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祕笈 > 育兒寶典 > 學會正確和孩子講道理

學會正確和孩子講道理

來源:女友組    閱讀: 2.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學會正確和孩子講道理,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都會選擇先講道理,但是往往也會發現講道理是沒有用的,而且很有可能你越講道理,孩子越不聽。孩子抗拒父母的教育,肯定是讓人頭疼的一件事,那麼如何學會正確和孩子溝通呢?一起來看看吧。

學會正確和孩子講道理

學會正確和孩子講道理1

然後要記得第一原則:不要灌輸不要灌輸!灌輸是難以讓人發自內心感到心悅誠服的,這適用於大人,也同樣適用於孩子。

孩子不是一定要聽話的

孩子其實不一定不如父母看事物成熟,甚至有時成人容易鑽進慣性思維的誤區裏,孩子有時反而因爲不熟規則,能看到更清楚。所以,不要覺得孩子不聽話就是不對的。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不經意的小發明就是出自孩子的奇思妙想,比如之前南寧一位小學生下雨天忘收衣服被媽媽罵,隨後他開動小腦筋,發明出了一個“智能晴雨棚”。當下雨時這個裝置會自動將晾衣架收回,防止衣服被淋溼。

所以,保護孩子的童心,可能也間接地保護了孩子的創造力。當你覺得孩子聽不進道理時,不妨試試,也聽聽孩子的想法到底是些什麼。

尊重孩子的內心小能量

大人有情緒上來的時候,孩子也有。在孩子脾氣上頭的時候先暫停講道理,因爲氣頭上的對話可能情緒主宰,道理不是道理,成了互相辯論的工具。

孩子有自己對世界的看法,也有他們和這個世界相互碰撞之後產生的思想的火花。所以,別急着給孩子灌輸一通你的大道理,每個人有自己的三觀是正常的。家長更需要做的是,在孩子三觀還沒成型時有些地方適當糾正,讓孩子看得更全面。這是爸爸媽媽在和小朋友們講道理時更爲適當的做法喲。

溝通有中轉,距離產生美

有一些道理父母覺得是對孩子好的,但假如當下不適合當面講清,可以試試以溝通中轉站的方式交流——用便利貼寫在孩子的書桌旁,用寫信的方式委婉誠懇一些地和孩子共同交流……父母和孩子之間有天然的.血緣親近關係,但有些話不直言不諱可能更好。常言道,距離產生美,親子關係也不例外。共同守護密切但不過度干涉的距離,是親子之間良好溝通的前提。

學會正確和孩子講道理2

1

有位家長說她7歲的女兒特別逆反,不讓做什麼就偏去做,她經常苦口婆心地給孩子講道理,孩子卻不聽,惹得家長常發脾氣。她知道打罵孩子不對,但不知該怎麼辦。

家長用失望的口氣加一句:“我那孩子,天生就不如別的孩子懂事,我其實挺尊重她的,不知給她講了多少道理,可她好像一句也不聽。”

這位家長沒有想到,應該在於她一直以來只注意了自己如何說得“有道理”,沒去想自己做得多麼沒道理。

2

人類有一個共性就是喜歡聽故事,尤其是孩子更是喜歡聽故事,如果父母具備了講故事的本領,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很幸福。

你有沒有發現我們國家的革命精神就是用一系列的故事傳承的,比如雷鋒的故事、劉胡蘭的故事、黃繼光的故事、董存瑞的故事、王二小的故事……所以家長要學會講故事。

當我發現兒子存在一些問題時,我會找一些小故事講給他聽。比如,爲了讓兒子養成自我管理的習慣,我給兒子講了一個《蠍子與青蛙》的故事。

這個故事,兒子聽了一遍就會講了,當他想放縱的時候,他都會用“我絕不做管不住自己的蠍子”來提醒自己。

故事中有道理,故事是道理的載體,講故事比講道理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3

思想家盧梭說過:三種對孩子不但無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這句重要的提醒已存世百年,可這三種辦法恰是很多家長最習慣、運用最純熟的模式。

還有一位家長,說他4歲的孩子有兩個毛病,一是不聽話,一是愛哭。問我怎麼辦。我讓他舉出最近的一個不聽話的例子。

他說孩子這幾天總是在晚上臨睡覺前要下樓玩,無論家長怎麼給他講外面天黑了,小朋友都回家了,明天再玩之類的話,孩子都不聽,就是哭着要下樓。我說,你說的兩個毛病其實是一個,可以一起解決。

從今天開始,一切事情儘量聽孩子的。如果他臨睡前想下樓,你就辛苦點,抱他下樓,他想在樓下待多長時間,就待多長時間,在其他事情上也採取類似的做法。

“講道理”是下策,發脾氣是下下策,發脾氣加虛僞是下下下策。

總之,教條不重要,教養才重要。盧梭說過:事事講一番道理,是心胸狹窄的人的一種癖好。

有氣魄的人是有另外一種語言的,他通過這種語言,能說服人心,作出行動。想讓孩子懂道理,家長就要口頭少講道理,行爲符合道理,這樣孩子才能明白道理。這就是教育的道理。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