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幸福生活 > 生活保健 > 世界糧食日:緬懷袁老

世界糧食日:緬懷袁老

來源:女友組    閱讀: 1.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世界糧食日:緬懷袁老,10月16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糧食日,如今袁隆平的“禾下乘涼夢”正在一步步實現,紀念袁隆平最好的方式就是珍惜每一粒糧食。世界糧食日:緬懷袁老。

世界糧食日:緬懷袁老1

“我做了一個夢,夢見我那個水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穗子比掃帚還長。太陽曬起來,我跟我的同事就坐在那個稻穗下乘涼……”

10月16日是第41個世界糧食日今天,我們很難不想起他——袁隆平當風吹過稻田當滿園都是稻花香當碗裏有熱騰騰的米飯當山河無恙 饑荒遠離我們總是會想起他想起這個讓全中國人民能夠吃飽飯 吃好飯的人1953年8月袁隆平大學畢業服從全國統一分配到湖南省懷化地區的安江農校任教同年,他被分配到偏遠落後的湘西雪峯山麓安江農校教書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遭遇三年自然災害看到有人餓倒在路邊、田埂邊和橋底下袁隆平被這些景象深深刺痛立志用農業科學戰勝飢餓於是,他轉而從事國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種工作

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發現一株稻株籽粒多達230粒他推算,用這個稻株做種子水稻畝產會上千斤而當時高產水稻纔不過五六百斤

世界糧食日:緬懷袁老

新華社記者 孫忠靖 攝

當時,世界權威遺傳學認爲水稻不具有雜交優勢然而,袁隆平經過在試驗田不斷選種在19 64年發現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此後,他耗時9年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法”終於成功比常規稻增產20%左右實現了雜交水稻的歷史性突破

從1976年到1987年

中國雜交水稻累計增產1億噸以上

每年增產的稻穀可養活6000多萬人

中國成爲世界第一個

在生產上成功利用

水稻雜 種優勢的國家

世界糧食日:緬懷袁老 第2張

2004年《感動中國》

給袁隆平的頒獎詞曾寫道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

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

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

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

淡泊名利,一介農夫,

播撒智慧,收穫富足。

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飢餓。”

2020年,我國穀物自給率超過95%中國人均糧食佔有量達到470公斤左右比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的209公斤增長了126%水稻以約佔糧食總面積25%的播種面積貢獻了近32%的產量其中50%左右是雜交水稻這些糧食,養活了數億人

在我們歡喜不用捱餓的當下

袁隆平也敲響了警鐘

世界糧食日:緬懷袁老 第3張

中新社記者 楊華峯 攝

曾經歷過糧食短缺的痛苦

袁隆平這一代人

對於糧食格外珍愛

2013年,袁隆平接受採訪時說

“我們辛辛苦苦地鑽研來提高水稻產量

每畝提高10斤、5斤都是很難的

提高了單產之後呢,又浪費了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浪費不但可恥,更是犯罪”

世界糧食日:緬懷袁老 第4張

袁隆平一直有一個夢想“我做了一個夢,夢見我那個水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穗子比掃帚還長。太陽曬起來,我跟我的同事就坐在那個稻穗下乘涼……”這個夢,正在慢慢成爲現實近日,15畝“巨型稻”在重慶市大足區拾萬鎮長虹村試種成功,預計畝產可達1600斤以上。據瞭解,這批“巨型稻”的高度是常規稻的兩倍,平均每蔸水稻植株高2米左右。

“巨型稻”不僅有粗壯挺拔的稻稈,還耐淹澇、耐鹽鹼,而且能爲植株帶來充分的營養,爲水產、哺乳類動物遮陰避涼提供最佳棲息場所。“巨型稻”所在的稻田還可以蓄水,通過“稻魚共生”項目幫農民增產增收。

如今袁隆平的“禾下乘涼夢”正在一步步實現,而他卻再也無法看見。2021年5月22日,在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後,這位九旬高齡還奔忙於田間地頭的老人安詳地離去,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翻開課本我們能看到他的`照片他和水稻總是在一起無論歲月留下多少痕跡

走過萬家煙火的夜晚家家飄起飯菜香我們又會時常念起他

從吃飽每頓飯到端牢中國人的飯碗這條路上遍佈他的足跡,紀念袁隆平最好的方式就是珍惜每一粒糧食。在第41個世界糧食日之際,我們向大家發出倡議“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珍惜糧食,從當下做起從每一次光盤行動做起”

世界糧食日:緬懷袁老2

10月16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糧食日,今年的主題是“行動造就未來。更好生產、更好營養、更好環境、更好生活。” 糧食是人民賴以生存的根基,俗語中的“民以食爲天”更是深刻體現了糧食對於國家與人民的重要性。

節日由來

世界糧食日:緬懷袁老 第5張

1979年11月,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第20屆大會決定,將每年的10月16日定爲“世界糧食日”,以此引起人們對全球糧食短缺問題的重視,敦促各國採取行動,增加糧食生產,與飢餓和營養不良作鬥爭。

隨着國家越來越強大,社會與經濟環境不斷提升,許多人都過上了安穩富裕的生活。袁隆平培育出的雜交水稻,解決了中國乃至世界的溫飽問題。

但這就足夠了嗎?許多人生活在富足的環境下,卻毫不珍惜糧食,浪費成爲了當今社會的常態。

世界糧食日:緬懷袁老 第6張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發佈的報告,每年全球浪費的糧食總量高達13億噸,可解決全球20億人的溫飽問題。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

我國糧食安全觀

我國既是農業生產大國,也是糧食消費大國,解決好我國14億人口的吃飯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了“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新糧食安全觀,確立了“以我爲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推動了糧食安全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實踐創新,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爲底線,保障糧、棉、油等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

一米一粟來之不易,愛糧節糧人人有責。

行動造就未來。更好生產、更好營養、更好環境、更好生活。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