放進去,使孩子的興趣更高。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6

一、選材意圖

新《綱要》提出幼兒美術教育的價值在於它激發情趣、激活興趣;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賦於幼兒滿足感和成就感。傳統的幼兒藝術教育要求通過模仿掌握技能、技巧,現代幼兒藝術教育則強調精神創造的意義;強調藝術活動對幼兒心理髮展的影響。我選擇了幼兒既感興趣,又能充分動手動腦的美術創作活動--美麗的色彩,讓幼兒自由選擇活動內容,爲他們提供豐富的材料、寬鬆的環境,尊重個體差異,爲不同水平的幼兒考慮。通過“吸管吹畫”、“彈珠滾畫”、“手掌拓印”、“蠟筆塗畫”等多種美術活動形式,讓幼兒去體驗、感受色彩的美麗以及活動帶來的愉悅、滿足感、成就感。

二、教材分析

1、內容分析根據本班幼兒年齡特點、以及具體的美術活動能力,我爲幼兒提供了不同的活動內容、材料。“吸管吹畫”、“彈珠滾畫”、“手掌拓印”等這些在平常美術活動中是很少見的,這就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好奇欲、積極性,最關建的是這些活動形式對幼兒技能、技巧要求低,易操作,只要動手就能創作出漂亮的作品。體驗審美愉悅以及滿足感、成功感。還給幼兒充分想象的空間,可以在沒有老師的指導下,自由選擇活動形式;自由構圖、用色;大膽表現自我;促進個性發展。

2、目標分析

知識性目標:

⑴黃、藍、綠四種顏色⑵讓幼兒學習掌握吹畫、滾畫、拓印、塗色等美術基本方法、常規。

⑶體驗色彩的美,並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

社會性目標:

⑴讓幼兒在愉悅的情緒下自由想象,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⑵肯定每個幼兒的作品,讓他們獲得創造後的愉悅體驗。

⑶知道自己生活在絢麗多彩的世界裏,激發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教學重點、難點重點:

⑴讓幼兒對色彩產生興趣。

⑵體驗多種形式的美術活動帶來的樂趣難點:

a、用語言表達對色彩的感受。

b、吹畫時氣流的大小、方向。

三、幼兒情況分析

本班幼兒年齡在3歲半左右,處於塗鴉期、表現期,他們好奇、好動、好模仿;喜歡明亮的色彩如、紅黃藍綠和有變化環境;不適宜學習臨摹。從平日美術活動中幼兒的表現看,動手能力較差,依賴成人的指導,操作中畏首、畏腳怕出錯。

四、教學方法設計

1、談話、提問法引出主題談話法維護寬鬆的精神氛圍和自主表現的時空,而提問的方式又能引導幼兒靠近主題表達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

2、觀察、學習法提高幼兒審美感受通過欣賞課件(強烈明亮的色彩組合)感受色彩的美麗,激發創作慾望

3、示範講解法讓幼兒掌握基本技能、常規低段幼兒是需教師分步驟示範操作,才能在模仿中掌握基本的技法,所以有條有序的示範、講解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

4、分組操作法尊重幼兒個體差異據活動內容、材料以及幼兒的年齡特點,設置四個活動組:吹畫組、滾畫組拓印組、塗色組。讓幼兒自己選擇活動形式,分組活動。給每個幼兒自由的創作空間。

5、個別指導法爲幼兒創造更多獲得成功的機會幼兒美術活動雖然遊戲性很強,又非常自由,但它並不是單純的娛樂或消遣,老師在把握幼兒現有水平和每個孩子的特點的前提下,對個別幼兒適時、適當的指導才能出成果。

五教學準備

1、活動前兩天,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去找生活中的紅、黃、藍、綠顏色,並從家中帶來有顏色的東西

2、吸管、彈珠、彩色水、廣告顏料、蠟筆;四開、十六開白紙;方篩、擦手帕若干。

3、課件製作(美麗的色彩組合圖)六教學程序設計

第一部分:談話、提問引出主題老師以談話的方式,逐一提問①你們帶來了什麼?它叫什麼?⑵有什麼用途⑶什麼顏色?你喜歡嗎?幼兒集體回答,再個別細答。

認識紅、黃、藍、綠四種顏色,讓幼兒知道生活中色彩無處不在,引起對色彩的確興趣。

第二部分:欣賞觀察色彩組合圖,體驗色彩的美老師逐一出示色彩組合圖,幼兒欣賞觀察,引導幼兒說出或表現出感受。

本環節中難點⑴的突破主要通過老師用表情、動作、適合小班幼兒的重疊詞如:紅紅的、黃黃的、藍藍的、綠綠的、作相應的引導。

第三部分:幼兒分組創作

第一步:示範創作方法

1、老師簡單示範製作,讓幼兒掌握幾種美術形式的基本技能的、常規。

吸管吹畫是難點做最後一個示範,並放慢速度反覆兩次。

2、個別幼兒上前來按老師的講解操作,老師瞭解幼兒的掌握情況。

3、老師據幼兒掌握情況再示範1-2次。

第二步:介紹活動內容、材料,幼兒按意願選擇活動組。

第三步:鼓勵幼兒大膽作畫幼兒在沒有任何束縛和限制下,自由創作,老師巡迴指導,對一些不夠大膽的幼兒以積極的鼓勵;對個別不會的幼兒做詳細的講解;對一些領悟強、製作較好的幼兒及時給予表揚、引導。

這一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環節,主要採用講解和示範突出教學重點;通過幼兒的實際操作、老師個別指導突破難點。

第四部分:幼兒作品展示本部分主要採用談話法,通過討論,讓幼兒用語言將自己的作品內容表達出來,這是本次活動較重要的一環。老師要肯定每個幼兒的作品,讓幼兒獲得成功後的愉悅體驗。

第五部分:延伸活動教師引導幼兒欣賞作品後,添畫、加工成比較形象的畫如:手掌拓印畫添上刺成仙人掌、畫上翅膀成小鳥。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7

一、說教材

1、活動來源:該活動與幼兒的現實生活緊密結合,可運用於主題活動之中。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腳,在我們主題活動中稱之爲“六個寶”。這六個寶,正是孩子們每天來感知周圍世界的重要感官。這次活動並不是單純地給予幼兒關於感官知識的現成知識。而是讓孩子在各種感官的運用中獲得真切而具體的感受和體驗。果實,在秋天這個豐收的季節,是隨處可見的,且取材方便。對於他們孩子們都有一定的感知和體驗。它們的形狀、顏色、味道都是獨具特色的,深受着孩子們的喜愛。每天午餐後的水果品嚐,顯然是孩子們所期盼的快樂時段。

2、目標定位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中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結合主題《快樂六個寶》目標的實現。確立了情感、能力、感知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一面,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爲:

(1)通過各種方式,提高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體驗動手的快樂。

(2)在操作中,用口、鼻、眼、手各種感官,感知實物,並能用簡短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能瞭解幾種常見的剝的水果和乾果。

在這三個目標中,我從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及規律出發的,將情感方面列爲首位,依次是能力和知識獲得方面,這是考慮了小班幼兒的特點學習規律出發的。

根據目標:我把重點定位於,在實際操作中,用口、鼻、眼、手各種感官,感知實物,並能用簡短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通過實物觀察、多媒體、實踐操作、食物品嚐、及音樂配合、遊戲情節的貫穿來實現活動目標。

活動難點:在剝橘子和剝幹核時,由於孩子們的小肌肉的動作協調能力、動作力度尚未發展到一定程度。在操作過程中,孩子們很有可能提出“老師我不會剝”、“老師剝不開”的問題。(因爲,在平時剝橘子、香蕉皮的時候,我班每次都會有這種現象)。當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們老師如何正確地孩子們運用各種方法,通過各種渠道去求得剝開殼或皮的方法,體驗到自己動手後,獲得成功的快樂,這是個關鍵。它對於孩子和老師來說都是一個難點。

活動的準備:分爲活動的經驗準備: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水果有一定的經驗,吃過或看過。

活動的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找找剝皮或殼的果實》、橘子若干、毛巾、盤子、有殼的乾果若干、輕鬆愉快的音樂。

二、說教法

在新課程理念中要求建立一種“對話、互動”的新型師生關係。在這種對話的氛圍中,教師和學生處於平等的地位,都可以不受框框的束縛,充分表達各自的意見,促使雙方都進行積極的思考。在這種師生關係下,孩子的學習方式也要發生轉變,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教學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各種學習方式,本次活動我採用的教法有:

1、操作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進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兩次操作活動。第一次是引發興趣後,品嚐橘子前的一次剝橘子操作活動。第二次操作是在剝乾果的活動中。

演示法:是指教師通過講解談話,把實物或教具展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在本次活動中,通過實物投放及多媒體動畫“各種各樣的果實”孩子們對各種有殼和無殼的果實進行分類。讓孩子結合生活經驗,在辨證中得出結論,對含糊的結論也可留於課後進行調查。

2、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本次活動,在引入和結束活動中都滲入遊戲的形式。在橘子和乾果出現的時候,都讓孩子們去摸一摸猜一猜,這樣既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又讓孩子們體驗了不用眼睛光用手的本領。

此外活動中還採用交流討論(小組、個別、集體)、賞識激勵法,使幼兒對小手等其他感官的運用都有一定的經驗。

三、說學法

以幼兒爲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索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採用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在《新綱要》科學領域的目標中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中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要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與結果。“因此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分一分、嘗一嘗、說一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在剝與品嚐的過程中,體驗到了無窮的樂趣。

在第二、第三環節中,就完成了感知特徵操作分類和語言表達的目標,同時目標一和目標三,也同時得到了體現,主要是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及常見乾果和水果的瞭解。

2、品嚐交流(嘗試法)在體驗小手剝一剝的過程中,孩子們的控制能力弱,爲了孩子們的需求,我及時讓他們進行品嚐,大家吃吃將講講、在愉悅的狀態中,幼兒也逐步意識到了小手、小嘴巴的能幹。同時也瞭解了不同水果和乾果有着不同的剝法和口味。幼兒在遊戲的情節中,在輕鬆的氛圍中結束了該活動。

四、說教學流程

在這次活動課中,各個環節可以說是環環相扣、動靜交替的,它多次給了孩子們手口並用的機會。

遊戲導入、激發興趣——自由探索、交流感想——動畫觀賞、果實分類——提升探索、果實品嚐——遊戲結束、延伸活動本次的結束活動中也滲入遊戲的形式,與開始到小豬家做客,情景相扣,比較自然,並且延伸活動對孩子們的手指運用也是一個提升,讓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獲取知識,提高能力。

學習運用感官感知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現象,是小班幼兒發展的一個基本目標。對小班年齡段的孩子來說,他們更爲喜歡的是在遊戲的情景中,在吃吃玩玩的過程中,在快樂的體驗中進行學習。對於六個寶的認識,在本次的活動中,孩子們都能得到一定的感受和體驗。孩子們對自己喜歡的水果和乾果,用眼睛去看看、用鼻子去聞聞,用小手去剝剝,在輕鬆愉快的音樂聲中,再用小嘴巴去嚐嚐。從始至終,應該說孩子們都處在一種輕鬆愉快的,自主操作、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去體驗着六個包寶的能幹,在不知不覺中,拓展着自己的知識面與經驗。因此,我認爲此活動能夠結合季節性,能夠從孩子的已有經驗出發,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孩子們感興趣的事物,運用孩子們喜歡的方式,引領孩子們積極的運用自己的各種感官去感知周圍的世界。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8

一、說教材

也許大多數的老師在看到教材之後,首先就會想到設計語言或音樂活動,而我卻選擇爲小班幼兒上一節簡單而有趣的摺紙課。摺紙它可以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像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可以開發幼兒的智力,是一種陶冶情操的教育。一件美術作品,既能表現幼兒天真的心靈,又能反映他們不同的個性。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幼兒的美術作品去影響幼兒個性的形成和發展。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及小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學習兩邊對摺的技能,培養幼兒摺紙的興趣。

2、通過讓幼兒親自動手實踐,感受摺紙的快樂。

三、教學重難點

使幼兒掌握兩邊對摺的技能

四、說教法學法:

基於對教材和幼兒的分析,我採用啓發、示範、體驗的教學方法展開教學活動。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準備讓幼兒先觀察後操作的學習方式來學習摺紙,在學習過程中對個別幼兒適時、適當的指導,並給予評價,從而有效的培養幼兒摺紙的興趣。

五、教學過程分爲:

談話導入激發興趣--教師示範幼兒觀察--動手操作學習技法--戶外活動感受快樂四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教師出示摺疊好的小飛鏢與幼兒談話激發起幼兒自己動手摺疊的興趣;第二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我通過講解和示範製作,讓幼兒掌握摺疊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第三個環節是本課的難點,我通過開展看圖解折,高興玩和欣賞精美的摺紙作品兩個活動來解決這一難點。

活動反思與建議

今天的活動撕貼畫《蘋果》,撕出撕成小碎片,沿着實線將撕出的碎片粘貼在蘋果裏面,活動前我估計一般孩子能完成的,可實際操作過程中卻發現孩子們困難重重,有的甚至手足無措。我仔細分析了原因:首先,這些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動手能力方面幾乎都沒有重視過培養,做任何事都是大人一手操辦的,導致這些這些孩子一遇到要動手操作的活動就顯得很茫然,不知道該從哪裏入手,只會說“老師,我不會”。他們的撕紙有些其實就是“拉”紙,這對於小班的孩子確實有些困難,需要空間概念和手部力量及手眼協調等能力,所以我想多練習就能提高他們這方面的發展。但是大部分孩子完成的還是比較好的,第一個環節我創設了情景,讓幼兒以“我的大蘋果”來激發他們創作的慾望,而且我在示範時,語言用的比較有趣,動作誇張,孩子們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在我反覆強調並演示了幾次撕紙的動作要領之後,孩子們也能按照我的方法撕了雖然孩子們有着的個別差異,撕出的作品也不相同,但他們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貼到了主題牆上時,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我想撕紙是一個反覆練習、不斷提高的過程,以後要給予幼兒多練習撕的機會,讓他們在做做玩玩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9

一、首先就本課題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這是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的幼兒園滲透式領域課程中的一節音樂的韻律活動活動,活動當時正值“六一”期間,也剛好是我們最近正在進行的話題“六一”兒童節中的一節課。韻律活動是小班幼兒非常喜歡的一種活動,《綱要》中指出,在韻律活動中,小班幼兒重點根據音樂做上肢或下肢的簡單基本動作和模仿動作,跳簡單的集體舞蹈。

這個《開火車》是一個邀請舞的遊戲,小班幼兒喜歡遊戲,在遊戲中,可以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同時能夠體驗到與同伴遊戲的快樂。而在之前的早操中,我們小班年級組也曾經做過《開火車》的律動活動,我們發現小班幼兒對於開火車的活動非常感興趣,每次做到開火車的律動時興致都特別高,幼兒對於開火車的相關動作也有了一定的瞭解,這也爲今天的《開火車》活動累積了一定的經驗。

《開火車》一直以來是小班幼兒非常喜歡的遊戲,在早操、戶外遊戲等環節幼兒都可以接觸到,而此次活動的創新之處是將開火車這樣的形式引用到了音樂遊戲中,選用了我們班上幼兒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的邀請舞的形式,在活動中一方面感受了遊戲的樂趣,另一方面也體驗了與同伴共同舞蹈的喜悅之情。邀請舞這樣的形式需要全班幼兒的共同配合和參與,也提高了幼兒在活動中的積極參與性。

二、活動目標的提出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綱要》中明確提出,目標應注重全面性,它包括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注重能力的培養,通過自主的學習,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展。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將目標定爲以下幾點:

1.學習模仿動作“開火車”,能跟隨音樂較輕快地做小跑步。

這一條目標主要注重幼兒的動作發展,讓幼兒熟悉“開火車”的動作,並且能夠根據音樂模仿開火車的動作,在開火車的動作中最主要的動作就是小跑步,在掌握了此項技能之後,再去進行之後的遊戲。

2.藉助遊戲的情境,瞭解邀請舞的動作及其轉換,初步明確“火車頭”和“車廂”所做的相同和不同動作。

這一條目標是在第一條目標幼兒掌握開火車的動作的基礎上,進行邀請舞的`遊戲。在這條目標中,對於幼兒的動作技能又有了更進一步的提升,加大了動作的難度。

3.知道尋找空地方開火車,感受與同伴舞蹈的快樂。

這是一條情感目標,《綱要》中提出,在藝術活動中“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幼兒最重要的就是在這樣一個過程中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而不應該把幼兒對於技能的掌握結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三、活動重難點分析。

這節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瞭解邀請舞的動作和規則,瞭解《開火車》這一邀請舞的順序:即開火車--招手邀請--跳動轉身變換車頭方向。而在這幾個動作中,我覺得對於幼兒來說比較難的就是“跳動轉身變換車頭方向”這一動作的部分,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難點部分,在跳轉身變換車頭方向時,車頭與後面當車廂的幼兒要同時向後跳轉180度,當車廂的幼兒越多,這個動作就越困難,因此在這個部分,也需要教師更多的指導與提示。

四、活動之前的準備。

1.知識經驗的準備:活動前,大多數幼兒都坐過或者看過火車,對於火車的基本特徵都有了一些基本的瞭解。同時在以前的早操中,我們曾經也有《開火車》的律動,因此幼兒對於開火車的遊戲形式還是比較熟悉的,也是比較感興趣的。

一、活動過程的設計。

1.活動進場:在活動之前,我讓幼兒開小汽車進入活動室,爲今天的開火車的遊戲做一個小小的鋪墊。由於這是一個音樂活動,因此在過程中我也強調音樂,幼兒開小汽車進場時,聽音樂給幼兒提示,讓幼兒聽音樂開始開汽車。

2.複習歌曲:複習歌曲的部分,我選擇的是幼兒前不久剛學的《好娃娃》這首歌,這首歌我們班幼兒都很喜歡唱,這邊我在複習的基礎上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讓幼兒邊表演邊唱,加深了幼兒對歌曲的理解,同時也爲接下來的提問做了鋪墊。

3.創編開火車的動作:在這個部分,讓幼兒自由創編開火車的動作,提煉出其中比較典型的動作,引導幼兒重點去觀察手臂和腳的動作,注意手和腳的一起動作,並且幫助幼兒分析動作的含義,創編好以後,讓幼兒根據教師的哼唱,集體做開火車的動作,對音樂的旋律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4.學習邀請舞《開火車》:這部分就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對於邀請舞,我們班幼兒還是比較陌生的,之前也沒有相關的經驗積累,所以在講解規則的這部分,就需要特別的注意。我並沒有刻意的去講解規則,而是通過自己的示範,一邊示範一邊對於遊戲中需要注意的部分做重點的講解。在示範的過程中,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動作變換的部分。在整個過程中,讓幼兒自己去探索和發現遊戲的玩法和規則。在教師帶領幼兒玩了一遍遊戲之後,幼兒對於遊戲的規則和玩法也就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接下來就讓幼兒自己遊戲,教師在旁邊做觀察與指導,在動作轉換時做一定的語言提示,在這個過程中,也使所有幼兒都參與到遊戲當中。最後,幼兒開着火車走出活動室,整個活動也在遊戲中結束。從始至終,都以遊戲的形式貫穿活動。

在活動進行過程中我還有很多的不足,活動中的難點“原地跳轉180度”還沒有很好的解決,當參加遊戲的幼兒比較多的時候,還是比較困難。除此之外,由於活動時間的原因,整個遊戲只進行了一遍,幼兒的興趣都很高,似乎還都有些意猶未盡,因此今後我也將把這個活動延伸到日常的遊戲當中。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10

一、說課題名稱

今天我要說課的題目是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配對-找朋友》。

接下來我會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二、說設計意圖

《綱要》中指出科學領域目標“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所以,幼兒園的教育應該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而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探索的對象。

小班幼兒的思維特點是直觀感知性強,依靠動作和行動來認知,而且小班幼兒剛入園不久,沒有照顧自己的經驗,經常將鞋子、襪子拿錯。基於此,引導幼兒在原有的生活經驗上關注物體的形狀、大小、顏色的不同,進行配對,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並且在遊戲中自然滲透數學概念,達到《綱要》中“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因此,此活動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適合在小班進行開展。

三、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階段特點和基本動作的發展情況以及《綱要》中制定的目標“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於:

1.情感目標:體驗與同伴一起玩耍的快樂以及幫助他人的樂趣。

2.認知目標:初步形成“雙”的概念,知道一雙有兩隻。

3.動作技能目標:按照鞋子、襪子的外形、顏色、大小進行配對。

四、說活動重難點

在活動目標的指引下,結合本次活動內容的特點和幼兒現有的發展水平,將此活動的重點定位爲:初步形成“雙”的概念,知道一雙有兩隻,並且能夠按照鞋子、襪子的外形、顏色、大小進行配對。需要突破的難點爲:體驗與同伴一起玩耍的快樂。

五、說教法、學法

美國著名學者布魯納曾經說過,:“要給幼兒適合的教育”。在教育過程中,教學方法尤爲重要。爲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選擇了以下教學法:

教師注重輕鬆的教――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採用以下教法:

①提問法: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②操作法:它是幼兒進行探索的基本方法,可以通過幼兒的參與,加深印象。

③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創造性、娛樂性、教育性。在找朋友的配對遊戲中,引導幼兒在遊戲中理解配對的含義以及幫助他人的樂趣。

幼兒注重自由地學――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採用以下學法:

①多通道參與法:《綱要》科學領域的目標中明確的指出,“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我在活動中,引導幼兒看一看、說一說、想一想、學一學、聽一聽、學一學,使活動變得豐富,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②交流法:同伴間相互交流探索問題。在交流的過程中既能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將自己獲得的經驗與同伴交流分享,使《綱要》中指出的“生生互動”得到真正體現。

這些教法學法都能在活動中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引導幼兒主動、積極的去參與到活動中,極大的體現了以幼兒爲本的教學理念,爲有效的實現目標提供了依據。

六、說活動準備

爲了能讓幼兒在一個輕鬆愉悅的環境中完成教學目的,活動前做了如下物質準備:

①物質準備:鞋子、襪子若干、鞋架一個、小熊玩具一個。

②經驗準備:已熟知兒歌《鞋子歌》。

七、說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是爲了實現活動目標而設計的,爲了能讓幼兒在快樂中學,在本次活動中採用的是一下環環相扣、循序漸進的四個環節:

激發興趣---交流探索---練習遊戲---總結提升

八、說活動延伸

根據綱要要求,教育應該與生活相結合,所以此次活動延伸教師給幼兒佈置任務,回家幫父母整理鞋子襪子。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11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小班下學期,《有趣的動物》這一主題活動。選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並喜歡的小兔子和長頸鹿爲角色,講述了一個長頸鹿阿姨助人爲樂的故事,特別是小兔子們親親長頸鹿阿姨這個情節既讓人覺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齡特點,生活中我們也會經常看到自己班的小朋友親親老師的小手或者臉蛋來表示他對老師的喜愛之情。又考慮到現在的小朋友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特別是小班幼兒年齡小,個個都"以自我爲中心",缺乏友愛互助的品質,所以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因此,我選擇了這個故事,並將它與語言和社會兩個領域相結合。

(二)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小班下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爲中心。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認知上:在遊戲情景中理解故事內容,加深對長頸鹿的認識。

2、能力上:積極參與故事清潔的討論,願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情感上:體驗友愛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三)教學重、難點

目標中提到:在遊戲情景中理解故事內容,體驗友愛互助帶來的快樂。因此,在活動中,我把這點作爲教學重點。小班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有時只說了半句話就無法再說了,或表達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據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四)教學具的準備 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 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物質上的準備 我給小朋友們準備了小兔頭飾,這是爲了讓幼兒更能進入到小兔這一遊戲角色中;根據故事,我佈置了小河、森林等情境以及道具長頸鹿,這是爲幼兒在情境中游戲,並能加深故事的理解而準備的; 音樂,是爲了進一步營造遊戲的氣氛而準備的。

2、知識上的準備 我讓幼兒先認識長頸鹿,瞭解了長頸鹿的基本特徵。幼兒練習過爬及滑這兩個基本動作。

二、說學情

小班幼兒年齡在4歲左右,他們處於典型的遊戲年齡階段,是角色遊戲的高峯期,他們對遊戲特別感興趣,平時總喜歡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於詞彙貧乏,幼兒在遊戲中想說又不知該怎樣說,即使說了也很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因此,我想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遊戲的樂趣,給幼兒提供說話的機會。

三、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境教學法、角色遊戲法、體溫法等。 i. 情境教學法:我嘗試打破以往僅用圖片進行故事教學的傳統模式,而是根據故事內容,爲幼兒創設情境,幼兒就彷彿置身於真實的環境中,許多不能理解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幼兒有了時間的經驗,聯想也就豐富了。如小兔子馬上要去參加演出了 ,又過不了河,這讓幼兒覺得多麼着急啊,他們會主動地想出各種方法過河。當他們真正過了河,參加了表演,這種心情和我們以往用圖片江湖上,讓幼兒通過圖片理解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ii. 角色遊戲法:角色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特別是善良、可愛的兔子形象,深受小班幼兒的喜歡,讓他們自己來扮演這一角色,不僅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還能充分讓他們表現自我、大膽說話。 iii. 提問法:這是語言活動中都能用到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嘗試改變以往語言教學總是先講完故事再進行提問的模式,將單一性、回憶式、封閉式的提問方法改成多樣性、啓發式、開放式的提問。如小兔子應

該怎樣過河呢?我們該怎麼感謝長頸鹿呢?等等這些問題既能啓發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

四、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爲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爲現在的"我要學",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幼兒運用了討論談話法、遊戲聯繫法等學習方法。 i. 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能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ii. 遊戲練習法:幼兒在遊戲中,邊遊戲邊聯繫故事中的有些句子,正體現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 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五、說活動程序

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1、交代角色,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2、在遊戲情境中討論出故事情節。 3、完整講述故事。 a)交代角色,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的關鍵。開始部分我就將小朋友的角色交代清楚,並直接告訴他們要去參加"動物聯歡會"了,小朋友們最喜歡去參加表演了,所以,他們的興趣很快就被調動起來了。

b)在遊戲情境中討論出故事情節。

這個環節我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讓幼兒討論:

1、我們應該怎麼過河?

2、長頸鹿阿姨怎麼幫助我們過河呢?(和長頸鹿阿姨一起討論後,小朋友們按照討論出的辦法過河)

3、我們怎麼感謝長頸鹿阿姨?)鼓勵幼兒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從中體會友愛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這一環節通過提問、遊戲,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大膽地說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語,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它是解決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考慮到故事中小兔子塗上口紅去親親長頸鹿這個教具存在着不衛生的因素,所以在設計活動時,我將故事的後半部分進行了一些修改。這樣既避免了衛生問題又激發了幼兒的擴散性思維,讓他們知道原來不只是嘴巴纔可以親的。

c)完整講述故事。

這個環節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我將它貫穿到整個故事的情節中,讓幼兒通過回憶的方式完整講述故事,同時我還運用了提問法,引導幼兒去發現本質:長頸鹿阿姨爲什麼笑得那麼開心?你幫助過別人嗎?幫助別人後你的心裏是怎麼樣的?通過談話讓幼兒懂得友愛互助是能給大家帶來快樂的。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l本次活動是兩個主題的交匯,又是兩主題之間的橋樑:本次活動是《我愛我家》和《冬天來了》兩個主題的有機融合——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其樂融融的吃着火鍋,即溫馨又熱鬧;即暖身又暖心;同時也因爲本次活動“吃火鍋”的情景,很自然的將“冬天裏怎樣讓自己暖和”的話題拋於孩子們,自然“冬天”的主題也就由此拉開序幕,因此可以這樣說《吃》是《家》與《冬》過渡中的必要橋樑。

l教學活動內容的多元性與整合性:《指南》中指出:“學習活動內容的選擇和安排,應充分體現全面、整體的要求,有利於對幼兒經驗的全方位、多層次的拓展和基本學習能力的全面培養。”因此活動中有許多的顯性與隱性教育內容,體現了以上的教學理念:認知上的——認識各種常見的食物;初步瞭解並會區分葷蔬菜;知道吃火鍋能讓自己變得暖和;行爲習慣上的——知道樣樣東西都是有營養的,不挑食;嘗試着與同伴合作着玩,學會協商、謙讓、合作的遊戲;情感體驗上的——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其樂融融,感受家的溫馨與溫暖;在扮演遊戲中體驗做爸爸媽媽的快樂,滿足長大的情感傾向;語言表達上的——學說完整的話;樂意將自己的想法與行爲用語言表達出來;能說完整話“我喜歡……,火鍋裏要放……”;創新思維上的——“與別人說的不一樣”的引導,激發幼兒積極的思考,再現並調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主動運用並解決學習中的問題。

l教學目標的定位: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雖然在以上內容的闡述中有許多的教育價值,但相對來說在一次教學活動中總是有側重點的,因此本次活動的目標爲:

1、喜歡聽故事,樂意嘗試仿編故事。

2、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其樂融融,在模仿中體驗一起玩的快樂。以“體驗”“嘗試”爲主的教育目標對小班

幼兒來說是較爲適宜的。

l對教材的改編順應幼兒的認知特點,適宜小班幼兒對故事的仿編:將原教材中的人物“小貓”“小狗”“小兔”改爲“妞妞一人家”,因爲《家》的主題是孩子們熟悉的,又是孩子們樂意模仿的,因此本次活動的開展是建立在孩子們豐富認知經驗之上的,由此在活動中寶寶能結合自己的已有經驗大膽的說、與別人說的不一樣,仿編故事的教學目標也在自然而然中得以實現。

二、說教學法:

二期課改賦予我們這樣的理念——以幼兒發展爲本;課程應與幼兒階段的學習特點與身心發展水平相適應,激發幼兒積極、主動地學習。爲此在整個活動中運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生活化情景創設法:在《指南》中說道:3歲兒童可以敘述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只是在敘述時不很流暢,帶有很大的情景性。本次活動是以語言爲主的學習活動,結合小班幼兒這一年齡特點,爲孩子們創設了與自己熟悉的生活相仿的情景——一家人在冬天裏吃火鍋。

角色扮演法:《綱要》中指出:3歲兒童愛模仿的特點非常突出,模仿是這一時期兒童的主要學習方式,他們通過模仿來學習別人的經驗和行爲習慣。因此,整個活動中讓孩子們通過扮演家人來再現“吃火鍋”這一故事情景,在角色扮演與模仿中自然的學着講故事,甚至是仿編出故事。

遊戲體驗法:3歲幼兒得年齡特徵中有明顯得一點,即很大程度上認識依賴於行動。他們得思維大多是由行動引起得,往往會先做後想,或邊做邊想。結合這些年齡特徵,在活動中運用了遊戲體驗得教學方法,旨在讓孩子們在親自操作、遊玩中認識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葷蔬菜;在遊玩中樂意開口說一說;在與同伴一起的遊戲中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從自我中走出,更自然的接納同伴……種種的教學目標由於遊戲的介入更容易被孩子們主動的內化。

三、說過程:

本次活動共有四個部分組成:情景感知—→交流體驗—→遊戲遷移—→延伸

第一部分直接以“妞妞家真熱鬧,讓我們去看看”的情景性語言開門見山,直入主題。緊接着多媒體的演示,給孩子們直觀形象的視覺衝

擊,而故事內容也在演示中自然而然的躍入寶寶的耳中。爲了瞭解孩子對故事的掌握程度,更爲了幫助寶寶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就以兩個緊扣故事內容的問題幫助幼兒儘快的通過理解故事來進入故事情景中,爲後續的活動做好鋪墊。

老師在對幼兒的回答做相應的小結時,又自然的引出“我也很想吃火鍋”這個情景,以情景化的言行爲仿編故事起到了規範示範的作用,而後緊接着問“誰想和我一起吃火鍋”這樣的情緒調動,又將孩子之間的榜樣示範作用激發了出來;在這一過程中,因爲幼兒的個別示範也讓老師有機會看到不同能力幼兒的不同表現,並及時做出反應與調整,將“在人數較多的集體活動中很難兼顧集體”這一現實問題的解決有所緩解——多個同伴的示範,給了幼兒在自己遊戲時的模仿雛形。

當幼兒個個想上來與老師一起吃火鍋時,在激起幼兒迫切想參與的內區動力時,“你們想吃火鍋嗎?”更爲幼兒對活動的主動參與推波助瀾,於是將“人太多怎麼辦?”的現實問題拋給這些小班孩子時他們也能積極的調用自己的已有經驗嘗試解決。而分家家,扮演家人一起吃火鍋的情景遊戲也在幼兒濃厚參與的興趣下拉開序幕。孩子的遊戲體驗是本次活動的高潮部分,老師以做客的情節、客人的身份參與活動並給予及時、適時的指導。最後的分享是對孩子們整個遊戲行爲的梳理,特別是形式多樣的、結合整個情景的分享,如以“家庭”爲單位的介紹,旨在激發每個孩子對自己遊戲行爲的回顧、關注;在情景中培養幼兒傾聽他人說話的習慣;更是在這一環中,結合自己的已有經驗嘗試仿編故事,體驗仿編故事的快樂。

此活動對我班幼兒來說是較具吸引力的,而活動本身也很有教育價值可以挖掘,如葷、蔬菜的識別,分類;運用各種材料製作火鍋料來豐富吃火鍋的遊戲等等,因此活動並沒有因爲這次集體學習活動而結束,可以說,本次活動只是“我愛我家”主題活動的一個延伸;也是“吃火鍋”活動的一個導入;更是進入冬天主題活動的一個引子。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13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小班下學期,《有趣的動物》這一主題活動。選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並喜歡的小兔子和長頸鹿爲角色,講述了一個長頸鹿姐姐助人爲樂的故事,特別是小兔子們親親長頸鹿姐姐這個情節既讓人覺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齡特點,生活中我們也會經常看到自己班的小朋友親親老師的小手或者臉蛋來表示他對老師的喜愛之情。

(二)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孩子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孩子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小班下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孩子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爲中心。

(三)教學重、難點

目標中提到:在遊戲情景中理解故事內容,體驗友愛互助帶來的快樂。因此,在活動中,我把這點作爲教學重點。

(四)教學具的準備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2、知識上的準備我讓孩子先認識長頸鹿,瞭解了長頸鹿的基本特徵。

二、說學情

小班孩子年齡在4歲左右,他們處於典型的遊戲年齡階段,是角色遊戲的高峯期,他們對遊戲特別感興趣,平時總喜歡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於詞彙貧乏,孩子在遊戲中想說又不知該怎樣說,即使說了也很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

三、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根據孩子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境教學法、角色遊戲法、體溫法等。i.情境教學法:我嘗試打破以往僅用圖片進行故事教學的傳統模式,而是根據故事內容,爲孩子創設情境,孩子就彷彿置身於真實的環境中,許多不能理解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幼兒有了時間的經驗,聯想也就豐富了。如小兔子馬上要去參加演出了,又過不了河,這讓幼兒覺得多麼着急啊,他們會主動地想出各種方法過河。當他們真正過了河,參加了表演,這種心情和我們以往用圖片江湖上,讓幼兒通過圖片理解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ii.角色遊戲法:角色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特別是善良、可愛的兔子形象,深受小班幼兒的喜歡,讓他們自己來扮演這一角色,不僅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還能充分讓他們表現自我、大膽說話。iii.提問法:這是語言活動中都能用到的方法。

四、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爲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爲現在的我要學,讓孩子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幼兒運用了討論談話法、遊戲聯繫法等學習方法。i.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能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五、說活動程序

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1、交代角色,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2、在遊戲情境中討論出故事情節。

3、完整講述故事。

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的關鍵。

這個環節我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讓幼兒討論:

1、我們應該怎麼過河?

2、長頸鹿姐姐怎麼幫助我們過河呢?(和長頸鹿姐姐一起討論後,小朋友們按照討論出的辦法過河)

3、我們怎麼感謝長頸鹿姐姐?)鼓勵幼兒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從中體會友愛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這一環節通過提問、遊戲,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大膽地說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語,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它是解決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考慮到故事中小兔子塗上口紅去親親長頸鹿這個教具存在着不衛生的因素,所以在設計活動時,我將故事的後半部分進行了一些修改。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14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班綜合活動《我愛洗澡》。

一、說教材

《課程指南》中對教材的選擇有這樣的一段話:教材的內容應源於幼兒現實生活,符合幼兒的興趣與需要,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與視野。而應彩雲老師也曾說過:" 真正的教育是生活與生活的摩擦,教育要回歸生活。"鑑於以上種種原由,我選擇了《我愛洗澡》這一題材作爲本次活動內容。

許多家長反映天氣變冷孩子在家就不太愛洗澡,本次活動我力求從真實情景出發,激活幼兒的認知需要,讓幼兒快樂的體驗洗澡的過程,提高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本活動既貼近孩子的實際,又滿足了他們的需要,同時還能在活動中將幼兒零碎的經驗進行整合,有利於幫助幼兒提升經驗,發展思維能力。

二、說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幼兒快樂情緒的激發、觀察感受體驗爲主要目的,在活動中滲透多種知識經驗與能力的培養,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快樂,在活動中獲得發展。

本次活動目標定向爲:

1、跟着音樂有節奏地扭動肢體,感受洗澡後的快感。

2、教育幼兒講衛生,愛清潔,產生喜歡洗澡的情緒。

在目標的確立上我考慮到了整合性,如在體驗、感受等的活動中,突出了情感、態度、習慣等方面的價值取向。

準備:

1、《我愛洗澡》音樂。

2、布娃娃,臉盆(替代浴缸),香皂,毛巾,爽身粉一盒。

3、洗澡用品圖片。

三、說教法

《綱要》強調幼兒是中心,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需要、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驗來進行,學決定教,本次活動我主要用了三種教學方法: 整體教學法,演示法和情境教學法。將知識與概念隱含於幼兒樂於參與的活動情境中,引導幼兒在情境中感知與體驗,主動地習得知識和技能。

教學手段:通過循序漸進,動靜交替,師幼互動的手段達到目標。

四、說教學程序

1、"興趣是最好的教師"。 布娃娃洗澡,引起幼兒興趣。

聽娃娃的哭聲,出示布娃娃。教師以布娃娃的口吻傷心地和小朋友說:"我是個髒娃娃,沒有人和我玩了!"引導幼兒想辦法來幫助娃娃。

2、教師給娃娃洗澡,示範洗澡的正確方法和順序。

3、大家來洗澡。

提問:娃娃是怎樣洗澡的?請幼兒用語言或動作來表達。娃娃洗澡都用到了什麼東西?老師也爲寶寶們準備了一些洗澡用品。(觀看洗澡用品圖片)。今天我們也來洗洗澡吧,教師按洗澡順序帶領幼兒練習一次。

4、播放音樂《我愛洗澡》。幼兒做擰水龍頭, 抹香皂的動作,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有節奏地扭動。此環節可以滿足幼兒的表演慾望,也能讓幼兒在表演中充分地抒發他們的快樂情感,最終達到實現活動目標的目的。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5、香寶寶來了。(抹爽身粉)

表演結束,給幼兒抹爽身粉,幼兒間相互聞一聞," 哇!香極了"。師生一起帶娃娃一起去外面曬太陽,結束活動。

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歷年的薰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謝謝!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15

一、設計意圖:

聖誕老爺爺又來了,小朋友們都很高興,因爲他們可以收到聖誕老爺爺送的禮物了。我的這個半日活動設計便是以聖誕老爺爺的禮物這一條線索貫穿始終。新綱要中“根據幼兒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的指導精神爲依據。我的第一個主題活動是通過自己想各種方法來通過障礙、達到目的地的體育活動,而第二個主題活動是由“製作聖誕禮物”這個想法的延伸添畫活動。以孩子們感興趣的聖誕爲主線,使孩子們在“玩中學、在學中樂”我設計的是大班的活動5—6歲的孩子肌肉以及骨骼發展較爲完善,能夠基本完成爬、鑽、跳及平衡等動作,但是由於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獨立面對挫折、困難往望無以應對,針對這些情況,我將第一直主題活動《找找聖誕老爺爺》的活動目標指定如下:

1、通過到聖誕老爺爺住的城堡所經過的一系列障礙來訓練幼兒園爬、鑽、條及平衡的能力。這也是活動的重點

2、培養幼兒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的合作精神。

3、教幼兒堅強、勇敢、努力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意志品質。

二、說教法

本節課我採用了直觀教學法、討論發法,、遊戲法、啓發提問發等教學方法

運用直觀法是由幼兒的年齡特點所決定的,幼兒年齡小,利用多媒體動畫能更好的引起幼兒的注意及興趣。

採用提問發是因爲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仔細的觀察,啓發幼兒的積極思維。

我運用啓發性的提問來引導幼兒觀察環境,找出解決問題方法。

用討論法是幼兒最喜歡的方法,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遊戲法也是孩子最能接受的方法。

三、說活動準備:

高爾基說:“學習是最大的動力,就是對所準備材料星期,因此我做了豐富的準備工作

1、錄因機、磁帶

2、場景設置

3、正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

4、佈置一間有聖誕氣氛的活動室

四、說學法:

通過以上老師使用的教法爲依據,整個活動中以幼兒爲主題,重點不是老師的教而是學生的學。並使用深入淺出的教學原則,通過啓發——觀察——實踐——的出結論。

五、說活動程序: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已經發育情況、新《綱要》精神,本次活動設立四個環節完成目標:

(一)導入:在歌聲中入情

(二)深入:在探究中激情

(三)活動:在情景中抒情

(四)延續:在擴展中生情

爲什麼要安排這四個環節呢?

導入:開始部分十分重要,如果能在這部分吸引幼兒的興趣,讓幼兒投入到活動中來,能爲後面的活動重點做好鋪墊。因此,我利用聖誕代表曲《鈴兒響叮噹》配合有聖誕氣氛的活動室安排,告訴小朋友,明天是聖誕節了。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