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樂園 > 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全

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全

來源:女友組    閱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全,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至今沿襲下來各種風格迥異的傳統節日來說,傳統節日可以說是豐富多樣,還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接下來一起看看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全。

中國的傳統節日1

中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正月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五)、龍擡頭(二月二)、重陽節(農曆九月九)、花朝節(二月13-二月17)、清明節(公曆4月5日前後)、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冬至節(公曆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後一天)等。

春節(正月初一)

春節俗稱“過年”,原名“元旦”,“元”的本意爲“頭”,後引申爲“開始”,因爲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爲“三元”;因爲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爲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正月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因此,這一天是春節慶祝中最隆重的一天。

元宵節(正月十五)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所以全國各地都過,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還是有自己的特點。

龍擡頭(二月二)

農曆二月二,是中國傳統節日,也叫龍擡頭,又稱青龍節、春龍節或者春耕節、農事節等,“龍擡頭”預示是春暖花開,陽氣生髮,雨水始落,春耕開始,蟄蟲出現,萬物復甦。

“龍擡頭”源於對自然天象的崇拜,人們將這天作爲一個好日子。祈求風調雨順、驅邪攘災、納祥轉運的日子。自古以來,人們在“龍擡頭”這天敬龍慶賀,以祈龍消災賜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重陽節(農曆九月九)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還被稱爲菊花節、茱萸節,爲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國傳統節日。

古人認爲九是最大的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故曰重陽,也叫重九。有的專家考證,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倍受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全

花朝節(二月13-二月17)

花朝節,(發音:huā zhāo jié)是紀念百花的生日,簡稱花朝,俗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節”,漢族傳統節日,流行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一般於農歷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二月二十五舉行。節日期間,人們結伴到郊外遊覽賞花,稱爲“踏青”,姑娘們剪五色彩紙粘在花枝上,稱爲“賞紅”。

清明節(公曆4月5日前後)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清明節融匯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爲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清明節的節俗豐富,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

每年的農曆五月五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代表着“初始”,代表着炎炎夏日的到來。按照時間推算,它所在的月份,又被稱爲“午月”,因此這一天便被人們稱作端午。

吃糉子是全國各地共同的習俗,已經維持了好幾百年。在古代,糉子也被稱爲角黍,筒糉。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投入汨羅江自殺,當時的人們爲了保護這位偉人...

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

每年農曆七月七日是傳統節日七夕節,又稱雙七節,乞巧節,女節,少女節,香橋會和巧節會等,源於“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傳說。傳說玉帝的第七個女兒織女,心靈、手巧、善織、令人羨慕不已,因此,人間女子就拜祭她,祈求智慧、靈巧和幸福,於是,就有了每年七月初七的“乞巧”活動,由此形成了乞巧節。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

八月十五中秋節風俗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猜燈謎、玩花燈等。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中秋節是流行於中國及世界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 ,所以被稱爲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裏,一年分爲四季,每季又分爲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這就是中秋節的來歷。

冬至節(公曆12月21~23日)

冬至,又稱日南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祭祖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爲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除夕(年尾最後一天)

大年三十,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爲“月窮歲盡之日”,故又叫“除夕”。除夕夜人們都要除舊迎新。這一天有許多古老的民俗活動,如包餃子,吃年夜飯,放爆竹、守歲等。

民族節日的由來

中華傳統節日多種多樣,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中華傳統節日,是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從這些傳承至今的世俗民風節日裏,清晰地記錄着中華民族的“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

中國的傳統節日2

1、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是時值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

除夕因常在夏曆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爲大年三十,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民間最爲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奉祀。

2、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爲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元宵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爲“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爲元宵節。

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所以全國各地都過,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還是有自己的特點。

3、清明節,又稱踏青節,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留下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全 第2張

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清明節的祭祖習俗,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雖然清明的節日禁火寒食習俗在宋代才揉合定型普及成爲全國民間習俗,但清明節掃墓祭祖、禮敬祖先習俗早已有之。

4、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爲“端陽節”。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民俗大節,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百越之地在上古時代就有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習俗。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亦將端午節作爲紀念屈原的節日;個別地方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5、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衆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爲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爲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6、重陽節,爲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爲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爲“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爲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祭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中國的傳統節日3

傳統節日的時間

中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農曆正月初一);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龍擡頭、社日節(農曆二月初二);上巳節(農曆三月初三);寒食節(冬至後的105或106天);

清明節(公曆4月5日後);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下元節(農曆十月十五);冬至節(公曆12月21~23日);除夕(農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等。

中國傳統節日風俗

1、春節:家家戶戶闔家歡聚,一起吃年夜飯,稱“團年”,一起守歲,敘舊話新,互相祝賀鼓勵。各地還有互相登門拜年、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逛花市、賞燈會等習俗。

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全 第3張

2、元宵節: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成爲世代相沿的習俗。

3、清明節:清明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有禁火寒食、祭祖掃墓、踏青郊遊等習俗。

4、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糉子,各地舉行龍舟大賽。同時,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清除腐、殺菌防病。

5、中秋節:中秋之夜,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

百節年爲首,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新春的習俗。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近20個國家和地區把中國春節定爲整體或者所轄部分城市的法定節假日。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爲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空間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