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祕笈 > 育兒寶典 > 幼兒園小班《逗螞蟻》教案

幼兒園小班《逗螞蟻》教案

來源:女友組    閱讀: 1.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逗螞蟻》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逗螞蟻》教案

幼兒園小班《逗螞蟻》教案1

目標:

1.學習並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兒歌所表現的童趣。

2.體驗角色表演的快樂。

3.嘗試用適當的詞語替換兒歌中的飯菜名,發展創造能力。

準備:

活動前幼兒在區域活動中自制的黃米飯、炒青菜若干盤,毛竹筷一雙,螞蟻卡片2~3張,黑板一塊。

過程:

一、產生興趣

1.猜一猜。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要請一位客人一起來做遊戲(慢慢拉開黑板上的紙簾,露出螞蟻觸角和上半個頭),猜猜它是誰?

(幼兒猜測一番後,教師出示整隻螞蟻卡片。)

幼:是螞蟻。

(用猜想形式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同時,逐步出示的方式可引導幼兒有方向地猜測,避免漫無邊際。)

2.喊一喊。

師:誰能把螞蟻喊到身邊來?

幼:小螞蟻!小螞蟻!

幼:小螞蟻快來,我們有許多小朋友。

(教師扮演螞蟻邊搖頭邊向前走,但表示拒絕走到幼兒身邊。)

師:螞蟻不肯過來,我們要想一個辦法逗逗它,把它引過來。

3.逗一逗。

師:我們怎樣喊才能把螞蟻引過來呢?

幼:螞蟻來呀來。

師:拿什麼逗它?

幼:螞蟻螞蟻我給你小汽車玩具/螞蟻螞蟻我帶你去春遊/螞蟻螞蟻我有好看的書/螞蟻螞蟻我給你吃巧克力……

師:我們還是一起來試一試吧。(大家一起招手喊:“螞蟻來呀來,我給你……”)

(教師設計了遊戲情境“逗螞蟻”,可引導幼兒充分展開想象,理解兒歌內容,並熟悉兒歌句式“螞蟻來呀來”。)

二、在遊戲中學習兒歌

1.逗引螞蟻。

師:咦。今天早晨我們做了什麼飯菜?

幼:黃米飯/炒青菜。

師:把它們拿出來逗逗螞蟻吧。

(師幼一起擺出“黃米飯”“炒青菜”和毛竹筷,引導幼兒再次逗螞蟻。)

幼:螞蟻來呀來。

師(扮演螞蟻搖頭):嗯,不來不來。

幼:來吃飯,快快來吃飯。

師(扮演螞蟻):什麼飯?

幼:黃米飯。

師:什麼菜?

幼:炒青菜。

師:什麼筷?

幼:毛竹筷。

師(扮螞蟻來到餐桌前做聞一聞並吃得很香的動作,然後眉頭一皺):吃不完,怎麼辦?

幼:搬回去。

師:搬回去幹什麼呢?

幼:留着以後吃/留給姐姐吃/留給爸爸媽媽吃/留給爺爺奶奶吃……

師:螞蟻有了好吃的東西能想到別人,真是好樣的。一想到有更多的螞蟻能吃到好吃的黃米飯、炒青菜,它在搬的時候心情會怎麼樣?

幼:高興/快樂。

(教師一邊做螞蟻搬東西的動作一邊念“哼喲哼喲搬得歡”。)

師:爲什麼螞蟻搬米飯時要“哼喲哼喲”的?

幼:它搬得多/它力氣小/螞蟻一點點大,很吃力。

師:它一次能搬多少米飯?爲什麼?

幼:兩粒/一粒。

師:螞蟻個頭那麼小,還沒有米粒大。它一次搬一粒還很辛苦呢,所以它們走得很慢。我們一起來做一做“哼喲哼喲搬得歡”的動作。

(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抓住了兒歌中的“哼喲哼喲搬得歡”,啓發幼兒分別對“哼喲哼喲”與“搬得歡”進行聯想,達到了兩個目的`:一是加深了幼兒對螞蟻體型小、力氣小的印象;二是發揮了移情作用,讓幼兒明白有了好東西與他人分享是快樂的事。)

師(出示黑板上的另一張螞蟻卡片):還有一隻螞蟻呢,我們再來逗逗它。(幼兒再次逗螞蟻,教師扮螞蟻與幼兒互動:螞蟻來呀來,快快來吃飯……)

(幼兒逗引螞蟻的過程就是熟悉兒歌內容的過程,十分有趣,激發了幼兒表達的慾望。教師扮演螞蟻有助於幼兒更快地進入遊戲情境,在對話與扮演中不知不覺地感受兒歌的情趣,熟悉兒歌的句式。)

2.學習兒歌,並進行表演遊戲。

(1)學習兒歌。

師:把剛纔我們逗螞蟻吃飯的遊戲連起來說一說就是一首兒歌,你們聽――(教師朗誦兒歌《逗螞蟻》。)

(教師朗誦兒歌是爲了完整呈現兒歌的問答句式,以加深幼兒的印象。)

師:請小朋友也來說一說。(幼兒在教師的提示下朗誦兒歌數遍。教師提醒幼兒可加上招招手、聞一聞、吃一吃的動作,並提醒幼兒注意區分問和答,以幫助幼兒準確理解兒歌內容。)

(2)遊戲。

玩法:先請兩位幼兒和教師扮演螞蟻,一起躲在“洞”裏,讓其他幼兒來逗螞蟻。大家喊第一句“螞蟻來呀來”,螞蟻說“嗯”,大家喊第二句“快快來吃飯”,螞蟻問:“什麼飯?”大家答:“黃米飯。”螞蟻問:“什麼菜?”大家答:“炒青菜。”螞蟻問:“什麼筷?”大家答:“毛竹筷。”之後螞蟻慢慢跑出來,來到餐桌前聞一聞後再吃,吃飽後螞蟻說:“吃不了。”大家說:“往回搬。”於是,螞蟻邊念“哼喲哼喲搬得歡”邊搬“黃米飯”(一次搬一粒)。第二次遊戲時,一組幼兒做螞蟻,其餘幼兒邊念兒歌邊逗螞蟻。第三次遊戲時,全體幼兒扮演螞蟻,教師逗螞蟻。

(小班幼兒年齡小,較容易進入遊戲情境,但主動性往往不夠,所以教師的參與既是一種示範,又能幫助幼兒開展遊戲,體驗遊戲的快樂。)

三、替換兒歌中的飯菜名稱

1.師:大家想一想,如果我們要再請螞蟻來做客,還可以準備些什麼飯菜?

幼:紅豆/蛋炒飯/揚州炒飯/白米飯/黑米粥……

幼:炒菠菜/紅燒肉……

(教師引導幼兒將新的飯菜名編到兒歌裏,大家一起念。)

2.師:小朋友回到家裏還可以編編新的兒歌,和爸爸媽媽一起玩玩這個遊戲。

(這是一個調動幼兒已知經驗的環節,既貼近幼兒生活,又可以將遊戲延續下去,使幼兒充分體驗學習兒歌的快樂,並推動幼兒與家長互動。)

附:逗螞蟻

螞蟻來呀來,快快來吃飯。

什麼飯?黃米飯。

什麼菜?炒青菜。

什麼筷?毛竹筷。

吃不了,往回搬,

哼喲哼喲搬得歡。

幼兒園小班《逗螞蟻》教案2

活動目標:

1.學習並瞭解兒歌,感受兒歌所表現的“逗”趣。

2.在遊戲中體驗邊念兒歌邊進行角色表演的快樂。

3.初步學會用適當的詞語更換兒歌中的飯菜名。

4.喜歡欣賞兒歌,會大膽地朗誦。

5.培養幼兒樂意在衆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課前自制黃米飯、炒青菜若干盤,毛竹筷一雙,螞蟻卡片兩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興趣。

1.猜一猜。師:小朋友,今天我們要請來一位客人,猜猜會是誰呢?

2.喊一喊。師:哦,原來是螞蟻啊,誰來把螞蟻喊過來?

3.想一想,說一說。師:我們想一個什麼辦法逗螞蟻來呢?

二、在遊戲中學習兒歌,體驗“逗”趣。

1.逗引螞蟻

運用黃米飯與炒青菜逗引螞蟻。

2.學習兒歌,進行扮演。

(1)教師朗誦兒歌,幼兒傾聽。

(2)幼兒在教師動作與語言的提示下朗誦兒歌。

提醒幼兒注意整首兒歌的完整,加上動作朗誦。

(3)玩遊戲。根據兒歌內容,創設遊戲情境。交代規則:先請兩位螞蟻躲在“洞”裏,其他幼兒逗螞蟻。第二遍,全體幼兒做螞蟻,老師來逗螞蟻。提醒螞蟻們別忘了自己與老師的對話。

三、創編兒歌

1.啓發幼兒想象並表達,要請螞蟻再來做客,還可以準備別的什麼菜呢?

將新的米飯和菜的名稱編到兒歌裏,大家一起念一念,說一說。

2.活動延伸:小朋友在家裏也可以編新的逗螞蟻的兒歌,和爸爸媽媽一起玩這個遊戲。

活動反思:

上完這節小班語言研討課,我收穫頗多。從活動設計來看,目標難易適中,程序設計新穎,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引導幼兒在遊戲中學習兒歌,並創設情境使他們切身體會兒歌“逗”的主題。特別是活動中,我一改以往兒歌教學中聽一聽、學一學的模式,而是以猜一猜、想一想、逗一逗的形式導入活動,讓幼兒成爲活動的主人,直接深入活動的主題“逗趣”,挖掘了這首兒歌自身的遊戲性、趣味性,充分發揮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使得他們在遊戲中學習兒歌輕鬆愉快。

在後面的集體進行角色扮演的環節中,雖然沒有任何頭飾或手偶,幼兒依然能沉浸在做螞蟻的角色意識中,但由於情緒過於興奮,他們沒有理解邊念兒歌邊遊戲的規則,一味地忙着來回搬運“米飯”,只有少數幾名幼兒邊玩遊戲邊念着兒歌。這給活動留下了揮之不去的遺憾。如果教師在覺察了幼兒異常興奮之後,能採取有效措施提醒幼兒,使他們的注意力專注於遊戲的同時能做到遵守遊戲規則,相信後兩次的遊戲水平會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