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幸福生活 > 生活保健 > 袁隆平安葬儀式上這句話讓人直接破防

袁隆平安葬儀式上這句話讓人直接破防

來源:女友組    閱讀: 1.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袁隆平安葬儀式上這句話讓人直接破防,15日9時,人們在陵園追思廳舉行了追思活動。15日11時,骨灰安放儀式正式開始。袁隆平安葬儀式上這句話讓人直接破防.

袁隆平安葬儀式上這句話讓人直接破防1

消息稱,袁隆平院士骨灰今日安葬,武警 官兵走過黃色地毯,手持黑傘護送,羣衆自發捧白花弔唁。袁隆平安葬儀式上這些細節太戳了:袁隆平墓上放着兩碗米,骨灰盒上蓋着五星紅旗,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袁隆平安葬儀式上的這句話破防了!送別!國之仁士!緬懷致敬!

袁隆平安葬儀式上這句話讓人直接破防

11月15日訊,“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骨灰今日在長沙唐人萬壽園陵墓安葬,#袁隆平骨灰盒上蓋着五星紅旗#。“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袁隆平院士靈骨安放儀式現場,袁老遺像背後的巨石上,鐫刻着他生前寫下的這句話不禁讓人破防。此外,袁隆平院士的墓蓋四周環繞着稻穗裝飾,墓蓋上方端正地擺放着兩隻碗。袁老墓前的碗寫着願天下人都有飽飯吃。

袁隆平安葬儀式上這句話讓人直接破防 第2張

5月22日91歲的袁隆平院士與世長辭,由於事發突然,很多人都不敢相信這個事。對於袁院士爲何時隔近6個月後下葬,10時許,記者與袁院士助手楊先生取得聯繫。楊先生表示,因袁院士去世後社會國家對他的安葬地都很重視,長沙、江西的家鄉等希望袁院士能夠歸葬到他們那裏,經過多方面考察後,最終確認安葬在唐人萬壽園。

網友:禾下乘涼夢,一夢逐一生。您的叮囑,我們永遠不會忘。我們會做一粒好種子。袁爺爺一路走好。

袁隆平安葬儀式上這句話讓人直接破防2

11月15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骨灰安放儀式在湖南省長沙市唐人萬壽園陵墓舉行。“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這句袁隆平院士生前說過的話,被鐫刻在墓碑上。

袁隆平安葬儀式上這句話讓人直接破防 第3張

11月15日,袁隆平院士骨灰在長沙安葬。新華社記者陳思汗攝

15日9時,人們在陵園追思廳舉行了追思活動。袁隆平院士的遺像擺放在大廳正前方,袁隆平院士家人和生前同事、學生以及好友一起深情回顧了他的一生。大廳裏播放着樂曲《我和我的祖國》,四面的電子牆上顯示着多個二維碼,在場的很多人拿出手機,通過“掃描點燈”的方式,寄託對這位爲世界和中國糧食安全做出巨大貢獻的老人的哀思。

隨後,人們手拿鮮花,眼裏噙着淚水緩緩前行,恭送袁隆平院士骨灰。從追思廳到墓地的路兩邊,“一稻濟世,萬家糧足;國士無雙,袁老千古”“以祖國和人民需要爲己任,奉獻祖國和人民”等一條條綠底白字的橫幅,在陽光下隨着微風飄展。

“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這句袁隆平院士生前說過的話,被鐫刻在墓碑上。墓碑後面的松柏蒼勁挺拔,兩邊擺滿了鮮花,袁隆平院士的遺像擺放在墓碑前方。

11時,骨灰安放儀式正式開始。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爲自己的老朋友主持安放儀式。袁隆平院士的三個兒子站在最前排,他們將手放在父親的骨灰盒上靜靜默哀,在禮賓人員引導下將父親的骨灰安放進墓穴。隨後,袁隆平院士的家人一一上前爲老人墓地添土,參加儀式的人向袁隆平院士墓碑行三鞠躬禮。

袁隆平院士於2021年5月22日13時7分因病醫治無效,在長沙與世長辭,享年91歲。他始終牽掛、奉獻一生的雜交水稻事業仍在繼續。今年9月28日,在四川省米易縣,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三優2號”實現畝產1085.99公斤。10月17日,在湖南省衡南縣,由袁隆平院士團隊研發的雜交水稻雙季畝產以1603.9公斤再次刷新紀錄。

袁隆平安葬儀式上這句話讓人直接破防3

在今天的追思會現場,還放着一把小提琴。

袁隆平安葬儀式上這句話讓人直接破防 第4張

袁隆平院士對祖國的熱忱和對科研孜孜不倦的熱情,讓無數人“端牢飯碗”。但在艱苦而又漫長的科研生涯中,袁老依然有另一樣靈魂寄託貫穿他的生活——小提琴。

1953年,袁隆平大學畢業。他去湖南省農業廳報到,被分到農業廳下屬單位安江農校。那次,他領取了人生的第一筆工資,42元。“那次我在長沙呆了兩天,先去了橘子洲游泳,第二天去商店裏買了把小提琴,花了27元。”用人生的第一筆工資買一把小提琴,那是袁隆平在大學時的夢想。

袁隆平的工作地點幾乎都是土地稻田,而且時常渾身泥土,在制種育種階段,工作不分晝夜,拉小提琴便成了工作之外的奢侈享受。袁隆平曾提及過在安江農校附近拉琴的感受:夜晚時分,月光滿地,蛙聲不絕,琴聲能消除一天的疲勞。

袁隆平安葬儀式上這句話讓人直接破防 第5張

在寫給母親的信《媽媽,稻子熟了》中,袁隆平曾這樣寫道:

稻子熟了,媽媽,我來看您了。媽媽,您在安江,我在長沙,隔得很遠很遠。我在夢裏總是想着您,想着安江這個地方。

人事難料啊,您這樣一位習慣了繁華都市的大家閨秀,最後竟會永遠留在這麼一個偏遠的小山村。還記得嗎?1957年,我要從重慶的大學分配到這兒,是您陪着我,臉貼着地圖,手指順着密密麻麻的細線,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圖上這麼一個小點點。當時您嘆了口氣說:“孩子,你到那兒,是要吃苦的呀……”

我說:“我年輕,我還有一把小提琴。”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