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幸福生活 > 職場 > 世界發展的三大趨勢

世界發展的三大趨勢

來源:女友組    閱讀: 2.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世界發展的三大趨勢,在這百年未有的世界大變局中, 目前世界格局的劇烈變化正以三大趨勢加速演進,下面來看看世界發展的三大趨勢。

世界發展的三大趨勢1

第一個現象,從經濟上看,世界經濟“K型復甦”加劇世界分化。國家間兩極分化現象嚴重,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社會間也是富者愈富,窮者愈窮,馬太效應正在發展,這種分化導致本來就不平等的世界變得越發失衡了。

另外,根據世界銀行今年1月發佈的報告,新冠疫情預計將使超過1億人陷入極端貧困,這是20年來該數字首次上升。報告指出,目前,全球約有7億人生活在極端貧困中,這意味着他們每天的生活費不足1.90美元。

第二個現象,從地緣政治上看,美國加大了對中國的遏制和打壓,進一步加劇了世界分化的態勢。

第三個現象,從經濟和安全上看,現在世界進入了“安全優先、國內優先”的新政治態勢。世界各大經濟體雖然都主張要將發展和安全統一,但實際上安全更優先,國內更優先,這就進一步將新冠疫情後世界呈現出的一個有限的全球化、更緊密的區域化、板塊化,以及更加充分的本土化的這種趨勢,推向一個新階段。

所以“分”的力量的背後,既有權利政治的因素,也有政治認同的因素,也有技術科技,特別是數字經濟支撐的一些結構性原因的影響,這是我的第一個觀察。

第二個趨勢,雖然目前世界上“分”的力量很猛,但“合”的力量也不容小覷。這方面也同樣呈現出三個重要現象。

一是科技合作對人類的賦能。簡單回顧一下我們不難發現,新冠疫情是人類第一次面對如此大規模的疫情不再束手待斃。當年黑死病暴發的時候,人類根本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除了祈禱不知道如何應對。上世紀初西班牙流感的時候,最好的科學家也無法識別這個可怕的病毒是什麼,許多防控措施也被證明是無效的,而且難以生產出有效的疫苗。

世界發展的三大趨勢

這次新冠疫情暴發以後,科學無國界的精神得到極大發揮,科學家們很快就識別病毒,確立了病毒基因序列,並在全球共享信息。幾個月裏就明確了可以防控的有效手段,不到一年時間開始了大規模疫苗生產,這都是絕無僅有的。在抗疫過程當中,生物醫藥技術、通訊技術、物流交通技術以及保障生存的'糧食生產都發揮了應有的支撐作用,這些其實都是“合”的力量。

二是世界進入了“後霸權時代”,多元化力量反制能力加強。

三是多邊機制的整合能力加強。儘管深度的全球化正在被有限的全球化所替代,但另一方面全球範圍內的國際機制數量仍在持續增加,在這其中,既有連接全球層面和區域層面的網絡化多邊主義,又有包含各種企業、城市、大學、社會運動的包容性多邊主義。

所以有人戲稱說,“在全球化變得日益疏離的時候,世界範圍內的多邊機制反而變得更加擁擠”,所以以上都是不同合作力量的表現,我覺得全球合作仍然值得期待。

第三個趨勢,在當前新冠疫情仍在蔓延,全球復甦乏力、失衡的背景下,中國應該繼續和世界各國一道構建新的全球合作議程,作爲我們國家現在倡導多邊主義,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個主攻方向,來推動合作融合的力量去不斷壯大。

在這裏我覺得有四個方面的任務特別重要,一個就是包容性發展的任務,全球發展不平衡和不充分是導致世界分化的重要內容,所以中國應該更加地倡導各國要採取有力措施來推動包容性發展。

既要進一步地構建開放型的世界經濟體系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更要保障國內各階層能夠共享發展成果,推進共同富裕。那麼當前一個最緊迫的任務就是我們要聯合國際社會一道向疫苗民族主義和盲目的獨立主義說不,我們要秉持世界大家庭的精神來合力應對這場全球性的問題。

第二,高度重視地球脆弱生態系統的保護與恢復。挽救地球生態系統是實現全球復甦和我們生存的重要基礎,我們要繼續高舉新發展理念的大旗,加快生產方式的轉變,提高全社會的環境意識,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均衡推進。我們在推進“碳達峯”“碳中和”上的表率作用是中國作爲大國的責任與擔當。

第三,要進一步加強多邊合作。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呼籲說國際社會需要網絡化的多邊主義,也需要包容性多邊主義。中方一直倡導踐行多邊理念,所以目前在遏制全球經濟不斷衰退的背景下,我們要聯合國際社會形成一種多方參與、多軌並進的債務方案,爲深陷債務危機的一些特別貧困國家提供幫助。

第四,我們要引導踐行科技向善的原則,科學技術爲人類帶來巨大福利和扶持的同時,也引發了諸如科技倫理、數據安全、數字鴻溝方面的挑戰。所以我們要繼續同國際社會一道,充分發揮科技倫理治理體系對科技活動的調節作用,推動科技創新向更加有利於人以及社會更加公平的方向去發展。

世界發展的三大趨勢2

人類社會發展的三大趨勢!

有個概念叫做“時間的箭頭”,意思是說時間永遠是在向前流逝,現在變成過去,且總是朝着這個方向流逝下去。能讓一把木椅從嶄新到腐朽最後到化爲烏有,也能讓一個小孩從活蹦亂跳到身強體壯的成年的最後成爲垂暮老人。時間的流逝時刻在發生,也永遠不會停止。從有序變成無序,從健康變成疾病,這就是時間的箭頭。

人類社會發展也猶如時間的箭頭一樣,也存在方向,從蠻荒到文明,從低級文明到高級文明。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我們有很切實的感受,而人類社會發展的變化卻很緩慢,需要時間才能顯現出來,一年或是數年。當下的我們看待循序漸進式的變化,不會有太大的感受。只有當你回過頭來時纔會恍然大悟。

歷史就是這樣一門讓人回頭後恍然大悟的學科。歷史能記錄下來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讓我們能有回憶和反省的機會。歷史是過去的投射,也是未來的啓示,也只有從歷史中,我們才能發現人類社會的發展是永遠向前的。

我們把人類社會發展比喻成一輛車,而我們現在就坐在這輛車上。我們對車的存在感受不明顯,是因爲首先,它是無形的,是概念化的東西,你摸不到它,看不到它,只能去理解它,就像時間一樣。

其次,短時間內它的變化不明顯,你察覺不了它的存在。如果你不去研究,你的覺察肯定不夠明顯。但是,現在隨着社會發展越來越快,每個人對這種變化的感受多多少少都會有所覺察。比如十年前我們都還在用的藍屏手機,現在幾乎已經看不到有人再用,而這種緩慢的變化也是需要你的細心觀察。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生活的社會所正在經歷的過程,決定了你的覺察。如果你的國家發展是向好的,經濟是增長的,那麼你會覺得再向文明邁進,而如果你的國家經濟是在衰退,那麼你多半是會覺得再倒退,你的感受是文明再倒退而不是前進。

縱觀人類歷史是一個個國家組成的興亡史,一個國家的滅亡就意味着另外一個嶄新政權的誕生,而人類社會發展的路程就是這樣一個過程,像螺旋一樣,緩慢向上,有時候會原地轉圈,有時候也會向後倒退,但是,總體方向是向上爬的。

國家的滅亡、社會的倒退都是因爲人性的弱點導致的,人性的弱點是國家或組織毀滅的罪魁禍首。國家有統治,組織有領導,而統治者能不能在控制住弱點的同時,還能抑制權力的弱點,並且能跟上時代的變化。這是對人性的挑戰。

雖然統治國家和組織的人是少數,是人犯錯誤也是能理解的,即使這種錯誤會出現,導致國家的滅亡,比如元、明、清,但是歷史的車輪還是向前轉動,文明還是向上爬升。人類社會發展遵循的是全體人類發展的集體願望,我們可以把它作爲客觀存在的事實。

人性雖然一直在逆行,但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方向,卻是一直向前的,而這種向前是任何人或組織都無法阻擋的。同時,我們要有正確的歷史觀,正確的認識歷史。而人類社會發展有三個主要趨勢,分別是文明、效率與公平。正是因爲這三個趨勢的力量,把人類文明從蠻荒發展成文明,從低級文明到高級的文明的轉變。

世界發展的三大趨勢 第2張

文明

我們一直在說“人類文明”這個詞,一方面人類與文明是密不可分的。人類是在文明的進程中,並不是說人類一出來即是文明的,我們都知道人類是從智人進化成現代人,在智人生活的時代,社會還只是部落,沒有發展成國家。用活人進行祭祀是常有的事,也不能叫做文明。另一方面人類一直追求的就是文明。文明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相對於過去,我們是進步的,但是未來文明也會更高級。

個人是逐利的,人類則是追求文明進步,這是自然規律。我們要怎麼理解這個話題

從人性的角度來分析,配合歷史來看,我們知道,在封建君主統治的社會中,人民只有對權力的服從。當權力對人民的壓榨到了無法承受的時候,社會就會爆發起義。起義是人民對自身利益維護的一種手段,而這種手段也會反作用於統治階級,就會產生兩種結果。

一種是朝代被推翻,從而建立新的王朝,新的王朝政治開明,政策利於百姓生活,人民安居樂業。一種是起義被撲滅,統治階級改善政策,讓百姓有田可耕,有飯能吃。而被撲滅後統治者進行更殘暴的統治時,就會進入到第一種情況中。所以,我們會看到中國歷史上朝代的更迭,都會發明新的政策,改善政府與百姓的關係,文明也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

從羣體選擇來看,春天的夜晚,我們會看到很多螢火蟲聚在一起一閃一閃的,很明亮。在很久前螢火蟲並沒有這閃,而是因爲求偶需要,需要在衆多同類中讓雌螢火蟲注意到自己,從而獲得交 配權,於是才進化成一閃一閃的螢火蟲。而進化得更閃亮的螢火蟲都生存了下來,那些沒有進化出來的就都滅亡了。所以我們看到的都是一閃一閃又很亮的螢火蟲。這就是羣體選擇的結果。

我們讀書時課本說人類是從猿進化而來,最新考古學家證實,人類是一支叫做智人的後代。在公元前15-17萬元出現,在徹底打敗尼安德特人、雅利安人等其他人類種族後,於公元前7萬年走出非洲,遍佈全世界,最終發展成現在的我們。

智人原何會打敗猿人,在於智人進化出了一種能講述虛擬詞語,並理解這些虛擬詞語意思的能力。在會意語言能力沒有出現前,智人和猿人都只能表述具體存在的事物,比如老虎、香蕉等具象的詞語。而理解不了,比如團結、希望等會意的詞語。也就是因爲這個能力智人征服了全世界。

羣體選擇是源於羣體與羣體之間競爭時差異的出現導致,文明也就伴隨着人類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的從原始社會發展成爲文明社會。文明作爲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從個體和羣體的屬性來看都是其必然會發展起來的最重要特性。同時,文明也將作爲羣體競爭之間最重要的武器,而在社會發展中越來越重要。

效率

人類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進步,技術的變遷史,同時是人類的發展史。從最開始打磨石器用來打獵和分割食物,石器的發明比棍棒的效率提高了不少。進入到農業社會後,犁的發明利用取代了刀耕火種的種植方式,使種植的效率和產量都顯著提高了。蒸汽機的發明把人類從農業社會拉進了工業社會,流水線式的生產方式,使生產的的效率呈爆發式的增長,物質的匱乏由此實現徹底的解決。步入二十一世紀後的數字化時代,在兼顧生產效率的同時,按訂單進行生產,使生產流程更加靈活與節省成本。

當今社會雖然已經向數字化社會過渡,但是工業依然是整個人類生存的基礎,它保證了我們的生活物質基礎。關於效率的提高依然是所有行業都在思考的問題。人類爲了實現效率提升,除了技術的發明外,管理制度的改變同樣是爲了效率的提升。

工業社會早期形成的多層級官僚式管理方式,已經嚴重與社會的發展脫節,無法緊跟市場的腳步,而二十世紀興起的扁平化公司模式,就是爲了讓公司能適應快速的變化,實現管理效率的提升,避免錯過市場的機會。把一個個的項目獨立出來,成立公司去運作,讓團隊有更多的掌控權,阿米巴模式模式提高了公司面對市場變化的應對效率。

秦始皇統一中國,結束了中國封建王朝的分封制,從此進入到郡縣制。中國幅員遼闊,抵禦外敵的同時,也需要治理黃河的泛濫。對付外來入侵的北方戎狄,以及黃河的治理都是一項大工程,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分封制下,各個諸侯各自爲戰。爲了應對這兩個重大問題,也只有把國家統一起來才能應付得過來。效率就體現在了軍事動員、糧草供應以及組織救援上面,這對國家的.治理實現了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

效率的提升會一直伴隨着人類社會的進步而不斷的提高,步入數字化時代,即時通訊工具的普及應用、高鐵時代的快速運輸工具等等方面的技術發展,實現人與人溝通互聯方便的同時,效率的提升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前車馬慢,出一趟遠門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到現在高鐵時代,幾個小時就能走完;以前收到一封信需要等上一兩個月的時間,收到信的那種快樂,變成了即時通訊軟件上一聲平淡無奇的“叮”。效率的提高,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雖然我們從北京飛往紐約只需要十幾個小時,但是從地球飛往火星,乃至飛出太陽系,效率依舊會是我們人類社會畢生的追求。

公平

對於公平的認識,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接觸是非常多的,簽署合作協議前,都會有一句雙方基於公平、公正的原則下進行合作,說明公平在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中,處於非常重要的位置。那緣何公平會成爲人類社會十分重視和追求的東西呢?

法國大革命前社會分爲三個等級,第一級是教士,第二級是貴族,第三極是剩下的所有人。當時第一、二級是不用繳稅的,國家的所有稅賦全部由第三級的人承擔,同時沒有參政權。路易十六在位時,國家財政危機已經十分嚴重。

1775年,杜爾果被任命爲財政總監,他提出方案,取消教士和貴族的免稅權,特權階級也必須繳稅,稅率也參照第三等級。當時特權階級控制了高等法院,方案遭到特權階級的堅決抵制,最後路易十六隻能妥協,而杜爾果也被下課,流亡海外。於是,纔有了後面的攻佔巴士底獄,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

魏晉南北朝至唐朝時期被稱爲豪族社會,國家的稅賦也都由底下的老百姓繳納,士家大族是不用繳稅的。當遭遇水災或者是旱災,莊稼收成不好,把收到的糧食納稅後,連養活自己家人的口糧都沒有了。很多老百姓爲了避免納稅,索性把田地賣給士家大族,當起佃農去了。於是就出現了國家收不到稅,而士家大族卻富得流油的社會現象。

以上兩個例子都說明了封建王朝統治下的社會不存在公平,公平只限於那些有社會地位,接近於權利核心的統治階級。不公平由來已久的原因,是社會階級的出現。隨着人口不斷的增加,社會出現了,而社會的治理就會伴隨着階級的出現,自然不公平也就出現了。而歷史上爆發的農民起義和武裝 革命,原因就是爲了打破社會的不公平,讓每個人享受到同等的權利。

對公平的追求同時也促進了社會的進步。上面我們說了階級的出現就會伴隨着不公平的存在,而打開階級躍遷的通道就是實現部分公平的手段。

戰國時期,百姓要想取得成就的唯一方式是打戰時砍下敵人的頭顱獲得軍功。商鞅通過變法把秦國發展成七國裏面實力最強的軍事強國,而他獲得封候,也是源於他打敗楚國而獲得的軍功才得以封候。

漢朝建立後,國家穩定,通過打戰獲得戰功的機會也就沒有了。國家統治也需要人才,而選拔人才的方式就是舉孝廉。舉孝廉的意思就是官員舉薦社會上那些被認爲孝敬父母,有德行、有才華的人出來做官。魏晉時期實行的九品中正制與舉孝廉是差不多的意思,都是通過舉薦認爲有德行和才華的人出來做官。而這種舉薦的方式,導致被舉薦的人都是自己的親戚或者朋友又或是政治上的夥伴,於是就出現了,舉孝廉,父別居的現象。

世界發展的三大趨勢 第3張

隋朝開始實行的科舉制度避免了九品中正制的弊端,讓有才華的人通過考試的方式進入到體制內。唐朝時期對科舉制度的不斷完善和改進,到宋朝後科舉制度已經是非常的完善。通過每三年一次的考試,讓平民老百姓的孩子有機會實現階級的躍遷。

通過對科舉制度的簡單梳理,我們大概知道歷朝歷代都在通過實際情況來實現社會的公平。而進入到現代社會後,民主已經大行其道,公平的程度與以往也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人性趨利避害的基礎上,人與人合作的前提就是公平,公平的存在不至於讓任何一方因爲特權的存在而遭受損失或傷害,公平是爲了保護每一個人利益,這是人類中每一個人的共同希望。

總結

前文中我們把人類社會發展進程比喻成一輛緩慢向前開的車,國家和個人都是這輛車上的乘客。而人類社會的三大趨勢,文明、效率和公平是推動這輛車前進的動力,而人的本性卻爲了個人私利往往想讓這輛車逆行,以讓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且穩定的維持住。人性的諸多行爲表現都是對這種事實的說明,例如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到處派人尋仙問藥,目的是能長生不老,永遠享受至高無上的權利。

個體在人類社會中是渺小的存在,而當個體處於統治社會的頂點時,人性的弱點在個體上的表現就會影響國家,乃至社會的進程。皇權統治下的封建社會,皇帝個人的性格和喜好就直接影響着國家的發展。如果皇帝個人能力超羣,又是一代明君,那麼社會多將會是繁榮昌盛的景象,比如唐太宗和康熙帝這兩個時期。又如果皇帝昏庸,身邊盡是一些諂媚小人,社會又怎麼能進步,百姓都沒有好日子過,於是王朝也就滅亡了。

歷史中王朝從崛起到中興再到滅亡,皇帝個人的作爲是影響歷史的主要因素,其次纔是政治制度和外部環境。所以,我們看歷史書或電視劇時就會看到,王朝初期的皇帝個個都智慧超羣,賢明能幹,而到了末期,皇帝大都性格殘暴,任人爲親、貪圖享樂等等劣行,才導致的王朝覆滅。

一個朝代的滅亡也不能說是因爲最後一個皇帝無能而導致覆滅的,而是從一代一代的皇帝中積累起來的弊病,最後才導致的滅亡。崇禎帝勤勉、節約,最後明朝還是覆滅了,就是說明的這個問題。

我們看到個體中人性的弱點,雖然影響了一時的社會發展,也實現了慾望,但是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終究會被人民推翻,被歷史糾正過程。袁世凱復闢帝制遭到整個國家的反對,張勳也不例外。

人類社會已經發展到民主制,爲了滿足個人權利慾望,開歷史的倒車,復辟封建時期的帝制,自然會遭到全社會的帝制,這是違反了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對文明的追求。

而隨着人類社會的發展,在注重經濟發展,追求效率的同時,公平也被越來越多重視。效率猶如社會陽的一面,驅動社會發展,公平猶如社會陰的一面,托住社會根基。而文明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目的,不斷超越人類自身的目的。人類社會發展的三大趨勢,是生活在人類社會中每一個人的追求,也是整個人類的追求。

世界發展的三大趨勢3

一是德國的步步退讓和日本的步步緊逼。

德國在戰後幾十年裏,一直是嚴格遵循戰後國際規則,幾代德國領導人也一直在認真反思戰爭罪行,誠懇向被侵略國家、被殺害人民認罪道歉。但是自從默克爾卸任、俄 烏戰爭爆發,在美國的大力施壓下,在波蘭、烏克蘭領導人幾次三番的攻擊下,德國現任總理朔爾茨頂不住美國和其它西方國家的共同施壓,開始從對烏克蘭危機的正確判斷和試圖阻止、調解俄 烏衝突的正確立場一步一步後退。

從對烏克蘭的援助看,德國一開始不願意向烏克蘭提供武器援助,只是提供生活用品援助,頂多只同意提供一部分鋼盔,後來退讓到提供一些過時的武器彈藥,再退讓到提供重型坦克,提供殺傷性武器。

從對俄羅斯的態度看,德國從戰前積極與俄羅斯接觸試圖阻止戰爭,到交戰後不願意譴責俄羅斯、制裁俄羅斯,到不得不加入制裁隊伍咬着牙停用北溪2管線,德國在政客不情願、民衆皆反對的聲浪裏,立場步步後退。

表面上看,是因爲德國處在西方世界的敏感位置,德國作爲歐盟的領導國、北約的主心骨,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配合美國的立場和做法,實際上,德國也有藉此機會突破戰後規則限制、重建強大的德國軍隊的內心渴望在其中。

日本恰恰與德國相反,日本因爲北方四島問題,前些年一直努力與俄羅斯走近,尤其是在安倍晉三在任時,對俄羅斯總統謙卑有加、小跑會晤。然而俄 烏衝突爆發後,日本立即全面配合美國主子的立場和部署,不僅積極主動地譴責俄羅斯、制裁俄羅斯,並且頻繁主動加戲,唯恐自己得不到美國的賞識,唯恐不能把俄羅斯往死裏坑。

日本的加戲還不止在俄羅斯方向,日本還同時把禍水和戰火往中國身上引。因爲美國在烏克蘭戰場只是經濟援助和軍 火援助,並未投入軍隊,美國在挑起烏克蘭戰火的同時一直在積極部署對中國的遏制和圍堵,因而日本十分賣力地在臺 海、南海、東海掀起風浪,爲美國進一步介入中國周邊創造理由、製造藉口。

日本作爲二戰戰敗國,一直渴望突破戰後規則的制約,修改憲法,成爲正常國家,能夠派兵海外,能夠離土作戰,其根本目的是借烏克蘭危機和美國遏制中國 戰略,實現對自己的鬆綁,從根本上打破戰後形成的國際規則。

可怕的是,德國的後退,是從正確立場上的後退,日本的進逼,是從罪惡目的出發的進逼,不僅他們的方向是一致的,並且效果是很壞的。特別是德國朔爾茨訪日,二戰兩個戰爭發起國、戰敗國在一起密謀改變國際格局的陰謀,對東海、南海事務說三道四,這就更加無恥了。

二是印度和土耳其對現有國際格局的挑戰。

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但是經濟上並不起眼,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也並不高。然而由於美國出於對抗中國的需要,這些年持續拉攏印度,日本便有了身價陡漲的感覺。在這次俄 烏戰爭中,印度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也考慮多年與蘇俄的關係、武器主要從俄國進口的因素,沒有輕易地跟隨美國的節拍譴責俄羅斯、制裁俄羅斯,反而在美歐對俄羅斯能源制裁的同時,低價從俄羅斯進口了巨量的折扣原油。

世界發展的三大趨勢 第4張

爲此印度沒少受到美國的攻擊和打壓,甚至把印度不可靠這樣的帽子都扣到頭上,印度依然堅持從俄羅斯進口原油,並且與其它產地的原油混合煉製成成品油後,賣向歐美國家,兩頭賺錢,大賺特賺了一筆。印度說這與政治無關,首先考慮的是國家利益。印度外長爲此與歐洲多國外長舌戰一番,把自己的道理說得頭頭是道。

土耳其在這場戰爭中的`表現就更加荒唐了。猛一看土耳其好像瘋了一樣亂踢亂咬,美國他也懟,俄國他也懟,歐盟他也懟,北約他也懟,特別是在芬蘭、瑞典加入北約一事上堅決說不,讓美國沒有脾氣。實際上他跟哪一方的關係都沒斷,跟哪一方的生意都照常做,他也在促成俄 烏首腦的會面,他也在同時挖俄 烏的牆角。

土耳其當然也是爲了自己的國家利益,他跟誰結交,對誰出難題,都是有緣由的,都是有目的的,都是爲些某些暫時或者長遠的利益。在眼下這種亂世,也許這樣不會吃虧,甚或能夠佔到一些便宜,但長遠如此,估計一定會有付出代價的時候。

三是美國致力於重塑中國周邊的戰略環境。

如果跟美國致力於重塑中國周邊的戰略環境相比,俄 烏戰爭就是美國一手策劃的一場預演。有了俄 烏戰爭這場預演,美國成功地加深了俄羅斯與歐洲的矛盾,把歐盟、北約成功地攥到了自己的手心,美國就更有信心來打亂、重組、改造、重塑中國周邊的戰略環境了。

美國不斷加大對中國周邊國家的滲透力度。

在中國的東邊,日本、韓國本來就是美國的盟國,現在又拉他們加入北約。

在中國的東南,美國通過召開美國與東盟國家領導人峯會、組建印太經濟框架等方式分化拉攏東盟,故意煽動印尼、越南、菲律賓挑起南海島礁之爭,並且利用菲律賓總統大選的機會,翻出美國從前非法炮製的南海 仲裁案重新炒作。

在中國的西南,美國支持印度挑起中印邊界衝突,並及時介入緬甸糾紛,收買尼泊爾主權。

在中國的西側,美國顛覆巴基斯坦政壇,扔下阿富汗的爛攤子不管不顧,並圖謀在中亞五國建立美軍基地,哈薩克已經開始走在全面西化的道路上。

美國還特別善於操弄臺海 問題,在宣佈新一輪對臺 軍售計劃、操弄涉臺參與世衛法案等議題後,最近又變本加厲地拋出美臺 軍事合作、美臺21世紀貿易倡議等炸彈。如此高密度地頻繁打“臺灣牌”,就是想在亞洲複製烏克蘭事件,就是要激起我們的憤怒,讓俄 烏戰爭在亞洲的臺 海地區再次上演,然後用已經編制好的美西方共同對付俄國的制裁網絡,對中國張網以待。

目前這世界格局變化的三大動向,猛一看是全球層面的,其實是有主有次的,德國後退與日本進逼,包括印度、土耳其對美國霸權的挑戰,其實都是從屬於美國重塑中國周邊戰略環境這條主線的。可以說得更明白一些,德國的後退與日本的進逼,就是直接服從於重塑中國周邊戰略環境這條主線,併爲這條主線服務的,印度與土耳其對美國霸權的挑戰,美國之所以能夠容忍、默許或者暫時置之不理,也是美國不想節外生枝,生怕在其它方向用力過多,耽誤遏制中國這條主線的推進和落實。

美國現在爲了遏制中國,德日兩個戰敗國挑戰戰後國際秩序,美國不僅同意還積極推進,印度、土耳其無視美國的老大地位,美國也暫時隱忍,這說明美國在遏制中國上的迫不及待,也說明了美國霸權地位的相對衰落。包括俄 烏戰爭,雖然是美國一手策劃一手挑起的拖死俄羅斯的戰爭,但當美國看到這一目標無法實現,對烏克蘭的援助又令美國不堪重負之後,美國立即產生了放棄的念頭,哪怕烏克蘭割地求和,拜登說那是烏克蘭自己的事情。

所以,躬耕牛的感覺是,當前的世界格局雖然以三大趨勢加速演進,但是美國的矛頭和目標非常清楚,那就是中國。一場美國全面遏制中國、試圖縛住蒼龍的戰鬥,已經拉開帷幕並在全力推進,中國如何掙脫美國束縛、重建新的國際格局在此一搏。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