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樂園 > 跳槽太頻繁易導致抑鬱症

跳槽太頻繁易導致抑鬱症

來源:女友組    閱讀: 8.2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跳槽太頻繁易導致抑鬱症,在職場中,跳槽是很常見的一種現象,跳槽的原因是有很多的,每個人對自己的職業規劃都不一樣,下面分享跳槽太頻繁易導致抑鬱症,一起來看下吧。

跳槽太頻繁易導致抑鬱症

跳槽太頻繁易導致抑鬱症1

今年26歲的張先生雖然年齡不大,但是工作經歷卻頗爲複雜,4年間竟然轉換了七八個工作,最短的一次只在單位工作了一個月就辭職了。張先生對現在的工作仍不滿意,覺得枯燥無味,沒有前途,又想到跳槽。但多次跳槽使張先生產生了自卑心理,認爲自己能力差,加之父母對其的嘮叨,內心很是糾結、矛盾,幾乎每晚失眠,感覺人都要崩潰了。

與張先生情況類似的還有李小姐,今年27歲,工作5年來也是接連跳槽,幾個月換一次工作對她來說早就習以爲常,至今也已經換了六七次工作。以至於她的一些好朋友給她打電話常常要先問一句——“你還在上回說的那個公司上班嗎?”最讓朋友們目瞪口呆的還是最近的一次,她來了個上午上崗,下午辭職,這一舉動把朋友們都鎮住了,過去大家還都幫她找理由,認爲她屢屢跳槽是由於工資待遇低或者是因爲工作環境差,要麼就是公司的發展前景不好、公司人際關係複雜、老闆太過苛刻……但是她跳槽的次數實在太過了,現在朋友們在談論她時,已經不再幫她找理由,而是認爲原因都出在李小姐自己身上,甚至有幾個關係親密的姐妹乾脆直接勸說她“不要把錢看得那麼重”、“別老這山望着那山高”、“不要老覺得是領導不好,換位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到位呢?”這麼一來,李小姐自己也開始焦躁不安,產生了自卑心理——難道真的是我好高騖遠,或者能力不夠嗎?

當今就業市場人才市場不斷開放,政府政策和保障機制的不斷完善與健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跳槽,以尋求自我價值的就業機會。春節過後的三、四月是跳槽高峯期,他們當中很多人一直爲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工作而苦惱,或者對現在工作不滿意,導致自卑、情緒低落,造成這樣的結果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他們的心理狀態陷入了誤區,從而引發了諸多心理問題。張先生和李小姐的案例就是頻繁跳槽導致心理問題的一個代表,他們因頻繁跳槽,到目前爲止也未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在種種睏乏不安情緒和負性情緒的疊加之下,焦慮感不斷升級,導致不能根據客觀現實和自身實際認同自我,進而產生自卑心理,甚至出現了抑鬱情緒。

跳槽意味着離開選擇新的工作,融入一個新環境需要我們付出的更多,從工作內容、人際關係到企業文化都需要重新適應,既然如此,可爲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人頻繁跳槽呢?

人的自然屬性決定了人有各種各樣的需要,而人的社會屬性又決定人經常在和周圍的人進行比較,人的能動性就取決於在進行比較後的心理趨向,這種趨向影響着人的工作動機。當一個人做出了成績並取得報酬後,他不僅關心自己所得報酬的絕對量,還要關心相對量。因此,他要通過種種比較來確定自己所獲得的報酬是否合理,比較的結果直接影響工作的積極性。

許多研究表明,與更幸福的人比較會降低自己的主觀幸福感,與不幸的人比較會提高自己的主觀幸福感。現實生活中,人們不免將現在的生活狀態與其他同學、員工或者同行業、同職位的人做比較,即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滿足,如果別人的狀態優於自己,就會產生職業幸福感的缺失,爲了找到職業幸福感,就會想到別的企業或單位去尋求幸福。

而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個體的`非智力因素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其他個體的影響,“從衆心理”是社會心理和行爲的普遍現象。越來越多的人沒有正確認識社會需求,沒有公正、客觀地評價自身的素質、特長及其他條件,在跳槽問題上,輕率從事,盲目從衆,隨波逐流。當發現跳槽後新的工作並不適合自己,或者還不如原來,爲了挽回因跳槽帶來的“損失”,就會再次選擇跳槽。

其實跳槽沒有好壞之分,民間一直都有“人挪活,樹挪死”的說法,任何人都有選擇職業的自由,適時跳槽對人們職業發展能夠提供良機。但是,沒有充分的準備,沒有經過客觀的分析,無目標、無規劃的頻繁亂跳是非常不可取的。

如何進行自身的職業規劃?

正確地評價自己。

對自己的性格、能力、專業技能等進行客觀的評估,從而得出:自己適合什麼樣的職業?自己要“跳”的地方適合自己嗎?併爲迎接新工作做好心理準備。

設計“超越”的理想目標。

跳槽的目標是越跳越高,高的不僅僅是薪水和職位,更重要的是,使你的職業生涯步入更高階段。每一次“跳”,都應該是對自己職業和發展目標的重新設定。

注重積累與沉澱。

知識、財富、人生的體驗需要積累,頻繁跳槽不利於對經驗的積累。許多有傑出成就的人都離不開積累,在一個優秀的組織中注重積累沉澱才能學到其優秀的精髓,不然浮光掠影,頻繁跳槽,則什麼也難學到。

評估新的工作,要對職業進行規劃。

跳槽時要看清大趨勢,不要短視,避免盲目追求高薪。先從宏觀上仔細分析一下你將要從事的行業的發展前景及方向,再分析將要加入的公司文化氛圍,看是否與自己的條件相吻合。

對熱門行業的追逐應慎重。

不少人擇業時易受社會輿論的影響,求熱門,而不考慮自身條件及職業特點,結果是在激烈的競爭中敗北,或者在其位難盡其職,既影響工作,又壓抑自己。

克服跳槽時的心理障礙。

人們常說“衝動是魔鬼”,由於一些突發事件,如未獲得期望的獎勵,與同事、上級發生爭執,人際關係緊張,被人誤解等,有些人衝動之下憤然離開,這是非常不可取的。擇業時以他人的工作爲標準,這個標準可能會是薪酬、福利、出國機會、管理等級等。這種攀比心理的危害是片面強調單方面因素而忽視其它重要方面。擇業時患得患失,反覆權衡猶豫心理往往會導致錯失良機或莽撞從事,而最終做出錯誤決定。

跳槽太頻繁易導致抑鬱症2

什麼原因致使90後頻繁跳槽

案例一:爲跳槽時刻準備着

許多“80後”的畢業生都向往外企,工資高還可以滿世界跑;後來,國企和事業單位因爲穩定成爲大學生找工作的熱門;現在,工作更加穩定福利更加優厚的公務員成爲許多大學生的首選。在外企、國企、民企和公務員之間,“90後”的大學生到底在選擇什麼?

“現在雖然招聘崗位機會多,但是大家都瞭解,想去好單位是很難的。我身邊的同齡人,對待第一份工作都不是太苛刻,大多數人只是想積累一些社會經驗,然後找機會再跳槽。”在記者採訪中,很多“90後”紛紛表示,現在招聘會越來越多了,只要不挑剔,找份工作還是很輕鬆的。先找個工作幹着,然後慢慢考公務員或者遇到好的工作再跳槽,是大多數90後心中的打算。

案例二:高薪不如高興

HR聽慣了像“工資太低了,另謀發展”、“上班地點離家太遠”、“感覺個人發展空間過小”、“希望找一個更好的職位”等離職原因,而如今的90後們更是製造出不少另人抓狂的理由。他們往往是快樂主義者,擇業、擇友,“是否有趣”都是他們選擇的重要標準。

從事銷售工作的90後陳波說,自己在八個月內先後換過三份銷售類的工作。在談到離職的原因時,陳波表示,離職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對薪資待遇不滿意,而是跟老闆做的不開心。在陳波看來,工資多少無所謂,只要能養活自己就行了。但是每天花費最多時間的事情就是上班,要是乾的不開心,那就太委屈自己了。

有不少企業的HR表示,“連年終獎也拴不住90後!”據瞭解,不少公司爲了應對春節前的“跳槽潮”,年終獎都等到春節後才發,而這招現在對90後的員工卻失效了,不少新員工紛紛趕着在歲末跳槽。

從事人力資源工作多年的齊經理表示,現在很大一部分90後,家裏條件比較好,基本沒有生活壓力與過重的負擔,因此做事情喜歡我行我素,工作時要看心情,跳過正常離職手續,說走就走、不負責任的離職方式,也是屢見不鮮。

案例三:個性至上

記者在招聘會上看到,一份90後簡歷的特長欄上寫着,“擅長治癒系文字、幽默且會講冷笑話”,這恐怕是前輩們在撰寫簡歷時所無法想象的。90後成長於比以前任何代際更自由、更開放、更包容、更富裕的年代,他們個性張揚,拒絕平庸,特立獨行,表現欲強……

不少企業都發出感嘆,不少90後求職者都是抱着“先就業、後擇業”的心態來到企業的。作爲新生代的求職羣體,90後的家庭和成長環境要比之前好很多,他們沒有壓力,追求個性獨立和生活品質,工作不再是其唯一目標。他們邊工作、學習,邊物色更好的、更適合自己工作,所以在辭職上顯得不受羈絆,雷厲風行。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空間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