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祕笈 > 育兒寶典 > 幼兒園活動教案(15篇)

幼兒園活動教案(15篇)

來源:女友組    閱讀: 1.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活動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活動教案(15篇)

幼兒園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能與同伴友好互助,看到同伴有困難能主動關心並能一起克服;

2.欣賞故事內容,感受同伴之間互助友愛的情感

3.體驗同伴之間互相幫助得到的幸福和快樂。

活動準備:

PPT,任務卡,任務卡中所需要的材料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土坑”圖片,問題導入,激發興趣

師:孩子們,這是什麼?如果小土坑裏積水會發生什麼事?從幼兒的回答中發現問題,進行鍼對性的評價。

二、欣賞故事PPT,教師根據畫面講述故事後提問,感受故事人物之間互助友愛的情感

師:1.小母雞(小公雞,大肥豬,小山羊,老黃牛)在土坑裏看見了什麼?他怎麼說的?怎麼做的?

2.大夥兒都來了,他們在小土坑裏看見了什麼?他們又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

3.他們去找主人搭救小動物時是什麼樣的心情?去找主人的時候有困難嗎?你是怎麼知道的?(引導幼兒說出找主人的時候花費了很長的時間,因爲太陽將小土坑的水都曬乾了,但是他們仍然沒有放棄,找到了主

人。)

4.小土坑裏的小動物是真的嗎?

三、多媒體展示有積水土坑的圖片,結合情境大討論

師:雖然小土坑裏的小動物只是倒影,但是小動物們也能友愛互助。如果真的是自己的同伴掉進土坑裏,我們應該怎麼辦?

現在我們來假設情境,請每一組選一個寶貝上來當掉進土坑裏的孩子,你們組的其他同伴共同商量搭救方法,然後推選一個孩子來說說你們組的辦法。討論時間三分鐘。(各組代表講述本組討論結果,講述完後,臺上的孩子就可以回到本組座位上。)

教師重點關注孩子們在討論過程中是否每個孩子都參與了,在搭救的辦法中是否體現同伴間的合作,是否對同伴有關心的話語,是否願意與“掉坑”的同伴一起克服困難尋求幫助。

師:幫助完別人,你們的心情怎麼樣?和同伴友好互助,一同克服困難,我們總是幸福和快樂的。

孩子們想了這麼多辦法幫助了同伴,我們要像故事裏的小動物一樣互相幫助,關心愛護自己的同伴並且和他一起克服困難。

四、遊戲體驗:看任務卡完成任務。體驗互助合作,共同戰勝困難,獲得成功的快樂

1.師:爲了讓你們每一組都展示友愛互助、克服困難的精神,我爲你們每一組準備了一張任務卡。

2.任務要求:讀懂任務卡上的要求(圖夾文),尋找材料,按照要求完成任務。(任務卡幼兒自己閱讀)

一組:讓全組的小朋友平穩地站在輪胎上,不要落下一個

二組:讓全組的小朋友用腳搭成花籃不倒

三組:用一個籃子將場地內的積木搬運到積木存放處

四組:從教室外面擡進一張桌子和一籃子雪花片

五組:在教室的書吧裏尋找一本叫xx的書

3.幼兒在5分鐘內分組完成任務。(教師重點關注得到任務卡後,是否每一個幼兒都能從任務卡上獲得信息,信息是自己看懂的,還是在同伴的幫助下獲得;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幼兒是否用相互詢問、商量、合作、互相幫助和協調等方法去解決問題。)

4.師:你們都完成任務了嗎,你們是怎麼樣完成任務的?同伴遇到了什麼困難,你們是怎麼樣解決的?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適當評價。

 小結:當我們要共同完成任務的時候,只要我們能互相幫助,互相關心,和同伴共同想辦法解決問題,戰勝困難,就會開心地完成任務,爲我們的勝利鼓掌。

活動延伸:

將任務卡投放在活動區,讓幼兒在區域活動時間自由分組選擇任務完成。

幼兒園活動教案2

1、創設情景,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出示老鼠玩偶,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你們看這是誰?”“噢,小老鼠告訴我它準備去幹一件事,它要去幹什麼呢?我們一起去看看”。

此環節中我利用出示玩偶小老鼠引起幼兒的興趣,並且用啓發提問的方法爲下一環節玩偶講故事做鋪墊。

2、根據歌詞操作玩偶講故事,通過提問,引導幼兒熟悉歌詞。(木魚伴奏)

(1)講故事前半部分,提問:“小老鼠去幹什麼呀?” “他送的什麼禮?一手怎麼樣?另一手又怎麼樣?” “你們猜猜它送禮給誰?”“我們接着往下看”。

(2)講故事中間部分,提問:“它送禮給誰?它爲什麼要送禮給小花貓?它怎麼說的?” 說完18小節提問:“猜猜貓會怎麼說呢?”

(3)講故事後半部分。

這一個環節運用講故事的方法引導幼兒熟悉歌詞,理解歌詞,爲創編動作做鋪墊。

3、帶幼兒有節奏地念兒歌。“聽完了,我們一起來說說”。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把兒歌說一說。加深幼兒對歌詞的印象。

4、創編動作 ,通過動作幫助幼兒記憶歌曲內容。

“我們和小老鼠一起去送禮好嗎?”

(1)“小老鼠的禮物準備好了你們的呢?”引導幼兒做邊拎肉邊挑魚的動作。

(2)“你是小老鼠你怎麼求小花貓?” “它求的時候心裏怎麼樣?”提示幼兒要注意表情, 引導幼兒創編老鼠求貓的樣子。

(3)創編貓得意的動作。這時候教師運用啓發引導的方法鼓勵幼兒創編動作。

幼兒園活動教案3

設計思路:

《綱要》中指出: “教育生活內容要貼近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 事物和問題,有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影子是幼兒幾乎每天 都能見到的,影子時大時小、時隱時現等各種各樣的變化,都引起幼 兒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探索影子祕密的最好方法,就是讓幼兒 親自去做一做,看一看,玩一玩。因此,設計了“有趣的影子”這一 活動。

活動過程:

一、尋找屏幕上的影子,激發幼兒對影子的興趣 師:孩子們,這兒有我們的影子,一起來看哪! 師:揮揮手,搖搖頭,我們一起來和影子跳個舞吧! (評:孩子們興奮地在大屏幕前急切地尋找自己和同伴的影 子,不停地和自己的影子一起舞動,繼而產生了對影子的好奇。)

猜一猜手影並欣賞手影錄像,感知手影的神奇魅力

1、幼兒互相討論 師:白色的屏幕上怎麼會有影子的呢? 師(小結): 光照在身上, 身體擋住了光線, 屏幕上就有了影子。

2、師生做手影.猜手影,感受影子的多樣性 師:光照在我的手上,屏幕上就有了手的影子。我來表演幾 個手影,你們來猜猜。 師:看這是誰呢?(師分別用手變出小鳥、大灰狼、孔雀。) 師:你們真厲害,都被你們猜到了。誰也會表演手影來考考 大家?(分別請 3—4 個幼兒演示手影) 師:那你們知道爲什麼會有這麼多不同的影子呢? (幼兒自由討論。) 師:你們真聰明,原來手的不同姿勢形成了不同的影子。

3、觀看手影錄像,體驗手影的神奇 師:有一位大師,做的手影特棒,我們一起來猜猜他表演的 手影是什麼?(放手影錄像,幼兒觀看) (評:此環節旨在讓孩子們感受手影的神奇魅力所在,幼兒被 大師精彩的手影表演所折服,紛紛把掌聲送給了表演大師。)

三、通過找一找、變一變,感知影子的變化,獲得光和影子 的感性經驗

找一找影子 師:還有許多小動物也想在白色的屏幕上找到影子,等一會 兒三個小朋友一組,去找一找、玩一玩,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你找 到了誰的影子?(幼兒分組在小屏幕後面操作) 師:你找到了誰的影子?誰來做給大家看看?(請 3—4 名幼兒 操作演示) 師:你用什麼辦法找到小動物的影子?(手電筒)爲什麼? 幼:因爲光照在小動物的身上,小動物擋住了光線,就有了 影子。 師(小結):剛纔小朋友們找到了小鳥、小兔和小烏龜的影子, 發現了光照在這些小動物身上,就被小動物擋住了光線,白色的布上 就有了它們的影子。

1、光離小動物近,影子就大,光離小動物遠,影子就小。

2、燈光不動,小動物近,影子就大,小動物遠,影子就 小。

3、小動物不動,燈光離得遠,影子就小,燈光離得近, 影子就大。

4、小動物和燈光一起動,小動物的影子就在跳舞了。

5、小動物不動,燈光動,小動物的影子就在跳舞了。

6、燈光不動,小動物動,小動物的影子就在跳舞了。

7、小動物的頭、腳、尾巴、翅膀折了一下,燈光動轉, 小動物的影子就像在跳舞了。 輕輕一折,隨着光的移動,小動物的影子就像在 跳舞了。

五、活動拓展

1、影子有什麼用處?(介紹古代用影子確定時間)

2、影子有什麼不方便呢?(介紹醫院用的無影燈)

3、遊戲“踩影子” ,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影子?

六、教學反思 幼兒科學活動生活化、遊戲化以及“做中學”的理念能較好 地在本次活動得到體現。

1、選材內容的生活化。教師抓住隨時捕捉到的影子這一教育 資源,和孩子們尋找不同的影子,一起和影子游戲,從而共同探索影 子的變化與事物間的聯繫,繼而瞭解影子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2、教學活動的遊戲化。本活動教師很好地把握了幼兒的興趣 點,運用遊戲這一幼兒特有的、最有效的學習方式,以豐富而又有趣 的遊戲情節貫穿整個活動,和影子跳舞、玩手影、找小動物影子、演 皮影等遊戲環節,讓孩子在玩中觀察、探究影子的產生、影子變戲法 的祕密等問題,在多次的遊戲體驗中,獲得關於影子現象產生和變化 的豐富經驗。

幼兒園活動教案4

活動意圖:

中班的幼兒語言有了一定的發展,但具體運用時,總是詞不達意,特別是量詞的運用。因此,針對我班幼兒對量詞的學習需求,結合新年的到來,我設計了這節《過新年》的語言活動。將量詞滲透進活動的每一個環節,讓幼兒在自由探索中發現量詞,在不知不覺中掌握和運用量詞,使他們的思維得到訓練和提高,培養了他們語言的遷移能力。

活動目的:

1:學習量詞:雙、條、頂、掛、……

2:學習正確運用量詞,培養語言遷移的能力。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口語表達及擴散思維。

活動準備:圖片(一幅由六張小圖組成的大圖)、禮物若干。

活動進行:一、學習量詞:

1:分組看六幅小圖:幼兒自由探索圖上有什麼?各有多少?

2:請幼兒代表講述看到什麼及多少。

圖一:一輛雪橇車、一個籃子、一個蘋果、一個梨子、一掛香蕉、一把傘、一頂帽子、一輛小汽車、一條圍巾、一雙手套。

3:引導探索:說每個東西有多少時,數字後面有一個詞,如:一輛小汽車的“輛”、一雙手套的“雙”、…… (這些詞就是量詞)。

每個物體不同,它用的量詞也不相同,一把傘就不能說成一棵傘、一頂傘,說它們的時候要將量詞分清楚。

4:師生一起運用量詞講述其它小圖內容。

二、運用所學量詞:

1:運用量詞講述六張小圖拼成的大圖。重點理解不同的物體要用不同的量詞。

2:根據大圖的情節,轉移到送禮物的活動。(聖誕老人拉着雪橇車,給小朋友們送禮物)

讓幼兒拿出自己準備的禮物,說一句完整的話,注意量詞的運用。如:我準備了一雙手套。

3:遊戲:《換禮物》

新年到,新年到,幼兒園裏真熱鬧,你做傘,我做帽,互換禮物哈哈笑!

要求幼兒兒歌唸完後,和好朋友換禮物時說一句完整的話,如:我送給你一雙手套。

伸延活動

找量詞,培養幼兒的語言遷移能力。

啓發幼兒觀察和回憶周圍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物體,並能用恰當的量詞說出來。

幼兒園活動教案5

設計思路:

川劇是我國的國粹藝術,有着源遠流長的歷史,在上次活動京劇臉譜的基礎上,我再次嘗試臉譜藝術的活動設計,讓幼兒欣賞川劇中的變臉,從而瞭解中國戲劇面具藝術的多姿多彩。

活動中臉譜的借形想象是一大挑戰點,需要幼兒在觀察欣賞的基礎上,利用發散性思維爲面具上的眼、鼻、口等部位進行想象添畫,隨後爲面具塗上顏色,進行進一步裝扮。活動的高潮在幼兒臉帶面具進行遊戲的環節,這個川劇中的變臉衍生爲幼兒活動現場中的親身體驗,帶給幼兒成功感的同時更領略到川劇變臉的獨特魅力。

活動重點:嘗試用各種圖案爲五官裝飾

活動難點:利用圖案和色彩裝飾美化面具

活動目標:

1、通過觀賞“變臉”,感受遊戲的有趣。

2、大膽嘗試運用各種圖案進行五官替換創作,激發創造性思維。

活動過程:

一、欣賞川劇變臉的視頻(環節意圖:師幼共同欣賞視頻,在問題互動中感受變臉的神奇奧妙。)

1、今天有一位大師要爲小朋友們表演節目,這位大師有一個很神奇的本領,你們看看神奇在哪裏?

(幼兒:他會變臉。)

2、重點提問:這位大師一共變了幾次?都有什麼不同?

(幼兒:4次,顏色不同/圖案不同。)

3、面具變變

有的小朋友看到了大師的本領也學着變變面具,瞧,他們變出了好幾張新面具,看看他們是怎麼變的?

(引導幼兒關注範例圖上眼、鼻、口有什麼變化,變成了哪些圖形。)

4、老師來變變

(拿出空白的面具)

剛纔你們發現了那麼多面具上的祕密,那麼我也想來試試,變出一個我自己的面具。幼兒想象眼睛能變成什麼圖形,教師當場示範,其餘五官逐一添加。

5、現在我們的面具圖案都變好了,那該怎麼來變顏色呢?

(引導幼兒發現要先把主色先描好,然後再用輔色來“發光”,否則很容易把自己辛辛苦苦變的圖案,變沒了。)

二、制定遊戲規則(環節意圖:幼兒自己製作面具,爲下階段戴上面具進行遊戲奠定基礎。)

1、現在我們學會了變面具的祕密了,就自己來試一試,變出一個屬於自己的獨特面具。

2、等會兒面具製作好以後,我們還要進行變臉遊戲哦。

3、幼兒嘗試自己製作面具。

1)進行面具五官的添畫(要求畫的圖案要稍大些,讓其他人開清楚你的眼睛、鼻子、嘴巴變成了什麼特別的東西)

2)選擇顏色進行裝飾(先想好要製作一個什麼顏色的面具,然後用主色調描好輪廓線,再用輔色加以塗色,突出變化的五官圖案。)

三、變臉遊戲(環節意圖:通過現場遊戲,體驗遊戲的快樂,感受制作面具的成功和喜悅。)

1、說清楚規則:4人結伴爲一組,幼兒自由選擇同伴組合,並一字排開。

2、遊戲開始,當聽到老師第一聲鼓聲時,第一個幼兒手持面具迅速地轉身,並還原。隨後第二聲鼓聲響起,第二個幼兒聽到後做重複動作,四輪遊戲一次進行。3、邀請變得最快最好的小組再次表演,幼兒在高昂的情緒中結束活動。

幼兒園活動教案6

一、主題活動名稱:水的知識

二、以“水”作爲活動的依據(緣由):

對於大班幼兒而言,正處於一個各種能力逐步發展和提升的年齡段,其有意性行爲開始發展,遊戲活動中的表徵水平逐步提高,對於事物的認識和認知都會有一個新的層次,他們會對我們日常見到的各種事物產生各種各樣的想法,當有人問某個事物的一些知識時,他們會不自覺地表達他們所認爲的別人所不知道的一些方面,以此來顯示他們的聰明。這是小孩子普遍的一種心理行爲。

在我們的生活中,水是一種不接或缺的存在,它是包括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當然也是孩子們生活中最爲熟悉的東西。把“水”作爲一個活動的主題,能夠使幼兒更深的瞭解“水”這一物質,通過水這一物質,不僅可以使幼兒感受大自然的奧祕,還可以以這一主題的進行,讓他們拓寬思維,對於其他的東西也有更廣泛、更深刻的見解,由此想到了“水的知識”這一主題。

三、主題目標:

1、通過觀察瞭解水的一些簡單的物理性質,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耐心。

2、嘗試聯繫以前學過的知識和生活中經常用到的知識,爲“水”這一主題增添更多的語文知識,讓幼兒們從小就養成不斷積累知識的習慣。

四、主題網絡圖:

五、活動的的準備(環境、道具、資源等)

1、幼兒活動的地方:知識的講授可以在教室裏進行,團體活動可以在教室或者院子裏或操場開展,實踐體驗就需要孩子們走出學校,到學校外進行實踐。

2、開展這一主題活動要用到的道具有水、筆、紙、畫板、鋼琴或手風琴等樂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有表演需要的道具時,可以自行準備。

3、在實踐時,孩子們要在老師的帶領下在公園或一些公衆場合進行一系列的活動。

六、主題活動的具體過程

“水的知識”這一主題活動主要分爲三個部分即有關水的知識講授、有關水的團體遊戲活動、涉及水的方面的一些實踐活動。所以,活動的具體過程就需要三個步驟來完成。

首先,課堂的知識講授是不會像傳統老師上課那樣,只是一上課就告訴孩子們水的一些知識。它是這樣進行的:由老師帶來一杯水,先讓孩子們觀察這杯水一兩分鐘左右,然後讓他們說出他們就眼睛所看到的一些現象,再由老師根據孩子們說到的現象或詞語,向孩子們傳授一些簡單淺顯的的知識,如水的形成過程、分類、用途、對我們生活的影響等。接下來,老師可以就“水”這個字眼,讓孩子們把知道的有關帶“水”的詞語、成語、神話故事等說出來,這個環節中,可以讓孩子們進行搶答,訓練孩子的反應能力和思維能力。再由老師進行補充孩子們不知道的一些知識,這樣有利於幼兒們掌握更多的知識。除了以上這些外,老師還可以擴展一下孩子的思維,例如讓孩子們說一下,看到水他們會聯想到的到什麼、水能用來做些什麼、怎樣的水不能喝等。老師做這些不僅可以是孩子們更多地瞭解水這一物質,更多的是讓孩子們就這一簡單的課,學會如何對生活中的常見事物進行細緻的瞭解,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和獲知慾望,可以是他們不僅僅可以“意會”,還能“言傳”。另外,如果課堂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讓孩子們觀看一些有關水方面的動畫片,讓孩子通過自己喜歡的動畫片對水這一物質產生不同的見解或感情。

其次,是團隊活動的進行。團隊活動可以有音樂、美術和遊戲這三個環節。先就音樂來說,可以讓孩子們2-5人組成一個組,由家人或親人教他們一首有關水的歌曲,例如《小溪流水響叮咚》、《外婆家的澎湖灣》《魚兒水中游》等,然後在學校進行表演。當然,孩子們可以只唱歌或有歌有舞,表演結束後,由幾個老師進行評選,選出最好的三組,進行獎勵。

對於美術這方面,需要孩子們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他們還是按音樂那樣分的小組,要進行小組畫畫。這個活動要在學校課堂上完成,老師會讓孩子們自己小組內部進行分工,畫出他們所認爲的水或有關水的一些東西,任由孩子們發揮想象,老師不要進行干預,直到孩子們自己完成。當然不僅僅是完成一幅畫而已,小組內可以出來一個同學對他們小組的這幅畫做一描述,如果他們小組的其他同學還有要說的,也可以進行補充。老師和其他小組的孩子聽完後,如果有要問的,也可以進行發問。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先讓孩子們通過圖畫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大班的孩子差不多都五六了,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有了他們的想法,對好多的事情都充滿了好奇,以畫畫的方式使他們充分發揮想象力。這些孩子都還是很童真的,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他們很會大膽的想象,不會受到外界的干擾,所創作的圖畫是他們腦中真實的反映,有利於激發他們的想象潛力。進行圖畫的描述,有利於鍛鍊他們的語言能力,可以爲他們以後的語言學習提供一個好的基礎。而提問環節也是至關重要的,提問者可以更好地瞭解別人的想法,知道一些別人能想到而自己想不到的,被提問者可以培養他的臨時應答能力和反應能力,而這些能力的培養對孩子來說越早越好。所以這不單單是一堂美術課,更多的是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讓他們從小就具備這些能力,以後的學習會更加的得心應手。當然,

幼兒園活動教案7

教學目標:

1、讓幼兒在動物之家中,通過自主探索各種器材的不同玩法,體驗身體運動的樂趣,發展攀爬、跳、平衡等基本動作。

2、培養幼兒自主教學的能力,進一步激發幼兒參加體育遊戲的主動性、創造性。

重難點:

重點:發展攀爬、跳、平衡等基本動作,體驗運動的樂趣。

難點:幼兒能自主地參與,並探索不同的玩法。

設計思路:

1、本次教學設計依據:

區域性體育教學它是一種把運動場地區域化並以區域爲基礎開展的體育教學,它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變“以集體教學爲主”爲“以分散教學爲主”,讓幼兒獲得更多的自主教學的機會,體現了開放性、交互性和創造性,使幼兒在與環境、材料、同伴的互動中得到更充分的發展。自本班嘗試開設區域性體育教學以來,小朋友興趣很高,於是在瞭解本班幼兒興趣、經驗、能力水平的基礎上提出了本次教學目標,在整個教學中師爲幼兒提供了足夠的自選空間、充分自由的教學氛圍,開設了小兔、小猴、烏龜、小羊四個不同教學區域,引導幼兒自由地選擇區域和運動器材、自由結伴、自主運動,從而發展攀、爬、跳、平衡的基本運動能力以及探索和創新的能力。

2、本次教學的創新之處:

(1)讓孩子充分體驗自主運動的快樂

首先使孩子體驗到自己是器具的真正主人,促使萌發自主運動的願望。從一開始到最後我都讓孩子一起來搬運器具,自己來選擇支配器具,目的是讓孩子自始自終都感受到我需要這些器具、我是器具的主人、我要運動的體驗,這是孩子與材料產生真正意義互動的動力來源;其次在教學中我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自由選擇不同的器具進入不同的區,並依據自己的經驗、能力和水平決定自己的教學方式,並自由結伴進行不同的嘗試與探索體驗,讓每個孩子都有表現自己最高創造能力的機會,其間教師沒有對孩子更多的約束,多的是觀察,少的是直接指導與示範,保證孩子在寬鬆的氣氛中自主地教學,體驗自主運動的快樂。

(2)以遊戲的情景方式吸引孩子主動參與教學

本次教學將幼兒發展所需的跳躍、攀、爬、平衡等基本動作練習設置在“動物之家”的遊戲情景中予以呈現,通過讓幼兒模仿、扮演喜歡的小兔、烏龜、小猴、小羊的動物角色,自主地選擇所需器具,自主地佈置場地,自主地進行運動,從而在這生動活潑的遊戲情景創設下,促使孩子主動地參與。

(3)注重材料的豐富、多層次性,感受運動的野趣

在本次教學中我爲孩子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各種運動器具如墊子、圈、沙包、布碟、布繩、布袋、蘑菇墩等等,也有一些輔助的材料如毛絨玩具、椅子、小水桶、橡皮精、幼兒自帶的小揹包等等,更有一些具有野味自然的材料如鵝卵石、竹梯、紙板箱、紙棒、輪胎等等都在這兒彙集了,都成了孩子本次教學的主材料,目的是爲孩子提供足夠的豐富的自選空間,讓孩子嘗試利用好多種材料,進行探索與創造,增強了運動的趣味性。此外本次教學挖掘利用了園外的自然環境作爲運動場地,讓孩子走出幼兒園這一固定空間,走入了街心小花園,體驗了一種野趣。如此這般利用園外資源,,滿足了幼兒親近自然、擴大教學空間的願望,使幼兒運動的熱情進一步高漲。

教學準備:

1、代表四個區的動物標誌(猴、羊、兔、烏龜)。

2、器具:墊子、塑圈、竹梯、沙包、紙棒、布繩、輪胎、爬板、繩子等。

3、輔助材料:毛絨玩具、小桶、鵝卵石、橡皮筋、椅子、小揹包等。

教學場地:園外小花園(如逢雨天在底摟大廳進行)

教學流程:

調動身心:搬運器材入場→創設環境:師生布置場地→基本教學:分散自主教學→放鬆教學:收拾器械

教學過程:

(一)調動身心:搬運器材入場(如逢雨天幼兒模仿動物進入底樓大廳)

師引導“今天小猴、小羊、小兔、烏龜邀請我們去玩,我們一起去好嗎?”

師幼一起合作搬運器材進入小花園。

(二)創設環境:師生共同佈置

1、介紹各區場地,並引導幼兒想一想

(1)小兔它最愛跳,它會選什麼器械玩?

(2)那麼小烏龜、小猴、小羊呢?它們會選哪些器具練本領呢?動一動腦筋,讓我們一起來幫助它們佈置。

2、師生共同佈置場地,引導幼兒選擇合適的器械。

(三)基本教學:分散自主玩。

1、第一次到小動物家玩

鼓勵幼兒在不同的小動物家嘗試多種玩法,並引導選用輔助物玩,增加遊戲的趣味性、多樣性。

觀察要點:各個教學區內幼兒的創新玩法有哪些?是否合理地使用輔助物配合玩?

2、交流分享:讓幼兒講解示範剛纔在小動物家是怎麼玩的?有哪些創新玩法?

3、第二次到小動物家玩(交換場地玩)

師“剛纔我們玩得真好,現在能不能換一個小動物家去玩呢?

比比誰的玩法跟剛纔不一樣,比比誰的玩法多。”

觀察要點:幼兒有無更換不同區內玩?幼兒又有哪些創新玩法?

(四)放鬆教學:收拾器械

1、再次交流分享

師“剛纔你們又到哪裏去了?怎麼玩的?”,以參觀式評價方法進行,並鼓勵表揚各區幼兒不同的創新玩法。

2、收拾器械

師“剛纔我們在小動物家玩得很累了,現在讓我們回家休息一會兒,請你們一起幫小動物整理好器具再回家好嗎?”

師幼一起收拾器械回教學室。

幼兒園活動教案8

活動名稱:

收拾玩具

活動前言:

據相關的調查現在的小孩子們都是家裏的獨生女,從小嬌生慣養的,父母們更是捨不得讓孩子們幹一點的活,平時小孩子們在前面擺弄,父母們跟着後面收拾,從而使孩子養成了許多的壞習慣,以下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活動目的:

1、初步學會按相同標記收拾玩具。

2、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3、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已初步學過“上、下、裏”等方位詞。

2、物質準備:佈置一家小熊的家,家中玩具、蔬菜擺放零亂,小熊一隻。

活動過程:

1、以幫助小熊引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老師調動了幼兒參與的興趣。)

2、引導幼兒觀察玩具掉在哪裏,啓發幼兒使用“玩具掉在XX上面(下面、裏面)”的語句。

(1、在老師的引導下,幼兒能說出方位詞,並使用完整句。2、鏡頭的攝入有所偏差,誰在說話時,鏡頭要跟緊誰。3、師在提問幼兒的時候,沒有必要把小熊一直抱在手上,可以先放在旁邊。)

3、引導幼兒討論、尋找:這些玩具的家在哪裏?這些家上面你發現了什麼?

(1、幼兒能積極地尋找玩具。2、在視頻中,老師可以看到在上課時所沒有關注到的其他幼兒:發現有個別幼兒趴在地上,有的幼兒很認真的尋找玩具的家。3、拍攝幼兒尋找的鏡頭都是全景,可以拍攝個別幼兒尋找的情況。)

4、引導幼兒把尋找到的玩具送回家。(個別、全體)

(1、鏡頭拍攝幼兒如何放玩具的情況較少。2、幼兒都是從柵欄跨過去放玩具,師可以把右邊柵欄收起來,以防幼兒摔倒。3、老師的感嘆詞較多)

(在觀看視頻時,沒有拍攝到幼兒如何把餐具收拾進盒子。鏡頭可以着重拍攝幼兒如何收拾。這樣不但有利於老師觀看,也可把個別幼兒收拾的情景播放給幼兒觀看,加深幼兒如何收拾玩具的印象。)

6、師以小熊的身份謝謝幼兒,並告訴幼兒:每一樣玩具都有自己的家,我們玩過玩具要把它送回家。

幼兒園活動教案9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情景表演,認識老虎、獅子的尾巴。

2、告訴幼兒一個人在家時,有陌生人敲門不能開門,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兔子頭飾一個,老虎、大灰狼、獅子、兔子尾巴和麪具各一個。

2、幼兒會唱《兩隻老虎》、《表情歌》、《哈巴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小朋友,你們好!你們有沒有聽過《小兔乖乖》的故事啊!“聽過”。那你們喜歡小白兔嗎?“喜歡”。我們一起玩《小兔乖乖》的遊戲,好嗎?“好”。誰來扮演“小白兔”呢?(好,那你們來表演小白兔),我來表演兔姐姐,請封老師來表演兔媽媽。

兔媽媽:寶寶們,媽媽現在要到外面去拔蘿蔔,你們在家可要把門關緊了,誰來敲門也不能開,只有媽媽回來了才能開,記住了嗎?(記住了)寶寶們,再見!

二、重點部分

師:兔寶寶們,媽媽出去了,兔姐姐在家陪你們玩,你們高不高興呀?(高興)我們一起唱一首歌吧!就唱《小兔乖乖》吧!(唱完歌大灰狼敲門)

①“咚咚咚”,咦,是誰在敲門呀?讓兔姐姐來問一問:“你是誰呀?”(我是你們的媽媽,快開門呀!)這像不像媽媽的聲音呀?(不像)(我們讓他把尾巴伸進來瞧一瞧)“請你把尾巴伸進來給我們瞧一瞧”。“咦,這是誰的尾巴呀?”(大灰狼)講解尾巴:長長的、毛茸茸的、粗粗的。讓我掀開窗簾看一看(你不是媽媽,你是大灰狼,不開不開就不開。)哦,大灰狼被我們趕走了,高不高興呀?(高興)那我們一起來唱一首《表情歌》吧。

②同①,將大灰狼換成老虎,講解尾巴:長長的、帶有花紋。唱《兩隻老虎》。

③同①,將大灰狼換成獅子,講解尾巴:細細的、長長的、最下面還有很多的毛。唱《哈巴狗》。

④兔媽媽敲門,“你是誰呀?”“我是你們的媽媽”,(不信)“請你把尾巴伸進來給我們瞧一瞧。”我們把窗簾掀開看看是不是媽媽,(是媽媽)兔媽媽唱“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幼兒一起去開門)“媽媽回來了,媽媽回來了,快開門呀!”

三、結束部分

兔媽媽:寶寶們,你們在家乖不乖呀?有沒有人來敲門呀?寶寶們真勇敢,做得真棒,以後我們一個人在家時,如果有不認識的人來敲門千萬不能敲門,記住了嗎?看,媽媽拔了這麼多的蘿蔔,你們開心嗎?那我們一起做遊戲吧!

幼兒園活動教案10

活動目標

1.瞭解線傳遞聲音的功能。

2.感受實驗探索的樂趣。

重點難點

感受實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各種不同材質的線。

2.一次性紙杯、塑料杯若干、安全剪刀、裝有牙籤的牙籤盒等。

活動過程

一、 導入

1.提出問題,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2.聽說用一次性杯子可以做成電話,用來傳聲音,你們玩過嗎?

3.大家來想想該怎麼做,用什麼材料傳聲的效果最好呢?

二、 請幼兒自主選擇材料,嘗試製作,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

1.用什麼杯子做聽筒呢?

2.用什麼線連接?

3.連接的線怎麼固定在聽筒上的?

三、 請幼兒玩一玩紙杯電話,然後討論爲什麼它能傳聲音。

1.討論不同操作方式可能造成的影響。如一位小朋友用紙杯捂住嘴說話,另一個小朋友用紙杯罩住耳朵能聽見嗎?如果線不拉直可以嗎?試一試。

2.討論不同材料的線和杯子可能造成的影響。如用紙杯的效果好還是塑料杯?用哪種線連接的效果最好?

幼兒園活動教案11

活動目標:

1、瞭解古詩大意,理解“舉頭”“低頭”的含義。

2、能用語言表達自己對古詩的理解並有感情地朗誦古詩。

3、體會詩文的意境和詩人對家鄉及親人的思念之情。

活動準備:

古詩《靜夜思》圖片、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靜夜思》圖片,幼兒觀察。

提問:圖中的人物是誰?他在哪裏、在幹什麼?如果你在小的時候離開爸爸媽媽到很遠的地方,會是什麼樣的心情呢?

二、教師完整朗通古詩《靜夜思》,引導幼兒欣賞、理解詩意。

1、指導幼兒表達自己對古詩的感受和理解。提問:古詩的名字叫什麼?聽了古詩後有什麼感覺?

2、結合課件,引導幼兒理解古詩含義,重點理解關鍵詞語:、“舉頭”、“低頭”的含義。

3、播放中秋月圓的課件,引導幼兒感受家人團圓,遠離家鄉的思愁。用語言和動作表現一下李白思鄉的心情。

三、幼兒嘗試隨着音樂欣賞圖片並朗誦古詩。

1、教師結合圖片朗通古詩,幼兒小聲跟念。

2、教師用動作提示,與幼兒進行詩句的對答,教師說前半句,幼兒對下半句。

例如:教師說“牀前”,幼兒

接“明月光”,依次類推。

3、請幼兒分組配樂朗誦古詩,進行展示。

附:《靜夜思》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幼兒園活動教案12

幼兒園中班綜合課《夏天的乘涼工具》教學設計

授課老師:童呈祥

授課班級:星星一班

授課時間:20xx.6.9日星期一(第一節)

授課內容:綜合課《夏天的乘涼工具》

活動目標:

1.感受扇子的美和現代電風扇、空調的方便。

2.學習安全用電

活動準備:

板畫、扇子、空調、電風扇圖片、實物扇子

活動過程:

1.夏天常見的納涼工具

提問:夏天很熱的時候,我們怎麼讓自己涼快些呢?

(吃冷飲、扇子、吹風扇、開空調、樹蔭下納涼)

2.出示板畫,引導幼兒觀察

師:這畫的是什麼呢?對,它是扇子。長什麼樣子?

3.播放圖片,引導幼兒表達

老師小結:扇子我們在很久以前就在用它,它可以扇風納

涼、遮陽。如今納涼的工具又有了電風扇、空調

4.講解電風扇、空調的工作原理

師:1.通電才能使用

2.扇葉的旋轉

3.冷熱空氣的轉換

4.電能與動能的轉化掛式、立式風扇、空調

5.幼兒討論,發表意見

提問:喜歡哪種納涼工具,爲什麼?

幼兒園活動教案13

以《我們生活的社區》爲主題的生成活動已結束,在此我欣喜地發現我們的孩子原來是那麼的能幹,他們有其自己的思維方式,有自身的興趣愛好,有其獨特的認識和生活經驗,更有其與衆不同的個性色彩。下面請你與我一起踏入“我們生活的社區”的旅程,去慢慢品味旅途中的每一處“風景區”、每一幅“站牌”……。每一滴希望與你分享!

站臺:在談話活動時,好多孩子都談到了在自己小區內和同伴玩耍時的的感受,看到孩子們談論時的那種投入和愉快,我和孩子們決定生成《我們生活的社區》的主題活動。

路線編制:第一站:我生活的小區設施

我生活的小區究竟有哪些設施呢?孩子們憑着自己生活的經驗,你一言我一語地述說着……。“想什麼辦法可以知道更多關於小區周圍設施的訊息呢?”“怎樣來獲取各種設施的標記呢?”老師預設的一連串開放性的問題,促使了孩子們彼此的討論,激起了孩子們對更多訊息的需求。他們對如何來收集信息進行了討論:有的說可以問爸爸媽媽,有的說可以看新聞頻道,還有的說可以自己去發現。當然,對於這個話題,我感到我們更多的是要藉助家長的力量,和小區物業管理的支持,讓幼兒能更具體的瞭解周圍小區的信息,於是,我在親子活動單中這樣寫道:“親愛的爸爸媽媽:我要和我的小夥伴們一起發現我們生活的社區啦!在這裏我們非常想得到您的指點,吳江是一座美麗的城市,請您爲我們介紹一些我們居住的小區的名稱、小區周圍的設施,小區內的設施,帶我們找一找哪些設施是有標誌的?請您和我們共同來記錄下來”。在幾天的時間裏,我和孩子們通過各種途徑來收集的孩子居住的各個社區的資料漸漸充實起來,有自繪的圖片、也有文字介紹。這些資料的展示又誘發了孩子們進一步的想法,他們更關心的是老師要帶我們認識關於社區的什麼呢?我仔細地觀察着孩子們的興趣,引發了幼兒進一步的討論。

第二站:到社區周圍的哪裏去?

社區周圍有那麼多的輔助設施,這次只能選擇一個地方去,這可爲難了我們的孩子們。我告訴大家:“這次參觀請小朋友自己來選擇去的地點,你們覺得到哪裏去最有收穫?”沒等我說完,孩子們爭先恐後的說開了:“吳江公園好”、“我們小區也好的”、“大潤發最好”“馬路上也好的” …… 孩子們的情緒興奮而熱烈,但是接着又產生了一個新的問題:“你說你的好,我說我的好,不能解決問題啊,那怎麼辦呢?”孩子們提出瞭解決問題的方案:“舉手表決,看哪個地方同意去的人數最多就到哪裏去。”於是我建議:“我們要說出自己想去的地方有哪些值得參觀的地方?要想辦法說服別人,如何?”“好!”對於這麼一個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孩子們鬥志昂揚了。我記錄下了每一些幼兒的精彩介紹:

張至遠:我們覺得應該去參觀“振泰小區”邊上的吳江公園,那裏有拱橋、有河流,有假山,還有好多好看的風景,特別是我們覺得那裏有許多的標誌:垃圾桶有的、電話亭有的,還有其他好多小區裏沒有的標誌,所以我向大家推薦吳江公園。

王佚昀:我覺得“振泰小區”很好的,那裏有綠化、有保衛的設施,還有樓房的標誌,所以我推薦振泰小區。

朱厲行:我覺得大潤發的,那裏有各種各樣的物品,可以讓我們去認識很多平時不認識、不注意的的物品,還可以分類。

錢啓元:我覺得馬路上很好,可以看到車站標誌、行人標誌、學校標誌、,所以我覺得馬路好……

孩子們介紹着、聆聽着,發表着自己的意見。我們的孩子有了許多自己的想法了,而且很,怎樣選擇最好的參觀點呢?我自己覺得小區的設施大同小異,可以由家長帶領參觀,而去馬路可能有危險……最後朱厲行的介紹得到了更多同伴的呼應,於是,這次參觀的地點在孩子們熱烈的討論中產生了——去大潤發參觀。孩子們的充分討論可以爲他們的探索,明確堅定的目標,可以讓孩子明確自己是發現者、參與者,從而更積極主動的參與接下來的活動。

第三站:制定我們的參觀計劃書

孩子們懷着去大潤發參觀的一份期待,帶着強烈想要去探索的心情來問我:“戴老師,我們什麼時候去大潤發參觀呀?看來,這成了大家熱切關注的問題,我把決定權留給了我們的孩子,讓他們來討論什麼時候去參觀,於是,一場熱烈的討論又開始了,“那我們什麼時候去呢?”“我們該怎麼去呢?”接連不斷的問題產生了。時機成熟,我適時提了一個任務:“我們來制定一份參觀“計劃書”吧!”

一幅幅精心設計的“計劃書”產生了,“什麼時候去?”“幾點鐘出發?”“怎麼去?”等等等等的問題都列入了孩子們的計劃書中。我及時地把孩子們的設計在版面上佈置和呈現了出來,孩子們看到後都非常的高興和有成就感,一有空就圍在一起看着、議論着,展示區上面的圖案是他們語言的真實再現!“把權利充分的迴歸”給幼兒這是現在的教學中經常運用到的教學理念,我覺得教師要相信幼兒,給予孩子們自由創意的空間!你看我們的孩子發揮的不是很好嗎?相信幼兒吧!

第四站:制定參觀的項目

隨着主題的產生,孩子們的興趣一天比一天高漲,在討論“去參觀什麼?”的話題時,孩子們產生了自己來確定參觀項目的想法,我就順着孩子們的興趣,作了如下導向設計:“你最想發現知道大潤發裏的什麼呢?” “爲什麼你要去找這東西呢?” 帶着這一系列的問題孩子們自己討論起來,孩子們熱情很高,並積極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想法。

朱宇潔和媽媽:我是吳江人,蘇州有自己的特產豆腐乾,我們吳江有些什麼特產呢呢?

朱丁耀:我想知道,超市裏的物品是怎麼分類放的。

龐文文:我想知道超市裏面有沒有賣麪條這些風味小吃的?

李張晨:我想去發現超市裏的阿姨是怎麼工作的?……

孩子們提出的問題各式各樣,,他們的求知慾是無邊的。教師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要考慮參觀的項目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而孩子經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完成的。“去發現吳江的特產”這一項目既有挑戰性,又對孩子有思想方面的深遠影響。

第五站:創編兒歌:《吳江特產有哪些》

在期待去參觀的幾天裏,孩子們的心情是迫切的、激動的,他們把自己的這種情感自然地流露了出來,有幾個把它以兒歌的

方式展示了出來,孩子們創編的兒歌是這樣的:

今天我們真高興,真呀真高興,

要和夥伴去參觀,去呀去參觀,

你們要到哪裏去?我們到大潤發超市去,

你們怎麼去?嘟嘟,嘟嘟,我們乘大汽車去……”

孩子們的兒歌還沒有編完,雖然顯得稚嫩,但是不難看出,他們的情不自禁、以及創作的慾望正是他們主動性的具體體現,我深信:孩子們去大潤發參觀了以後,他們會有更多精彩的內容編到兒歌中的,我和孩子們共同期待着……

第六站:我們去參觀啦

終於盼到了去參觀的日子,這天孩子們特別的興奮,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大家共同創編的歌曲:“今天我們真高興,真呀真高興,要和夥伴去參觀,去呀去參觀,你們要到哪裏去?我們到大潤發超市去,你們怎麼去?嘟嘟,嘟嘟,我們乘大巴士去……”兒歌聲盪漾在車廂裏、超市內,不時有顧客向我們的孩子投以關注的目光。

終點站:參觀歸來

孩子們從大潤發超市一回來,他們就津津樂道地講述着自己在大潤發超市的發現;迫不及待地拿起了畫筆,畫出了他們找到的吳江的特產;又饒有興趣地編起了上次沒有編完的兒歌,兒歌的內容有血有肉,是孩子們的真實回顧:

朱丁耀編了一句:平望辣醬是特產啊,王佚昀: 辣油也是特產啊,朱厲行:青糰子,白團子香噴噴,皋思媛:薰豆茶啊撲鼻香,還有一種叫塌餅,不知味道怎麼樣?最後我編了一句:吳江的特產真正多,下次你也去看看。

有感而發:

本次活動完全是在幼兒的一次活動中引發出來的,來源於幼兒的興趣,來源於幼兒的生活,所以幼兒對這個活動投入了極大的興趣和熱情。應該說,這是一次比較成功的主題教學活動,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在活動中我注重了跟隨孩子,跟隨他們的興趣、跟隨他們的思維方式進行活動。我始終記住每次活動的主體應該是孩子而不是老師,逐漸擺正自己的位置,在活動中作出積極、有益的調整,使整個活動能順利地開展和發展。其次,在活動中,我注意了對

孩子所提的問題進行價值篩選,及時抓住教育契機,同時爲幼兒提供相應的環境,使幼兒更好地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

再則,我深相信孩子的思想是看得見的。孩子的思想有其不同於成人的表現方式,在活動中,我不斷地肯定幼兒的進步,並給予他們表現的機會,並嘗試着站在孩子的角度評價孩子和他們的作品。

另外,在每次活動開展後,我都及時地把孩子們的作品和孩子們的表達展示出來。我感到:把孩子們的活動過程,特別是他們的作品及時佈置出來,不僅能提高、延長孩子們的活動興趣,而且會讓他們特別有成就感,同時也可以讓家長了解班裏的活動情況,更重要的是它能幫助教師做好活動的基本記錄,以便於以後經驗的再現和借鑑。

在這裏也產生了一個疑問:如何讓家長積極的“動”起來,主動參與、配合到我們的活動中來?

目前我們開展的探索性主題活動差不多都是孩子和老師在活動,家長只是應孩子的要求無奈的收集了一些材料,幾乎沒有家長主動關心、詢問過我們所開展的活動情況,最多也只是駐足在我們所佈置的活動版面前看看上面的照片和文字。而就我們目前的情況看,我們老師是非常需要家長的配合幫助的,包括資料的收集和答案的尋找、生活經驗的建立、積累等等,我們教師也在平時做了相關的宣傳,但看來現在的效果不是很明顯,如何讓家長積極的“動”起來,主動參與、配合到我們的活動中來也是我們目前迫切要解決的問題。

幼兒園活動教案14

遊戲目的:

1、培養幼兒按物對數的能力。

2、培養幼兒的平衡能力。

遊戲準備:

幼兒分成兩隊,每隊跑道上有一個平衡木,每隊的終點地上放有1到10的蘑菇卡片,在起跑線的兩邊分別放有一個黑板,黑板上寫有1到10的數字。

遊戲方法:

1、向幼兒介紹遊戲名稱和目的就是經過小橋走到河對面採蘑菇。

2、介紹遊戲的玩法:小朋友按旁邊黑板上的數字,走到對面找出相應數量的蘑菇卡片,走過去時必需要經過小橋纔可以過河,回來也一樣,把採到的蘑菇卡片插在黑板上相應的數字旁邊,就拍拍下一個遊戲小朋友的手,纔可以繼續遊戲。

3、最後,哪一組小朋友最快採完蘑菇並採對數量的爲勝。

遊戲規則:

小朋友把採好的蘑菇插在黑板上相應的數字旁邊後,一定要拍拍下位遊戲的小朋友的手纔可以繼續遊戲,如果沒有拍手下一位小朋友就不能開始遊戲。

遊戲建議:

如果是大班的小朋友在黑板上設計的是組成分解或是加減的式題。

幼兒園活動教案15

活動目標:

1、學習閱讀畫面,瞭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2、在閱讀畫面的基礎上,初步認識漢字“綠房子、黃房子、藍房子”。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實物投影儀,相應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己閱讀故事《白房子》。

幼兒自主閱讀圖書,教師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麼?故事裏有哪些小動物?看圖說說小動物找房子的故事。

二、教師講述畫面內容,幼兒看圖文傾聽故事。講到小兔、小貓、小松鼠以及綠房子、黃房子、藍房子和白房子處,教師手指相應的圖片。

三、師幼共同閱讀:

提問:

1、冬天來了,小兔、小貓和小松鼠三個動物各自蓋了間什麼樣的房子?

2、有一天,它們外出找食物,回來時發生了什麼事?

3、它們是怎樣找到自己的房子的?

四: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第一幅畫面,嘗試自己認讀漢字“綠房子、黃房子、藍房子”。

五、給圖片找家。

出示“綠房子、黃房子、藍房子”卡片,引導幼兒按顏色給圖形分類找家,例:綠圖片,放在漢字“綠房子”的框子裏,黃圖片放在“黃房子”裏……

六、教師帶幼兒邊翻書邊完整地講述故事。啓發幼兒根據房子邊的 “綠房子、黃房子、藍房子”漢字提示,用彩筆把白房子變成彩色的房子。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