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幸福生活 > 生活保健 > 45歲程序員求職困難是什麼原因

45歲程序員求職困難是什麼原因

來源:女友組    閱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45歲程序員求職困難是什麼原因,職場常態是“結構性失業”,這種矛盾是企業和個人在勞動力供求層面博弈造成的,45歲程序員求職困難是什麼原因,下面一起來了解。

45歲程序員求職困難是什麼原因1

最近,一條在中國政 府網的留言,引發了 IT 技術圈不小的轟動。

Mary:我是一名計算機專業出身的軟件開發人員,今年 45 歲,精通 Java 的各種技術體系,包括微服務、大數據等技術,並能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幫助所在公司提升、改造所使用的技術框架,業餘我還考取了 PMP 項目管理證書、系統架構師證書,成爲所在公司的系統架構師、核心技術骨幹。

我對計算機理論的理解也隨着實踐的增多越來越深刻,我感覺我的職業生涯進入一生中最好的時刻。

在我兒子讀初二上學期時,我辭職回家陪伴兒子。半年後,當我再回來尋找工作機會的時候,卻發現連個面試機會都很難得到,更別提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了。

現在國家鼓勵延遲退休,我覺得,40 歲以上的有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此刻正是自身職業發展的黃金時期,他們找工作時不能被年齡限制了。

這篇求職留言一發出,文字中些許悲涼而又真實的訴求,瞬間戳中了無數人的內心,彷彿說的就是自己。

現在不但 40 歲和以後,很多職業 35 歲已經被嫌棄,中年危機已是一個普遍的社會問題。

有網友認爲職場確實有“年輕崇拜”的問題。

也有人認爲,求職者不被企業接受,也需要從自身查找原因。

45歲程序員求職困難是什麼原因

但對程序員這個羣體來說,35 歲的危機感似乎格外重一些,很多互聯網大廠都要優化這些人。

也許不僅僅是程序員,大部分你能看到的職場白領,似乎都是四十歲以下的。如果你有時間,隨便找個大城市的寫字樓在門口蹲一天,你會發現,在這個寫字樓裏,進進出出的,永遠是二十幾歲、最多三十幾歲的年輕人。

四十歲以上的人,似乎從現代職場消失了,或者說,隱形了......針對這個 45 歲大齡程序員求職難的問題。有網友說,都 45 了,賺了很多人一輩子也賺不到的錢了,也該知足了。

但也有人認爲,你都 45 歲了,還需要面試找工作,是不是能力問題呢,怎麼不自己創業呢?

說起來簡單,而且相信有很多人都有過創業的想法,甚至已經急不可耐的想要去一展宏圖。但事實是創業哪兒有那麼容易,雖然平時刷到的創業成功人士很多,但是失敗,甚至傾家蕩產的也很多,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

就mary的情況而言,我的建議是不要爲了創業而創業,創業不是窮途末路的選擇,選擇孤注一擲的人往往輸的很慘。

而且按部就班的上班也不代表就沒有前途,任何一個領域做到精,薪資待遇都是不錯的,關鍵還是不用承擔創業的壓力。

那麼什麼樣的人適合當一個不平庸的上班族呢?

一個上班族往往需要的解決問題的單項能力,比如你負責數據分析,職能很細緻,不需要你做別的。而未來其實是一個專業化的時代,你擁有專業化的強項,就擁有合夥人的收入,但只承擔打工者的責任,前途依舊不可限量,而mary就具備這項技能,只是還沒找對方式運用。

衆所周知,隨着互聯網的發展,企業在開發需求方面越來越多樣化,如小程序開發,網站開發,app開發等等。多樣化的開發需求意味着對程序員技能要求的多樣化,帶來的將是對HR招聘程序員時的知識儲備的挑戰,導致HR對所面試的程序員的能力難以判定的情況時常出現。即使在經歷N次面試HR與程序員確認完信息以後,也不是萬事大吉。還會面臨入職臨近程序員不來的情況和程序員工作成效管理難等等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傳統IT人才招聘模式的弊端也就日益顯示出來。

45歲程序員求職困難是什麼原因 第2張

無論是一代的以人才市場和中介機構所爲代表的信息多而冗雜,溝通鏈條冗長的手工作坊時代還是二代以boss直聘等即時通訊爲代表的無法精確匹配工作崗位,靈活用工崗位極少的互聯網時代,在面對現如今的IT招聘面前都顯得有點力不從心。針對此現狀,第三代招聘平臺——第三方靈活用工平臺應運而生。

而打工人也”並不希望自己一直都是打工人,在賺錢”+“自由”的路上,除了要努力之外,方向和方法都很重要,現階段靈活用工平臺能夠極大地滿足“打工人”的需求:

靈活用工能夠讓“打工人”不僅僅侷限在一個崗位一個公司當中,可以去體驗更多的行業,在還沒有確定哪種工作更加適合自己的時候,先去進行各種嘗試,同時也能夠最大化地激發出“打工人”的潛力。

未來很多崗位都會演變成多家企業共享一個人才,一個人服務多家企業,人力資源的共享經濟會發展起來,並能有效地減少職場性別、年齡歧視,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時間自由、多勞多得,這也正是靈活用工的核心邏輯。

45歲程序員求職困難是什麼原因2

最近,一位45歲程序員給中國政 府網的留言,在社交媒體引發熱議。這位網友留言稱,“我是一名軟件開發人員,今年45歲,精通各種技術體系… …而我辭職回家半年後再回來尋找工作機會的時候,卻發現連個面試機會都很難得到。”

無獨有偶。前不久,“上海48歲大齡職場男致信市長求工作”的消息也曾衝上熱搜。跟45歲程序員的情況類似,48歲職場男的條件也不錯——重點大學碩士學歷、外企高管、英語流利、管理及業務能力過硬,而造成其求職難的“短板”也是年齡偏大。

四五十歲的中年男人,一方面普遍上有老下有小,責任重大、壓力山大,一旦無業可就,即意味着一個家庭“頂樑柱”的缺失和生活的困頓;另一方面往往處於職業發展的黃金期,倘若多年職場培養累積的能力和經驗無處施展,對於社會而言將是極大浪費。這或許是45歲的程序員等人遭遇求職難戳中許多人淚點和痛點的原因。

45歲程序員求職困難是什麼原因 第3張

不僅如此。在人口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人口紅利不斷縮減、延遲退休已成大勢所趨的新態勢下,這樣的新聞所記載的典型個案及其傳遞出的若干信息,自然有些扎眼。

“40、50”人員就業難,已非一日。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年齡歧視,業已成爲勞動就業領域比肩性別歧視的一個相當普遍的問題。比如,許多用人單位不約而同地把對外招聘的年齡門檻設定爲35歲以下,還有一些企業對員工職位晉升也按照職級高低分別做了年齡條件限制。年齡歧視已不僅是年齡偏大、學歷偏低、技能單一求職人羣面臨的問題,也成爲一些學歷較高、業務精通但年齡偏大求職者的夢魘。

就業歧視因背離社會公平正義,在任何一個文明國家都是不被允許的。應該說,我國關於促進就業平等反對就業歧視的法律基礎是完備的。我國《憲法》中關於公民平等權的規定,關於公民勞動的權利、義務和職責的規定等,都爲立法、執法、司法和守法等各個法治環節反對就業歧視提供了根本法依據。

在部門法層面,我國《勞動法》和《就業促進法》都宣示,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自主擇業)的權利,勞動者就業,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視。爲防範就業歧視,《就業促進法》還設置了“公平就業”專章,要求各級人民政府創造公平就業的環境,消除就業歧視,制定政策並採取措施對就業困難人員給予扶持和援助,要求用人單位招用人員、職業中介機構從事職業中介活動,應當向勞動者提供平等的就業機會和公平的就業條件,不得實施就業歧視。

而針對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勞動法》賦予了縣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以監督檢查權和制止權、責令改正權;規定了工會組織的監督權和勞動者的檢舉控告權;規定了用人單位制定的勞動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爲加大公平就業保障力度,《就業促進法》還在法律責任一章中明確規定,勞動者受到就業歧視後,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45歲程序員求職困難是什麼原因 第4張

顯然,上述法律規定,爲遭遇年齡等就業歧視的勞動者進行權利救濟、維護平等就業權益提供了一攬子制度工具。

固然,我們在加強並完善反就業歧視立法方面還有不少工作要做,比如,在上述相關勞動法律規範中,包括年齡等就業歧視的具體類型、含義、構成要件、法律責任等均需進一步明確;比如,需加緊研究論證並適時制訂專門的反就業歧視法規等。但首要的,無疑是嚴格執法,公正司法,自覺守法。這中間,無論是各級政府、勞動行政部門,還是相關司法機關,以及廣大企事業用人單位,需要主動作爲、積極履職、恪盡職責的事,還有很多。畢竟,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法治的意識源於實踐。

與此同時,哪裏的職工權益受到侵害,哪裏的工會就要站出來說話。消除就業歧視,制止並防範企事業單位在招聘和用人過程中的種種年齡歧視,有效維護適齡勞動者各項合法就業權益,各級工會組織責無旁貸,大有可爲。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指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更高質量的就業,意味着就業歧視的空間勢必將被最大限度地壓縮,而更充分的就業羣體,天然地包含所有的適齡勞動者。年齡,不應當也不能夠成爲通往高質量充分就業之路的絆腳石。

45歲程序員求職困難是什麼原因3

近日,一位45歲的網民在中國政 府網留言求職,引發關注。該網民自稱是一名軟件開發人員,今年45歲,精通各種技術體系,“而我辭職回家半年後再回來尋找工作機會的.時候,卻發現連個面試機會都很難得到。”

人到中年求職難,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更何況是身懷一技之長的程序員,反差之大,令人唏噓,讓更多人產生了些許焦慮感。 近年來,職場“35歲現象”一直是熱議的話題。不久前還有48歲外企高管給市長信箱寫信求助,也在網上火了。這位網友的留言一經報道,更是戳中了無數人的內心:“辭職前還是公司的核心技術骨幹,可辭職半年後連個面試機會都沒有了。”

應該看到,這位45歲網友的留言屬於個人求助。每個人的情況千差萬別,待遇訴求、個人條件、工作能力等不盡相同,他爲何遭遇求職困境,外人無從知曉。 不過在某種程度上,“45歲程序員失業”具有典型的行業特徵:IT行業多年來屬於相對較高收入行業。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2020年平均工資爲97279元,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177544元高居榜首。這讓很多網友驚呼:“程序員真香”!高薪吸引着畢業生源源不斷地涌入IT行業,“後浪”能加班、能吃苦,人力成本更便宜。同時,IT行業技術更新迭代快,企業也需要新鮮血液帶來新技術和創造力,如此“夾擊”之下,處在35歲之上、體力和記憶力開啓下行通道、職位“上不去、下不來”、生活“上有老、下有小”的程序員倍感焦慮。

45歲程序員求職困難是什麼原因 第5張

職場常態是“結構性失業”,這種矛盾是企業和個人在勞動力供求層面博弈造成的——其一,從人才市場看,不是沒有就業機會,只是普遍認爲的好崗位,相對於越來越多優質人才的供給來說,是稀缺的。其二,從企業理性看,不是不給面試機會,作爲強勢一方,企業也要從成本收益的角度,最大化自身利益,特別是在吃青春飯的行業,年輕人的“性價比”更高。其三,從個人心氣看,不是找不到工作,只是心滿意足的高收入、好崗位,相對於內心的高期待來說,也是稀缺的,心態平衡、認清自我很重要。其四,從行業特徵看,有的行業越老越吃香,比如醫生、律師、教師等,知識和經驗可以正向積累並轉化,有的行業吃的是青春飯,更依賴年輕活力、體力和創意創造,誰也無法“兩頭吃”。因此,延長職業壽命根本在於自己。看中多大收益,也要承擔多大風險。沒有危機感,會讓你面臨更大的危機。時代向前發展,唯一不變的是變化,職場人都應有未雨綢繆的意識,適應變化,跳出舒適區,終身學習,“持續充電”,補齊能力素質短板,解決本領恐慌的問題。 早期高收入行業者,應充分利用前期積累的收入優勢,進行合理規劃和適度投資,實現資本的複利增長。而不是躺在曾經的“財富幻覺”中,等出現職業和財務危機時,再叫苦連天。 此外,要調整心態,調整預期。一方面提高質量,另一方面要降低成本。如果自身競爭力難以在市場上兌現更好待遇,跳槽就不會漲薪。與其待業,不如找一份工作先幹着,減少時間成本,等待新機會東山再起。 當然有很多現實,個人無能爲力,可喜的是,社會和企業層面也發生政策邊際變化。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35歲現象”,一些地區公務員招錄已經在放寬年齡限制:比如山東事業編招考,多年來把招考年齡限制在40週歲以下。浙江今年宣佈,對於2022年應屆碩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職人員),放寬到40週歲以下。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編劇蔣勝男建議,取消國家公務員報考35歲以下的年齡限制。一些互聯網企業陸續打破“996”模式,“慢”下來的節奏,更有利於中年員工發揮經驗優勢,在事業和家庭之間實現動態平衡。

破除“人到中年就業難”之困,是全社會面臨的課題。相關部門應着眼大多數,研究更多人性化措施,包括取消將年齡作爲錄用的“剛性”門檻等,讓各個年齡段的勞動者,都有發揮的舞臺。我們相信,新的社會現象和問題,將在個人和企業成長、社會進步中不斷推動解決。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