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祕笈 > 育兒寶典 > 教育孩子到底應不應該打

教育孩子到底應不應該打

來源:女友組    閱讀: 3.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教育孩子到底應不應該打,孩子的教育問題始終是父母心中最大的事。很多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會出現各種不好的問題,對於很多家長會通過打孩子教育孩子,教育孩子到底應不應該打。

教育孩子到底應不應該打1

其實“懲罰不能阻止不良行爲,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時變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飾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覺。孩子遭受懲罰時,他會暗下決心以後要小心,而不是要誠實和負責。”打罵孩子時,雖然孩子表面上誠惶誠恐,內心深處未必有所反省,有些極端的孩子會想辦法逃離家庭,逃離父母的管束......

傳統的解釋是捱打可以改掉孩子身上的性格弱點,鍛鍊孩子的意志力,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等等。但是打過之後,孩子並沒有達到期望的效果,有些反而會激發出新問題。所以說打孩子不僅會傷害他們的自尊、還會懼怕父母、更會誤導他們錯誤的解決問題方式,甚至還會引起他們的逆反、仇恨心理等等。那麼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

一、儘量不要打孩子。

孩子犯錯誤了,不要急於打孩子。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壓制心裏的憤怒。可以和孩子說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讓他們知道你對他剛纔行爲的不滿。比如:“你這樣媽媽很傷心!”“你這樣做我很不滿意!”“我不喜歡你這樣子!”等。這樣子不僅有助於平靜自己的情緒,也有助於讓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來想問題,從而促進孩子的反思。

教育孩子到底應不應該打

二、自然方式懲罰孩子。

其實孩子犯錯無非就是一些小事。父母無須過多批評,讓孩子自己承受錯誤造成的後果。比如:牛奶打翻了,就不能喝牛奶了。同時讓孩子自己來清理撒掉的牛奶;玩具玩壞了,就不能玩了。同時要他保證以後好好保護自己的玩具,否則以後都不給他買新玩具了...這樣不但讓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錯誤可能導致的結果,也能夠讓孩子在承擔後果的過程當中產生悔改的想法,有利於避免他們再犯同類錯誤。

三、不要情緒化。

如果出現了不得不打孩子的情況,父母首先要穩定自己的情緒,冷靜面對孩子的問題。在情緒激動的時候打孩子,只會適得其反。孩子的着眼點只會停留在父母的激烈情緒上,他們不會認爲這是自己的錯。所以說非得要打孩子的話,一定要穩定自己的情緒,要讓孩子明白,他們是在爲自己的錯誤買單,而不是爲父母的壞情緒買單。

四、要讓孩子明白被打的原因。

迫不得已要打孩子的時候,要明確告訴孩子,他爲什麼會捱打,下次再犯錯誤要如何處理等;打完孩子後,建議哄哄孩子,讓他明白,打了他爸爸媽媽也很傷心,打他只是爲了讓他記住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這也是避免給孩子造成心理傷害的關鍵。

五、要和孩子講道理。

不要打2歲內和6歲後的孩子。2歲前的孩子心智發展不成熟,缺乏規則意識。打他們的話沒有任何警示作用,反而會影響孩子的心理髮展。6歲後的孩子應該是懂道理的年齡了,如果他們犯錯了,父母應該用講道理的方式和他們進行溝通,避免給孩子帶來心裏產生負面影響。

教育孩子到底應不應該打2

管教孩子該不該打?這三種情況,別猶豫必須得打

不尊重長輩的時候

前幾天西西的爺爺奶奶去看他了,他打開門不僅沒有打招呼,而且對爺爺的熱情有些反感。吃飯的時候爺爺的聲音有些大,西西大聲的說“閉嘴,電視聽不見了”,西西的媽媽讓他道歉,他不但搖頭拒絕而且還說不吃飯了,媽媽給西西拉到房間打了一頓,讓他在裏面反省。

有的長輩特別溺愛孩子,久而久之養成了孩子不尊重人的習慣,覺得不管做什麼都能得到包容,世界觀裏就沒有尊重長輩的意識。這個時候如果口頭教育他能聽並且改正就好,如果怎麼講道理孩子都不聽的時候,就該動手打了。打孩子不是最終的目的,主要是讓孩子意識到尊重長輩有多重要。

撒謊還理直氣壯的時候

有些孩子爲了避免某些不必要的麻煩,選擇用謊言掩蓋事實,但是被家長抓包的時候還特別理直氣壯的說自己沒有撒謊,當多次確認沒有結果的時候,家長就不必再講道理了,直接拉進小黑屋揍一頓就好了。

打完之後就要問孩子爲什麼要撒謊,如果只是因爲害怕承擔責任,這時家長就要好好反省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問題,讓孩子不敢承擔責任。搞清楚事情的緣由,也打完之後,再告訴孩子以後遇見事情的.時候應該怎麼辦。

教育孩子到底應不應該打 第2張

發脾氣還打人的時候

發脾氣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很少有不發脾氣的孩子,但是發脾氣還伴隨着打人的孩子就應該好好管教了,發脾氣只是某個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但是有打人的習慣就說明孩子性格里藏有暴力的傾向,如果這個時候多次說教無用的情況就以暴制暴,讓他冷靜下來。

當孩子冷靜下來,情緒得到緩和的時候再給孩子講道理,孩子就會思考,當意識到自己錯誤的時候就會知道下一次到底該不該動手了。

教育孩子到底應不應該打3

1、打孩子不能帶情緒,因爲你有情緒。這時候打孩子只是在發泄自己的憤怒,會忽視孩子犯錯誤的原因,也很難給孩子講清楚爲什麼要打他,很容易失手誤傷孩子。當你憤怒過後不想打孩子的時候,卻是你應該打的時候,因爲規矩不能隨便改。

2、打孩子前要交流。讓孩子明白自己被打的原因,要讓孩子知道,不是爸爸媽媽要打你,是規矩要打你,規矩在父母之上。這個過程對父母的要求很高,父母要能控制情緒,言簡意賅,但態度要堅決。

3、不能用手或鞋子打,要“專物專用”,需要用杖(也就是古時候所說的家法),這樣做有兩點點好處:第一給自己時間冷靜;第二產生震懾力。

4、孩子犯錯誤,是因爲父母事先沒有告訴孩子不能這樣做,或者父母沒有把話講清楚。因此孩子所犯的錯誤,父母自己也在犯。所以,依照愛打孩子的原則是,父母也要跟着受罰。比如懲罰孩子之後,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因爲這件事過去強調得少,導致你犯了錯,被懲罰,所以爸爸也要自罰不吃晚飯。這樣會讓孩子體會到愛,而不是恐懼。

教育孩子到底應不應該打 第3張

5、孩子生理與心理具有以下特殊情況者不能打:行爲亢奮有神經障礙的孩子,十分敏感的孩子,曾受過情感傷害的孩子。

6、不到3歲的孩子不要打。3歲前的孩子由於心智發展不成熟,缺乏規則意識是正常的。打孩子對於孩子來說,沒有警示作用,反而會影響孩子的心理髮展。

7、6歲以後要儘量少打,12歲以後的孩子不能打。6歲後的孩子是懂道理的年齡了。這時,父母需要用講道理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避免打罵在孩子心裏產生負面影響。

對孩子的教育問題,雖然我們深謀遠慮,但事實上結果卻不是我們所理想的。

好的心態能帶來好的情緒,假如你的孩子很頑皮,淘氣,不聽話,請大人們不要急着給孩子“扣帽子”,試着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多與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孩子“不聽話”的原因之後再下定論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家長們要清楚教育孩子的目的,只有徹底瞭解教育原理、認真學習、真心付出和自我完善的家長,纔有可能教出優秀的子女來。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