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樂園 > 孫中山的故事

孫中山的故事

來源:女友組    閱讀: 2.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孫中山的故事1

創建最早的革命軍事學校

孫中山的故事

中國最早的革命軍事學校,是孫中山先生於XXX年8月在東京創立的青山軍事學校。

XXXX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革命團體——興中會發動了庚子惠州起義後,革命風潮逐漸瀰漫全國。當時,自費赴日本留學的中國青年學生,有不少希望能夠進入日本的陸軍學校研習軍旅。但由於清政府規定,凡投考外國軍事學校的學生,必須由各省督撫保送;一切非公費生均不得投考日本的軍事學校,並由清政府駐日本公使蔡鈞照會日本政府協助執行,因而一般人無法入日本的軍事學校。時孫中山先生正在日本東京,感到革命需要軍事人材,便請日本陸軍少佐日野熊藏幫助,在東京附近的青山設立革命軍事學校,以訓練有志獻身革命軍事工作的留日青年學生,並聘請日本陸軍上尉小室健次郎爲助教。這就是中國第一所革命軍事學校。主持軍事訓練工作的日野熊藏,是當時有名的軍事學家,曾發明日本式盒子炮及木炮,因與孫中山先生互相研究南非洲波亞人的游擊戰術,遂成知己,助教小室健次郎亦系富有軍事學識的專家,兩人均屬義務性質,不領工資。

孫中山的故事2

"與國同春"--孫中山先生勖勉報界人員的題字

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後,中山先生因形勢所迫,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以革命尚未成功,仍以國民一分子身份,周遊各省,廣事宣傳,以期喚起羣衆,把革命進行到底。

在喚起羣衆上,孫中山對報界人士特別寄予深切的期望。1912年5月初,孫中山自福州抵達廣州。廣州、香港等地報界人士於5月4日聯合假座東園(故址在今越秀南路,系一所具有文化公園性質的巨大庭園)開會歡迎,孫中山在歡迎會上致辭勖勉報界人士,懇切指出"輿論爲事實之母,報界諸君又爲輿論之母,望諸君認定宗旨,造成一健全之輿論。"時革命黨人馮自由等在香港創辦《大光報》,以廣東全省(包括香港、澳門)及國內外各大城市爲行銷對象,孫中山特給它題贈"與國同春"四個大字,勉勵它爲民主共和國的鞏固和發展而大造革命輿論,務求"與國同春",也就是要與民主共和國共存共榮。孫中山在勖勉廣州、香港報界人士的同時,爲新創辦的《大光報》題贈"與國同春"四個大字。

不少報界人士沒有辜負孫中山的期望,剛正不阿,爲鞏固民主共和國而盡到應盡的責任。其中尤以《大光報》執着"與國同春"的精神持正義以抗強權,威武不屈,甚得讀者好評。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俄國爆發革命,成立社會主義政府,世界觀感爲之一新。《大光報》敏銳地覺察到社會主義已經登上世界舞臺,適時地站在時代的前列,開展以"社會主義與中國"爲中心的宣傳活動,予讀者以社會主義及勞工解放問題的新知識,頗能喚起社會各界人的注意,也受到孫中山讚許。

1920年1月,《大光報》發行年刊,孫中山應邀爲之撰《大光年刊題詞》,借報名"大光"立論,申述報刊對國家與人民責任。題詞說:"......光明者,不外是使人認識實在,認識真理之工具。苟有工具而不用,或遺其實而鶩其名,則無益而有害。抑且以光明與人者,其功固大而責任亦重。苟挾其成心而以先入爲主,則非光明主義,而禍患將由是而始。“大光”之名吾固深喜之,而又望其能與人真實之知識,互助之精神,不負其名也。"這篇題詞進一步發揮了"與國同春"的含義。

孫中山的故事3

這天,我懷着崇敬的心情,翻開了這本《偉人少年的故事——孫中山》,如飢似渴地閱讀起來。書中那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使得孫中山這個形象在我心中變得神聖而不可侵犯。

這本書主要講了歷史偉人孫中山雖然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家小院,但少年時期的他發奮讀書,立志報國。他從六歲起,就經常跟隨姐姐上山砍柴草,去池塘邊撈豬飼料。年紀稍大,便下田除草、排水、放牛;有時還跟外祖父出海。貧困而勤勞的生活,使他懂得了中國勞動人民的苦難。正是這些,才造就了孫中山立志報國的信念。

看到這些,我真爲自己感到愧疚。同樣是少年,孫中山過着那種艱苦的生活,而我卻生活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環境中,卻還嫌不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如果我到孫中山的那個年代去生活,一定會叫苦連天的。可是,即使生活在那種環境中,孫中山還是不忘發奮讀書,以至於他最後終於圓了他的心願。再看看我吧,雖然家裏堆滿了書,可我基本上沒幾本是看過的,就算有時會看一會,也是被逼無奈。比起孫中山來,我真是差遠了。

《 偉人少年的故事——孫中山》這本書真讓我受益匪淺。我暗下決心﹕處在童年時期的我要學習孫中山孜孜不倦讀書的習慣,到青年時代,我要學習他愛國的情感,長大了,我也要像他那樣做一名祖國的棟樑之材,報效祖國!

孫中山的故事4

一九〇八年,孫中山先生顛沛流離地到了英國倫敦。

這個消息立刻引起了一些華僑和中國留學生的注意。這些人有的懷着崇敬心情,有的抱着好奇心理,都想見到孫中山這位赫赫有名的革命領袖人物。其中有些迂腐的人推測,孫中山肯定是一個大字不識的“綠林豪傑”。

待到與中山先生見面後,才知道他原來是一位博學多識、勤勉出奇的偉人。

當時,中山先生經過旅途的輾轉周折,所帶的費用已分文不剩了,眼看着連一口麪包都吃不上。於是,一些熱心的留學生便慷慨解囊,你湊一點,我湊一點,湊了三四十個英鎊送給中山先生,以暫時維持他的基本生活。不料三天之後,大夥兒再去看望他時,卻見他已將這些錢買了一大堆新書。一見面,中山先生便津津有味地指着書告訴衆人說,這是什麼書,那是什麼書,這本書怎麼怎麼好,那本書又如何如何重要。衆人見此情景,一個個不禁目瞪口呆,有的爲中山先生的好學精神所驚駭,也有的抱怨他不該將吃麪包的錢拿來買了書。

這些人哪裏知道在中山先生看來,書比麪包更重要得多。他曾經說過:“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讀書。我一天不讀書,便不能夠生活。”

的確,在中山先生的一生中,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休假,每夭除了飲食做事以外,總是手不釋卷。他每次外出旅行,什麼行李都可以不帶,卻總要帶上幾本最新出版的書籍。即使是在火線上督戰,他也要帶許多書籍雜誌放在指揮所裏多軍事上的工作一停止,便把書本拿在手上,從容不迫,一字一句地讀起來。

他曾經對一位朋友說:“我幾十年來,因爲革命,居無定所,每年所買的書籍,讀完了之後,便送給朋友去了。至於讀過了的書籍之種類和數目,記不清楚。大概在我革命的時候,每年所花的書籍費,至少有四五千元;若是在革命很忙的時侯,所花的書籍費便不太多,大概只有二三千元。”

買書比買吃重要

孫中山一生喜愛讀書。他在英國留學的時候,有一天,幾個中國留學生一齊去看他,發現他的生活很艱苦,幾乎連吃飯的錢都沒有了。離開前,這幾個留學生湊了40英鎊,送給孫中山補貼生活。

三天以後,這幾個留學生又一齊去看孫中山。來到孫中山的宿舍門口,他們敲了半天門,都沒有人答應。“算了,先生大概不在。我們下次再來吧。”一個姑娘說。

“等一下兒,我來敲。”一個不高不矮的年輕人說。他用力敲了一會兒,孫中山纔來開門。孫中山不好意思地說:“請原諒,我正在看書,沒聽見你們敲門。快請進!”

他們走進孫中山的宿舍,看見桌子上擺滿了新書。大家一算,買這些書大概需要30英鎊。他們覺得很個性,問孫中山:“你連吃飯的錢都不夠,還有錢買書?”

“這是用你們送給我的錢買的,我還剩下10英鎊呢!”

“你就應多買一些好吃的.,不好把身體搞壞了。”孫中山笑着說:“我覺得買書比買吃的還重要。”

孫中山的故事5

孫中山祖籍廣東省東莞縣,五世祖於明代中葉遷居香山縣,十四世祖殿朝公始定居翠亨村。自小就參與家中農業輔助勞動,自謂本“農家子也,生於畎畝,早知稼穡之艱難”。

其家無田產,佃二畝半高租田耕種,難以餬口,其父達成還在村中打更報時。孫中山6歲時便上山打柴牧牛,到溪澗捕魚蝦,隨外祖父到海邊打蠔,還到鄰村三合會人辦的武館偷學拳術,故從小就養成勤勞勇敢的精神。

10歲時始進村塾求學,聰穎過人,僅三年就成爲全家中最有文化的一員。當時與從上海回鄉的陸皓東相識,併成莫逆之交。1878年,得長兄孫眉的幫助,到檀香山就學達5年之久。回國後曾偕陸皓東到村廟,見病者求神服食香灰,二人不滿巫醫騙人,遂分頭將神像搗壞,因而出走香港。

到香港後洗禮入基督教,並繼續讀書,不久轉學到廣州博濟醫學院,結識了三合會首領鄭仕良。後又聞香港西醫書院招生,旋即以優異成績考入該校。在學期間,除學習本科外,對歐美各國的政治、經濟、農業、乃至天文地理知識,無不涉獵,被友人稱之爲“通天曉”。

當時因深感清廷政治腐敗,經常與同鄉楊鶴齡以及陳少白、尤列等人共議國事,抨擊朝政,時人認爲此舉爲大不敬,稱之爲“四大寇”。其間曾致書濠頭鄉退休官吏鄭藻如,提出禁鴉片、種蠶桑、辦教育的主張。每逢假期回鄉,就幫助農民選種施肥,改良水利,擴寬道路,並與鄉紳商議改革鄉政,制訂預防盜賊的措施。有意以一村作示範,冀能做出成績推廣全國。

孫中山的故事6

孫中山先生愛兒童

孫中山先生平日爲人題贈墨寶,喜歡寫"博愛"二字。孫中山先生對"愛"曾經作過這樣的解釋:"仁愛是中國的好道德,古人有所謂“愛民如子”,有所謂“仁民愛物”。"從這裏可以看到孫中山先生的"博愛"也就是愛人民的意思。而愛兒童則是孫中山先生"博愛"的一個重要內容。

中山先生愛兒童,一方面固然出於他"民胞物與"的高尚德性,而更重要的是本於他爲解除人民被惡劣政治壓迫的崇高理想。據康德黎(孫中山先生在香港西醫書院讀書時的老師)的兒子堪勒斯康德黎的回憶,孫中山先生因奔走革命,流亡英國,居住在他家的時候,常常慈祥地愛撫着他的頭髮,有時還親切地和他談話,即使在和別人談論問題或沉思苦索救國救民道理的時候也是這樣。由於流亡國外,孫中山先生不能愛撫在清政府專制統治下的中國兒童。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推翻了清政府。1912年1月,孫中山先生被選爲革命政府的臨時大總統,他普愛天下兒童的素願得到初步的施展。在孫中山先生的號召提倡下,全國各地紛紛舉辦兒童教養院、兒童學校。爲了鼓舞兒童教育和福利事業的發展,孫中山先生還於1912年爲廣東人民捐資創辦,由女革命黨人徐慕蘭、鄧慕芬、黃扶庸主持的廣東女子教育院兒童部,並親筆題贈"幼吾幼"三個大字。這三個含意深遠、語帶勸勉的大字,不但勉勵了當時廣東女子教育院兒童部的工作人員,鼓舞了廣大的兒童教養工作者,也抒發了孫中山先生"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偉大胸懷。

由於帝國主義支持北洋軍閥袁世凱篡奪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孫中山先生被迫於1912年4月1日解除臨時大總統職務,孫中山先生"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宏願,也和他救國救民的偉大理想一起,由於政權的喪失而遭受挫折。

1924年,孫中山先生與中國共產黨合作,在廣州成立國共合作的革命政府,中國革命獲得了空前的發展,孫中山先生"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宏願同樣獲得了進一步的實現。那時,革命政府所在地的廣州,不但陸續增建了一批小學和兒童教養院,還開辦了廣東女子師範學校等培養兒童教育師資的專業學校。孫中山先生在1924年對廣東女子師範學校的一次演講中,懇切地指出:"要使孩子們自出生至成人,都能受到國家的教育。爲了提高兒童的文化知識,普及兒童教育,不僅要辦小學,還要辦平民學校,普及全體人民的教育,讓成年人也知道普及教育的重要性。要提高全體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使父母們都能安心讓孩子到學校裏受教育。"可以想見他發展兒童教育事業的宏偉設想。令人惋惜的是:由於革命道路的曲折,孫中山先生要使全國兒童都能幸福地成長的理想,終孫中山先生之世都未能實現。

今天,中國已經是受到全世界人民尊敬的大國,中國兒童已經得到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孫中山先生"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願望已經成爲現實。孫中山先生雖然不能像辛亥革命那樣及身而見,但是孫中山先生素來是以爲人民大衆謀福利的公僕自任的,只要人民能獲得幸福,他個人能否及身而見,在孫中山先生自己來說,自然是無關緊要的。

孫中山的故事7

孫中山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家,讀了孫中山的故事,我才知道孫中山小的時候也沒有很好的生活,和他相比我真的很慚愧。

今天,我讀了一個關於孫中山的故事,這一篇故事主要講了孫中山一生喜歡讀書。他在英國留學的時候,有一天,幾個中國留學生一起去看他,發現他的生活很艱苦,幾乎連吃飯的錢都沒有了。離開前,這幾個留學生湊了40英鎊,送給孫中山補貼生活。三天以後,這幾個留學生又一起去看孫中山。來到孫中山的宿舍門口,他們敲了半天門,都沒有人答應。 算了,先生大概不在。我們下次再來吧。一個姑娘說。等一下兒,我來敲。一個不高不矮的年輕人說。他用力敲了一會兒,孫中山纔來開門。孫中山不好意思地說:請原諒,我正在看書,沒聽見你們敲門。快請進!他們走進孫中山的宿舍,看見桌子上擺滿了新書。大家一算,買這些書大概需要30英鎊。他們覺得很奇怪,問孫中山:你連吃飯的錢都不夠,還有錢買書?這是用你們送給我的錢買的,我還剩下10英鎊呢!你應該多買一些好吃的,不要把身體搞壞了。孫中山笑著說:我覺得買書比買吃的還重要。

讀完這故事,我覺得很慚愧。我平時不愛讀書,讀着讀着就會犯困,媽媽說我沒有心機去讀書,所以讀着讀着就會犯困

孫中山的故事8

孫中山先生與佛教

孫中山在臨時大總統任內函覆中華佛教總會申請立案的報告中,沒有簡單地把佛教視爲迷信活動,而是本着信教自由和政教分離的原則,同意它的“揭宏通佛教,提振戒乘,融攝世間、出世間一切善法,甄擇進行,以求世界永久和平和衆生完全之幸福”的立會宗旨,肯定它“闡微索隱,補弊救偏,既暢宗風,亦裨世道”在中國社會和學術研究中的作用。同時,又指出“近世各國政教之分甚嚴,在教徒苦心修持,絕不干預政治,而國家盡力保護,不稍吝惜。此種美風,最可效法”,以啓導中國佛教徒認清守戒清修的正確道路。孫中山還將中華佛教總會申請立案的報告發交教育部存案,使它在法律上取得“社團法人”的地位。這些有關佛教問題的批示和處置,體現了孫中山先生對佛教與中國社會關係問題的精闢見解和對佛教徒的親切關懷。

因此,孫中山博得了廣大佛教徒的尊敬和愛戴,故當孫中山解除臨時大總統職務,南下廣州的時候,廣東的佛教徒即推廣東佛教總會(後改爲中華佛教總會廣東分會)會長鐵禪領頭,於XXXX年5月在廣州六榕寺召開歡迎孫中山大會。孫中山攜同家屬和廣東軍政府大都督胡漢民等出席歡迎大會,並給廣東佛教徒題贈了“平等、自由、博愛”六個大字,以勉勵他們遵守“臨時約法”(孫中山在臨時大總統任內,於XXXX年3月11日公佈的、屬於臨時憲法性質質的最高法律)上有關宗教信仰的規定,進行正當的宗教活動。

孫中山還乘參加歡迎會之便,登上六榕寺的九級浮屠——花塔遊覽。他看到花塔從第二級起,每級都懸掛着四字的匾額一方。它們從第二級起,自下而上依次爲“二儀高下”、“三光並耀”、“四表光被”,“五嶽推尊”、“六合遙觀”、“七星凌漢”、“八埏在望”、“九垓一覽”。匾額對歷史、藝術建築來說,有着畫龍點睛的妙用,而這八方匾額既恰到好處地表達出這座高聳入雲的花塔各個層級的特色,又概括地體現了它那穿雲插天、九垓一覽的高昂氣勢,是不可多得的文藝傑作。把當年孫中山見過的這些匾額恢復過來,定能使這座中外馳名的佛教藝術建築——花塔更加生色。

孫中山的故事9

辛亥革命勝利後,孫中山當了臨時大總統。有一次,他身穿便服,到參議院出席一個重要會議。然而,大門前執勤的衛兵,見來人衣着簡單,便攔住他,並厲聲叫道:“今天有重要會議,只有大總統和議員們才能進去,你這個大膽的人要進去幹什麼?快走!快走!否則,大總統看見了會動怒,一定會懲罰你的!”孫中山聽罷,不禁笑了,反問道,“你怎麼知道大總統會生氣的?”一邊說着,一邊出示了自己的證件。衛兵一看證件,才知道這個普通着裝的人竟是大總統。驚恐之下,衛兵撲倒在地,連連請罪。孫中山急忙扶衛兵起身,並幽默地說:“你不要害怕,我不會打你的。

孫中山的故事10

誰是中山裝的創始人?

他就是中國的民主革命家孫中山先生。

中山裝自XXXX年誕生迄今,五十多年來一直是中國男子最通行和喜歡穿着的服飾。

XXXX年,中山先生在廣州任中國革命政府大元帥時,感到西裝不但式樣繁瑣,穿着不便,又不大適應當時中國人民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實用要求,而中國原來的服裝(對胸式短衫袴,大襟式長衫等),既不能充分表現當時中國人民奮發向上的時代精神,在實用上也有類似西裝的缺點。於是主張以當時在南洋華僑中流行的“企領文裝”上衣爲基樣,在企領上加一條反領,以代替西裝襯衣的硬領。這樣一來,一件衣服上便兼有西裝上衣、襯衣和硬領的作用,又將“企領文裝”上衣的三個暗袋改爲四個明袋,下面的兩個明袋還裁製成可以隨着放進物品多少而漲縮的“琴袋”式樣。孫中山先生說,他這樣改革衣袋,爲的是要讓衣袋放得進書本、筆記本等學習和工作的必需品,衣袋上再加上軟蓋,袋內的物品就不易丟失。孫中山先生設計的褲子是:前面開縫,用暗紐,左右各一大暗袋,前面一小暗袋(表袋),右後臀部挖一暗袋,用軟蓋。這樣的褲子穿着方便,隨身必需品的攜帶也很適用。

協助孫中山先生創制中山裝的助手名叫黃隆生,廣東臺山人,原在越南河內保羅巴脫街開設隆生洋服店。XXXX年12月,孫中山先生到河內籌組興中會,偶入其店購物,相與攀談。黃隆生獲悉當前顧客即爲革命黨領袖孫中山先生,大爲傾倒,懇切要求參加興中會,爲革命出錢出力,XXXX年隨孫中山先生在大元帥府任事。孫中山先生設計中山裝時,曾請他幫助和負責縫製,順利地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裝。

當中山先生穿上自己設計的、也是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裝時說:“這種服裝好看、實用、方便、省錢,不像西裝那樣,除上衣、襯衣外,還要硬領,這些東西又多是進口的(當時這些東西多是從外國進口),費事費錢。”從這裏也可以看到,即使在服裝這樣的日常生活用品上,中山先生也是立足於從本國的實際條件來考慮的。這種自力更生的精神,是永遠值得人們學習的。

中山裝由於具備好看、實用、方便等優點,所以一經孫中山先生提倡,就得到廣大羣衆的熱烈歡迎。

孫中山的故事11

我記得曾經看過《孫中山的故事》這本書,這本書講述了中國偉大的人物孫中山從小到大經歷過的事,講述了他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爲中國革命奔走一生,最後爲救國救民而鞠躬精粹的曲折歷程。

孫中山小時候,他家的生活條件很艱苦,一家人居住在一間又爛又小的房屋,很多時候一家人每天就是用幾塊紅薯來餬口。雖然家境貧寒,孫中山一邊做家務、下田勞動,一邊抓緊一切時間來讀書。在學習上,他非常刻苦用功,遇到不懂的問題勇於向老師請教,直到明白爲止。

青少年時期,孫中山告別家鄉、告別父母,到香港求學。從西醫書院畢業後,在澳門當了一名西醫師。他決心要把自己所學的學問,都用到祖國強盛的事業上。他組織成立了興中會,組織了革命起義,都以失敗告終。他在流亡倫敦的時候,深感自己的才智、學識不足以去應付鬥爭的需要,就利用圖書館裏的藏書潛心閱讀,並且實地考察歐洲各國,從中尋求更多的救國真理。終於在1911年的武昌起義取得了成功,推翻了清朝ZF,這就是有名的辛亥革命。

由於孫中山輕信袁世凱,把總統之位讓給了他,革命果實就這樣被竊取了。孫中山又開始討袁護國活動。粉碎了袁世凱的皇帝夢後,孫中山又奮起鬥軍閥。經歷了無數的挫折後,爲求統一,扶病北上,最後鞠躬盡瘁,爲革命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孫中山的故事一直激勵着我。他是中國民主革命偉大的先行者,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先生的感人故事、偉大精神給了我很多啓示,更教育了我要好好學習、努力拼搏,去實現自己的奮鬥目標。

孫中山的故事12

1892年,孫中山以各門功課一百分的優異成績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

學成後,孫中山被澳門華人公立的鏡湖醫院聘爲西醫科主任。他是這所中醫院第一位聘任的西醫,每日上午在該醫院免費出診,不收分文。下午在寫字樓應診,週日10時至12時在此接種牛痘。當時鏡湖醫院沒有西藥,孫中山想出“自願贈醫”、“藥局贈藥”的辦法,由他向鏡湖醫院借款白銀1400兩,開辦中西藥局。孫中山贈診後,由這個藥局贈西藥給病人。

就這樣,有很多中外人士都被孫中山的妙手診治好了。他對於解剖手術方面,特別精通,曾經在鏡湖醫院的一次手術中取出一顆腎結石,大如雞卵,稱重一兩七錢。當時,能取出這麼大的結石,實屬罕見。

第二年,中西藥局遷到廣州,孫中山便通過醫術來結交官吏商紳,籌劃革命運動。清朝官吏都因爲他名氣高、學問大,從來沒把他作爲懷疑對象,直到1895年廣州起義失敗,事情敗露後,他才流亡海外,到檀香山開始職業革命者的生涯。

戊申年(1908年),孫中山在新加坡時,中興報記者口患疾病。孫中山僅通過觀其面色便知其病,馬上開出藥方,一星期之後,該記者大病痊癒。

孫中山當年迂至廣州行醫,是由於他醫術精湛,待人親切,無論門診或出診,診費一律隨意而付,加上他特別擅長外科手術和治療肺病,在澳門行醫不滿三月就聲名鵲起,招致了葡萄牙醫生的嫉妒。澳門法律規定,醫生從葡政府取得行醫執照後方能在當地行醫。孫中山受到葡萄牙醫生排斥,所以不能在澳門立足。他後來在自傳中也談及此事。

孫中山的故事13

大家還記得三年級上冊學的一篇《孫中山破陋習》的課文嗎?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孫中山小時看姐姐纏足,長大後立志要廢除這一陋習。說到這裏,我想問你們對孫中山瞭解嗎?今天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孫中山,原名孫文,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民主先行者,也是中華民國建國元勳。1911年辛亥革命後被推舉爲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關於孫中山還有一個流傳千古的故事呢!那時,孫中山纔剛擔任總統。他穿着便服,很是簡樸地到參議院出席一個重要會議。聽說各個名門望族的達官貴人都會來參加。然而大門前,執勤的衛兵見來人,衣着簡單。便攔了下來,並大聲叫道:“今天孫大總統有重要會議,你這平民要進去幹什麼,快走!”孫中山聽了,不禁笑了笑,反問道:“孫大總統不也是一位普通的人嗎?”衛兵有些不耐煩了,說:“你趕快離開,否則孫大總統會打人的。”孫中山沒有惱怒,而是緊緊地握住衛兵的手耐心又和藹地說:“大總統也要爲人民服務,是人民的公僕,怎麼能打人呢?”他的話簡而易懂,卻意味深長。說話間,孫中山掏出了自己的證件。衛兵一看,才恍然大悟。驚恐之下衛兵摔倒在地,連連請罪。孫中山連忙彎下腰,雙手將他扶起,並諒解地笑道:“這是幹嘛?快快請起,我說過大總統也是人民的公僕!我是不會怪你的,況且你又沒有做錯什麼,不用道歉!”衛兵聽後感動地留下了眼淚。

孫中山的生活很樸實,人們時常很難把他同普通民衆區分開來。他平易近人,天下爲公,憂國憂民的高尚品質,給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爲中國的獨立、自由和統一奮鬥了一生。他的愛國業績一直爲人們仰慕和傳頌。

是啊,總統也是人民的公僕。孫中山的偉大形象將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中!

孫中山的故事14

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少年時代,是在廣東香山縣翠亨村度過的。當時,翠亨村有戶富裕人家,兄弟三人在屋後修了個花園。園裏奇花異卉,爭芳鬥豔,茂林修竹,鬱鬱蔥蔥,景色十分美麗。孫中山常常到這裏玩耍,有時還幫着三兄弟乾點雜活。

有一天,孫中山和小夥伴們正在花園裏捉迷藏。忽然,十幾個凶神惡煞似的清兵衝了進來,不管三七二十一,硬給三兄弟帶上了手銬。原來,當地有個官吏相中了三兄弟的花園,爲了佔爲己有,就依仗權勢,羅織罪名,把三兄弟押進了縣衙大牢。

翠亨村的鄉親們都知道三兄弟爲人忠厚老實,紛紛爲他們打抱不平。孫中山也恨透了那個貪贓枉法的官吏,決心摸一摸他的“老虎”屁股,滅一滅他的威風。

這天,他鼓起勇氣,跨過一道破牆,悄悄溜進花園,東一腳,西一腳,把碎磚殘瓦踢得四處亂飛。“劈劈啪啪”的響聲,驚醒了正在酣睡的官吏。

他佩刀走出屋子,見園裏有個小孩,就厲聲喝斥道:“小孩,幹什麼?”

“我到這裏玩玩。”孫中山不慌不忙地回答。

“你好大的膽子,竟敢隨便闖入我的花園,快快滾開!”那官吏發怒了。

孫中山毫不示弱,怒目而視:“這花園明明是三兄弟的,你爲什麼無理霸佔!”

這下子,可觸到了那官吏的疼處。他窮兇極惡地拔出刀來,暴跳着向孫中山刺去。

然而,機敏的孫中山一轉身,就跑得無影無蹤了。

孫中山的故事15

孫中山先生小時候往在海邊的一個村莊上。

一天,他約了幾個朋友,輪流踢毽子,大家來比賽。踢了好一會兒,一個年紀大的孩子,踢不過一個小孩子。大孩子惱怒了,把小孩子打了一下。孫中山對大孩子說:“你大他小,你強他弱,你不該欺負他!”

一次許多海盜到村裏搶劫。孫中山親眼看到海盜把一戶人家的門打破,搶去許多箱子,害的的那家的人大哭小喊。孫中山想:“爲什麼那戶人家被強盜欺侮,中國卻沒有法律保護他們:”孫中山立下了改造中國的決心。

長大後,孫中山先生領導了辛亥革命,成爲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空間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