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樂園 > 語文教學隨筆

語文教學隨筆

來源:女友組    閱讀: 1.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隨筆嗎?隨筆,顧名思義就是隨筆一記,篇幅一般比較短小。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學隨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教學隨筆

語文教學隨筆1

我上中學時正是“應試教育”發揮得淋漓盡致的時候,勤奮的我也深深厭倦了考試及課本。本來對新語文課本愛不釋手,往往等不到第二天就已瀏覽完畢,文質兼美的語文課本原本是最能吸引我的一本好書,結果卻被我恨恨地扔進了垃圾箱。一個小學生也能摸透了語文學習的訣竅:學好課本就能考出高分數。因爲語文學習萬變不離其宗,基本上就是一個模式:讀生字、解釋詞語、講解段落大意、總結主題(或中心)思想。翻來覆去老一套,老師一張粉筆一張嘴,一篇課文講到黑。最讓人頭疼的是,學生費九牛二虎之力,把老師寫在黑板上的主題思想,不但一字不差地照抄下來,而且要一遍一遍地讀,一遍一遍地背。尤其是到了期中、期末考試前,自己喜愛的課外書只好束之高閣,手裏捧着那些已經背了幾十遍的課文,儘管味同嚼蠟,但還必須得嚼了又嚼,那種讓人厭煩透頂的感覺我真真切切地不知體驗了多少回。考試剛結束,便氣急敗壞地把課本扔進了垃圾箱裏。

當了老師以後,厭煩課本厭煩考試之情就更深切了。每次考試前的一段時間根本無法讓心情安靜下來,拿着課本翻看了一遍再一遍,反覆揣測考試內容。有一次,我煞費苦心地找出一個段落,讓學生們分段、記段意。等拿到試卷一看,果然是這一段,喜不自禁。誰能料到,我與學生分析時將段落劃分爲三段,而標準答案卻是兩段,大部分學生的答案自然與標準答案不同,結果可想而知。當時真是感到這語文課沒法教了,怨天尤人,更恨那語文課本:學了多少遍考了多少次的課本啊,到底應該怎麼教怎麼學?天天啃語文課本的日子真讓人煩透了!李希貴局長在《爲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中談到這樣一幅情景:一些中學生走出考場後惱怒地撕爛課本、焚燒課本。你注意到沒有,一些學校考試還沒有結束,收廢紙的三輪車早已在校門前聚了堆。我常聽到老師們說:“學生讀也讀夠了,寫也寫夠了,恨不得早一天考完。”當學生們爲了應對考試而被迫一遍遍地讀寫課文時,你見過那厭煩的眼神是什麼樣子的嗎?我每當看到學生的這種神態,頓覺身心疲憊,搞不清自己究竟是在教育學生還是摧殘學生。當了老師就一輩子與考試牢牢地捆在了一起,成爲考試的奴隸,何時才能掙脫考試的枷鎖成爲自由人?

後來進行大量閱讀實驗,家長的眼都盯着考試成績,一旦考試成績差了,他們掀起的聲浪足以把我推到舊軌道上,好在一年級時考試成績和其他班差不多。二年級時我們學校的三個班參加全區抽考,語文成績第一,而且是遙遙領先。中年級以後,我班的優生率基本是100%。按領導的要求,我的學生在三年級、四年級時考六年級的卷子,成績竟然與高年級學生相差無幾。這下衆人相信了大量閱讀的效果。到了五、六年級,周圍的人對我班的考試成績失去了興趣,我自己也漸漸地不再關注考試,考試前後的日子越過越滋潤,考試的枷鎖不知何時已失去蹤跡。應試教育面前的笨老師,竟能過大量閱讀穩操勝券,大量閱讀實在惠及自身,澤及衆人。

快樂學習是大家的心願

家長們都喜歡做一個兩全其美的夢:孩子學得多是好事,但累着孩子就得不償失了。孩子的知識面要廣,考試成績要高,玩得還要痛快,這是家長、學生、老師共同的夢想。如果有失有得,那麼家長的眼睛就盯在“失”上,像手持放大鏡,把“失”無限放大。這看似對老師要求太高,實際是這是人之常情,每一個家長都這麼想,我也希望我女兒能接受這樣的優質教育。07年8月底,我向湯校長要求教一年級,對我的教學情況瞭解頗深的武寅冬老師決定讓五歲的女兒王馨婕做我的弟子。後來,王馨婕的爸爸通過書信講了每一個家長的心願。

韓老師您好!

很高興看到您的來信,看到孩子又在學習上取得了進步,我們一家都很高興,我們知道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都凝聚着老師的心血。孩子年齡小,上學早一點,這就勢必讓老師們在王馨婕身上多付出許多,多費心許多,給老師們添麻煩了。

說實話,當時讓王馨婕跟韓老師上學,我是有顧慮的。武寅冬回家經常說韓老師是名師,在語文教學上有獨到的研究,已經取得了很大成績,女兒能跟韓老師上學,實在是太幸運了。但您以前和武寅冬沒有在同一所學校教書,她也缺乏對您全面細緻的瞭解。再加上孩子年齡小一些,閱讀量又這麼大,已經大大超出了普通學生的認知水平,孩子能吃得消嗎?既然是試驗課題,那就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敗的可能,或者在其他的孩子身上成功了,而王馨婕卻不適合,那又怎麼辦?所以我在這件事上是比較矛盾的。一方面擔心孩子小,怕累着她,還擔心跟不上,挫傷孩子的自信心,對身心發展不利;又希望孩子跟韓老師多學點。可是慢慢地我發現我的擔心是多餘的,王馨婕每天都很快樂,也沒有在家寫作業。回家後經常談起她的韓老師,表現的既親切,又崇拜。而且非常關心她們班集體,和同學們相處得也很融洽。不知不覺中王馨婕已經由一個懵懂玩童變成了一個小學生,這裏面花費了老師們多少心血。

這段時間王馨婕經常“出口成章”,有時甚至“語驚四座”,在說話時經常用到她學到成語、俗語,而且大部分用得恰如其分。最重要的是孩子喜歡看書了,一般的少兒讀物即便是沒有拼音也能閱讀了。我認爲這太重要了,甚至比她多認識1000個字,多算100道題還重要,因爲她對學習感興趣了,這可能是韓老師“課內海量閱讀”的最終目的吧。韓老師在信中提到作業,王馨婕說在學校已經做完了,不知是不是這樣?在學習上我對她要求比較鬆,覺得孩子還是玩童,還是要多玩一點的,讓老師費心了!

最後祝韓老師身體健康,孩子們天天進步!

王馨婕的爸爸王愛國

二00八年五月七日

“書面作業”處理不好,快樂學習的目標就實現不了,尤其一年級的寫字教學,是一個繞不過去的難題。進行“海量閱讀”一定要在“寫字”方面找一個雙贏的計策,既要學紮實,考試成績不能受到影響,又能省時高效,絕對不能給學生增加半點負擔。書面的作業要當堂完成,基礎知識在課堂上學得紮紮實實,回家一點兒作業也不倡導寫。

高效省力的寫字教學

在《閱讀是識字的源頭活水》中介紹了閱讀、識字、寫字不同速的做法,低年級的寫字教學貫穿於整個學期,比閱讀、識字慢兩拍,但與常規的寫字教學相比,我還是想法設法在夯實基礎的前提下提高寫字教學的效率,以節省出時間進行“課內海量閱讀”。

整體輸入筆畫

指導一年級學生寫好字是“難中之難”。認識筆畫名稱,教了20遍學生還記不住;認識田字格,幾條線就得教大半節課;引導學生觀察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老師一邊板書,一邊回頭瞧誰在搗蛋……好累!課間還要往黑板上畫田字格,鈴聲響了再去教室,保準手忙腳亂。我討厭這些活──乾脆都省掉得了!

於是,我不再單個筆畫教,而是在教基本字之前,把漢字的基本筆畫編成兒歌誦讀,這是前借鑑遼寧東港實驗小學的經驗。即:

點橫折 豎橫鉤 豎提豎折豎彎鉤

橫豎彎 捺斜鉤 豎鉤撇點橫折鉤

撇撇折 提彎鉤 橫折折撇橫折彎鉤

橫折提 橫折彎 橫撇臥鉤橫撇彎鉤

教學時,把筆畫抄寫在長條紙上,貼到黑板上方,教師指着筆畫有節奏地領學生念筆畫名稱,從一行一行地教,到從頭唸到底;從每節課都念到到一日一念,再逐漸減到一週一念。學生晃着腦袋念,搖着身子念。看着黑板念是好學生,閉着眼念也不受批評。說這是“機械”也罷,“死記硬背”也罷,但學生無一例外地都會按順序唸了。識字教學開始後,每學一個新筆畫,就不用一遍一遍告訴學生筆畫名稱了,只要用教杆往長條紙上相應的筆畫一指,學生便唸唸有詞,從“點橫折”唸到那個筆畫時興奮地大呼筆畫名稱,喊叫聲此起彼伏,猶如發現了新大陸,叫一百遍都不嫌累,早找到的孩子興奮地叫,晚找到的孩子也覺得自己本事挺大。這樣的教學效果與老師聲嘶力竭地一遍遍教的效果能一樣吧?這是孩子們自己的發現,不是老師告訴他們的結果。

語文教學隨筆2

儘管現代漢語取代文言文已有近百年的時間了,但是由於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和我們偉大祖先所創造出的燦爛文化需要後人的傳承與發揚。因此,文言文仍然佔據着中學語文教學不容忽視的比重。然而,傳承這些不朽的文化遺產卻成爲師生們的心腹大患。甚至還有人編成順口溜說:一怕寫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樹人!據調查顯示:當今中學生中有高達86%的孩子討厭文言文。原因何在呢?其一是因爲沒有了文言文的語言環境。今天人們的交流和寫作都充斥在現代漢語的語境之中。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文言文幾乎消失殆盡。加上文言文與現代漢語在詞、句以及表達方式上存在着明顯的差異。因而,讀不懂就成爲欣賞文言文最大的障礙,正如大多數人不喜歡讀外文和科學著作一樣。理解這關過不去,其他感情就無從談起。其二是由於在文言文教學的過程中存在着嚴重的問題。現在的文言文教學往往只側重於對文章重點字、詞、句的記憶性積累。彷彿只要背過了這些,解讀、欣賞古文便會不成問題。其實則不然。對文言字詞的積累與理解古文是相輔相成的。只有真正理解了文本,纔能有效地記住字詞,進而擴展閱讀範圍,達到更好地鑑賞古文的目標。那麼,在現實的教學中該如何教好文言文呢?許多專家給出的建議便是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語感。

何爲文言文的語感?其實就是對文言文的感受和理解能力。人們常說:形成語感是學好一門外語的關鍵。對於文言文來說也是如此。對文言文語感的形成程度,王寧先生做出了三個階段的劃分:片段語感--斷續語感--全面語感。其中,全面語感是指可以“暢通無阻”地閱讀古代任何典籍,這隻有當今的古漢語專家們才做的到。而大多的學生往往只能達到第一階段的水平。通過不斷的學習、積累才能逐漸向第二個階段過渡。由此觀之,幫助學生實現這兩個階段的跨越,引導他們喜歡上文言文是現代語文教學不可迴避也是至關重要的責任。

如何培養學生對於文言文的語感呢?

首先,在指導學生翻譯的過程中要堅持“直譯爲主,意譯爲輔”的原則。因爲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過程實際上也是積累文言知識的過程。所以,只有堅持直譯爲主,竭力保留原文用詞造句的特點和語言風格才能不斷加深對文言字詞句,尤其是文言虛詞和一些特殊句式的理解和鞏固。

其次,要鼓勵學生多查多思。正因爲文言文和現代漢語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因此,在閱讀文言文的時候纔不能憑空地望文生義。否則,對古文的閱讀能力不但不會得到提高,反而會走入誤區,甚至鬧出笑話。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一定要引導學生養成運用工具書的好習慣。與此同時,在遇到疑難問題的時候要鼓勵學生多思考、多探究,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只有這樣做,才能讓學生的文言天地充滿生機和活力。

再次,重視對學生進行文言文的閱讀遷移。在講授課文的同時,精心選擇一些文章立意、語言風格、寫作背景相似的文章作爲補充。讓學生在比較閱讀中加深對所學文言知識的理解和鞏固,同時還可以擴大學生的古文閱讀面,更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文言文語感。

最後,引導學生多讀多背。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今天的學生之所以對文言文感到陌生和恐懼,就是因爲他們“囊中羞澀”。著名語言大師王力先生說:“我們必須多讀古文,最好是熟讀幾十篇佳作,涵泳其中。”因爲只有如此,才能幫助學生在他們的思維世界中創造一定的文言文的語言環境,從而形成文言文語感。

語文教學隨筆3

聽特級教師薛法根老師的課,總有如沐春風之感。薛法根老師的課,清新自然,幽默風趣,充滿智慧,學生不知不覺地走進了質樸悠遠的境界。這裏,我們以薛老師執教的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桃花心木》一課爲例,談談他課堂教學和諧、智慧、圓融的特徵。

一、和諧——學習目標清晰呈現

特級教師薛法根老師的課堂幽默風趣,教師與學生平等對話。薛老師站在學生面前,似一位娓娓道來的大哥哥。薛教師總是適時示弱,把學生推到前臺,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角。和諧的師生關係、精彩的引導語言、幽默風趣的交流、接連不斷的笑聲,構成了薛老師課堂的和諧樂章。如《桃花心木》一課,薛老師這樣輕鬆實在地導入:

師:請同學們拿出一張紙、一支筆。每個人都看着我的臉。我看到每一個同學的眼睛都很有神,很有精神。你們長着兩隻耳朵,要學會聽。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段話,這段話的含義非常深刻。這樣的句子文質兼美,我們要把它記下來。

(請三個學生到黑板上聽寫)

師:在不確定中,我們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不會依賴;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深化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爲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教師提醒學生,聽寫之前要聽完整,記住了要寫的話,然後再寫。教師提醒學生檢查:“這叫做會檢查,能主動檢查的同學是很了不起的!”教師要求學生自己檢查。

師:我們來看黑板上三位同學的默寫。請你讀一讀,發現問題了嗎?

生1:第一個的默寫少了個“出”字。師:少了一個字意思就會大不一樣了。生2:第二個的默寫把“感受”寫成了“感知”。

師:默寫後一讀就發現了問題。默寫好,我們還要讀好。

薛老師於輕鬆之中,將學習目標清晰明白地表述清楚,學生在學習之中不折不扣地達到預設的目標。薛老師無論到什麼地方借班上課,總是和學生的心理距離很近。學生猶如見到一位好玩的大哥哥,非常喜歡他寬鬆的課堂氛圍。和諧的師生關係、平等對話中的首席,薛老師於輕鬆詼諧之中達到這樣的境界。

二、智慧——語言思維精神共舞

初聽薛法根老師的課平凡素雅,似乎沒有驚人之舉,然而細細咀嚼回味,又有無窮意味蘊含其中,似陳年老酒,清甜濃烈。薛老師的課不僅着眼於學生紮實的語言文字訓練,還關注深刻的思維訓練,更重視精神世界的深邃探尋和引領。 1。於無聲處聽驚雷——紮實的語言文字訓練薛教師重視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紮實的聽、說、讀、寫的語言文字訓練,尤其重視目前大部分教師容易忽視的讓學生主動提問這一訓練,培養學生主動提問、學習概括的能力。

師:這裏有一個詞叫“不確定”,我們說一般的人種花、種樹、種草都要按時澆水、施肥、除草,這些對花草樹木來講是“確定”的。在課文中,種桃花心木苗的那個人的表現卻與衆不同,他讓人感到奇怪。

(板書:奇怪)他的好多做法讓人覺得不可捉摸,不可理解。仔細讀讀課文,看看哪些地方讓人覺得奇怪,邊讀邊把它們畫下來。

(學生讀課文,教師行間巡視)

師:有些獨特的地方一眼就能看出來,有些獨特的地方你要用心去讀、去感受才能發現。

師:請你先讀一讀令你感到奇怪的語句,然後告訴大家,奇怪的是什麼。

生:奇怪的是,他來得並沒有規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纔來一次;澆水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奇怪的是爲什麼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

師:這裏有兩個問題,你說得不夠概括,要說明白、說清楚。第一個“奇怪”是什麼,第二個奇怪什麼。

生2:奇怪的是他來得沒有規律。

(板書:沒有規律)師:你知道他什麼時候來?能確定嗎?

生:不知道。師:這就叫做“不確定”。

生3:第二個奇怪是他澆水的量也不確定。

師:還有什麼地方讓人覺得奇怪的嗎?

生4:令人奇怪的是,他來澆水的時間不確定,澆水的量也不確定;更奇怪的是他來作者家喝茶的時間也不確定;更奇怪的是他每次都會帶幾棵桃花心木苗來補種。

師:這就叫做會概括。會概括你就會讀書了。你繼續說,還有什麼奇怪的?

生4:沒有……(衆鬨笑)

師:怎麼沒有了?那不是完了?你找的這些奇怪並不奇怪,課文中明明有“奇怪的是……越來越奇怪的是……更奇怪的是……”,誰都找得出來。這還不算有本事。有本事的課文沒告訴你這是奇怪,但是你能問出奇怪。看看誰會發現。

生5:我奇怪的是這個人到底是懶的還是不懶的?

師:哦,有了一個疑問,看得出你會讀書,這次你的眼鏡沒有白戴。(衆人再笑)完了嗎?你就看這個懶啊?你看出來了嗎?還有一個地方,我一定要你看出來。(衆笑)

生5:忙人怎麼可能做事那麼從從容容?可以看出來,他不一定忙。

師:到底是忙還是不忙也有疑問了。你看,會讀書了,能讀出疑問來了。對這個忙產生了__________疑問,還有嗎?這時候還能找出來的同學就了不起了。

生6:我還能從這裏看出疑問來:“到底應該什麼時間來?多久澆一次水?桃花心木爲什麼無緣無故會枯萎?如果你每天來澆水,桃花心木苗該不會枯萎吧?”

師:幾個問題?四個問題啊!一連四個問號啊!你們看他多會發現,有問號的地方說明感到奇怪,心裏有疑問。都找到了嗎?現在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他感到奇怪的地方,一直讀到四個問號。自己讀,體會他的疑問。薛老師引導學生直接與文本對話,以“仔細讀讀課文,哪些地方讓人覺得奇怪”作爲文本閱讀的主話題,學生將文本中顯性和隱性的奇怪之處逐一找出,這樣培養了學生主動提問的能力;同時,他們學會如何概括問題,並對概括出來的大小問題進行有效的梳理。教師真正成爲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介紹人。教師再針對學生的疑問展開教學,顯得有的放矢,這樣的教學凸顯了教師的智慧。

語文教學隨筆4

以追求美的享受——語文課注重審美體驗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潛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蒐集和處理信息的潛力。

語文教育就應而且能夠造就現代化社會所需的一代新人發揮重要作用。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構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標中在闡釋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中將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語,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潛力、閱讀潛力、寫作潛力、口語交際潛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升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構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作爲重中之重。另外還需要清楚的是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就應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超多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每個語言文字都是一顆跳動的生命,都具有必須的感情色彩,豐富的內涵,“花”能使你想到百花盛開,那五彩繽紛的大花園;還會是你想到,那不十分引人注目卻那樣堅韌,在風雪中傲立的小花。“百合花”讓你感覺到清純,淡雅。“玫瑰花”則讓你感覺豔麗芬芳,熱情似火。僅僅是“百合”與“玫瑰”兩個詞語的不一樣,僅僅是這兩個字的差別,給我們的心靈帶來不一樣的刺激,感受。這就是我們的母語所賦予我們的空間,靈感。也是唯有我們的母語纔有如此的魅力。每個跳動的音符都會激起孩子們的遐想,給人以美的享受。都能使你產生豐富的聯想,都會讓你想到一幅幅生動的畫面。

作爲語文老師的我們,應指導孩子們賦予每個文字以新的生命賦予它變化的色彩,使他盡顯英雄本色,盡其使命。也應讓孩子們盡情享受文字給他們帶來的快樂,用孩子們的特有的童音,用他們獨特的理解,讓他們暢遊在知識的海洋中,那是最高的一種境界。我在不斷追求着。我們努力創造機會,讓孩子們在學習語文中不斷感受美,創造美。讓每個中國人都喜歡我們的母語,這是每位語文老師甚至說是語文教育工作者肩負的職責。

語文教學隨筆5

隨着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都在發生着變化。教師的觀念在逐漸更新,教師的角色在悄悄變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慢慢凸顯。以培養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個維度爲目標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學前臺。在我不到兩年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有過困惑,有過思考,也取得了一定的進步。現把自己平時的一點心得拿出來與大家一起交流,希望大家能給予指導與幫助。

一、讓課件成爲渲染課堂氣氛較有效的武器

課件圖片能發展人的思維,能給人以最大限度的聯想,並且給人無限的美感,讓人盡情想象,思索,潛移默化地發展思維能力。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適當地添加些圖片,或配樂課件,甚至一段錄像,不僅能調節課堂氣氛,給人輕鬆愉快的感覺,還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桂林山水》一課描寫的是“南國風光”,如何讓學生去體驗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過圖片、錄像資料展示美麗榕樹,而後,引導學生把自己美麗的家鄉介紹給大家。孩子們充滿着自豪感,飽含着對家鄉無比的熱愛之情讚美着……這樣,孩子們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

二、讓學生積極參與故事的發展意識。

當今,課堂教學中,師生雙方的交流構成課堂主陣地,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教學效果的好壞,關鍵看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對小學生來講,如果能採用一種調動其積極性有效的教學方法,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潑好動,我們在教學中如果能利用這一點做文章,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學《東郭先生和狼》這一課的時候,爲了讓學生更好的去理解課文的真諦,同學們將課堂上學到的動作將課文進行表演,課堂的內容以一種生動可見的形式深入孩子的心靈。

三、適當安排繪畫,增添課堂情趣。

語言文字是一種抽象的符號形式,美術卻是直觀的藝術形式,而且美術在啓發人的形象思維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等方面有其獨到的效果。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合理地安排學生進行繪畫,不僅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課文的內容。例如:在《荷花》這一課中,我先自已畫一幅白色的素描荷花,讓學生通過圖,先了解荷花是什麼樣子的,對它有一個初步的瞭解,要不然單從課文上簡單的文字來理解,他們對此還是茫然。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給孩子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麼啊?課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臺。

把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從傳統模式轉變過來,溝通語文學科與音樂,美術學科的聯繫,把語文學習中的讀與唱,畫,演等有機結合,讓語文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且能培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全面提升學生的素養。在這紛繁的課改大潮中,作爲一線教師,面對先進的教育理念,瞻前顧後不好,裹足不前不好,邯鄲學步也不好。擁有可貴的靈魂思想,善於去僞存真,學會吸取精髓,才能在學習借鑑的同時,減少在左右搖擺中的機械追隨與模仿,潛心提煉,才能教出自己的特色。

語文教學隨筆6

讓學生學得有趣、學得有味,致力於學生終生、全面發展,突出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是每個語文教師的責任。小學六年級的學生通過幾年的閱讀積累,已儲備了一定的知識,也有着相應的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這些學生即將邁入中學的大門,如何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有效發展他們的語文能力?我認爲應做到一下幾點:

一、因勢利導

六年級學生在校園裏顯得更爲活躍,他們有熱情,也顯得任性、容易衝動。有時他們會在桌面上、牆上寫幾句小詩、一行話語,好象像以此表達對學校的留念。教師如何因勢利導,抓住學生的情感契機,引導他們以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呢?實踐證明:積極疏導,把他們的心語得以外化,由此激發他們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是有效的路徑。

二、融會貫通

六年級語文教學如果僅憑几十篇課文的精講深挖、設計無數的練習,由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習作水平,往往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提高。的確,課文只是個例子,應由一篇文章的閱讀觸及其餘,啓發學生把知識融會貫通,靈活、高效地學,有趣有味地學。

三、開發課程

在實際課堂中,特別是六年級語文教學中,難以聽到琅琅的讀書聲,如果我們基於以培養學生的讀寫興趣爲目的、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爲根本,必然會摒棄。所以我們應該利用一切機會激發他們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同學們覺得畢業前的學校生活是緊張有序的,也是豐富多彩的,令人回味的。在他們的習作裏、日記中有生動的記錄,還有的以詩與畫的形式、書信的方式告訴自己的親朋好友,這是沒有預設的、水到渠成的語文學習活動。

我們該認真反思反思教學中的一些行爲了。《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探討實施絕非上幾節公開課、寫幾篇文章、出幾份試卷所能涵蓋的,它的積極實施是體現在每個教學進程中的,六年級的師生同在新課標的背景下,應共享一片豔陽天。

實踐證明,在生動活潑、師生互動的課堂裏、在豐富有趣的活動中,六年級學生的知識、能力會喜獲豐收,他們的情感會得到昇華,語文學科的魅力才足以得到展現。

語文教學隨筆7

因爲喜歡教學工作之餘喜歡看點閒書,有時心動手癢也會寫點小文章來自娛自樂。所以我有時認爲自己是適合一名語文教師的。可是,自從前不久看了一篇題爲“語文教師的專業修養問題——在陳日亮語文教育思想研討會上的發言”的文章後,我便一點也不敢再有這樣自以爲是的自信。我從書中摘抄了以下最喜歡的幾句話:“一個好的語文教師,必須具備對於語言表達的敏銳的規範感,對準確、妥帖、簡練的語言的瞬間感覺與判斷。”“所謂規範意識,就是無論寫字、遣詞、造句、使用標點,都要講規範;另一方面,就是對錯別字,對亂點標點,對不規範的用詞、病句,有一種特殊的敏感,即所謂“瞬間感覺和判斷”,不假思索就作出近乎本能的反應。”這是文中最讓我爲之感動的一個小細節,作爲北大著名教授錢理羣在談到自己時,這樣寫道:“……直到現在,還保持着這樣的習慣,無論走到哪裏,在什麼地方,只要看見錯別字,錯誤的標點,病句,就看得不順眼,心裏彆扭,恨不得馬上就像改作文那樣提筆把它改過來,這就是語文老師的職業習慣。說難聽點,這是職業病;說好聽點,這是職業責任感。”

作爲語文老師的我,以上的文字讓我讀了不由爲之心動。[]憑着多年來對文字一種本能的敏感,我認爲,這些看似平淡無奇的幾句話,如果沒有切身體會並經過仔細推敲是無法寫出來的。我反覆品讀這些簡潔而富有真知灼見的文字,想到自己身爲語文老師卻如此缺乏應有的專業素養,實在羞愧不已。在這樣的閱讀思考中,我告訴自己:從現在起,任何時候,都不要輕易忽略教育教學中的任何一個細節。

以上的閱讀使我不由回想起了不久前聽課時的一個小細節。一個年輕的男老師在執教《閱讀大地的徐霞客》一課時,在教學過程中,當學生將“鍥而不捨”的“鍥”讀成了“qì”音時,教師立即給予糾正,不過,令我們奇怪的是,沒過多久,該老師在讀到這個詞時自己卻又把它讀成了“qì”。所以在評課研討的時候,大家紛紛又提到了這一點。在評課,我向大家坦誠自己其實也鬧過幾次這樣的“笑話”,雖然平時上課藉助課本,臨時糾正了自己和學生原來沒讀準的字音,但是,因爲平常沒怎麼在意去改正它,所以過後很快又讀成自己原來一直習慣的錯誤的讀音。然而,評課歸評課,我並沒有把這樣一個不值一提的小細節放在心上,因爲我在平時的教學工作、日常言語表達中也並不怎樣在乎音準這一方面。

讀書會使人的目光變得更敏銳、更善於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這是一直以來讀書帶給我的一大收穫。關於這一點,我想以最近發生在我課堂上的一個小細節爲例來談。上一週的一節複習課上,上課時,我讓全班同學一齊背誦上學期學過的一篇文言文《學弈》。學生將“使弈秋誨二人弈”一句中的“誨”讀成“huǐ”。可是我一時無法確定他們是否讀對,所以當即查了字典,然後馬上糾正他們的讀音,在給學生糾正讀音之後,我懷着真誠的態度向學生表示自己的自責和慚愧。因爲這在當時的我看來真是一件應該感到臉紅的事,雖然是上學期剛教過的課文,而作爲語文老師的我竟然沒能對學生這個錯誤的讀音作出“瞬間感應”。這課堂上的一個小小的細節引起了我的注意,於是下課後我立即在筆記本上記下了自己的反思。上學期教過的課文,學生竟然全體讀錯,這難道不是作爲語文老師的失職嗎(我不認爲這是故意小題大作)?於是我在想,爲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我回想起在自己的印象中,一直將“誨人不倦”中的“誨”讀成“huǐ”音,此外還有最爲關鍵的一個原因是:自己平時不怎麼在意糾正自己不會讀或讀錯的字音。所以不管當時在教這篇課文時自己是否有讀正確並糾正學生的音準都已不再重要。由這個小細節中我突然又想到了最近複習時發現的一個實際問題,在教學生整理複習各個語文知識點時,我發現大多數學生在拼音這一部分掌握得不太好,可我卻一直苦於找不到問題所在。此刻通過這一個小細節的反思,我竟意外地找到問題的答案——原來最大的問題在於自己。寫完這一句,緊接着我腦海裏迸出一句:什麼樣的老師便只能教出什麼樣的學生,老師怎樣的素質、習慣決定了學生的素質、習慣。以後如何才能使自己避免再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我想解決的辦法就是:首先不斷提高自己對語言的規範意識和感應能力,才能在教學中對學生出現的錯誤及時給予糾正。

最後我想,作爲一名老師,如果我們真的願意靜下心來多點讀書、多嘗試、多思考,每天就會不斷有新的問題,新的發現在等着我們,使我們在瑣碎繁忙的教學實踐中體驗思考、創新帶來的充實與樂趣!

語文教學隨筆8

教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時,我將課文中的生詞工整地抄寫於黑板上。

學生讀完課文,開始認讀生詞,學生讀到“尷尬”時,我猛然發現自己寫了兩個大錯字在黑板上。怎麼處理?我的思維飛速旋轉着,想起一位專家的話,敢於向學生承認錯誤,學生會諒解你的。於是,我很坦然地對學生說:“老師此時非常尷尬。猜猜看,老師爲什麼尷尬?”

經這一提示,學生們驚喜地叫起來:“老師,‘尷尬’這個詞寫錯了。”我追問一句:“當老師發現自己寫錯的時候,心裏會怎樣想呢?”有學生說:“老師覺得很難爲情,怕我們笑,丟了面子。”又有學生說:“老師不改正,又會誤導我們,對不起良心。”“對呀,老師此時擦也不是,不擦也不是,這就是——尷尬。”“進也不好,退也不好,處於兩難的境地,這就是——尷尬。”

“此時,老師還想問問你們,你們會笑老師嗎?”

學生們紛紛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就改,善莫大焉。”也有學生居然想出了:“老師是故意寫錯了字,考驗我們是不是細心,能不能看出來。”

最後,我很誠懇地對學生說:“老師很高興你們有這麼寬大的胸懷,善待別人的過失也是一種美德。說實話,老師確實沒看細緻,錯把去掉一點的‘尤’字看成‘九’字,希望大家別像老師今天這樣。今後細緻一些,就會少一些尷尬。”

面對自己的教學失誤,我沒有采取“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維護自己的面子,而是非常誠懇地向學生承認過錯,引導學生思考教者此時的內心感受,不露痕跡地讓學生感悟了“尷尬”的含義,加深了對該詞的記憶。而後進一步引導學生探討如何對待別人的過失,這時不僅僅是詞語的教學,教者以自己的言行進行了一次生動的人文教育,培養了學生健全的人格。“尷尬”不再尷尬,錯誤同樣綻放精彩。

上述教學案例是成功的,但我們不得不從另外一個角度思考,教學中的一兩次失誤在所難免,學生會原諒你,但如果經常犯這樣的錯誤,叫學生怎麼認可你的`教學水平,又如何叫他信服地喜歡上你的課呢?要想上好課,沒有課前的充分準備,沒有對文本的細讀,想靠課堂上的臨場發揮是絕對不可取的。

語文教學隨筆9

本學期我擔任九年級一班的語文教學工作,到目前爲止,初中三年語文新課的教學任務已經基本完成。爲了提高我校語文教學質量,讓學生在中考中能考出好成績,我校初三語文備課組全體教師經過仔細磋商,在全面分析課程標準和考試標準的基礎上,特制定本複習計劃。

一、總體思路

由於語文學習是分階段、分課時進行的,每個階段每個課時都要接觸一些新知識,而學過的知識則變成了舊知識。新舊知識之間本來是有聯繫的,但由於語文教學中的階段性,使知識之間形成了間隔。爲了使新舊知識能相互溝通,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從而形成知識網絡,達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目的,我們採取疏通思路,分階段分步驟複習的方法。

二、具體做法

(一)課本知識的複習階段

分冊複習梳理整個中學階段1—6冊語文課本的知識,使之系統化,使以前零散雜亂的知識有條有理,便於學生理解。

1。 複習重點:課文的字、詞、句,理解記憶

2。 複習難點:①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的聯繫與區別。 ②瞭解其基本的文學知識,

如,記敘文的要素,說明文的說明順序,說明文的結構,說明文的說明方法,議論文的三要素,議論文的論證方法,議論文的結構等,以此落實到一至六冊課本中的重點篇目中的重點語段的閱讀和理解。

3。 複習目標:①掌握其它文學體裁的常識,如散文、小說、童話、寓言、神話、詩歌、戲劇。②掌握一些重要的文學常識,側重於一些名人大家,如魯迅、唐宋八大家等。 ③分冊複習是對教材的忠實,針對一、二、四、五班的學生來說十分重要和必要,我們一冊書一週,約六週(一個半月),每冊複習完成之後,輔之以選擇的題精練。

4。注意事項:針對本班的同學,在以上覆習的基礎上,選擇大量的題加強訓練,在知識的運用上加深加寬。這個階段的複習目的是以教材爲本,幫助學生過好課本關,掌握好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就這些內容一般怎樣考,會出現哪些問題及怎能樣應對,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

(二)知識點歸類複習

在課本知識複習的基礎上,把初中階段要求掌握的知識點作如下幾大類複習:

1、基礎知識及語言運用

這裏面的知識點多,但主要是要求學生會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問題。也就是要求學生能仿句、能對對聯、能根據一句話提練觀點、能簡明、連貫、得體地使用語言等等。

2、閱讀訓練

(1)現代文閱讀

現代文閱讀是中考複習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我們將對現代文進行分類,即記敘文(包括散文、小說)、說明文、議論文三類,每一類都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通過對近幾年各地中考題研究發現:中考現代文閱讀體裁多樣,題材豐富,意蘊深刻,強調整體感悟。《課程標準》指出:“閱讀評價要綜合考察學生閱讀過程中的感受、體驗、理解和價值取向。”因而我們在複習時必須讓學生對每一類型都要涉及,但又不能面面具到。我們準備在複習時做到突出重點,抓住難點,授予方法。具體方法如下:精心選取閱讀材料,主要選取意蘊深刻、對學生有情感教育作用的、能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有引導作用的文章;精心設計問題,着重設具有層次性、能考查學生對整篇文章融合貫通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着重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注重方法指導,在解答閱讀題時,我們要求學生不要去關心問題的答案,而要總結有關規律性的知識和解題的思路方法。

(2)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是我國古代文化的重要載體,是現代漢語的源頭,學好文言文是繼承民族優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學好語文的需要。《課程標準》指出,文言文的學習目標是:“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80篇。”文言文閱讀是中考語文試題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中考命題上除了取材課內的文言文段外,課外閱讀文段必須難度適中。在試題設計上“言”“文”並重,即既考查學生文言基礎知識,也考查學生對文意的理解和把握。近幾年來,對文言文的閱讀開始重視對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評價能力的考查。因此我們在閱讀訓練時也要向這一方向發展。

3、作文訓練

瞭解說明文、議論文的常見結構模式,重點放在記敘文的寫作指導上面,要求學生能夠準確地審題,正確地選材、立意、結構文章,板書正確,爲良好寫作打下基礎。爲使絕大部分學生畢業且成績較好,必須重點落實第一、第二階段的複習,總耗時約二個半月。

我們在這一階段主要讓學生會學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讓學生明確每一類文章的寫法。同時讓學生限時作文,養成寫作文的好習慣。

(三)綜合強化複習階段

這一階段的複習目的是:通過訓練,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閱讀理解和寫作題就很好的訓練了學生的這些能力,因此我們準備重點訓練這些內容。

1、閱讀訓練,前面已講了複習方法,在這裏只是把各種方法進行綜合,從而讓學生提高。

2、寫作訓練

在這一階段,我們準備突出針對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訓練,指導學生。同時強化限時作文。

3、精選部分中考試題,組成幾套專題練習,進行強化訓練。

4、精選幾套中考模擬試題進行近似實戰的強化訓練,注意發現問題,及時指導。在這時應讓學生適應,但要控制次數,防止學生產生厭考情緒。

三、作文訓練側重於名篇,摹擬其謀篇佈局,刻意選材新穎,內容新奇,力爭讓每位學生寫好記敘文,能把人或事件完整地交代清楚。舉行寫作知識的講座,讓學生做到有寫的東西,下筆能心中有數。找一些典型的寫人、敘事範文,引導學生分析,從審題立意、選材等入手進行詳細評講,讓學生拿到題目不盲目下筆。舉出一些作文內容,適用於哪些題目,讓學生作文不離題,基本能找準方向,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猜題、押題,打獨釘子再次落實一些名篇的閱讀理解,輔之以大量試題,針對性更強,目標更明確,一切爲了分數,考前對學生進行答題技巧的培訓,堅決杜絕白卷現象的發生。

語文教學隨筆10

我愛花,更愛養花。特別喜愛看到自己播下的種子從破土發芽到茁壯成長,從茁壯成長到絢麗綻放。喜愛那份成就感,那份牽腸掛肚的期盼,那份看到百花爭奇鬥豔所帶來的欣喜。作爲一個教師,我更願意把學生當作花兒來精心呵護,來享受栽培花兒所帶來的愉悅和幸福!可是常有一些風雨會出現在我們護花的途中,需要我們這些園丁爲那些花兒保駕護航。比如生活中到處可見的不規範用字給我們的學生帶來了負面的影響,這就需要教師來爲她們遮風擋雨。

走在繁華而又喧鬧的大街,刺眼的錯別字隨處可見;“你形我塑”理髮館、“百衣百順”服裝店、“默默無蚊”驅蚊器、“騎樂無窮”摩托車、“一箭鍾情”箭牌口香糖……這些店名常讓人覺得趣味十足,卻又隱隱不安。問那些店的店主們:“爲什麼要取這樣的名字?”只答:“店名新穎,吸引眼球,生意興隆,名利雙收”。這在今天這樣的商業社會本無可厚非,卻讓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隱隱不安。

我想,錯別字的巧妙運用給我們文化注入活力的同時也在衝擊着我們燦爛的傳統文化。就用“你行我素”舉例,“你行我素”本是中國一個古老而美麗的詞語,“你何做何行,我素我行”這樣一個大氣、吉祥、清明的詞語,卻被改成了“你的形象,我來塑造”的“你形我塑”,這豈不是對中國傳統的一大侮辱?中文,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之一,形象,生動,貼切,美麗,歷經了五千年的代接與傳承。“山清水秀”、“草長鶯飛”、“風清月朗”、“決斷如流”……如此美好、動聽的語言,卻被“你形我塑”所代替,被“百衣百順”所代替,被“默默無蚊”所代替,被“騎樂無窮”所代替……這些五花八門的廣告語對我們的學生產生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

學生年齡小,分辨能力弱,接觸語言的時間不長,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而很容易將這些不規範字誤認爲規範字而加以吸收,甚至出現在課堂上、作文中。接觸到這些不規範字後,久而久之,便會“以錯替對”這是多麼不應該呀!由此可見,語言文字規範化教學顯得尤爲重要,它已成爲現代文明教育的重要標誌。

語言文字規範化工作也有利於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有利於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有利於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語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載體,語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質的基本內容。

因此,作爲教師,我們應該教育學生學會辨別生活中的不規範用字。我們可以組織學生走進社會,尋找錯別字,讓學生知其然更要讓學生知其所以然。同時可營造書香校園,鼓勵全校師生多讀好書,感受書香濃郁的學習氛圍。

“沒有不能進步的學生,沒有不愛學生的老師。”我相信,只要我們用愛、用心去澆灌這些花兒,她們一定能健康地成長,也一定能克服不規範字給我們帶來的學習上的困難!

語文教學隨筆11

以追求美的享受 ——語文課注重審美體驗 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語文教育應該而且能夠造就現代化社會所需的一代新人發揮重要作用。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 語文課標中在闡釋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中將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語,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作爲重中之重。另外還需要清楚的是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每個語言文字都是一顆跳動的生命,都具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豐富的內涵,“花”能使你想到百花盛開,那五彩繽紛的大花園;還會是你想到,那不十分引人注目卻那樣堅韌,在風雪中傲立的小花。 “百合花”讓你感覺到清純,淡雅。“玫瑰花”則讓你感覺豔麗芬芳,熱情似火。僅僅是“百合”與“玫瑰”兩個詞語的不同,僅僅是這兩個字的差別,給我們的心靈帶來不同的刺激,感受。這就是我們的母語所賦予我們的空間,靈感。()也是唯有我們的母語纔有如此的魅力。每個跳動的音符都會激起孩子們的遐想,給人以美的享受。都能使你產生豐富的聯想,都會讓你想到一幅幅生動的畫面。

作爲語文教師的我們,應指導孩子們賦予每個文字以新的生命 賦予它變化的色彩,使他盡顯英雄本色,盡其使命。也應讓孩子們盡情享受文字給他們帶來的快樂,用孩子們的特有的童音, 用他們獨特的理解,讓他們暢遊在知識的海洋中,那是最高的一種境界。我在不斷追求着。我們努力創造機會,讓孩子們在學習語文中不斷感受美,創造美。讓每個中國人都喜歡我們的母語,這是每位語文教師甚至說是語文教育工作 者肩負的責任。體育教學隨筆初中語文教學隨筆初中數學教學隨筆。

語文教學隨筆12

有過這樣的比喻:孩子的心田是一塊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爲的收穫;你播下習慣的種子,就會獲得品德的收穫;你播下品德的種子,就會獲得命運的收穫。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教師,異常是班主任的不斷探索,不斷努力,經過多種途徑採取各種方式,持之以恆,一步一個腳印地去抓好它,這樣,才能使學生從小懂得“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道理,從而自覺養成守規範的好習慣。“表揚”作爲一種藝術,在教育過程中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我們班有兩個小朋友,兩人的特點就是上課不專心,小動作連篇不斷,思緒總是遊離在課堂之外;就連午睡也是影響了一大片啊。應對這種現狀,起先我採取的是批評、鎮壓的手段,可是效果可想而知。而後,對於其中的一個學生我採用了表揚的辦法,只要他有閃光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點,我都加以表揚,於是,從那天以後,張行健上課小動作明顯減少了不少,就連舉手發言的次數都比之前要多不少。但另一小朋友我依舊是批評方法,他的提高挺少的,甚至連做作業的態度都比以前要不好。

教師應深入瞭解待優生內心深處犯錯誤的動機和目的,不要老是盯在其犯的錯誤上,要注意批評的應是學生錯誤的行爲,而不是針對人,否則,一味的批評、指責、訓斥,學生容易自我否定,自卑,甚至學會撒謊、出現逆反的敵對與反抗行爲。作爲教師應注意從正面、進取的角度去審視學生,要善於發現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巧妙地在表揚中少加批評,可能效果更好。

語文教學隨筆13

根據對外地成熟經驗的學習及各個人在教學工作中所得,我認爲自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要善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要想使學生真正成爲認識和實踐的主體,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必須以激發學生興趣爲始終。由於學生年齡小,注意力、控制力差,興趣的激發顯得更爲重要。教師應充分運用啓發式的提問、直觀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以及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或就文發揮個小故事,做個小遊戲,來個小表演,會使疲乏的學生又振奮起來,進入主動求知狀態。

二、是要引導啓發學生帶着問題去讀文,去學知。由於學生知識少而有限。能夠真正理解一篇課文是比較困難的。特別是理解課文的尤爲困難。如此這樣,就需要教者巧妙設計問題,逐步由淺入深對課文進行探究。

三、是要講究課堂上的評價技巧。不論哪個學生提出問題或回答問題後,總是希望得到老師的讚揚與肯定。因此,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老師還要注意課堂上的評價,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善於發展學生自身的閃光點,以鼓勵爲主進行評價。如當學生的回答遠離標準完全不對,或根本無價值時,就可以從他發言的聲音、說話的口齒、站立的姿勢等其他的方面去鼓勵。如有一次在討論一個比較深奧的問題時,平時一個從不敢發言的同學舉起了手,他們回答引起了鬨堂大笑,但這個同學還是堅持把話說完,就從這一點上表揚了他,使他樹立了信心,逐漸由取舉於發言道有問必答,而且回答問題的效果越來越好。對於基礎差的同學,他們在學習中常常處於不參與或被動參與學習的狀態,他教研專區全新登場教學設計教學方法課題研究教育論文日常工作們能問解答,那本身就是一種進步,評價時就要鼓勵其積極參與。對學生的評價要因人而異。如有些同學性子急、愛衝動,他們往往沒經過深思熟慮就說就問。這時評價就重在幫助其養成良好的思維方式、習慣。另外,根據心理學家的分析,兒童長期處於滿足狀態,會失去進取和探索欲。引有幾基礎好同學把課文中散步的男人因爲受兒童救魚的影響也跟着救魚爲內容來讀寫,這時我又問:“男人可以受到教育,那麼別的遊人會不會受到他們倆人的影響呢?”這幾個學生恍然大悟,進而又讀寫下去,更多的遊人不斷參與救魚的活動,最後所有的魚都得救了。

語文教學隨筆14

人們常說:“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我十分贊同這個觀點,因爲“ 興趣” 是一種力求探究某種事物,並帶有強烈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和最活躍的因素。在學習中,它使學習活動變得積極、主動,並富有成效。他們這個年齡最感興趣的是什麼呢?遊戲、故事和活動!所以要讓他們對學習內容重視並感興趣,就必須讓他們在玩中學、在活動中學。本着這樣的指導思想,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將所學的內容編成故事,有時引進音樂、遊戲等形式,賦予教學內容以靈與肉,創設情境,讓他們在充滿生活情趣的課堂中參與學習。當我們在教學中,以“ 鼓勵” 爲主線,讓孩子在成功的體驗中獲得學習的喜悅、學習的信心、學習的激情和動力時,我們往往會發現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學語文一單元之前,讓學生反覆朗讀導讀部分,先明確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然後結合課文抓住重點進行訓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尤其是好的文章爲學寫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是很好的例文。邊學習課文就把本單元的習作滲透其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教學《走進麗江》一課邊教學就把習作“ 校園風景線” 引入其中,學生就學會了寫作方法,很容易就寫出了校園的特點,效果很好。

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語文能力的核心是“ 感悟” ,朗讀與背誦是“ 感悟” 的有效方法。對於漢語言的精髓,在學生學習書面語言時,一開始就讓他們接觸這些精品,讓他們熟讀成誦,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品位和語文素養,而且能增加其文化底蘊,使其受用終身。

語文教學隨筆15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人間。”這是一首大家熟悉的歌。起初我並不知道它的意思,但在一次難忘的經歷中,讓我真正懂得了這首歌的真正。

我們家搬入新居以後,周圍的鄰居開始熟悉了。我偶然發現住在我家一樓的叔叔是位殘疾人,出門很不方便。看到這一切,心裏有些替他着急。心想:什麼時候可以幫幫叔叔呀?

有一天,我放學回家,正好看見叔叔也下班回家,他的輪椅沒在車旁邊,因爲腿有殘疾,所以他不能下車去拿,只能坐在車上等着家人幫他把輪椅推過來。我見此情景,連忙主動上前問道:“叔叔,是需要輪椅吧?”叔叔說:“對,我是需要……”沒等叔叔說完,我就一個箭步跑到輪椅前,把它推過來。叔叔看見輪椅推過來,感激地說:“小姑娘,真是太謝謝你了!”我說:“沒關係,這是我應該做的。”然後,我把輪椅扶住,讓叔叔從車上挪下來,坐到輪椅上。我又靈機一動,趕快把樓道門打開了,這樣叔叔就可以順利回家了。臨進門前我跟叔叔說:“叔叔,以後幫你推車的事,就包在我身上了。”後來,我又慢慢地發現不僅僅我在關心叔叔,還有張奶奶、李姐姐等許許多多樓上樓下的熱心人都在默默地幫助他。李姐姐經常幫叔叔家的孩子輔導功課,張奶奶平時做了好吃的,就會給叔叔端來。我們樓上樓下的鄰居就像一家人一樣。

人們常說:予人玫瑰,手有餘香,幫助別人是快樂的。在社會及鄰里這樣的大家庭中,無論誰遇到困難,只要我們都能獻出一點愛,那麼這個大家庭就會成爲美好的人間!從那刻起,我深深領悟到人間出處處要真情,世間才能多美好!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只要能夠認真仔細的觀察,人間真情就隨處可見,無處不在,就能清楚地看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動人情景,就能感受到人間真情是戰勝困難的偉大力量。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空間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