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幸福生活 > 知識 > 新車車主必須知道的八項改裝保養知識

新車車主必須知道的八項改裝保養知識

來源:女友組    閱讀: 1.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冷車要不要預熱後起步

新車車主必須知道的八項改裝保養知識

這個問題在過去的老爺車中,答案是必須的。大家在我過去的帖中已經知道了,汽車各配合部件因各材質的熱漲係數不同,設計時是取95度左右的熱漲係數來計算配合公差的,所以只有在這個溫度環境中,配合最科學,磨損也就最小。(另外:霧化效果、電火時間等略)

但是現代車的用材和製造工藝已經基本解決了上述的弊端。所以在說明書中自豪地寫上了冷車就可馬上起步。但是,老的傳統和習慣還是有很大的勢力和影響,所以冷車能不能起步的爭論始終是困惑我們的一個老問題。

我是怎麼看這個問題的呢?我的看法是:在工程上立即造成損壞和縮短使用週期的損傷才叫作危害,然而危害是相對的,損傷纔是絕對的,就如輪胎在路面上滾動,它就有損傷。但是隻要是正常滾動,這樣的損傷就不會影響正常的使用週期。發動機也一樣,既然現在是說明書上說了,就應該相信冷車起步是不會影響發動機的正常使用週期。

然而我的看法是:冷車可以立即起步在我國大概還是七十年代末纔出現的新事物,當時還把它作爲一個新亮點來宣傳。可見冷車可以立即起步是種技術進步,也同樣可以看出冷車立即起步對車的損傷是很大的。 因此我現在的觀點是這樣的:如果要趕時間我會毫不猶豫地立即起步行駛,如果時間不是很急,我就熱一下車,畢竟發動機不比輪胎,總希望它的壽命越長越好,故障概略越少越好。那以熱多久爲最好呢?因爲每次的環境溫度不一樣,沒固定不變的時間。我是以水溫表的指針剛一動爲準,沒必要等到指針動到標準位置。因爲等水溫全部上來要有一個傳導時間,指針剛一動就說明配合部分已經到了適合溫度,接着是把多餘的熱量給冷卻液散熱,這就沒必要浪費汽油而等它了。

2、多少公里纔可拉高速

這個問題也和上面的熱車問題一樣,說明書上也沒有明確地說。換言之,沒有明確地禁止就說明可以跑高速,過去老爺車不但強調不可以,而且還加了限速片強制性地不讓你去跑,非要跑滿規定里程後才能拆去限速片,從這個規定中也可看出新車跑高速也是種損傷。原因是什麼?原因就是新車配合部分沒有磨合,許多地方還是很緊,不適合新車立即跑高速。現代車又解決了這個問題,有的車在出廠前還作過熱磨合,基本上和走合期後的車一樣,立即跑高速也無妨。

所以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不要硬性規定多少公里後才能跑高速,更不要規定多少公里後非要去跑高速,高速永遠是種損傷,但也不要怕去跑高速,建議是二千公里後跑高速,但你有事趕時間在1000公里時跑過高速天就坍下來啦?不會的,損傷不一定就是損害,就和輪胎的道理一樣,能不跑就不跑,跑過了也不怕。

但是這裏要提的;新車200公里內不宜跑高速,因爲輪胎、剎車還沒磨合,影響制動。2000公里內最好還是避免跑高速,非跑不可時也最好不要長時間地連續跑,連續15分鐘後跑一段非高速後再跑高速,當然這也是建議,同樣對舊車也適合。

無論新車和舊車,90公里/小時左右的速度是最省油,也最省車。但事實上做不到,日常中,90公里/小時的機會並不多,但我們平時能做的就是,儘量合理控制車速。不要人爲地過高或過低地去控制車速和轉速,車沒那麼嬌氣、油耗也沒有那麼明顯。只有安全才是硬道理。

這裏順便要提一下:有人給我提問說:新車只有通過拉高速,日後才能跑得快。我說那是無稽之談,車跑多快是設計時決定的,不是日後拉出來的,千萬不要去信。

3、新車什麼時候做首保最好?

新車什麼時候做首保,手冊上都有了,爲什麼還要問呢?原因就是愛車心切,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愛車受到更好地保養,以利車的長壽。

有很多人總愛在規定的里程不到就急着要去作首保,做例保、心裏才踏實些。我說沒這必要,手冊上規定的里程老實說已經是很保守了,你就是超過規定的里程的50%我看也沒關係,當然你要“微觀強調”,我也無話可說,但我可以回答你:你就是天天去作保養,車也不見得壽命比我的車長多少,但你化的這些冤枉錢累積起來可以買臺新的發動機。這個道理同樣也用於日後的例保。

至於用的機油是否一定要比廠方規定的檔次要高才好?我說如果高檔次的機油價格不貴,那當然好,然而這個“好”字只有“性”的概念,沒有“量”的概念。你要問我用檔次高的機油,發動機可多用幾年?我就答不上了。因爲影響發動機壽命的原因很多,而相對機油的檔次高一點,哪簡直是微不足道了。這裏強調的是不要道聽途說,聽別人介紹朝三暮四地去換機油的品牌,各品牌的機油有各不同的化學特性,經常混用、萬一堵了油道可不是鬧着玩的!

4、新車要不要去換更好點火花塞或其它?

有人問我:新車要不要去換更好點火花塞、缸線、或其它,要不要去做隔音或換胎噪低的高級輪胎?我的看法是:不否認高擋產品的高性能,但汽車是個系統工程,不因爲採用了某幾個高擋產品就會使整車性能有所突飛猛進的提高。不是麼?深圳的老壽星曾化了四五千換了四條高擋缸線,柏金火化塞、響喉(排氣管)整個改造超過了一萬元。結果是什麼呢?很遺憾地告訴大家:幾年來汽車無力一直是他的心病,老頭也爲他費過不少心思。(可以見過去的帖)。當然這是個特例,有很多人會說,他換了柏金火化塞後汽車有力了,省油了。但我可以肯定地說這個發動機有力倍數決不會是我8元錢一個火化塞的倍數。省下的油也遠遠抵不上這個差價。

至於換低噪胎和做隔音,我的看法是這樣的:

例如米其林低噪胎確實是比我們的佳通輪胎的噪音要低,我用的就是米其林胎,這點體會還是有的,但是通常情況下,我們奇瑞的發動機噪音嚴嚴實實地蓋過了米其林胎,它的低噪優點一點也沒突出,憂如老頭穿了套低檔的西裝,卻配了條名牌領帶。一點沒有顯示高貴。相反,米其林低噪胎就如它用幼兒作的廣告,這個廣告設計者的意思就是告訴大家:米其林低噪胎的胎面就象幼兒的皮膚——特別嫩!我這個米其林低噪胎是人送的,想要我花二千元去買是不可能的。至於做隔音我也不主張,而且還反對。

汽車靜音處理不但是個系統工程,而且還是個要求特高的系統工程。靜音處理的重點是事先消除和減少噪音源,不是僅僅用隔音材料事後去擋木以成舟形成了的噪音。當然,用隔音材料去擋噪音會有一點效果,然而你的代價是對車從面板開始,大卸八塊、對所有的內裝飾要傷筋動骨,整個過程對於愛車心切的人來說簡直是慘不忍睹。至於日後麼,老噪音可能會低一點,新噪音可能會隨着時間的增長,越來越多,我見過作過隔音這種車,不少都是三五年後莫名其妙的噪音車,而且這些噪音往往就是來源於室內,想找也找不到,簡直就是不治之症,只能靠忍受來渡日。

5、有無必要加尾翼

尾翼又稱尾風翼,最早見於裝在高速賽車上,後來有些轎車生產廠也在部分三箱、兩箱車上也有應用。尾風翼在高速氣流的作用下,對於高速行駛的車輛確有穩定車輛尾部的作用,但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汽車的風阻外形和設定車速要有個精確的配合,否則就是徒勞無益。由於尾風翼的出現,引起了一部分車迷的注意和愛好,更重要的是一些做汽車裝潢生意的老闆認爲這是個市場,而且大有可圖。於是市場上出現了千姿百態的風翼可以選裝,但有一個共同點:沒有一個尾風翼能適用於城市道路的常規車速,也不可能在高速時適應包羅萬象的各種外形。所以說;目前各種尾風翼只有欣賞價值,沒有任何實用意義。至於欣賞價值還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爲好看,有人認爲難看。

我見過一副漫畫:畫上一副超大的尾風翼裝在小小的低擋車上,誰也看不懂;航空家過來搖搖頭說:“它飛不起來,不是航空器”;軍事家過來搖搖頭說:“它不是武器,發射不了導彈”;牧馬人過來又搖搖頭說:“栓馬還嫌太單薄!”裝潢老闆在一旁大笑:“都是SB,我是靠它發的財!”。

這雖然是幅漫畫,但也說明了尾風翼是一無是處的,特別是些很誇張的尾翼,超過車體的寬度、擋住後視線、對於行車是十分不利的。至於欣賞價值,外行人看了莫名其妙,談不上好看。內行人見了知道一無是處,只能呲之以笑。只有自己和同類朋友欣賞時還洋洋得意,這種感覺就如皇帝的新衣。但是這個皇帝新衣的感覺還是要有代價的,那就是這車到哪裏,都有一個招牌,修車的和裝潢的見了這樣的主決不會手軟,肥肉上門啦!

6、鋪塑料地毯好不好?

在南方叫鋪塑料地毯,在北方叫加地膠。塑料地毯耐溼而且打掃衛生又很方便,因此得到了大部分車主的青睞。但是我們說家用轎車鋪塑料地毯不好,原因是鋪塑料地毯透氣性不好。汽車底盤最怕的是潮氣,,底盤一但破了防腐層(難以預計的各種原因)你鋪了塑料地毯後,底盤鏽爛的更快,又由於鋪了塑料地毯後,你不容易看到,等到發現時已經來不及了。況且轎車底盤是和車架爲一體的,代價特別大。因此一般都建議用腳墊而不加地膠。

7、可不可以加音響和低音炮?

從汽車電器安全理論上說,是不允許擅自添加任何電器用具的。原因就是汽車是個運動物體,它又用極易燃燒的汽油作爲燃料,所以它的用電器和導線必須要有抗震和防爆、阻燃的要求。但在實踐中,有許多車都加了防盜器、倒車雷達、音響、低音炮、電臺、GPS等等。所以我們一定要按汽車用電的規範,不從電瓶直接取電,各接點接觸要經受得住震動考驗。選用阻燃線、儘量不破壞原線束。能裝能不裝的附加電器儘量不裝,這裏要提的是低音炮,低音炮一般都要加功放,而功放的瞬間電流都很大,這對電瓶來說是種很大的負擔。如果不啓動發動機用低音炮,那麼電瓶的電很快就會放完,放完了再充對電瓶是種極大的傷害。

8、經常洗車打蠟好不好?

經常洗車打蠟保持汽車的乾淨衛生當然好,但對發動機和車體沒有本質上的區別。發動機不因爲你把外表洗的很乾淨而故障率降低。

相反,如果經常用含有礆性的洗車液洗車,日後油漆會闇然無光。

我建議倒是常用雞毛帚,用雞毛帚撣灰效果比較好,特別是前擋玻璃的灰要是用雨刮去刮,那麼一兩次就可以把雨刮上膠條磨有微小的缺口,今後刮雨再也不乾淨了。經常這樣刮,還可以把前擋玻璃刮毛,這樣只有換玻璃了。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