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幸福生活 > 生活 > 隔代教育的不利因素

隔代教育的不利因素

來源:女友組    閱讀: 2.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 思想觀念陳舊。

隔代教育的不利因素

隔代家庭中祖輩家長受教育年限,明顯低於核心家庭父輩家長的受教育年限,且教育觀念陳舊、落後。在“人所經歷的一切都是命中註定”這個問題上,有83%的沮輩家長同意這個觀點。他們認爲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是他們命中的安排,顯然,祖輩家長容易靜止地、片面地看待問題。而核心家庭中的父輩家長同意此觀點的只有21%,差異非常明顯。

2容易忽略孩子的成長需求。

隔代家庭中的祖輩家長大多數是退(離)休人員,且年事已高。他們有自己的消遣方式,或做家務或看書讀報,或從事第二職業,或娛樂等。祖輩家長休閒時與孩子在一起玩耍活動的時間少,對孩子的瞭解不及父輩。不瞭解孩子年齡、生理特點,不鼓勵孩子在戶外盡情奔、跑、跳躍、盡情玩耍。調查中發現,祖輩家長中有62.5%在空閒時間裏只顧自己消遣,而把孩子交給保姆管,與孩子一塊玩耍活動的祖輩家長只有27%,而父輩佔55%。在“孩子的缺點,錯誤是您自己發現的嗎”問題上,不能經常發現孩子缺點的祖輩家長有33%,父輩只有3%。顯然,隔代家庭中的祖輩家長對孩子的瞭解、觀察不及父輩細心、深入,對幼兒的發展有不利影響。

3容易對孩子形成溺愛。

多數祖輩家長常有一種因自己年輕時生活和工作條件所限沒有給予子女很好的照顧,而把更多的愛補償到孫輩身上的想法。這種想法往往導致產生“隔代慣”的現象。主要表現在:

(1)一切依着孩子。“凡是孩子要的,哪怕是孩子的要求極其不合常理,我都會想方設法滿足他們”,祖輩家長同意此觀點的比率高達73%,而父輩家長僅僅爲26%;

(2)一切包辦代替。隔代家庭的祖輩家長即使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都不要孩子動手,哪怕是勞動強度很低的家務活。相比之下,核心家庭中的父輩沒有祖輩溺愛嚴重。在學習方面,如果核子不肯學,祖輩家長近八成認爲孩子還小,不肯學習就算了,以下次再要求等搪塞,父輩家長對此的態度截然不同。

4對孩子的個性發展有着極大影響。

從諸多兒童心理諮詢個案中發現,隔代撫養方式可能導致孩子心理變異,產生某些心理問題,如心理老年化、社交恐懼症、性格怪異化、心理脆弱化等。

①心理老年化。孩子長期處於老年人的生活空間和氛圍中,耳濡目染老年人的語言和行爲,這對於模仿力極強的孩子來說,極有可能加速孩子的成人化,更嚴重的還會造成孩子心理老年化。

②社交恐懼症。由於老年人大都喜歡安靜而不喜歡運動與外出,又顧忌孩子戶外活動的安全問題,而易使孩子的成長環境囿於狹小的家庭空間,缺乏應有的社會交往,不利於養成孩子開闊的胸懷,熱情、寬容的性格。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容易心胸狹窄,不善與人交際,甚或產生社交恐懼症。

③性格怪異化。人老後,思想很容易固定化,行爲模式化,往往表現出固執、偏激、怪異的想法與言行。這極不利於孩子的性格培養,可能導致孩子產生怪異的心理和行爲、人格的偏離、暴力傾向加劇等等。

④心理脆弱化。老年人撫養孩子,常常是過分的關心和溺愛,包辦孩子的一切事情,使孩子沒有獨立思考與活動的機會。長期下去,會使孩子缺乏獨立性、自信心和果斷力,產生依賴心理和受挫力差的毛病。而父母撫養往往可以克服這些不足。

5容易造成孩子與父母的感情隔閡。

孩子長期與父母分離,他們之間缺少應有的溝通和交流,那麼空間和時間的距離也會致使他們之間的心理距離越拉越遠。對於孩子而言,父母的角色缺位,在他們心中僅存的就是兩個空洞的代名詞—“爸爸”和“媽媽”,但沒有多少實際意義,他們感受不到父母的愛撫,無法像其他的孩子一樣享受父母的悉心照料;對於孩子的父母而言,他們儘管爲了孩子,爲了整個家庭付出了很多艱辛。但他們長期在外,根本無法真正的瞭解孩子想法和需求,而往往簡單地以充足的物質來補償對孩子的愧疚。然而,金錢彌補不了感情的縫隙,親子關係逐漸淡化。

6增加祖輩負擔和壓力。

從生命週期和學習能力來講,祖輩與孫輩是朝陽與夕陽的關係。祖輩如掛在西邊的夕陽,雖有光亮,但不免有落下去的危險;孫輩就如初升的太陽,越升越高。祖輩撫養孫輩時,剛開始孩子的需求不多時,或許還可以滿足他的需求,但隨着孫輩年齡的增長,知識面的擴展,探索能力的提高和自主性的增強,他的需求越來越多,心理變化會越來越複雜。要解決這些問題,這對於身體機能逐漸下降的祖輩來說是強人所難或難以爲繼的同時,這也給祖輩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如果將孫輩照顧的很好,能使其健健康康的成長,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但如果在其監管的過程中,孫輩出現了什麼問題,他們是難以向子女交代的而且,這又會引發許多新的矛盾和衝突。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