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幸福生活 > 知識 > 蜈蚣的特點和生活特徵和外形

蜈蚣的特點和生活特徵和外形

來源:女友組    閱讀: 1.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蜈蚣的特點和生活特徵和外形,蜈蚣,爲陸生節肢動物,身體由許多體節組成,它多手多腳,行動快速,但同時它還是很寶貴的中藥材,下面來看看蜈蚣的特點和生活特徵和外形。

蜈蚣的特點和生活特徵和外形1

脣足綱特徵及分類

脣足綱動物頭部前側緣有1對細長的觸角。口器由1對大顎和2對小顎組成。軀幹部的體節由4片幾丁質板連接而成。側板上具有步足、氣孔和幾丁質化的小片。每一體節有1對步足。

脣足綱根據氣門着生的位置可分爲背氣門亞綱和側氣門亞綱,兩個亞綱共包含五個目:蚰蜒目、石蜈蚣目、地蜈蚣目、蜈蚣目和杯蜈蚣目。其中杯蜈蚣目比較原始,可以視作脣足綱裏的“鴨嘴獸”,僅分佈於塔斯馬尼亞島和新西蘭,且只有兩個物種。除杯蜈蚣目外,其它四目在我國均有分佈。

△蜈蚣目有21或23對步足和有足體節,體型較大,性情兇猛且毒性最強

△地蜈蚣目27-191對步足和有足體節,足數最多,爬行速度慢

△石蜈蚣目15對步足,體型較短,長短體節相間

△蚰蜒目15對步足,最後一對特別長,爬行速度很快

蜈蚣生物學特性

蜈蚣的特點和生活特徵和外形

蜈蚣是脣足綱下蜈蚣目動物的統稱。頭部外包裹着幾丁質外殼,具有1對觸角和3對原生肢形成的口器;軀幹部分爲顎肢節、有足體節、肛生殖節。雌雄異體,具有抱卵孵化行爲。

鑑別特徵:氣門位於有足體節兩側,表變態,具有21或23對步足和有足體節,頭板前部兩側無或具4單眼,觸角至少17節。

蜈蚣目分爲蜈蚣科(有眼,21有足體節)、盲蜈蚣科(無眼,21有足體節)、尖盲蜈蚣科(無眼,23有足體節)。

蜈蚣科常見種類有少棘巨蜈蚣、多棘蜈蚣、哈氏蜈蚣、模棘蜈蚣等。

蜈蚣是夜行性食肉動物,晝伏夜出,喜歡在陰暗、溫暖、潮溼、空氣流通的地方生活,常見於酒店綠化帶、居民區、學校、工廠等場所。

蜈蚣的危害

中國自古就有“五毒”之說,蜈蚣、蠍子、毒蛇、壁虎和蟾蜍,是我國民間盛傳的五大毒物,而蜈蚣歷來都是“五毒”之首,連毒蛇和蠍子都排在其後,地位從未改變過,足見人們對其毒性的忌憚和恐懼。雖然它渾身是寶,既可以入藥,又可以食用,但是人們對它還是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

1、蜈蚣具有毒性  蜈蚣咬傷會造成充血、發炎、發皰、皮下出血、水腫、表皮壞死和脫皮等外表狀況,這會繼發各種感染而導致其它的傷害,如敗血症等。

2、生活滋擾 蜈蚣喜溫暖、潮溼、陰暗的環境,白天潛伏於磚石縫隙、建築物牆角邊等陰暗角落,夜晚外出捕食,常見於衛生間、廚房等處,有時會進入臥室地磚縫,嚴重干擾了人們的正常生活。

3、異物風險 蜈蚣是肉食性動物,特別喜食各種昆蟲,而食品加工廠容易孳生害蟲,這些孳生地對蜈蚣來說,是理想的捕食地點。因此蜈蚣常在廠區出沒,造成食品加工異物風險。

蜈蚣的特點和生活特徵和外形2

蜈蚣的身體又扁又長,由15至177個體節組成,它的身體除第一對足變成顎足和身體末端兩節無足外,其餘身體各節均有步足一對,蜈蚣喜歡生活在石塊下或木材下的潮溼土壤中,白天休息,夜間出來活動尋找食物,是一種專門食肉的動物。

蜈蚣在動物分類上屬節肢動物門、多足綱、脣足目、蜈蚣科,蜈蚣體長12--20釐身體扁平,紅頭黑背,分頭和軀幹兩部分,頭部背面兩側有一對集合眼,每一對集合眼包括若干單眼,頭部的腹面有口器,爲蜈蚣的攝食器官,頭部的附肢包括1對觸角、1對大顎和2對小顎,頭部成爲感覺和攝食的中心。

蜈蚣的軀幹部有20個體節,較長和較短的體節互相間隔,第一節的附肢稱顎足,甚爲發達,其末節成一利爪的毒爪,爪內有毒腺,爪的末端有一毒腺開口,用來毒殺小動物和作爲防禦外敵的武器。

蜈蚣的防治

蜈蚣的特點和生活特徵和外形 第2張

瞭解了蜈蚣的生物學特性與危害,下面就簡單介紹下我們怎麼做才能防止蜈蚣侵入室內環境。

蜈蚣侵入室內的途徑有很多,如牆縫爬入、花盆土帶入、大門進入、窗口翻入等。爲了避免蜈蚣進入,我們應該堅持“以防爲主,防治結合”的原則,採取環境治理、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的方法來進行防控。

1、環境治理清理建築物周圍的磚石堆、草堆等雜物,消除蜈蚣室外生存的孳生地。保持建築物內的乾燥,及時通風,在陰雨天氣,做好防潮溼的`準備,以免給蜈蚣留下生存的環境。環境治理是防控蜈蚣最重要的一步,只有從源頭上治理,纔能有效的阻止其侵入室內。

2、物理防治在蜈蚣經常出沒的地點(如牆角縫隙、地磚縫、花盆周圍等)放置粘板進行粘捕,消除一切蜈蚣侵入室內的可能性。對於進入室內的蜈蚣,可直接踩死或用工具拍死,清理出室內。

3、 化學防治化學防治既可預防蜈蚣侵入又可滅殺蜈蚣。具體防控措施有設置化學屏障、潑澆、孔洞灌注等。

設置化學屏障

化學屏障是預防蜈蚣侵入室內較爲可靠的手段,主要是在建築物周圍牆角、地縫、室內地坪、門外牆體、門窗洞等部位進行化學藥劑的處理,使保護場所周圍形成一道含有預防性質的藥物屏障,以防止蜈蚣侵入。

蜈蚣的特點和生活特徵和外形3

(一)蜈蚣的棲居地

蜈蚣分佈較廣,南從湖北、湖南、浙江、四川等省,北至華北地區各省均有分佈,但較多的是陝西、河南、江蘇等省。

棲居環境,蜈蚣喜歡居於潮溼、陰暗的地方,多棲息在腐木、石縫和陰溼的草地等處。畏光,晝伏夜出。野生條件下以捕食昆蟲爲主,其他大甲殼類蟲也是它的獵取對象。一般在10月以後天氣轉冷時鑽入泥土,潛伏在離地面10~13釐米的土中越冬,第2年驚蟄後,隨着天氣轉暖(3月上旬),起蟄出來覓食。

根據以上的生態特徵,人工飼養蜈蚣建立飼養池的時候,一定要把飼養池建在背風向陽的地方。但根據蜈蚣怕強光和日光暴曬的特徵,還要在飼養池上遮蔭,池內堆積一些石頭、碎磚和瓦片,池內的飼養土要含有大量的腐草或腐葉,土壤溼度在15%左右。嚴防陽光暴曬,特別是夏天,在強烈的陽光下30分就能造成死亡。

蜈蚣有膽小怕驚的生活習性,因此蜈蚣飼養場或飼養室一定要建在沒有振動的地方。如在工廠、礦山區建場,整天有機械振動,蜈蚣一定不安,逃逸現象嚴重。

(二)蜈蚣的活動特點

蜈蚣的活動受季節影響很大,不同季節的'活動各具特點。即使在同一季節內,也因受溫度、溼度、光照強度的影響而不盡相同。

1、季節性活動特點

蜈蚣的活動受季節的影響很大,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徵。

蜈蚣的特點和生活特徵和外形 第3張

晚春或初夏,蜈蚣蟄伏結束後,起蟄開始活動。當溫度超過10℃時,蜈蚣從地下爬出,向上運動,並開始外出覓食,這時蜈蚣喜歡到有陽光的地方曬太陽,吸收太陽的熱量,以恢復身體的機能。

初夏至初秋,這一段時間溫度很高,蜈蚣的活動也最活躍,充滿活力。蜈蚣在夏季裏經常外出覓食,並出窩爬行,在感到溫度較低時,出來活動更頻繁,感到溫度高、光線強烈時就躲在光線較暗、陰涼的地方。

到了秋天,隨着氣溫的降低,活動逐漸減少,活力減弱,行動開始遲緩,不愛活動,且取食頻率降低。在野外很少見到蜈蚣爬行。

冬季來臨,當氣溫降至10℃以下時,蜈蚣已不在外面活動,開始鑽入土中冬眠,爲適應冬眠而把身體的新陳代謝降低到最低水平,一直到來年春天再緩緩爬出地面。

2、晝伏夜出的特性

在夏季活動旺盛的季節裏,可以觀察到蜈蚣晝伏夜出的生活習性。在白天,儘管也在窩內活動,但往往不離開窩到外面去採食,而到了晚上,蜈蚣常常爬出窩去捕獲昆蟲作食物。這是蜈蚣適應自然的結果,因爲在夏天昆蟲夜裏靜止的多、活動的少,容易捕捉。再者晚上活動相對比較容易避開天敵的攻擊和人的干擾。夜間活動時,上半夜比較活躍,下半夜就回窩靜止,因爲下半夜氣溫已經降低。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