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幸福生活 > 家庭 > 孔融讓梨的寓意是什麼

孔融讓梨的寓意是什麼

來源:女友組    閱讀: 2.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它告訴我們,任何時代,遵守公序良俗、謙恭禮讓的人都會受到尊重和讚賞。

孔融讓梨的寓意是什麼1

孔融是古代名人,之所以有名,是因爲孔融四歲能讓梨的優良傳統美德故事。

事情是說,在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幾個哥哥共同吃梨,孔融不爭不搶,總拿最小的吃。大人問其原因,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一些,按照規矩應該拿小的。"讓人驚歎,孔融四歲已經會獨立思考行事了。

孔融生活於東漢末年,當時是一個非常注重道德的朝代,對父母講究孝,對兄弟講究悌。而兄長和弟弟之間,講究長幼有序。

長大些,在孔融十來歲的時候,曾經去拜訪當時的名士李膺。李膺見到孔融很是讚賞,邀請孔融一起吃飯,席間有一番對話,可以想見孔融的性情。李膺很高興,問孔融:"小夥子,你想吃飯了嗎?"孔融說:"是啊,我想吃。"李膺說:"我教教你做客人的禮節吧。

主人問你想吃飯嗎,你應該回答不想吃。

這樣才行啊。"孔融回答說:"不是這樣的。我教教你做主人的禮節吧。你只要把飯菜端上來,不需要問客人想不想吃。"李膺很慚愧,感嘆道:"哎呀,可惜我老了,看不到你富貴的日子啊。"

孔融讓梨的寓意是什麼
  

孔融說,做主人的要真誠,既然待客就別問客人想不想吃,直接把東西端出來就好,而隱含的意思自然是作爲客人,肚子裏想吃那就大方說想吃。孔融的真性情從此可見!

《後漢書?孔融傳》中記載了另一件事,挺有意思:漢末的一位官員名張儉,此人因爲正直,得罪了當時的十常侍之一的侯覽被追捕逃亡到孔家,希望孔褒收留自己。可是孔褒出門去了,只有孔融在家。

張儉因爲孔融年輕,只有十六歲,就沒有告訴孔融自己的來意,想繼續逃亡。可是孔融卻看出張儉一臉窘迫於是作主說:"我哥哥雖然在外地,可是我就不能招待您嗎?"可是,窩藏罪犯的事情還是泄露出去了。

被抓後,州縣官員不知道要判誰有罪。孔融主動表示:"收留張儉窩藏罪犯的.人是我。"爲兄求死的孔融因此名聲大震。

如果說,兒童時期的孔融讓梨,只是把吃大梨的機會讓給了兄長,少年時期的孔融,則是把活命的機會讓給了兄長。在孔融心中,道德高於法律,法律或許會因爲奸佞而枉殺忠良,可是道德卻存於世人心中。

溫良儉讓應是我們作爲中國人從小應該知道並懂得的禮儀,通過孔融,我們應當看到古人對於道德的高標準並要求。我們當要將其融入到日常的學習,日常的生活,日常的方方面面中去。

孔融讓梨的寓意是什麼2

孔融讓梨是中國傳統道德教育經典之一,是中國古代東漢末文學家孔融的真實故事,《三字經》中“融四歲,能讓梨”就是出於這個典故。

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任何時代,遵守公序良俗、謙恭禮讓的人都會受到尊重和讚賞。中華文明以德爲先,禮讓是我們傳統德育的重要內容。

孔融讓梨

孔融讓梨的故事最收錄於《世說新語箋疏》:

孔融,字文舉,魯國人,孔子二十世孫也。高祖父尚,鉅鹿太守。父宙,泰山都尉。”融別傳曰:融四歲,與兄食梨,輒引小者。人問其故。答曰:“小兒,法當取小者。”

孔融讓梨的寓意是什麼 第2張
  

孔融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

孔融,字文舉,魯國人,是孔子二十世孫。孔融的高祖父是孔尚,曾任鉅鹿太守。父親是孔宙,曾任泰山都尉。

《孔融別傳》這麼記載: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哥哥一起吃梨,總是挑最小的拿。因爲一般人都會挑大的拿,所以邊上人就覺得很奇怪,問他原因。孔融說:“我是小孩,按道理就應該拿小的啊。”

快樂家庭

孔融讓梨的故事觸動了很多人,它不僅僅是讓梨那麼簡單。

在讓梨這麼一個小小的.舉動下,帶來的是兄弟的和睦,彼此間的互敬互愛、互諒互讓、勇於擔當,家庭人文環境的和諧,於個人於集體,都功莫大焉。

這就是它爲什麼會成爲一個德育經典故事流傳千年的原因。

孔融讓梨的寓意是什麼3

孔融讓梨的故事

孔融是孔子的傳人 ,是我國古代非常著名的文學家 ,最後因爲太過於直言和不會收斂鋒芒等原因死於曹操之手。孔融有很多故事流傳了下來 ,其中最爲著名的是孔融讓梨的故事。

孔融讓梨雕塑

孔融讓梨的故事主要說的是當時只有四歲的孔融 ,在父親讓他和其他兄弟選梨子的時候都會選擇最小的那一個 ,孔融的父親感到很奇怪 ,就問孔融原因。孔融說我最小 ,應該拿最小。父親笑着說弟弟比你還小

應該讓他吃最小的。孔融認真地說 ,弟弟比我小 ,我應該照顧他 ,所以把大的梨子給他。父親很滿意地笑笑 ,心想這孩子長大了肯定會有才能。

孔融讓梨的故事告訴大家要懂得尊老愛幼 ,懂得禮儀。孔融讓梨的故事其實非常簡單 ,但是其中的寓意非常深刻 ,這個故事告訴後人 ,要尊老愛幼 ,不爭不搶。孔融在四歲的時候就會讓梨 ,說明的不僅僅是他尊老愛幼

更多的是他的聰慧。孔融年幼便能懂的這樣的道理 ,也難怪他的父親會說他日後成就不小。

不過孔融讓梨的故事並不能完全的代表孔融的品性 ,熟知歷史的都知道孔融日後並算不上一個品德好的人 ,不過孔融讓梨的故事還是說明了孔融的本性並不壞。

只是在日後的成長中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讓孔融成爲了之後那個不太負責任的人 ,甚至連累了幼子 ,全家都死在了曹操的手中 ,不得不說也是非常可惜的。

孔融不孝

孔融不孝 ,一般看到這樣的說法都會覺得不可思議 ,因爲衆所周知 ,孔融四歲的時候便會讓梨 ,尊老愛幼體現的淋漓盡致

孔融讓梨的寓意是什麼 第3張
  

那麼爲什麼說孔融不孝呢?

其實孔融不孝的言論之所以出現是因爲孔融的一些言語 ,孔融曾經就父子 ,母子之間的感情問題說過一些看法 ,而主要思想是說父子、母子之間的感情並不是那麼的重要

並且孝道也不需要太過。因爲這句話 ,孔融不孝的言論被提了出來。但也有人說這並不是孔融不孝 ,而是孔融對愚孝的孝道的一種質疑。

但是也有不同的看法 ,認爲孔融是真的`不孝 ,因爲在鬧饑荒的時候 ,孔融曾經說過如果父親對兒子不好的話 ,有東西還不如給別人吃。這樣的說法表明了孔融的不孝。

而孔融是否真的不孝歷史上並沒有確切的說法 ,但是孔融確實因爲不孝的名聲而被曹操殺了的。當然曹操殺孔融根本原因不是因爲他不孝 ,而是因爲孔融自視清高的本性三番兩次得罪了曹操 ,並且在政治上經常阻礙曹操。

但是曹操殺孔融所用的名頭是孔融不孝 ,可以說即使孔融不是真的不孝 ,他的言論也讓當時的民衆認爲他不孝 ,曹操纔會用這個理由來堵悠悠衆口 ,讓他殺孔融的行爲不被衆人反對。

孔融被人所熟知的是他的懂禮儀 ,最後卻死在了這樣一個名頭下 ,無論是真還是假 ,對於孔融來說也是一大遺憾。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