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幸福生活 > 生活保健 > 扶貧日是每年的幾月幾日

扶貧日是每年的幾月幾日

來源:女友組    閱讀: 8.6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扶貧日是每年的幾月幾日,我國一直在組織開展各種扶貧工作,到目前中國的扶貧事業取得了偉大成就。設立扶貧日主要就是爲了讓大家更加關注社會上的貧困問題,動員大家積極參與扶貧工作。下面帶大家看看扶貧日是每年的幾月幾日。

扶貧日是每年的幾月幾日1

2014年8月1日,國務院決定從2014年起,將每年10月17日設立爲“扶貧日”,具體活動由扶貧辦商有關部門共同組織實施。

設立“扶貧日”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於扶貧開發構成的高度重視,也充分體現了對於貧困地區貧困羣衆的格外關心,所以設立“扶貧日”是繼續向貧困宣戰的一個重要的舉措,也是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扶貧開發的一項重要的制度安排。

扶貧日是每年的幾月幾日

節日設立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開始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地扶貧開發以來,中國的扶貧開發事業取得了偉大成就。扶貧開發爲促進經濟發展、政治穩定、民族團結、邊疆鞏固和社會和諧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爲全球的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但是貧困地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中國貧困問題依然十分突出。一是貧困人口多,按照國家的標準,到2013年底還有8200多萬貧困人口,如果參考國際標準,還有兩億多人。二是貧困程度還比較深,貧困人口不僅收入水平低,一些地方還面臨着吃水、行路、用電、上學、就醫、貸款等諸多困難。三是扶貧攻堅任務十分艱鉅。大部分貧困地區的貧困人口集中分佈在生產生活條件比較差、自然災害多、基礎設施落後的連片特困地區,這些地方的貧困問題是難啃的硬骨頭,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個短板,所以必須進一步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的力量,齊心協力打一場新的扶貧攻堅戰。

扶貧日是每年的幾月幾日2

節日目的

設立扶貧日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導社會各界關注貧困問題,關愛貧困人口,關心扶貧工作,核心內容是學習身邊榜樣,宣傳凡人善舉,動員廣泛參與,培育良好風尚。

社會意義

設立“扶貧日”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扶貧開發工作的高度重視,對貧困地區貧困羣衆的格外關心,對於宣傳黨和政府扶貧開發方針政策、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傳統美德和友善互助核心價值觀、加強扶貧理論政策研究交流,對於構建政府市場社會協同 推進扶貧開發的.工作格局,動員全社會力量繼續向貧困宣戰,必將發揮重要作用。

扶貧日是每年的幾月幾日 第2張

成功因素

減貧作爲國家重要發展目標,正式列入國家發展規劃

1986年起,中國開始實施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的扶貧開發,設立了扶貧開發專門機構,評定國定貧困縣和省定貧困縣,制定與中國國情和發展階段相適應的扶貧開發方針,並於1994年、2001年、2011年分別制定了扶貧規劃綱要,明確了階段性扶貧開發目標,把扶貧開發作爲脫貧致富的主要途徑,鼓勵和幫助有勞動能力的扶貧對象通過自身努力擺脫貧困;把社會保障作爲解決溫飽問題的基本手段,逐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經濟持續高增長,成爲大幅度減少貧困人口的決定性因素

1979年到2011年,中國GDP年均增長率高達9.9%,農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率爲4.6%,爲中國減少農村貧困人口創造了必要條件。與經濟增長相伴隨的農村地區“四化”(農業現代化、農村工業化、農民非農化、農民工城鎮化)是農村貧困人口大幅度減少的根本原因。

不斷完善國家扶貧戰略和政策體系

堅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全面取消農業稅,實行多種農業補貼,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增加對貧困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和專項扶貧資金。中國減貧戰略的核心是對貧困人口進行人力資本投資、提高發展能力、擴大發展機會。

創新中國特色的反貧困機制

自力更生、地方爲主、國家支持、社會捐贈、對口支援、市場驅動、國際援助,7個機制組成了政府主導、多元投資、相互補充、激勵相容、廣泛參與的具有中國特色的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

扶貧日是每年的幾月幾日3

喝上放心水、住上安全房、用上小康電……

過去五年,七星關區幹部羣衆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和戰天鬥地的精神與時間賽跑、同貧困較量,興修水利、築橋修路、發展生產,基礎設施日益完善,貧困發生率下降1.42%。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七星關區委、區政府堅持圍繞“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標準,把“精準”落實到脫貧攻堅全過程和各環節,聚焦脫貧牽引點、支撐點、突破點、關鍵點,助力19萬餘名貧困羣衆撕掉貧困“標籤”。

面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決勝脫貧攻堅兩項“大考”,七星關區一手抗疫情,一手抓生產,向絕對貧困發起最後總攻。

當前,七星關區仍有未脫貧人口18594人,涉及522個村(社區)。他們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堅中之堅,是最難啃的“硬骨頭”。

扶貧日是每年的幾月幾日 第3張

七星關區柏楊林街道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搬遷居民吳曉勇在扶貧車間編織吊籃

七星關區委、區政府按照“全覆蓋、督死角、查問題、抓整改”的要求,採取定點督戰和巡迴督戰的方式,對全區38個鄉(鎮、街道)開展掛牌督戰,重點督“兩不愁三保障”、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勞動力就業、易地扶貧搬遷等工作推進情況。

近日,筆者走進七星關區經濟開發區華耀服裝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正緊張趕製訂單,一派忙碌景象

騎車10多分鐘上班,負責裁剪和熨燙,每月將近3000多元收入……陳美芬對家門口的這份工作很滿意。

陳美芬的這種“穩定感”,得益於七星關區大力引進勞動密集型產業,促進貧困羣衆就近就業的這一重大舉措。

七星關區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多措並舉推動貧困羣衆返崗復工,精心定製“就業扶貧套餐”,幫助貧困羣衆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戶、帶動一片”。

去年,七星關區放珠鎮播樂溝村種植了800餘畝刺梨。貧困戶唐福江把自家的5畝地流轉給村裏的刺梨種植合作社,他和老伴到合作社務工,夫妻倆每個月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

在唐福江家對面,貧困戶陳大軍剛入住新房。去年,陳大軍從福建回到村裏種花椒,並申請2.4萬元特惠貸資金,養了兩頭牛。今年年初,他把土地流轉給村合作社種刺梨,收入比往年更高。

貧困戶致富有望,增強了播樂溝村黨支部書記羅中華對全村脫貧的信心:“村裏的貧困戶都搞起了產業,內生動力被激發了,年底脫貧希望很大。”

扶貧日是每年的幾月幾日 第4張

貴州華亨麻業有限公司亞麻紡織項目

今年,七星關區立足產業化、商品化、特色化,圍繞“532”農業產業發展佈局,堅持“一鄉一品”“一村一特”,大力推進刺梨、茶葉、蔬菜三大主導產業發展。在生態畜牧業方面,通過引進新希望六和集團、廣州越秀集團、貴州鳳集生態農業公司,全面推進生態畜牧業“211”工程,發展生豬、家禽、肉牛養殖產業。

一張簡單的木牀,一張陳舊的辦公桌,擺放有序的鍋碗瓢盆……對坡鎮嘎木社區辦公樓裏不到10平方米的隔間就是駐村第一書記劉聯益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忙完貧困戶陳明通危房改造、勞務輸出,又忙香菇產業基地建設,從擔任嘎木社區黨支部駐村第一書記起,劉聯益就不停奔忙,民情日記上寫得滿滿當當。

換上膠鞋,扛起揹包,與羣衆“攀親戚”“結對子”。今年,七星關區301名駐村第一書記和1163名駐村幫扶幹部組建“突擊隊”和“尖刀班”,繼續深入一線開展駐村幫扶工作,持續對未脫貧戶、檔外監測戶、邊緣戶、疑似問題戶進行分析研判。

自4月3日,七星關區召開脫貧攻堅“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以來,七星關區黨員幹部聞令而動,在“急”的一線增強應變能力、在“難”的一線增強協調能力、在“險”的一線增強駕馭能力、在“重”的一線增強執行能力,讓精準幫扶更有溫度、政策落實更有速度。(張廣爲 林全舉)

威寧自治縣發展特色產業助推脫貧攻堅

近年來,威寧自治縣圍繞產業革命“八要素”,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爲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之一,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助力脫貧攻堅。

迤那鎮雙營村受地理氣候條件的限制,村民過去只種植傳統農作物,經濟效益低。近年來,在各級部門的幫扶引導下,雙營村走以養殖爲主的經濟發展路子,不斷拓寬羣衆增收渠道。

近日,筆者來到雙營村,看到很多農戶家的牛棚裏均有三四頭牛。一名村幹部告訴筆者,現在牛價俏市得很,一般的牛每頭售價都在2萬元左右。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