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幸福生活 > 生活保健 > 袁隆平安葬儀式上這句話讓人破防流淚

袁隆平安葬儀式上這句話讓人破防流淚

來源:女友組    閱讀: 3.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袁隆平安葬儀式上這句話讓人破防流淚,袁隆平院士的一生都致力於“禾下乘涼夢”,在老人家的最後一刻僅僅是對雜交水稻的事業念念不忘着,袁隆平安葬儀式上這句話讓人破防流淚。

袁隆平安葬儀式上這句話讓人破防流淚1

袁隆平院士靈骨安放儀式現場,袁老遺像背後的巨石上,鐫刻着他生前寫下的這句話:“人就像種子 要做一粒好種子。”

網友留言:“您的叮囑,我們永遠不會忘!”

做一粒好種子這是袁老對後輩的寄託與囑咐。

不少網友紛紛表達了哀思之情,表示“再也不會浪費糧食了”。

同日9點38分,將由湖南省農科院主辦袁隆平院士追思禮,展開對老先生的深情懷念,及近期科研成果進展的分享。

據新華社報道,“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點07分在湖南長沙逝世,享年91歲。

袁隆平安葬儀式上這句話讓人破防流淚

袁隆平1981年獲得國家發明特等獎,2001年獲得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4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2018年獲“改革先鋒”稱號,2019年被授予“共和國勳章”。他還相繼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等二十餘項國內國際大獎。

袁隆平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地利用水稻雜 種優勢的科學家,被譽爲“雜交水稻之父”。

這位爲世界糧食安全作出重大貢獻的老人與世長辭,但他牽掛的雜交水稻事業仍在捷訊頻傳。

據湖南日報報道,9月28日,四川省米易縣,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三優2號” 實現了第三代雜交水稻作爲中稻種植的'超高產收成,平均畝產爲1085.99公斤。

10月17日,湖南省衡南縣,第三代雜交稻“三優1號”作雙季晚稻種植平均畝產達936.1公斤,加上7月份此地測產的早稻平均畝產667.8公斤,得到了一個讓人驚喜的新紀錄——雙季稻週年畝產1603.9公斤。

10月26日,海南省三亞市崖州區(壩頭)南繁公共試驗基地,雙季稻測產結果爲1586.86公斤,也實現了雙季稻畝產1500公斤的攻關目標,創造了當地雙季稻畝產最高紀錄。

袁隆平安葬儀式上這句話讓人破防流淚2

袁隆平於196 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是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地利用水稻雜 種優勢的科學家。他衝破了經典遺傳學觀點的束縛,成功選育了世界上第一個實用高產雜交水稻品種“南優2號”,從1976年起在全國大面積推廣應用,使水稻產量得以大幅度提高。

這位自稱“90後”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一生都在爲其廣爲人知的兩個夢想——“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不懈奮鬥。袁隆平的學生、湖南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方誌輝告訴記者,在非洲,特別是馬達加斯加發展雜交水稻,傾注了袁老很大的心血。“我們始終銘記老師‘電腦上種不出水稻’的教誨,繼續踐行他‘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的夢想,讓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上更多人民。”方誌輝說,袁老走後,他和團隊成員將繼承老師遺志,加大雜交水稻種子在馬達加斯加的本土化生產,建設好雜交水稻走向非洲的橋頭堡。

袁隆平安葬儀式上這句話讓人破防流淚 第2張

民衆向袁隆平院士墓地鞠躬。 楊華峯 攝

袁隆平院士靈骨安放儀式現場,記者注意到,袁老遺像背後的巨石上,鐫刻着袁老的名言:“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如水稻般金燦燦的墓蓋上,放着一碗稻穀、一碗米飯,這是一位名叫胡雙輝的安江鎮農民企業家送來的。“稻穀和大米是袁老的最愛,我用農民的方式送別他。”胡雙輝說。

袁老雖走了,但他牽掛的雜交水稻事業仍在向前。目前新育成的第三代雜交稻全年畝產達到1530.76公斤,耐鹽鹼雜交稻示範也取得階段性進展。雜交水稻現已在印度、美國、巴西等多個國家大面積種植。

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旭恭讀祭文時所說:“這位熱愛人民、樸實無華、淡泊名利的科學家,這位爲人低調寬厚、亦師亦友的長者,這位任則必勤、執着追夢的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院士永遠的離開了,但他彷彿又從未離開過我們,他將一直活在我們的心中。”

袁隆平安葬儀式上這句話讓人破防流淚3

袁院士離世降臨半年

袁隆平院士的一生都致力於“禾下乘涼夢”,在老人家的最後一刻沒有留下遺言,僅僅是對雜交水稻的事業念念不忘着,那一天是2021年5月22日,他在湖南長沙離世。

袁隆平安葬儀式上這句話讓人破防流淚 第3張

對於這位老爺爺的懷念直到今天仍然沒有停止過,很多人都不相信時間已經過去那麼久了,11月15日,家屬還是選擇在湖南長沙的唐人萬壽園陵墓,袁隆平骨灰安葬儀式舉行。

在安放儀式上,禮賓車緩緩前進,衆人捧蠟燭送行,在儀式上除了對老先生的深思懷念,更有近期來的研究成果分享,希望袁隆平院士能夠聽到這人間的吊念。

最終選擇長沙這城市

只有捱餓過的人才知道糧食的寶貴,現在的年輕人只能夠從影視中窺見當時的場景,在那個年代不說易子而食,溫飽解決是一個社會問題。

袁隆平安葬儀式上這句話讓人破防流淚 第4張

據報道袁隆平的墓前圍繞着稻穗裝飾,

墓蓋上方端正地擺放着兩碗米:

一碗白米,一碗粳米,只有他切實地爲中國人民和國際上提供巨大的幫助,在碗上還寫上一句:“願天下人都能吃上飽飯”。

這些細節都簡單又純樸地表明瞭袁老的一生功績,從今天起,長沙這座城市將承載他的夢想,成爲這個城市光輝的回憶。

民以食爲天,他的功績不容忽視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