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幸福生活 > 女性健康 > 臥牀老人的口腔護理操作方法

臥牀老人的口腔護理操作方法

來源:女友組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臥牀老人的口腔護理操作方法,很多人有着口臭的困擾,特別是在早上剛起牀的時候是最明顯,這是因爲不注重口腔衛生的清潔,或者是平時自己的生活、飲食不規律導致。以下分享臥牀老人的口腔護理操作方法。

臥牀老人的口腔護理操作方法1

護理者準備:洗手、戴口罩、摘掉首飾。

備用物品:將所需要的物品置於老人牀旁(棉球18個、治療碗、壓舌板、彎盤、手電筒、漱口水、小毛巾、水杯、吸管等)。

臥牀老人的口腔護理操作方法

將所需要的物品置於老人牀旁。

護理準備:護理者首先需要了解老人的情況。在老人的配合下,幫助老人將頭側向一邊,頜下鋪小毛巾,將彎盤置老人口角旁。

臥牀老人的口腔護理操作方法 第2張

護理者幫助老人將頭側向一邊,頜下鋪小毛巾,將彎盤置老人口角旁。

觀察口腔:護理者擦拭老人的口脣,讓老人進行漱口(昏迷者禁用),用壓舌板撐開口腔,觀察口腔內有無出血、潰瘍等症狀。若遇有假牙者,先用紗布裹住取下假牙。

臥牀老人的口腔護理操作方法 第3張

護理者擦拭老人的口脣。

清潔口腔:棉棒醮漱口水沿齒縫縱向擦洗,擦洗順序爲左側→右側→外側面→內側面→咬合;上齒→下齒→頰黏膜→(弧形擦洗);硬齶→舌面→舌繫帶。最後將用過的棉棒置於彎盤內。

臥牀老人的口腔護理操作方法 第4張

“左側→右側→外側面→內側面→咬合”的順序清潔牙齒。

臥牀老人的口腔護理操作方法 第5張

“上齒→下齒→頰黏膜→(弧形擦洗)、硬齶→舌面→舌繫帶”的順序清潔牙齒。

觀察、再漱口:護理者用壓舌板撐開老人的口腔進行觀察,讓老人用漱口水反覆漱口,護理者再用小毛巾擦乾老人面部,同時觀察老人口腔中是否有遺留物。

臥牀老人的口腔護理操作方法 第6張

臥牀老人的口腔護理操作方法 第7張

讓老人用漱口水反覆漱口,護理者再用小毛巾擦乾老人面部。

按需塗藥:如果發現老人口腔中出現潰瘍、黴菌感染等症狀就應按需用藥。如出現潰瘍,按需塗抹1%龍膽紫、錫類散或冰硼散;出現黴菌感染,就用1%龍膽和制黴菌素甘油進行塗抹;出現口脣乾裂,就應塗抹適量石臘油。

臥牀老人的口腔護理操作方法 第8張

如果發現老人口腔中出現潰瘍、黴菌感染等就應按需用藥。

整理牀鋪:幫助老人整理好牀鋪,讓老人躺臥時感到舒適。

清理用物:將所用物品分類處置,歸還原處。

注意要點:幫助老人清洗假牙時,應在流動水下清洗,然後浸泡於冷開水中,切忌浸泡在乙醇或熱水中。在幫助老人清潔口腔時,動作不宜過重,棉棒不可直接接觸老人的口腔黏膜。

臥牀老人的口腔護理操作方法2

如何爲臥牀老人做口腔護理

老年臥牀養病時,不僅要注意保持身體的衛生,還應注意保持口腔衛生。

人口腔的溫度、溼度和食物的殘渣,都適宜微生物生長繁殖,健康人由於身體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加上唾液中溶菌酶的殺菌作用,刷牙、漱口、飲水及進食等機械動作,對細菌起到一定的清除作用,故很少發病。

而老年人機體抵抗力減弱,唾液分泌減少,溶菌酶殺菌作用降低,爲口腔內細菌的大量增殖造成了有利條件。此時細菌增多,解糖類、發酵、產酸作用增強,若不注意口腔衛生,不僅容易發生口臭及口腔炎,影響食慾及消化功能,甚至可因口腔感染導致腮腺炎等併發症,所以口腔護理很重要。

臥牀老人的口腔護理操作方法 第9張

口腔護理的具體做法是:準備鑷子一把、棉花球、壓舌板一塊(或用竹筷代替)、漱口藥液(常用生理鹽水,1:5000呋喃西林或3%硼酸溶液)。

讓老人側臥,面向護理者,用壓舌板輕輕撐開頰部,以鑷子夾取浸了漱口液的棉球,由內向外,沿牙齒的縱向擦淨牙齒內外兩側咬合面、舌、口腔黏膜、硬齶等處,洗畢,幫助老人漱口,擦乾面部注意,若口腔黏膜有潰瘍,可撒錫類散或青黛散。如有假牙,應幫助老人取下,用冷水清洗,讓老人漱口後戴上。

臥牀老人的口腔護理操作方法3

正常人口腔內有多種微生物寄生。口腔的溫度、溼度和食物的殘渣,都適宜微生物生長繁殖,在正常情況下,身體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由於唾液中溶菌酶的殺菌作用,刷牙、漱口、飲水及進食等機械作用,對細菌起到一定的清除作用,故很少發病。老年人機體抵抗力減弱,唾液腺分泌減少,溶菌酶殺菌作用降低,爲口腔內細菌的大量增殖造成了有利條件。

此時細菌增多,分解糖類、發酵、產酸作用增強,若不注意口腔衛生,不僅容易發生口臭及口腔炎,影響食漱及消化功能,甚至可因口腔感染導致腮腺炎等併發症,所以對口腔護理很重要。

做好口腔護理有許多方面的好處,例如,可以保持口腔的清潔、溼潤、預防口腔的潰瘍以及感染等併發症;還可以防止口臭、口垢,有利於促進食慾;通過對口腔進行護理,可以觀察口腔的變化,對長期使用抗生素者應觀察口腔黏膜有無黴菌感染徵象。

長期臥牀病人的口腔護理簡單的方法,就是漱口、擦洗牙齒。一般常用的漱口水有:漱口藥液、口泰、1%-4%蘇打水等幾種。

1、 器具

鑷子一把、棉花球,壓舌板一塊(或用竹筷代替)、漱口藥液(常用生理鹽水,1:5000呋喃西林或3%硼酸溶液)。

2、方法

讓老人側臥,面向護理者,用壓舌板輕輕撐開頰部,以鑷子夾取漱口液棉球,由內向外,沿牙齒的縱向擦淨牙齒內外兩側,咬合面,舌、口腔粘膜,硬齶等處,洗畢,幫助老人漱口,擦乾面部。若口腔粘膜有潰瘍,可撒錫類散或青黛散、。如有假牙,應幫助老人取下,用冷水刷洗,讓老人漱口後戴上。

-2-

臥牀老人的`皮膚護理

對長期臥牀的病人進行皮膚護理也是十分必要的,通過洗澡可以使病人的皮膚清潔,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皮膚的排泄功能,預防皮膚感染和壓瘡的發生。保持空氣溼潤度,以及塗抹潤脣膏、身體霜可以有效緩解皮膚乾燥。長期臥牀的病人洗澡時護理人員要注意病情變化,注意觀察神志、肢體活動的變化,防止意外發生。

臥牀老人的口腔護理操作方法 第10張

1、 爲臥牀老人擦澡

(1)器物

清潔衣褲、大毛巾、熱水、水桶、毛巾、肥皂、臉盆。

(2)方法

關好門窗,移開桌椅,盛熱水四分之三盆,鬆開蓋被,將大毛巾半墊半蓋在老人擦洗部位,先用溼毛巾擦,然後用蘸肥皂的毛巾擦洗,再用溼毛巾反覆擦淨,最後用大毛巾擦乾。

擦洗部位的先後順序

1)鬆開領口,給老人洗眼、鼻、臉、耳、頸部等處,注意洗淨耳後。

2)脫去老人上衣(先洗健康一側,後洗患側),擦洗兩臂。注意洗淨腋窩部。幫助老人側臥,面向護理者,將臉盆放於牀側的大毛巾上,爲老人洗淨雙手。

3)解開老人褲帶,擦洗胸腹部,注意乳房下及臍部,幫助老人翻身,擦洗背及臀部。

4)脫去長褲,擦洗兩腿、兩側腹股溝、會陰。將盆移於足下,牀上墊大毛巾,洗淨雙足,穿好褲子。

5)整理牀鋪,按需要更換牀單,清理所用物品。

-3-

臥牀老人的體位護理

正確的體位護理可以預防壓瘡和肢體攣縮。從發病早期就應保持良好的臥姿非常重要。如約1小時左右變換一次體位,每天定時進行肢體的被動活動約30分鐘,每天1-2次,以促進肢體的血液循環,防止肢體攣縮及關節僵硬。

1、 輔助臥牀老人向牀頭移動

(1)放平靠背架,取下枕頭放於椅上,使老人仰臥,屈起雙膝;

(2)護理人一臂伸入老人肩下,一臂托住老人的臀部,在擡起老人的同時,囑老人用雙手握住牀頭欄杆,並指導老人用雙足抵住牀面挺身上移。放回枕頭,再支起靠背架,使老人臥位舒適。

2、 輔助臥牀老人翻身

(1)仰臥老人要向一側翻身時,先使老人兩手放於腹部,兩腿屈膝,護理人一前臂伸入老人腰部,另一臂伸入其股下,用臂的力量,將老人迅速擡起,移近牀緣,同時轉向對側。

(2)擡起老人頭肩部,並轉向對側,在老人的背部放置軟枕,以維持體位,胸前放一軟枕,支持前臂,使老人舒適。

(3)將老人上腿彎向前方,下腿微屈,兩膝之間,墊以軟枕,防止【兩】腿之間相互受壓及摩擦。

-4-

臥牀老人的大小便護理

對大小便失禁的病人,臀部下面墊上一塊一次性尿墊,條件不允許的可用柔軟吸水舊布代替(應經消毒)。每次大便後應用熱水清洗肛周皮膚,女性病人每次大小便後應清洗肛周及外陰部。對於男性尿失禁的病人可用尿壺接尿或用白色塑料袋紮在[陰]莖根部,每排尿一次就更換,也應注意尿道口周圍的清潔,避免泌尿糸感染。

護理中對感染性疾病應及時抗感染治療,做好心理護理必不可少,基礎護理技巧也是很重要。首先要分析老人的年齡,病情,失禁的原因、時間(晨間、晚間)等,根據分析制定個體化護理方案。

如果老人清醒,但虛弱無力,不自主地排泄大小便,這類情況可通過觀察老人的二便規律,再根據規律設定安排二便護理計劃,做到有目的,有準備的主動護理,減少在牀上排尿便的次數。

如果效果不好,可根據實際情況留置尿管,每天進行1-2次尿道消毒,按留置尿管常規護理。大便要及時清理,適當塗擦鞣痠軟膏等保護肛周皮膚。

-5-

臥牀老人的心理護理

由於老人長期臥牀,減少了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多數老人常有猶豫、沮喪、煩躁易怒、悲觀失望等不良情緒,再加上疾病的痛苦更加劇了這些不穩定情緒。爲此,應當針對每位老年人不同的心理特點,因人施護。

首先,護理員應尊重老人,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儀表端莊,多說一些鼓勵性的語言,稱呼時要使用尊稱和敬語,操作前要用建議商量的口吻,對老人提出的問題要及時給予滿意答覆。

其次,要及時給予情感的疏導,護理員要用熱情的態度,親切的言語,多與他們交談,同情、理解、安慰他們。對易激動的老人,要因勢利導,做適時的安慰與同情,或轉移話題交談。

對一些較固執和情緒暴躁的老人不要過分計較,也不要強行制止,護理員要設身處地體會他們的內心感受,多給他們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以增強他們戰勝疾病和愉快生活的信心。通過聽音樂、戲曲,看電視,讀報紙,陪老人聊天等方式分散老人對自身疾病的注意力,以調整老人的情緒。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