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樂園 > 戰國七雄的故事2篇

戰國七雄的故事2篇

來源:女友組    閱讀: 4.0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戰國七雄的故事1

退避三舍

戰國七雄的故事2篇

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爲三十里)。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一鳴驚人

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爲齊威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莊王說:聽說國中有一隻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麼回事?莊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然後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

臥薪嚐膽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並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餵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後立志報仇復國,請范蠡幫助訓練戰士,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並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一個苦膽,後來終於滅掉吳國。

老馬識途

春秋時期,齊桓公應燕國請求,帶兵打敗了山戎國的侵犯;山戎國國王密盧逃到孤竹國請求救兵,管仲跟隨齊桓公打敗了孤竹國的援兵。在回國途中,因假嚮導引入迷谷,使齊軍受困。管仲建議用一匹老馬帶路而化險爲夷。

負荊請罪

戰國時,趙國有兩位重臣廉頗與藺相如,因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封他爲相國,廉頗不服氣,認爲自己的武功蓋過他的嘴。藺相如爲了國家,對廉頗多次避讓,廉頗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後慚愧不已,便揹着荊條,到藺相如家門請罪,從此兩人和好,成爲同生共死的交情。

圍魏救趙:

戰國時,魏軍圍困趙國京城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命田忌爲將,孫臏爲軍師,出兵救趙。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趙國的邯鄲,孫臏主張引兵去圍攻魏國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這樣,不但能解除趙國的圍困,還能使魏軍疲勞不堪。田忌採納了孫臏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軍聞訊急忙撤回圍攻邯鄲的部隊,星夜回軍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齊軍以逸待勞迎擊魏軍。魏軍大敗,幾乎全軍覆沒。

毛遂自薦

在戰國的時候,有權有錢的人很喜歡供養一些有才能的人,以增強自己的勢力,在有事、需要有人出意見的時候,就讓他們策劃謀略,替自己解決問題。這樣的人被稱做食客,也叫門下客。

趙國的宰相平原君勢力龐大,家中養了幾千名食客。其中有位叫毛遂的食客,待了三年,都沒有什麼別的貢獻,平原君雖然覺得很奇怪,卻也沒有埋怨,任由他在家中吃住。後來,趙國的國都邯鄲被秦軍包圍,情勢非常危急。於是趙王派平原君到楚國,勸說楚王和趙國合作,共同出兵對抗秦國。平原君回家後,準備從食客中選出二十個文武全才的人一同前往,可是選來選去只有十九人合格,還差一個人。平原君正傷腦筋,毛遂突然走上前對平原君說:我是最適合的人選,願意跟從公子前往。平原君說:有才能的人在人羣中,就好象一把鋒利的錐子放在袋子裏,立刻就會穿破袋子,顯露鋒芒。而你在我這三年,卻沒有傑出的表現,我看你還是留下吧!毛遂回答:我是現在纔要進入袋子裏,不然我這把錐子早就穿破袋子,顯露出它的鋒利,而且連錐柄都要穿出袋子了。平原君心想,反正一時之間也找不到適合的人選,於是平原君就帶着毛遂等二十人趕往楚國。見到楚王,平原君說明了局勢和利害得失,費盡口舌,卻都無法說服楚王,同行的十九名食客也沒有辦法、想不出好點子。正當大家不知到該怎麼辦纔好,毛遂這時候手按寶劍,走到楚王前面說:大王的性命現在掌握在我的手中!楚國有幾百萬精兵,然而在上次的戰役中卻被秦國幾萬人的人馬打敗,奪去了許多城池與土地,連我們趙國都替你們感到羞憤。趙國提議兩國聯合抗秦,是在替你們楚國報仇。楚王聽了覺得毛遂說得有理,再加上毛遂拿着寶劍威脅,就同意結盟,訂下和約。並立刻發兵支持趙國,解了邯鄲之圍。

從此,平原君不敢再小看毛遂,而把他當作上賓招持。

戰國七雄的故事2

戰國(前403年—前221年)是我國繼東周列國以來的又一個諸侯割據的時代。其與春秋在歷史上並無明瞭的界線,只是依照今天的習慣,以“三家分晉”(前403年)爲起始標記,到前二二一年秦統一六國這一段時間稱爲戰國時期到了戰國時期,中國的場面已發生了變化:其中,諸多中小諸侯國家已被兼併,餘下的秦、楚、燕、韓、趙、魏、齊七國成爲戰國時期的主要諸侯國家,它們平日被後人稱爲“戰國七雄”。

秦國在春秋末期是氣力較弱的國家之一,所以秦統治者一直力求改變這種場面。前三六一年,秦孝公命令求賢,魏國人商鞅應暮入秦,自此,秦國進入了其快速發展的階段。商鞅在十年的時間裏通過實行組織民戶、嘉獎戰功及變領主製爲地主制等一系列政治經濟的革新,使秦國國富民強,成爲戰國第一大國。但商鞅的變法遭到了其他舊勢力的反對,至秦惠王即位,商鞅便被施以車裂之刑,而他所設立的新法卻普遍被秦人接受,成爲今後秦國政策的底子。就在商鞅變法的同年,秦國滅蜀,至此,秦國北有上郡,南有巴蜀,東有黃河與函谷關,地勢宜首難攻故而被稱爲“天府雄國”。加之商鞅變法所創造的經濟政治前提,使之完全具備了統一天下的前提。

韓原爲晉國韓氏家族,在“三家分晉”之後才成爲獨立的諸侯國家。它東臨魏國,西靠函谷關,佔據軍事要道,故而連年爭戰不停。公元前(www。dudub。com)三五八年,韓昭侯使用法家的申不害爲相,執行苛刻政治,使韓的國力臨時獲得增強,但沒過多久便又陷入衰落。所以韓國也六國中是最早被秦祛除的國家。

魏國與韓國相同,也是由晉割裂出的國家之一,而且在三個國家之中實力較強,加之魏文侯時的“李悝變法”,使其在政治、經濟、軍事上很快強盛起來。前三四四年,魏惠王將國都從安邑遷到大梁(今河南開封),從而使魏國達到鼎盛時期。前三五四年,魏國出兵攻打趙國,齊國派援軍援趙,擊敗趙國。後來,齊國以田忌爲上將、孫臏爲智囊以“增兵減竈”之計在馬陵之戰中徹底擊敗了魏國,使魏國從此一蹶不振,再無精力與其他六國交戰,直至其被秦國死亡。

趙國是“三家分晉”所形成的第三個國家,它都於邯鄲,與齊、燕相臨。戰國後期,趙國因有名相藺相如、上將廉頗等大臣忠心爲國,使趙國頗爲強盛。而有關廉頗、藺相如二人“完璧歸趙”和“負荊請罪”的故事也被後人傳爲美談。在廉頗、藺相如輔佐的'十年中,強秦一直未敢對趙國用兵,直至前二六零年,秦上將白起用離間計使趙王棄用廉頗而用趙括爲將,才於長平擊敗趙軍,殺其士卒達四十萬。使秦以此爲契機,逐步祛除六國,統一全國。

燕國原是北方的一個小柄,因其遠離華夏,使之得以相對安寧,並無太多戰事。所以春秋末期燕國已成爲北方的大國。至燕太子丹的時代,太子因見秦國強盛,遲早會對燕國的統治不利,於是譴刺客荊軻刺殺秦王,不料,荊軻被秦王斬於殿上。太子丹謀殺未果,反而使秦王對燕深恨不已,秦王贏政於前二二六年功下燕都薊(今北京)了,祛除了燕國。

齊國是六國中比較強盛的國家,因其遠離秦國,故而一直未與秦國有正面衝突。前三一四年,齊宣王趁燕國內亂之際,發兵攻佔了薊城,但在燕國人民猛烈的抵抗下,不得不又退兵回國。而燕昭王爲報一箭之仇,任樂毅爲上將,團結三晉、秦、楚等國大肆伐齊,聯軍只用半年時間便攻佔了齊國除莒和即墨兩城外的大部分領土,幾乎亡國。今後,齊國上將田單以此兩城爲底子,以少勝多,大敗燕軍於城下,才使齊國免遭亡國之禍。但在這五年的戰爭中,齊國損失慘重,而使其強國職位一直未獲得恢復。

戰國時期雖連年征戰,但這絲毫未影響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此間,中國古代思想文化達到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個高峯,其中以孔孟爲代表的儒家;老子、莊子、列子爲代表的道家;韓非爲代表的法家;墨子爲代表的墨家等理論最爲後人推崇。這些學派的呈現使戰國的思想界出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情形,而這些理論不但對那時的政治經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並且其深遠影響一直傳播至今,成爲中國思想史上不可消逝的一頁。

鮑元前二三零年,秦王贏政開始了他統一天下的征程,在九年的時間裏,秦先後祛除韓、趙、魏、楚、燕、齊六國,並於前二二一年統一了天下。至此,中國長達近六百年的割裂場面才得以結束,秦王朝的統治正式開始。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空間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