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幸福生活 > 生活保健 > 桂林春節初一到十五的風俗

桂林春節初一到十五的風俗

來源:女友組    閱讀: 2.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桂林春節初一到十五的風俗,一個習俗不可能毫無緣由能夠流傳幾千年,在中國春節的風俗有很多,但不同的地方過的風俗也有些不一樣,下面看看桂林春節初一到十五的風俗吧。

桂林春節初一到十五的風俗1

春節踏着農曆12月24日零時的鐘聲,走入桂林的城鄉。

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過小年”。

過小年這天,人們宰狗、殺鴨,慶賀春節來臨。

這天的爆竹聲,帶着人們送竈王爺“上天言好事”的心願噼哩啪啦地炸響,聲傳高宇。

桂林春節初一到十五的風俗

人們認爲竈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惡功過禍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將盡,都要送竈神上天向玉帝奏明,爲全家降福免災。

祭竈的儀式多由家裏的長輩去辦,他們將糖果放在竈頭祭祀竈神,祈求竈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

用糖果祭竈神,目的是讓糖“粘住”竈神的嘴巴,讓他甜甜的嘴巴盡說好話。除夕夜幕降臨後,再放爆竹接竈王爺下凡。

這是桂林“過小年”的古俗,現在即便是鳴放鞭炮,也僅是古俗遺存的儀式罷了。

從臘月二十四到三十,人們忙着置辦年貨,打掃居室內外,以乾乾淨淨迎接新年。

過節的傳統食品種類繁多,且寓有美好的願望:臘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葷、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昇。

除夕的晚餐,人們喜歡闔家團聚,菜餚中必有“圓子”、“歡喜”,取其團團圓圓,歡歡喜喜之意。這個夜晚,萬人空巷,都在家中守歲。

桂林春節初一到十五的風俗 第2張

守歲時,要把火盆的炭火燒得紅紅火火,以象徵生活歲歲興旺。當零時一到,老老少少喜氣盈盈,以爆竹聲聲迎接新年。

這喜炮聲不絕於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靜,人們仍無睡意,爐火依然旺着,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會忘記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種,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

新年的火種猶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財旺、家旺的好兆頭。

人們對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許是因爲火給人類帶來了文明、帶來了溫暖吧。

愛火就如同熱愛自己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

桂林春節初一到十五的`風俗2

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

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孃家。

正月初三,又稱赤狗日,與“赤口”同音,通常不會外出拜年。

正月初四,祭財神的日子。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要“趕五窮”,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

桂林春節初一到十五的風俗 第3張

正月初六,商店酒樓正式開張營業。

正月初七,人日,即人的生日。人日要尊敬每一個人,連官府也不能在這一天處決罪犯,家長也不能在這一天教訓孩子。

正月初八,穀日,傳說是穀子的生日,也叫順星節,傳說是諸星下界的日子。

正月初九,民間習俗是玉皇大帝的誕辰。

正月初十,石頭的生日,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要祭祀石頭。

正月十一,“子婿日”,是岳父宴請女婿的日子。

桂林春節初一到十五的風俗 第4張

正月十二開始選購燈籠,搭蓋燈棚。童謠是這麼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

正月十五日元宵節,亦是道教上元天官大帝聖誕,爲天官賜福之辰,又稱爲“上元節”。

正月十六夜則是小孩的節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燈籠對着別人的重重一撞,然後笑哈哈的看着別人的燈籠着火,這個叫做“碰燈”。

桂林春節初一到十五的風俗3

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裏邊。

到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着一習俗,除夕前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孃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

這一天,回孃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孃家的小孩,並且在孃家吃午飯,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大年初三,又稱赤狗日,與“赤口”同音,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傳說這天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

不過這個習俗早已過時,因爲現在人們難得春節團聚,對此已經淡化許多。

桂林春節初一到十五的風俗 第5張

大年初四,是祭財神的日子,過去,老闆想將某人“炒魷魚”,這天就不請他來拜神,對方也就心知肚明,自個收拾走人。

還有傳說說,竈王爺這天要來查戶口,因此也不宜遠出。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要“趕五窮”,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

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

鞭炮從裏往外放,邊放邊往門外走。

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都轟將出去。

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 。

年初六,商店酒樓才正式開張營業,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亞於除夕的境況。

傳說這一天最受歡迎的是當年滿12歲的男孩,因爲12是6的二倍,這叫六六大順。

這一天,每家每戶要把節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這叫送窮鬼。

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

根據《佔書》記載,由初一開始,上天創造萬物的次序是“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這天,市民喜歡吃及第粥,所謂及第,是希望科考狀元高中。

桂林春節初一到十五的風俗 第6張

初八是穀日,傳說是穀子的生日,也叫順星節,傳說是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這天天氣晴朗,則預示這一年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農曆大年初九,民間習俗是玉皇大帝的誕辰,要舉行盛大的祭天活動。臺灣新竹不少信衆要到主祀玉皇大帝、擁有二百多年曆史的天公壇,向天公祝壽,並且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平安健康。

初十,是石頭的生日,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要祭祀石頭。

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擡石頭神的說法。

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早晨,用繩繫住瓦罐的鼻子,由十個小夥子輪流擡着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請女婿的日子。

初九慶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孃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民歌稱爲“十一請子婿” 。

桂林春節初一到十五的風俗 第7張

過了正月十一,人們開始準備慶祝元宵佳節,從正月十二開始選購燈籠,搭蓋燈棚。童謠是這麼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節”了,它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稱爲“上元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這一天少不了還要吃元宵、湯圓。正月十六夜則是小孩的節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燈籠對着別人的重重一撞,然後笑哈哈的看着別人的燈籠着火,這個叫做“碰燈”。講究的是今年的燈籠不能留到明年,必須以“碰燈”的方式銷燬。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