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祕笈 > 育兒寶典 >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15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15篇)

來源:女友組    閱讀: 2.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15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認真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學習詞語:嘲笑、竊竊私語、欣喜若狂。

2.懂得要尊重別人的不同,學習欣賞差異。

3.願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活動準備:

1.掛圖6號;《小朋友的書.我升中班了》

2.故事錄音。

活動流程:

一、教師分段講述故事,幼兒認真傾聽故事

1.講述故事前半部分,從開始至“那裏沒人取笑它們”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故事,小朋友現在一起來聽一聽,聽完老師要提問的,請你們認真聽啊!

問:故事的名字是什麼啊?剛纔我們故事纔講了一半,那你們猜一猜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

2.講述故事後半部分,從“突然”到結束。

師:剛纔小朋友都猜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那我們現在一起來聽一聽故事的後半部分,是不是像小朋友們猜的那樣呢?

問:後來發生了什麼啊?

二、教師依次出示掛圖,完整講述故事,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出示掛圖一。

師:小朋友看看這幅圖片,你們發現了什麼啊?提問:“奇怪的一對“指的是誰和誰?爲什麼說鱷魚和長頸鹿是奇怪的一對呢?大家是怎麼取笑它們的?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理解一下詞語“嘲笑”、“竊竊私語”、它們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

2.出示掛圖二。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幅圖,看看它們在回家的路上發生了什麼事?長頸鹿是怎麼幫助小鱷魚和鱷魚奶奶的?長頸鹿和鱷魚爲什麼能順利救出被火困住的小鱷魚和鱷魚奶奶?這一次大家是怎麼看待他們的?

師:剛纔故事中提到“欣喜若狂”很多小朋友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那我們一起來學學,看看它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三、播放故事錄音,幼兒欣賞

師:小朋友,現在我們一起完整的聽一下這個故事。聽完後我請小朋友說一說自己喜歡鱷魚和長頸鹿嗎,爲什麼喜歡它們?

四、教師總結

師:鱷魚和長頸鹿身高有很大差異,雖然看上去很奇怪,很特別,但是也很美。我們每一個認都有不同於別人的本領和才能,我餓美女應該尊重別人,欣賞別人,善於利用自己的本領去幫助別人。

活動反思:

故事《奇怪的一對》非常有意思的情節。故事裏講“鱷魚”與“長頸鹿”兩個個體大小高矮形象鮮明的兩個角色,生動形象地向幼兒突出了“奇怪”的差異與不同,故事生動、形象、曲折,構思巧妙,並富有寓意。在故事裏,孩子們感受到他們成爲一對的奇怪,也與嘲笑他們的動物們產生了短暫的共鳴。但隨後經過救人事件的渲染,動物們態度變化的情感暗示,故事語言的提示,讓孩子們從“奇怪”的層面上進入了深一步的理解,明白每個人都有與別人不同的本領和特點,要尊重別人、欣賞別人,相信自己,從而樹立自信。這是個具有真、善、美價值的故事,非常值得幼兒欣賞學習。

在最後小結這個故事的道理的時候,怕孩子們理解不透,就以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長處,我們不應該嘲笑別人,而是應該善於利用自己的本領去幫助別人,這樣纔會成爲大家眼中的大英雄來協助幼兒理解。畢竟只是中班第一學期的孩子,他們對故事的掌握不是一個活動就能吸收的,對故事裏所表達的道理更不可能馬上能遷移、理解。

還有就是發現孩子們的傾聽問題的習慣和傾聽他人講述的習慣很不好,一直以來我都有重視這方面的引導,但小部分幼兒還是沒有多大改善,這可能是我以後要探索的一個問題。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2

【教材分析】

活動:語言《設計臺詞》

可是孩子們對各個角色間的情感特點、語言的完整表達等挖掘的還不夠,所以想重溫這個文學作品的精髓,設計出大家認可的表演臺詞,開拓孩子思維,易於他們更加充分的表達自己的情感。

【活動目標】

1、能夠在已有的閱讀經驗上,根據故事中的角色特徵,設計角色臺詞。

2、嘗試用輔助動作、語氣表情等表現人物特徵。

3、積極參加討論,體驗創作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蝌蚪找媽媽》故事、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自主閱讀故事,回憶故事內容。

(1)提問:你還記得故事裏有誰嗎?發生了什麼事情?結果怎麼樣?

2、集體閱讀、討論,進一步理解故事中的角色特點。

(1)集體閱讀討論,理清故事內容脈絡。

2、梳理故事脈絡,進一步分析角色關係與人物心理特點,逐一創編臺詞。

(1)梳理小蝌蚪找了幾個小動物做媽媽的情節拓展創編臺詞。

提問:小蝌蚪一開始把誰當做了自己的媽媽?鴨媽媽是怎麼和它說的?

(2)依次梳理分析其它角色的特點,拓展創編相關臺詞。

3、根據創編的臺詞,引導幼兒嘗試進行對話表演。

(1)引導幼兒梳理創編的各角色臺詞。

(2)幼兒分角色嘗試進行對話練習,表現不同角色的特點。

(3)鼓勵各角色配合進行完整對話表演。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3

活動由來及設計思路:

幼兒園建立了圖書館,但我發現本班幼兒對圖畫書閱讀的興趣並不濃,報名辦理“幼兒園圖書館借閱證”的孩子也只有11名。分析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南於他們體驗閱讀樂趣的機會不多,對閱讀沒有深刻的認識。基於此,我認爲借幼兒同圖書館開館之際,帶領孩子們到圖書館看書,將是一個引導他們感受閱讀樂趣的契機。於是,我通過帶領幼兒參觀圖書館,讓幼兒感受閱讀的樂趣,激發他們進入圖書館閱讀的願望和初步培養幼兒遵守圖書館各種規則的意識。

活動目標:

1、體驗閱讀圖畫書《維利牀下的鬼》的樂趣,激發來圖書館閱讀的願望和興趣。

2、初步瞭解幼兒同圖書館是藏書、看書、借書的地方。

3、初步瞭解在圖書館閱讀的規則。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在圖書館準備圖畫書《維利牀下的鬼》《好安靜的蟋蟀》和已經閱讀完畢的《三個強盜》。

2、經驗準備:借幼兒園圖書館開館之際,教師從圖書館借閱《貓太噼哩噗嚕在海里》《三個強盜》等幾本充滿趣味的圖畫書,與幼兒一起分享,激發幼兒閱讀圖畫書的興趣和參觀幼兒園圖書館的願望。

重點、難點:

重點:培養幼兒對圖書的閱讀興趣。

難點:初步瞭解閱讀的規則並嘗試遵守。

活動過程:

一、走進圖書館之前的準備活動

1、引導幼兒發現圖書館的指向標。

教師:哪個小朋友能發現去圖書館怎麼走?

幼兒:(指着箭頭說)走這裏。

幼兒:這上邊寫着“圖書館”。

隨後幼兒順着箭頭指向來到幼兒園圖書館門口。

2、討論圖書館的作用及閱讀規則。

教師:你們知道圖書館是做什麼用的嗎?

幼兒:是用來看書的。

教師:在圖書館看書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呢?

幼兒:安靜,要一頁一頁地翻閱,看完後書要放回原處。

二、圖書館裏的活動

1、認識圖書館的兩位老師。

介紹圖書館的兩位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向他們問好,告訴幼兒如果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可以請這兩位老師幫忙。

2、認識不同類型的書。

(1)認識大書:出示大書《白羊村的美容院》,讓幼兒感知大書的特點。

教師:你們覺得這本書和我們平時看的書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幼兒:很大,就是站在最後的小朋友也能看到書的畫面。

教師:看看這本書的封面上有什麼?

幼兒:有不同顏色的小羊,有小河。

幼兒:老師,我們家有這本書,是《白羊村的美容院》。

教師:是《白羊村的美容院》,可以讓爸爸媽媽帶你們來這裏借閱。

(2)認識帶聲音的書:出示《好安靜的蟋蟀》。

教師:請幼兒猜一猜這本書會講什麼樣的內容。

幼兒:“蟈蟈”“蛐蛐”……

教師:翻閱到書中的最後一頁,讓幼兒聽一聽書中發出的叫聲。幼兒非常安靜,專注地聽着從書中發出的聲音。

教師:我忘了這本書是從哪裏拿的?

教師帶幼兒認識熟悉一下書的標誌與櫃格的對應:這本書應該放在這裏,你是怎樣知道的?你看到了什麼?

(3)認識英文及日文書。

(4)介紹正常大小的圖畫書。

教師拿出《維利牀下的鬼》與幼兒共同閱讀。

教師:看看這個小朋友在幹什麼?他睡着了嗎?你們想一想他爲什麼沒有睡着?

幼兒:他在睡覺,可是沒有睡着!

幼兒:他害怕!

幼兒:他後邊有鬼!

教師:那你們知道什麼是鬼?你們怕鬼嗎?我們看看這個叫維利的小朋友怕不怕鬼,同時介紹作者及出版社。

教師翻到在有眼睛的一頁時,孩子們神情緊張地盯着畫面,屏住呼吸,紛紛來猜測媽媽是否看到鬼了。當幼兒發現媽媽看到的是老鼠時,都笑了。

3、幼兒自主閱讀,體驗閱讀的快樂。

(1)分散閱讀。

孩子們自由選擇圖畫書閱讀大約10分鐘,觀察孩子選書並給予相應的閱讀指導。

(2)分享——我看了什麼書?

通過分享,使幼兒感受到圖書館的書非常多,是一個藏書的地方。

4、解還書、借書。

一位教師來還《三個強盜》一書,並請圖書館的老師再推薦一本有意思的書書,宋老師推薦了一本《魔法師爸爸》。通過老師的還書、借書使幼兒瞭解借閱規則。

個人反思:

1、活動中的優點:

(1)初次帶幼兒參觀圖書館,陌生的環境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新鮮的刺激;由於選擇的圖書故事情節比較曲折,因此幼兒在活動中情緒比較愉悅,參與熱情也比較高。

(2)在活動過程中,幼兒能夠感受圖書館的氛同,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同時初步瞭解一些基本的閱讀規則,活動的目標基本達到。

(3)對幼兒一些意外而迫切的需求的滿足(如幫幼兒找到《哪吒鬧海》這本書),更加強化了他們的閱讀興趣。

2、活動中的不足:

幼兒在圖書館閱讀的過程中,表現出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如交談、跑跳等。這些可能和幼兒關於閱讀規則的前期經驗不足有關,如果能夠在參觀圖書館之前讓幼兒去參觀真實的圖書館,或者看一些圖書館閱讀的錄像,強調圖書館的規則,也許他們會有比較直觀的感受。幼兒閱讀習慣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可以在以後的活動中,通過各種途徑進行培養。在活動中,當幼兒爭着在地毯上看書的時候,可以讓他們體驗一下很多人在地毯上擠着看書時的感覺,也許能夠幫助孩子們更好地理解規則的作用。

主要內容:

1、活動中教師對圖書的選擇與講述到位。從類別及內容上講,教師選擇的圖書適宜,能夠吸引幼兒注意力,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教師對所選擇的圖書瞭解深入,如在講《維利牀下的鬼》一書時,有些內容的節奏非常快,有些節奏則非常慢,速度契合故事的情節發展,幼兒完全被吸引到故事當中去了。

2、教師應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以確定下一步活動。觀察幼兒看書時的表現,可知他們對圖書館的閱讀規則並不瞭解,應在閱讀後組織幼兒對圖書館的規則進行討論,會更爲有效。

3、教師的教態以及與幼兒的互動自然順暢。去圖書館的路上,教師拉着幼兒走過去,輕聲介紹,給人以溫馨之感;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應答,雜而不亂。

4、在圖書館要遵守安靜閱讀的規則,而在圖書館和幼兒一起大聲閱讀圖書是否適宜還需探討。

綜合評析:

1、教師目光敏銳,抓住適宜的時機生成活動。活動來源於教師對本園特有的“幼兒圖書館”這一教育資源的關注,以及圖書館開放後本班幼兒興趣不大、熱情不高的現狀分析,教師敏銳地抓住這一問題,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和思考,進而設計了一次生動、自然、流暢、富有意義的教育活動。這樣的活動是幼兒需要的,是基於幼兒已有經驗的,是有發展性的。

2、靈活的教育策略使活動流暢開展。親切的談話讓幼兒輕鬆地瞭解了圖書館的內容;圖畫書的共同閱讀讓幼兒感受在網書館閱讀的快樂;集體的討論與教師的示範讓幼兒初步瞭解了圖書館的閱讀與借閱規則……各個環節的策略運用適宜,教師的提問引導簡潔,使活動自然而有序地開展,身臨其境的真實觀察與閱讀體驗讓幼兒喜歡上了圖書館,有效地達到了活動目標。

3、教師個人反思中對於活動中出現的“幼兒表現出不遵守圖書館規則”的現象進行了反思,並對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教師的這種發現問題與尋找原因,從原因出發解決問題的反思方式值得學習。但教師僅從自己的認識水平出發來分析可能存在一定侷限性,若教師反思小組就這個關鍵問題來共同反思,從多角度、多層次進行分析則能更加客觀深人地幫助教師找到問題的根本與解決問題的適宜途徑。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熟悉歌曲旋律並學唱歌曲中的動物對話,同時明白同類動物相配的道理。

2、嘗試利用拍打身體的方式進行固定節拍的練習,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3、鼓勵幼兒積極參加音樂活動,能在角色表演中體驗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件。

2、貓咪 烏龜 公雞 青蛙等頭飾。

3、圖譜。

活動過程:

一、律動:去郊遊。

1、聽音樂踏步,來到了池塘邊。聽,有誰在叫啊?(青蛙)

2、青蛙看上去怎麼樣啊(傷心、難過)

3、傷心難過的青蛙拿着花想去幹什麼呢?(幼兒大膽說說自己的想法)

二、 傾聽歌曲,教師通過提問幫助幼兒回憶歌曲內容,並學習歌曲中的對話。

1、青蛙會找誰做老婆呢?(音樂播放第一段)

2、它找到了誰?青蛙認識它嗎?烏龜願意做它的老婆嗎?烏龜怎麼說的?我們一起來

聽一聽?我們也來學一學好嗎?(幼兒學唱)

(第二次、第三次以此類推。)

教師總結:青蛙先生找到了青蛙小姐,我們把青蛙先生路上發生的事告訴青蛙小姐好嗎?(幫助幼兒鞏固歌詞)

三、 節奏演奏。

1、尋找身體樂器演奏。

師:青蛙先生找到老婆真高興。高興可以怎麼表示呢?(拍手) 還可以用(拍肩、拍腿、跺腳等)

師:"每個小動物高興也都不一樣,(請幼兒幫助動物找出不同的動作)青蛙先生高興時會(……)烏龜會(……),公雞會(……),青蛙小姐會(……)。那我們也來做做青蛙先生。

2、完整的節奏練習。

四、請幾位小朋友出來扮演小動物,以情景劇的形式跟着音樂來做遊戲。

案例描述:

在教授《小青蛙找老婆》歌曲時,班內大部分幼兒在掌握歌詞存在困難,總是記不清歌曲中動物出場的順序。

原因分析:

教師對幼兒的能力估計過高,枯燥,教學效果差。

調整策略:

將歌詞內容改編成一個情景劇,利用劇情表演的形式提高幼兒對學習新歌的興趣,幫助幼兒輕鬆記憶歌詞。

幼兒表現

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顯著的提高,通過直觀的視覺感受,歌詞變得形象性,幼兒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能準確的把握歌詞內容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 理解故事內容,理解“孤獨、筆直”等詞彙的意思。

2. 學說角色對話,會使用“請、謝謝”等禮貌用語,能大膽的表演故事內容。

3. 懂得遇到困難不放棄,體驗克服困難後成功的快樂心情。

活動準備:

1. 經驗準備:幼兒有過迷路的經歷。

2. 物質準備:故事課件,桌面操作教具,角色頭飾,房子背景。

活動過程:

一、引發回憶,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提問:你迷路的時侯心情怎樣?會怎麼辦?

二、完整講述故事,理解故事內容出示課件

完整講述故事,幼兒簡單瞭解故事內容。

1.提問:

①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麼事?

②小老鼠爲什麼要去找大老鼠?

③你知道什麼是“孤獨”?

④迷路的小老鼠用了什麼辦法找到大老鼠的家的?向誰求助了?

三、分段講述故事,學說角色對話,理解故事內涵。

配合桌面操作道具,分別講述2、3、4、5段:

1.欣賞故事第二段,提問:小老鼠最先來到了誰的家,它是怎麼做的?小青蛙是怎麼回答的,小老鼠是怎麼說的?

2.欣賞故事第三段,提問:小老鼠又來到了誰的家,它是怎麼做的?小公雞是怎麼回答的?“筆直向前走”是什麼意思?試着走一走。

3.欣賞故事第三段,提問:小老鼠又來到了誰的家,它是怎麼做的?狗熊是怎麼回答的?“繼續往前走”是什麼意思?試着走一走。

4.欣賞故事第四段,提問;小老鼠又來到了誰的家,它是怎麼做的?獅子是怎麼回答的?在他家的後面是什麼意思?試着走一走。

5.小老鼠在問路的時候,反覆使用了一個好聽的詞,是什麼?別人回答了他,他又說了什麼?

6.請你用這個好聽的詞跟小老鼠(青蛙、公雞、狗熊、獅子、大老鼠)問問路。

四、引導幼兒表演故事內容

1.提問:這是一隻怎樣的小老鼠?

2.小結:小老鼠聰明、勇敢、有禮貌、樂於交往、遇到困難不放棄、迷路後知道向路人求助,並且很認真的記住了去的路線、房子的方位和顏色。

3.引導幼兒分角色表演故事內容。

活動延伸:

活動區的時候小朋友們可以和小夥伴們一起講述故事。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6

活動目標:

1、瞭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容。

2、能借助畫面,合理想象。願意積極參加講述活動。

3、知道遇到困難要動腦筋、想辦法。

4、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四塊地毯。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1、談話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1)師:老師今天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部好看的動畫片,想不想看呢?(A、點擊動畫1,播放故事錄音到。看一看)師:動畫片裏有誰,他們決定去哪裏?(幼:兩隻小螞蟻,決定去水果城)

(2)師:你們去過水果城嗎?(幼:沒有去過)想不想到水果城去看一看呢?我們就跟隨小螞蟻一起去看看吧!

二、欣賞故事,瞭解故事內容

活動一:(B、點擊動畫2,播放故事錄音到。怎麼過河呢?)

1、(1)師:小螞蟻來到小河邊遇到了什麼困難啊?這可怎麼辦呀,小朋友快幫小螞蟻想想辦法吧!(師:我們來看看河邊有哪些東西可以幫小螞蟻過河呢?)

(2)a(如幼:小鴨)師:小鴨怎麼幫兩隻小螞蟻過河呢?(幼:把他們背過去)(師引導幼兒拖動小鴨,邊說邊做)師:你來試試!

小結:小鴨揹着小螞蟻過河,真是個好辦法!還有什麼不一樣的辦法嗎?

b(如幼:花生殼)師:花生殼怎麼過河呢,你也來試試!(師引導幼兒拖動花生殼,邊說邊做)

小結:小螞蟻把花生殼當成了什麼呀?(幼:小螞蟻把花生殼當成了小船,劃過了河)也是一個好辦法!還有什麼不一樣的好辦法呢?

c(如:樹葉)師:樹葉怎麼幫小螞蟻過河?(幼:把小樹葉當做小船過河),那你再來試試吧!(師引導幼兒拖動樹葉,邊說邊做)謝謝小樹葉

2、(1)師:小朋友們想的辦法真好!小螞蟻也和小朋友一樣,很愛動腦筋,小螞蟻會想出什麼好辦法呢?一起來看看!

(C、點擊動畫3,播放錄音到。河對岸,眼前是一眼也望不到邊的大草地)

(2)小結:小螞蟻過河嗎?小螞蟻用了什麼辦法過河的啊?(幼:它們是把樹葉當作小船劃過了河)

小結:愛動腦筋的小螞蟻把樹葉當作小船劃過了河,他們要繼續趕路了(D、播放動畫…怎麼辦呢?)

活動二:1、(1)師:小螞蟻來到了一大片。(幼:草地)它們很想快點到達水果城,小螞蟻應該怎麼樣快速過草地?

(2)小結:小朋友們想的辦法真不錯!小螞蟻是用什麼辦法過草地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D、點擊動畫4,播放錄音到。帶離了大草地)

(3)師:小螞蟻通過大草地了嗎?小螞蟻剛纔用了什麼辦法過草地的呀?(幼:用氣球,風婆婆吹)(師引導幼兒把話說完整:小螞蟻是請風婆婆幫忙,將氣球吹起來的)小螞蟻真的很聰明哦,我們小朋友也很棒!我們誇誇自己吧!

活動三:(1)師:去水果城的路上真是困難重重啊,你們猜接下來小螞蟻有沒有到水果城呢?(E、點擊畫面5,播放錄音到。當然就能進來了!)

(2)師:小螞蟻進入水果城了嗎?爲什麼進不去!老爺爺除了一道什麼題目?怎麼讓腳不碰到地毯就能過去呢?老師這兒正好有毯子,一起來試試有什麼好辦法!(幼兒自由實踐,師指導)

(3)師:剛纔你們都用了什麼辦法過毯子的呀?(如:有幼兒跳過去,師:小螞蟻那麼小能跳過去嗎?我們再來看看其它的辦法)小螞蟻能通過老爺爺的考驗嗎?(G:點擊動畫6,卷毯子播放動畫錄音到最後)(動畫顯示關門)

(4)師:小螞蟻終於進入水果城了,太了不起了!小螞蟻怎麼過毯子的啊?(幼:把毯子捲起來跨過去)師:小螞蟻見到水果可開心了,你們開心嗎?

三、結束部分

1、師:那你們想不想再看一遍小螞蟻是怎麼來到水果城的?(播放完整動畫)

小結:看了動畫片,你們告訴老師故事裏的小螞蟻你喜不喜歡?你喜歡它什麼呢?我們小朋友們和小螞蟻一樣愛動腦筋,老師也很喜歡你們!回去以後,我們把兩隻小螞蟻的故事也告訴別的小朋友,好不好?

(活動結束,再見!)

教學反思

1、我認爲我此節課設計的比較合理,也是和我們孩子的房展特點,孩子接受的也很快,在課堂的反應也不錯。

2、活動過程中孩子們理解接受的相當不錯,整個活動中有遊戲活動,孩子極感興趣,能再快樂中吸取新的養分,他們願意參與遊戲,願意主動學習。幼兒就是要在遊戲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所以我們要把需要教給他們的東西穿插在遊戲中,幼兒也願和教師和同伴之間交往。

3、這節課的目標設計也不難,比較適合我班的幼兒,但是最後一個目標沒有達到,洗水果,在這節課上沒體現出來。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7

活動目標

1、樂於和同伴交流自己對冰激凌的體驗,感受夏天的樂趣。

2、大膽暢想冰激凌的形狀、色彩、圖案,體驗創作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日常生活中,家長已帶領幼兒品嚐不同的冰激凌。

課件準備:各種各樣冰激凌的圖片或照片、冰激凌簡筆畫;作畫音樂1段。

材料準備:畫紙,勾線筆。

活動過程

教師引導幼兒分享討論自己吃過的冰激凌

——你們喜歡吃冰激凌嗎?來介紹下你吃過什麼冰激凌?介紹一下它的口味、外形和顏色。(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即興用簡筆畫記錄幼兒所說的冰激凌。)

小結:冰激凌吃起來口感冰涼,有很多種口味、形狀和顏色。

出示冰激凌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並猜測它們的不同及口味

——大家看看這些冰激凌的圖片,它們有什麼不一樣。

——你覺得這些冰激凌是什麼口味的?(如,橙色——橘子味,粉紅色——草莓味,黃色——檸檬味等。)

教師幼兒暢想自己心中的冰激凌,並畫出來

1、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想設計什麼樣的冰激凌

——如果你是冰激凌的設計師,你會設計什麼樣的冰激淋呢?(根據幼兒的表述,教師更詳細地追問冰激凌的顏色、外形、口味等,引導幼兒將自己的設想詳細化具體化一些。)

——很多小朋友都有自己想要設計的冰激凌,現在大家一起動起手來,設計出你心中的冰激凌吧!

2、鼓勵幼兒展示自己設計的冰激凌

——你最喜歡哪一個冰激凌?爲什麼?(請相應的設計者上臺來介紹詳細的情況。)

溫馨提示

活動前的觀察是幼兒繪畫時能否創意表現的關鍵,因此教師要取得家長的配合,共同引導幼兒觀察不同冰激凌的外形、顏色等特徵,做好前期經驗的鋪墊。

在引導幼兒想象、交流自己準備設計怎麼樣的冰激凌時,教師要以最大的熱情鼓勵幼兒的想法,並及時追問冰激凌的顏色、外形、口味等,讓幼兒的想象更具有目的性。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8

活動目標

1.欣賞並感受散文詩中樹葉飄落的情趣。

2.初步嘗試用固定句式續編詩句。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對樹葉已有一定的認知基礎。

2.課件準備:《落葉》大背景圖、詩歌音頻、詩歌配樂音頻;詩句中的地點、角色圖等

3.紙面教具:打印紙質大樹葉一張,毛毛蟲、螞蟻、小魚、燕子的頭飾各一。

活動過程

教師出示大背景圖,播放詩歌音頻,讓幼兒初步熟悉詩歌內容。

1.引導幼兒觀察並大膽說出圖片的內容。

——看一看這幅圖上有什麼?你覺得這些樹葉會落在哪裏?

2.根據內容同步點擊出示對相應的地點、動物、事件圖。

——認真聽一聽,看一看,樹葉都落在了哪裏?

再次播放散文詩音頻,進一步引導幼兒理解散文詩的內容。

——誰過來了?它們把樹葉當作什麼?

——樹葉落到院子裏,小燕子怎麼說?它爲什麼這麼說?

教師播放散文詩配樂,根據圖片的提示,引導幼兒跟着師朗讀散文詩,熟知內容。

教師使用紙面教具頭飾+樹葉進行角色表演

1.教師邀請幾個幼兒角色扮演模仿小動物,其他幼兒學說散文詩的重點句式(例如一名幼兒扮小蟲,其他幼兒念小蟲的這一句)。

——這裏有一片這麼大的樹葉落下來,誰願意來扮演成小動物演一演?

教師啓發幼兒進行聯想,鼓勵幼兒繼續編後面的故事。

1.鼓勵幼兒相互討論,再請個別幼兒回答;

——想一想樹葉還會落在哪裏?還會被什麼動物看到?這些小動物會把樹葉當作什麼?(如“被小老鼠當作扇子”“被小猴當作口哨”“被小雞當作玩具”等)

2.幼兒說出的內容,教師根據自己的能力,酌情配以現場即興繪畫,或用文字的方式進行記錄。

3.教師與幼兒朗讀課堂上續編的內容,調動幼兒的情感體驗。

活動延伸

日常活動

幼兒用繪畫的形式把自己創編的內容記錄在畫紙上。

區域活動

把大樹葉投放在表演角,供幼兒繼續進行創編和表演。

活動提示

教師要通過朗誦、圖示、表演等方式,幫助幼兒充分調動個人經驗與情感體驗,引導幼兒間的經驗分享與情感共鳴,擴展想象空間。教師可以幫助幼兒把仿編的詩句片段完整連綴起來。在此過程中,根據幼兒的水平,教師要對幼兒的作品進行詩意的潤色。

本活動具有向各領域拓展的空間,如動物與環境的依存關係,因此,值得我們去挖據其內在的文學內涵,有機整合科學、藝術等領域內容,讓幼兒多維度地去感受美、體會美、欣賞美與表現美。

附【詩歌】

落葉

秋風起了,天氣涼了,一片片樹葉從樹枝上飄落下來。

樹葉落到地上,小蟲爬過來,在裏面,把它當作屋子。

樹葉落在水溝裏,螞蟻爬過來,坐在上面,把它當作小船。

樹葉落在河裏,小魚游過來,藏在底下,把它當作小傘。

樹葉落到院子裏,小燕子看見了,說:“來信了,催我們到南方去。”

中班數學活動《七隻小雞》優質課視頻+教案+教具圖推理遊戲大班數學活動《認識日曆》公開課視頻+原版PPT課件教案和反思+教材分析+教具圖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9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來理解兒歌的內容,從中發現顏色的微妙變化。

2、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進行詩歌的仿編。

3、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教學過程:

一、引入活動,幼兒產生共同興趣

今天老師已經成爲魔術師,想給我們小朋友來變個魔術,你們想不想看啊!在這個魔術中有許多的祕密,比一比,誰的眼睛最厲害。

二、教師進行調色操作,幼兒進行兒歌學習<一>幼兒分句學習兒歌

1、紅,黃顏色的混合

引入:你們瞧!老師已經準備了3杯水,看一看有什麼不一樣(顏色不同)我今天要用這些顏色來變個魔術

首先我拿出紅色,然後放入黃色,請小朋友仔細聽聽咒語:“紅色黃色手拉手,變成”

提問:有什麼變化?它是由哪兩種顏色變出來的?誰能夠告訴我,你聽到的咒語是什麼?(出示圖譜)幼兒學念。2、教師分別將紅藍,黃藍混合。

現在我們用別的顏色混合來看看(以同樣的方式來引出接下幾句)

3、教師小結

現在顏色越變越多了、這個魔術可真神奇,現在我把這些顏色怎麼變出來的,編成一首兒歌,名字叫多彩的顏色

二、幼兒完成的學習

1、教師完成的朗誦一遍提問:你在兒歌中聽到什麼顏色和什麼顏色手拉手,變出什麼顏色畫什麼?最後魔術師是怎麼說的?

2、請幼兒完整的朗誦。

3、請幼兒自由的朗誦。

4、請小朋友分角色朗誦

三、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詩歌創編。

1、魔術師變出的色彩能畫出許多的東西,請小朋友仔細的想一想變出的顏色還能畫什麼?(幼兒自由討論)

2、請幾名幼兒將自己編的組合兒歌。

3、請個別幼兒完成創編。

四、延伸活動

今天老師也給你們準備了許多顏色,你們試一試哪兩中顏色手拉手,變成什麼顏色畫什麼?《顏色寶寶變魔術》紅色黃色手拉手,變成橙色畫桔子;黃色藍色手拉手,變成綠色畫葉子;紅色藍色手拉手,變成紫色畫茄子;紅黃藍色手拉手,變成黑色畫車子。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10

活動目標:

1、欣賞詩歌,體會詩歌安靜、優美的意境和情感。

2、理解詞:掛、漂、盛的含義,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3、引起幼兒對月亮變化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初步嘗試仿編詩歌。

活動準備:

1、詩歌的背景圖一幅。

2、恬靜、舒緩的音樂;錄音機(或碟機)。

活動過程:

一、談話:"中秋節印象",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慾望。

教師組織談話:中秋節大家是怎麼過的?有沒有觀察月亮?月亮看上去怎麼樣?

二、感受、學習詩歌。

1、出示詩歌背景圖,教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請幼兒欣賞。

提問:喜歡這首詩歌嗎?你聽明白了嗎?月亮在什麼地方?

2、第二次欣賞教師的配樂朗誦,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1)通過想像、討論,重點理解動詞"掛"、"漂"、"盛"的含義,提問:爲什麼說"每一棵樹梢,掛一個月亮;每一灣池塘,漂一個月亮;每一個臉盆,盛一個月亮?"

(2)誰都看到了美麗的月亮?他們說什麼?

3、幼兒跟學詩歌。

請幼兒跟隨教師的朗誦學習詩歌,教師隨機指導幼兒的朗誦,如吐字發音、銜接等。

4、幼兒多種方式朗誦詩歌。

(1)完整朗誦。(教師可適當提詞幫助)

(2)分句合作朗誦。(例,甲:每一棵樹梢;乙:掛一個月亮……)

(3)配樂朗誦。(體會並大膽表現詩歌安靜、優美的意境)

5、啓發幼兒初步嘗試仿編詩歌。

通過提問:"我們還在哪裏發現過月亮?它看上去像什麼?" 鼓勵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大膽想象,嘗試仿編新詩歌,方法:可以個人或小組商討創編詩歌的一段,教師隨機用簡單圖標的方式記錄幼兒的語言,最後梳理小結,集體朗誦大家創編的新詩歌。

三、教師講評小結。

活動延伸:

1、此活動建議安排在中秋節前後,教師或家長應注意和幼兒一起充分觀察月亮並用語言講述月亮的變化和月亮的美。

2、與區域活動結合,在美勞區、語言區、科學區重點投放有關月亮的操作材料、圖書繪本、嵌板、操作卡等,供幼兒自主選擇。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11

活動目標

1.瞭解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節以及冬至節的來歷

2.感受繪本故事中冬至節的習俗

3.讓幼兒瞭解並認同冬至節,喜愛傳統節日,賦予傳統節日新的時代內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傳。

活動準備

1.通過網絡等途徑,收集與冬至有關的資料。

2.向老人詢問民間流傳的與冬至有關的習俗。

3.製作課件。

活動過程

一、交流信息,自然引入。

1. 播放《節氣歌》

播放二十四節氣歌,引出《冬至節》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引起幼兒的.好奇心,講述關於節氣的信息。預設: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並且是很重要的一個節氣。冬至這天,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時候,過了冬至開始“數九”,九九八十一天後,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

3.引出繪本故事《冬至節》

二、通過繪本故事說冬至由來

簡介冬至的由來、俗稱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黑夜會慢慢變短。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中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冬至是大雪 冬至後是小寒,因爲冬至沒有固定於特定一日,所以被稱爲“活節”;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冬至十天陽曆年(元旦)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

“冬至”又稱爲“冬節”。

三、說冬至傳說、習俗

過渡:爲什麼古代的節日還能保留至今?讓我們一起用傳說和習俗來“說冬至”吧!

1.用傳說說冬至。主要有:

傳說一:冬至餛飩夏至面。

傳說二:冬至吃狗肉。

傳說三:冬至南吃餃子北吃餛飩

2.用習俗說冬至。主要有:

(1)習俗一:祭天迎日、緬懷祖德——冬至之祭

(2)習俗三:葭灰土炭、圖歌消寒——冬至之娛

(3)習俗四:盛情敬師、贈襪履長——冬至之禮

(4)習俗五:精心寧神、食療養生——冬至之養

四、遊戲活動

用紙黏土製作餃子和湯圓,感受冬至節的氛圍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12

活動目標

1.通過談話,鍛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2.讓幼兒進一步體驗與老師、小朋友久別重逢的快樂情感,並用適當的詞彙表達自己的心情。

3.培養幼兒樂意與人交談、認真傾聽他人說話的習慣。

活動準備

1.開學第一天,老師熱情地迎接每一個孩子回到學前班,並與幼兒相互問候。

2.教學掛圖《開學了》。

3.幼兒用書第1頁。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掛圖,引人談話主題“開學了”。

教師提問:“開學了,小朋友和老師見面真高興,你猜猜他們都說了什麼悄悄話?”

2.引導幼兒描述自己上學的心情,並傾聽他人表達和轉述他人的心情。

(1)教師提問:“你想對老師和好朋友說什麼呢?”引導幼兒自由交談。

(2)組織幼兒相互交流,保障每個幼兒都有表現和表達的機會。交流內容:開學了,我有什麼快樂的事,有什麼不快樂的事,有沒有什麼擔心的事。

3.鼓勵幼兒運用詞彙進行口語表達。

(1)鼓勵幼兒運用“快樂”或“髙興”等詞語,說一句完整的話表達自己現在的心情。

(2)教師提問:“誰能來給大家講一講,你的朋友對你說了些什麼?”強化幼兒的傾聽行爲。

4.引導幼兒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的心情。

教師提問:“如果你很高興,你想用什麼方式來表達?”讓幼兒自主表現、自主表達。

幼兒可以用拍手、拍肩等表示高興,也可以用抹眼、跺腳等表示不高興。

5.幼兒、老師一起隨音樂集體表演。

活動建議

1.此活動適合剛開學時進行,可以拆分爲多個活動。

2.一週之內可進行第二次談話活動——“我的計劃”,弓I導幼兒制訂本學期的個人計劃,以便更好地迎接小學生活。

3.談話活動在培養幼兒傾聽和表述行爲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建議老師在組織談話活動時,首先營造一個寬鬆自由的交流氛圍,引導幼兒就一箇中心話題進行多方面的信息交流

4.延伸活動:仿編兒歌“如果感到(+高興、生氣等),你就……”,幫助幼兒認識自己的情緒。

[附]幸福拍手歌(美國傳統民謠)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快快拍拍手呀,看哪,大家都一起拍拍手。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擠個眼,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擠個眼,如果感到幸福你就快快擠個眼呀,看哪,大家都一起擠個眼。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如果感到幸福你就快快拍拍肩呀,看哪,大家都一起拍拍肩。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快快拍拍手呀,看哪,大家都一起拍拍手。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13

設計意圖:

《會唱歌的生日蛋糕》是一篇充滿想象的童話,是一個具有濃厚幻想色彩的故事。故事中雖沒有特別深奧的詞彙,但情節提取了幼兒生活中過生日的生活經驗,童趣又富有想象力。《綱要》中指出“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中班幼兒無意注意已佔優勢,語言表述能力也在迅速發展。爲給幼兒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的環境,我選擇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中我採用故事分段講述的方法,細化和麪、烘烤等難點。活動中的小結、教師提問都採用故事中的語句,在情境中讓幼兒參與,鼓勵幼兒大膽表述內心的想法,感受分享快樂的幸福。活動目標:

2.圍繞故事情節,耐心傾聽同伴發言並大膽講述自己的喜好和認知。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朋友之間讓別人快樂自己也很快樂的積極情緒,產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活動準備:

PPT,故事動畫,彩泥。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瞭解什麼是愛好。 1.說說彼此的愛好。

小結:小小的愛好可以給我們帶來大大的快樂!2.瞭解故事主角小熊的愛好。

二、想一想,我能爲你做什麼?1.傾聽故事第一段,我給外婆送蛋糕。

外婆的生日就要到了,小熊心想我給外婆送點什麼好呢?給外婆送一個什麼口味的小蛋糕呢?2.朋友一起來幫忙,唱歌和麪真熱鬧。

小朋友你們願意幫助小熊嗎?我們可以幫助小熊做些什麼呢?

三、聽一聽,生日蛋糕會唱歌。 1.傾聽故事第二段,和麪烘烤做蛋糕。 2.提問思考,理解故事內容。這是一塊什麼樣的蛋糕?

小結:真是有趣,愛唱歌的小熊做出了一塊會唱歌的生日蛋糕。小熊把蛋糕給小狗、小羊、小豬,每個人都吃了一塊。大家高興的吃着蛋糕,猜猜看三個好朋友發生了什麼?

3.感受讓別人快樂自己也很快樂。

小朋友,你們喜歡小熊嗎?你們和這隻愛唱歌的小熊在一起感覺怎麼樣?小結:原來讓別人快樂自己也會很快樂!快樂可以分享給每個好朋友!

四、猜一猜,故事最後什麼樣?

大家都吃到了會唱歌的生日蛋糕,肚臍眼裏冒出了好聽的歌聲,那後來怎樣了呢?

小結:小熊在大傢伙的建議之下,想到一個妙極了的好主意!我們一起做一個大大的蛋糕,裏面可以裝好多好多的歌呢!

五、玩一玩,快樂大家齊分享。 1.幼兒用彩泥合作一個大蛋糕。

2.教師講述故事結尾。你們說外婆收到這個會唱歌的生日蛋糕,會是什麼樣的?3.師幼完整欣賞故事。老師和你們一起講講這隻可愛的小熊,把快樂分享給每個小夥伴。

1.通過談話、觀察圖片,理解故事中“從肚臍眼裏冒出歌聲”等語句呈現的童趣意境。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14

活動目標:

1、產生節約用水的意識並能付諸行動。

2、幫助幼兒學習運用語言來表達,發展幼兒講述。

3、想像水娃娃的漫遊過程,樂意用自己的方式記錄和表達。

活動準備:

有關水的小遊戲。範例圖、記號筆、紙。

活動過程:

1、瞭解水的祕密,知道水娃娃都會到哪裏去漫遊。如水娃娃會到天上漫遊,又會變成雨點和冰雹到山上、陸地上,地底下、河裏、江裏。

2、我們經常玩水,發現水還有很多祕密,水可以使糖、鹽、味精溶解,我們生活上離不開水。

3、把小石塊、沙投放到水裏,老師:這些東西又怎樣呢?爲什麼會沉到水裏?請兩個小朋友上來試試。

4、知道了許多水的事情,也發現了許多水的祕密,讓幼兒互相交流不出淚;你們還發現了哪些水的祕密呢。

5、引導幼兒平時瞭解水是怎樣從自來水廠出來的?幼兒互相探討。

6、幼兒記錄(水娃娃到過的地方真多呀,現在把你最喜歡的一件事記錄下來,等會告訴大家。

活動結束:

繼續探討水的變化,瞭解水的祕密。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15

活動目標:

1、知道冰的變化。

2、有積極探索冰的興趣。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1、事先準備一些乾淨的冰塊。

2、準備不同形狀的容器,各種裝飾物品,繩子,彩色顏料水。

3、"好玩的冰"記錄表。

活動過程:

1、幼兒感知了解水會結冰,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師:今天我帶來了新朋友和你們一起玩!

師:你聽到水寶寶說什麼了?

師:水寶寶在什麼時候變成冰娃娃?

2、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冰的主要特徵。

(1)提問:你們想用什麼方法來玩冰娃娃?

(2)初次提問:幼兒用自己的方式玩冰,並用筆畫着記錄下來。

(3)提問:你們用了哪些方法玩冰?

(4)再次探索:教師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看、摸、捏、砸、嘗等)感知冰的物理特性。注意觀察並表揚探索方法特別的孩子,促進幼兒間相互學習。

3、討論、瞭解冰的物理特性。

(1)提問:你覺得冰娃娃是什麼樣子的?爲什麼?

(2)小結冰的特性師:原來冰娃娃有這麼多的祕密!無色、無味、透明、光滑、硬、易碎。

4、做實驗,引導幼兒觀察冰塊變化。

師:你忙你的冰娃娃和剛拿到時有什麼不一樣?

活動反思:

晶瑩剔透的冰,深受孩子們喜歡。他們對冰有着濃厚的興趣,可是對冰的認識僅僅是一些感性的經驗,對於冰的特性並不是很瞭解。在開展此次主題活動中,我從孩子們的生活中選材,設計教學方案,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實踐,喚起他們的已有經驗,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中,從幼兒實際出發,提供自我探究的空間,讓幼兒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出冰的主要特徵。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