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幸福生活 > 生活保健 > 辦喪事女兒用不用出錢

辦喪事女兒用不用出錢

來源:女友組    閱讀: 2.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辦喪事女兒用不用出錢,人都是有生老病死的,親人去世之後我們需要把身後事辦好,讓老人家走的安心,辦喪事的時候女兒是不是不需要出錢的,小編和大家一起來看看辦喪事女兒用不用出錢。

辦喪事女兒用不用出錢1

按傳統你是不用出錢辦喪事的,只需要送禮金。但是現代社會兒女均有繼承父母遺產的權利同時有贍養父母的義務,所以不管理父母生病以及去世後辦喪事都應該由死者兒女們平均負擔。

1、出殯之前逝者的家屬不能串門

辦“白事”的時候,在逝者出殯之前,家屬是絕對不能到別人家串門的'。按照農村的習俗,“白事”家屬都必須穿孝服,這時家屬穿着孝服去別人家串門,意味着會帶來晦氣,這樣別人肯定是不歡迎的。另外老人說,親屬去別人家串門,逝者的魂魄會跟着遊蕩,不只逝者不能超脫,而且別人家也會招致劫難。

2、幫忙擡棺材時不能說重、慢這樣的話

在幫忙擡棺材時切記不能亂說話,尤其是像“棺材重”、“走的慢”、“很累人”這樣的話,一是說這話是對逝者的不尊重,二是聽老人說,你說的話小鬼都能聽見,這樣就會讓棺材越來越重,人走的越來越慢,讓人越來越累。因此在農村,幫忙擡棺材的夥計們,主家會好吃好喝的招待着,事後也會給很重的禮物。

3、逝者下葬後回途的路上不能回頭、不能哭泣。

逝者下葬時,親朋好友可以放聲大哭。但是下葬後,回家的路上是不能再回頭也不能哭泣,要表現的比較決絕,聽老人講,如果哭着回來或者回頭,會讓逝者傷心不已,內心不忍,會跟着回家。

辦喪事女兒用不用出錢

這些農村“白事”的規矩,難免有些迷信的色彩,都是不可信的。但這些習俗也看出了農民的樸實,對逝者的敬畏和尊敬,俗話講“入鄉隨俗”,尊重農村的習俗,也是對逝者的尊重吧.

辦喪事女兒用不用出錢2

父母在世支出的醫療費用兄弟姊妹平均分攤合情合理,極大地體現了人性化,也是對我國《贍養法》的高度認可和履行。父母過世時舉行葬禮的花費以及“上不上分禮”的問題相同於上述的醫療費用分攤,老人葬禮女兒“上分子”是傳統民俗的體現,但從這一點看“上分子”不是必須的,兄弟姊妹之間要本着“自願”原則,親情可貴、和氣爲本。

一、逝者安葬的禁忌

1、逝者的服裝忌諱用緞子面料

老人們習慣把去世後穿的衣服稱爲“壽衣”,過了六十歲後就有老人開始準備壽衣了。

壽衣的件數、質地都是很有講究的。件數一般是五、七、九等單數,而不會是雙數;材質上則多用綢子,因爲“綢子”和“稠子”諧音,寓意後世兒孫多子,而忌諱用緞子,因爲“緞子”與“斷子”諧音。

2、棺木忌諱用柳木

棺木忌諱用柳木,相傳是因爲柳樹不結籽,擔心會絕後。

二、超薦。(做道場、行大禮),

道場分僧人道場、陰陽道場兩種。僧、陰陽道場可在同一靈場堂唸誦,但須僧念道停,輪換開進行,僧人超薦不破土、不上墳,送葬素齋素食不收報酬,但不是佛門子弟不去念經。陰陽道場有隨堂食、三報食、鐵罐食三種形式。凡家族少、兒孫少、家庭貧寒者多舉行隨堂食弔喪形式;家庭經濟較富裕,亡人生前積恩佈德、生財有道、勤儉持家好,衆人尊敬的人家多舉行三報食(報大地、報祖先、報父母養育恩)的弔喪道場;極少數家庭經濟殷富。房舍數院、田地數頃,亡人生前爲官清廉、威望高,年已過“壽喜”(七十歲)衆人尊敬,後輩兒孫又在官場爲官的,老人歿後兒孫爲亡者“鐵罐食”場面雄偉熱鬧,(有三個高貢,五個道士組成的唸經道場)吹、念、紙活、輓聯、出喪都十分講究。

辦喪事女兒用不用出錢 第2張

三、香蠟。

靈堂要點香,日夜不停,絕對不能斷了香火,蠟燭也一個道理。每天吃飯時間要先敬逝者,把飯盛好放於靈前桌上,筷子要豎插,不能橫放。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