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祕笈 > 育兒寶典 > 小學四年級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

小學四年級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

來源:女友組    閱讀: 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學四年級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好孩子的發展離不開家庭的努力,孩子的成長決定了孩子的未來,孩子的個性發展和父母有很大的關係,現在的努力會爲未來的發展打下夯實的基礎。現在分享小學四年級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

小學四年級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1

1、不要把“逆反”視作眼中釘

少年逐步擁有對現代人和社會的分歧的迴避心理,不能和實際讓步的心理狀態,更是充滿了很多對人生的價值,幸福的含意,世界觀,核心價值觀的探討。他們會在成長的過程中迴避自己厭煩的東西,追尋帶來歡樂的事物,並沒有什麼錯。家長要告知他們應對現實,並且要持續對他說怎樣做纔有意義,纔可以維持自己的存在,不然就難以活下去。

如今的社會競爭愈演愈烈,家長容易出現“家庭超前教育”的心浮氣躁心理狀態,通常不管不顧小孩的具體情況,強制讓小孩向着父母親期望的方位發展。用成年人或是“神童”的標準來要求小孩,不斷地讓幼小的小孩學這學那,學習英語、學舞蹈、學繪畫,隨後對小孩說,“爲了你,我們犧牲了很多時間,花了大把的錢,你不好好地學習,就沒臉來見父母親了”。

關於一個正在成熟與發展中的少年來講,這樣的要求毫無疑問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小孩不能達到父母親的期待時,便會形成叛逆的心理。

對“叛逆期”小孩的引導,將會使他們一生獲益,但是假如處理不好,將會影響小孩的心理髮育與行爲成長。溝通交流是人類的天性需要,在青春發育期,小孩其實有和父母親交流的熱烈願望,家長要適度掌握,與小孩多進行情感溝通。

逆反是少年邁向成熟的必由之路,是一種內心填補的過程。父母親應當正確對待它,首先要切合小孩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長,逐漸改變教育理念,不要把逆反的小孩視作眼裏盯。次之,應尊重小孩的獨立性,給他一定的自主權利,與小孩說話應對等參議,假如小孩脾性倔強,還要耐性教育,不要用命令、斥責的口吻,粗魯與強制的方式更是錯誤的,切勿蠻橫霸道風格。

要做小孩的貼心好朋友,要了解小孩的精神世界,採用熱心關愛的態度,親近柔和的語氣,重視瞭解的氣氛,讓小孩感受到父母親是自己的貼心好朋友,是最可靠賴的人,父母親與小孩的情感纔可以得到溝通,小孩也更容易接受教育與引導。

小學四年級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

2、不要否定逆反小孩的優勢

小孩之所以逆反,是因爲長期性無法得到正面肯定和評價的結果,爲人父母者在長期性的生活上,因爲太在乎自己小孩的劣勢,而忘掉了小孩的優勢與優點。實際上對小孩來講,他只需要一種訊號:你是最棒的!就算你犯了錯誤你是最棒的,因爲你可以糾正,你始終都能做到更好。其他所有的所有都是不必要的,小孩的扭轉通常是因爲父母親給的太多引起的,做父母親的因擔憂自己的小孩未來被人綁縛,而在無意中自己就先把自身的小孩綁縛起來了。

在生活、學習中遇上一些問題是很尋常的,關鍵的`是,應對問題時應當採用準確的方式。應對小孩的“青春期叛逆”,不少父母心情浮躁,沉不住氣,認爲逆反的小孩也沒有優勢,通常採用粗魯的態度與抑制的方式。不過,家長越發惱火地斥責他們越會使小孩們形成牴觸。

顯而易見,這樣教育小孩是沒用的,家長應當最先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有用,而不是一味的怪小孩;次之,家長要做小孩的半個顧問與半個後勤,要注意小孩的優勢,並即時給與讚揚。

小學四年級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 第2張

3、逆反期應當如何引領

拿自己做爲事例,我在上七年級的時候,原本是一個乖乖孩,每日很認真的學習,準時完成作業,自打八年級的時候,我們家有了電腦,我的青春逆反期也就踐約而至,每日開始惦記着需要玩會電腦,於是乎,就費盡心思各類方法去玩電腦,說自己要找材料啦,說教師說本文教師說需要打字稿給他(教師確實是這樣說的,但是是我借重多玩了一段時間)等。

不過這些小招數最後還是被媽媽瞭解了,於是乎,媽媽就找來老舅將我的電腦鎖上了,隨後說不知密碼,你也別玩了,隨後就是這樣我憋着一股勁,總是到期末結束也沒有玩。假日來襲,我們都很期望自身可以放鬆一下,想不到父母親還是採用髙壓狀態,不要我接觸電腦。

於是乎,我就與幾個夥伴跑去網咖玩了一段時間,最後被父母親發覺了,隨後就被帶回來教育了一番,最後通過商量,他們也要我可以恰當的玩一會電腦,不過設定了時間,從那次之後,我就再也沒有來過網咖,如今已過去了很多年了,也一直沒有去網咖的習慣。

從我的事例可以給出一個定論,恰當的管束,可讓小孩成長成更好的人,而過度的管束則會弄巧成拙,因此說,要是小孩沒有出現一些原則性的問題,父母親最好不要過度的干涉,也要多與小孩交流,把小孩當作是好朋友,並對他進行心理上的開導,讓小孩不至於因爲父母親給與的壓力,變得悶悶不樂。因此說父母親還是要多與小孩交流,相信,這樣小孩不僅可以完美的渡過逆反期,還會變的和你更接近。

小學四年級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2

一、 是孩子情感、情緒的突發期——防止孩子形成叛逆的個性

孩子一般在10歲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崛起,他們強烈需要父母的的尊重,需要父母把他們當作大孩子。但很多父母不瞭解孩子這一心理,仍把孩子當小孩子看待,因此這一時期的孩子,常常因爲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而故意與父母作對。父母們不要認爲孩子故意與你作對,只是單純的不聽話行爲,其實背後隱藏着孩子渴望你理解、渴望你尊重的深層原因。

自我意識正處在形成期,他們對事物有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並且總是固執地認爲:自己纔是對的。但由於生活和社會經驗的不足,孩子的觀點和看法往往是不全面的,或是錯誤的,因此,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也會讓孩子的情緒、情感發生很大的變化。面對這一情況,家長們該如何引導孩子呢?

小學四年級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 第3張

1、找準孩子情緒變化的原因

孩子會出現“煩死了”、“好煩呀”之類的話語,而且這類話語的數量會一直上升。

例如:本學期第二單元的習作內容是“說說心裏話”,我讓孩子不談學習,而是談個人煩惱。

一個孩子說:“媽媽讓我穿的衣服總是我不喜歡的;我喜歡長髮,媽媽卻讓我剪成短髮……媽媽這都是不尊重我的表現。”

另一個說:“爸爸媽媽不讓我和同學玩,不讓我讀我喜歡的那些課外書。他們好像永遠都不相信我。”

其實,孩子的煩惱並不僅僅是針對玩具、衣服、髮型,或者是課外讀物,他們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尊重。當孩子真正的到理解和尊重之後,他的一切消極、叛逆的情緒都會消失。

例如:面對兒子並不如意的成績單,一對明智的父母是這樣做的:

數學沒有考好,他已經做好回家挨“板子”準備。回到家後,他把成績單往客廳的茶几上一扔,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間,晚飯也是在戰戰兢兢中度過。晚飯後,爸爸媽媽什麼也沒說,回到自己的臥室裏看電視去了。王君實在坐不住了,他心想:難道是爸爸媽媽沒有發現我的成績單?於是,他悄悄地來到客廳,在他的成績單旁邊,爸爸媽媽給他留了一張便條。

兒子:

爸爸媽媽知道這次沒有考好,你的心裏也很難過。你不必緊張,爸爸媽媽不會懲罰你,因爲懲罰孩子永遠都不是目的。

爸爸媽媽相信你肯定不會放棄努力的,因此,在下次考試時,我們不要求你考得多麼好的成績,只要比這次的成績前進一點點,我們就會很滿意。永遠都支持你的爸爸媽媽。

讀了爸爸媽媽的便條之後,這個小男子漢在自己的日記裏這樣寫道:

我是輕易不流淚的,但我被爸爸媽媽的理解和尊重感動得流淚了。在拿着成績單進家門的那一刻,我都做好了與父母吵架的準備。但現在我知道了,那是沒有必要的,我的父母是天底下最懂兒女的父母!是世上最好的父母!

正處於情感的突變期,他們容易生氣、發火,但他們也容易感動。與送給他們奧貴的禮物相比,父母的理解和尊重更能讓他們感動。

2、允許孩子適度表達自己的情緒

值得注意的是,10歲左右的孩子交往的重心已經由家庭轉移到了學校,同學之間的關係和友誼將成爲影響孩子精神但重要因素。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科學的方法應當是這樣的:面對孩子表現出的悲傷或軟弱,父母一定不要呵斥,應該讓孩子盡情地發泄心中的鬱悶,只要孩子發泄夠了,他自然會恢復心情的平衡。當然,如果孩子需要父母的幫助,父母應該及時安慰孩子,用相同的心理去感受孩子的情緒,努力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鳴,從而緩解孩子的不良情緒。而此時,允許孩子適度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不失爲一個好辦法。(爲孩子準備一個沙袋,允許孩子對着沙袋發泄情緒;允許孩子養小動物,當孩子不願意向父母傾訴時,可以鼓勵孩子對着小動物傾訴;鼓勵孩子跑步、做運動發泄情緒……)這些都是幫助孩子發泄情緒的好辦法,但最重要的一點仍然是,父母要理解和認同孩子的情緒,允許孩子自由表達悲傷和軟弱。

3、培養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

是孩子情緒、情感的突變期,也是培養孩子控制自己情緒能力的關鍵期。

這時候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對是非、愛好有了明顯的分辨能力,然而他們的交流、溝通能力和方式有限,或者說不會與父母溝通,而這恰恰是促使他們情緒惡化的原因。

要想培養孩子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父母最先應該讓孩子明白這一點:有了負面情緒,沒有關係,說出來,看父母有沒有辦法。

案例:在一個家庭中,有一個這樣的約定:任何一個人情緒激動時都不允許說話,而當他自己感覺自己的情緒不能控制時,他要大聲地喊“暫停”,然後用最合適的方法去發泄情緒,如做做深呼吸、到另一個房間裏去安靜一會兒、出去散散步、打打籃球等。當然,當有人大喊“暫停”之後,家庭的其他成員決不會去問他原因,或對他的行爲做出任何評判,而是等他情緒穩定了,由他自己告訴大家,他情緒變化的原因。自從有了這個約定之後,他們愛發脾氣的兒子從來沒有情緒失控過。

這個方法妙就妙在它允許孩子在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把自己的情緒表現出來,同時又通過恰當的方式把這種負面情緒發泄出去。

小學四年級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 第4張

二、是孩子厭學情緒的高發期

——父母應告訴孩子,他在爲誰以及爲什麼而學習。

是孩子厭學情緒的高發期,很多孩子開始討厭學習,討厭寫作業,甚至對父母常說的“要好好學習”等話也會表現出強烈的反感。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首先,這與孩子的自我意識形成和思維能力的發展有關。

在一年級到三年級的時候,孩子會更多地遵從家長和老師的意見,從不會過多的去想“爲什麼”,他們認爲家長和老師的話就是真理。但是,到了四年級後,孩子的思維能力迅速發展,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獨立思維,他們開始思考:我爲什麼要學習?學習不好能怎樣呢?

由於自我意識剛剛出現,這時候的孩子固執地認爲,自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這時,父母的嘮叨和命令不僅會令孩子感到厭煩,而且會給他們一種錯誤的信息:學習時一件很艱苦的事情,他在爲父母而學習。在這種錯誤信息的感染下,孩子就會產生厭學情緒。

如果父母瞭解這一階段孩子的思維發展的特點,能夠採取措施讓孩子明白,他在爲自己而學習,並引導他找到學習的樂趣,那孩子就會動力十足地學習。

其次,這與父母不瞭解小學階段知識的難度發展規律有關。

讓孩子明白“學習時自己的事情,孩子纔會真正地去爲自己的學習負責孩子都會感覺到對學習力不從心。如果父母還總是不理解孩子,甚至是斥責、打罵孩子,那孩子只能是厭惡學習,從而產生很強烈的厭學情緒。

做父母的,不管你的孩子正處於哪個年齡段,你要想教育好他們,必須提前瞭解他們的心理。做父母的就應該提前向孩子灌輸“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這個觀念。這樣,對於思維正在高速發展的四、五年級孩子來說,這將會促使他們的成績穩步前進,而不是厭學。父母要對孩子多些鼓勵,少些抱怨;多些表揚,少些批評。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