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祕笈 > 早期教育 > 責任認定書出了拖着對誰不利

責任認定書出了拖着對誰不利

來源:女友組    閱讀: 9.7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責任認定書出了拖着對誰不利,因爲是交通事故,交警會製作交通事故認定書,是爲了更好的協調事故的,但如果不及時認的話是會追加責任的,責任認定書出了拖着對誰不利。

責任認定書出了拖着對誰不利1

責任認定書出了拖着對雙方都不利。出現事故認定書遲遲不出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幾種:

1、事故重大複雜,需要反覆做檢驗、鑑定、詢問、調查等;

2、推遲事故認定的宣佈有利於穩定受害人家屬情緒,緩解社會矛盾;

3、調解必須由事故雙方當事人自願申請,交警調解不是事故賠償的必經程序;

4、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警力不足,壓案現象嚴重;

責任認定書出了拖着對誰不利

5、案件辦案交警爭議較大,向上級事故處理部門或法制部門請示備案需要一個過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二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到交通事故報警後,應當立即派交通警察趕赴現場,先組織搶救受傷人員,並採取措施,儘快恢復交通。

交通警察應當對交通事故現場進行勘驗、檢查,收集證據;因收集證據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車輛,但是應當妥善保管,以備覈查。

對當事人的生理、精神狀況等專業性較強的檢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委託專門機構進行鑑定。鑑定結論應當由鑑定人簽名。

責任認定書出了拖着對誰不利2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出來後,一方拖着不處理怎麼辦

交通事故只要是經過交警處理,並出具正式交通事故認定書,明確了事故責任比例的話,有責任一方都必須履行責任範圍內的民事賠償義務,如果責任方拒絕賠償,可以憑交通事故認定書以及相關損失費用單據材料在事發地法院起訴對方及其保險公司。

相關法律法規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定,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範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

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責任認定書出了拖着對誰不利 第2張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十五條人民法院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應當將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列爲共同被告。但該保險公司已經在交強險責任限額範圍內予以賠償且當事人無異議的除外。

人民法院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當事人請求將承保商業三者險的`保險公司列爲共同被告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出來後責任者長期拖着不處理,受害者可以用法律手段催促對方處理。

責任認定書出了拖着對誰不利3

責任認定書需要提供給當事人,並且也不需要雙方都到交警隊簽字,有一方簽字,認定書也是有效的。所以說,事故責任認定書一方不簽字,並不會有什麼影響。

當事人是否在事故責任認定書上簽字,並不能代表當事人對於認定書的認可或否定,這只是交警部門送達認定書的一種方式。一般交警部門送達認定書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當事人到交警隊領取,一種是交警部門直接送達至當事人住所中。

責任認定書出了拖着對誰不利 第3張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交警應當根據事故現場的勘查、檢驗結果、鑑定結論,及時製作事故責任認定書,作爲交通事故的證據。交通事故認定書中應當寫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原因和當事人的過錯、責任,並送達至當事人。

責任認定書出了拖着對誰不利 第4張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包含的內容

1、應當包含有交通事故的當事人、車輛、道路、交通環境等基本信息情況;

2、記錄有交通事故發生的經過;

3、認定書中應當記錄有交通事故形成的原因,以及相關的證據;

4、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的原因,以及當事人的過錯、責任;

5、製作事故交通責任認定書的交警部門名稱,以及日期。

責任認定書出了拖着對誰不利 第5張

對方一直拖着不簽字怎麼辦?

如果對方一直拖着,不在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上簽字,那麼交警部門可以根據《交通事故處理程序的規定》,出具單方面事故認定書,然後再根據這個認定書向法院起訴,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向法院起訴前,維修車輛等損失的費用先由自己墊付,然後在通過起訴像對方追償。當然,如果有購買保險,可以先由保險公司進行墊付,然後再由保險公司追償。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