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幸福生活 > 生活 > 大熊貓的介紹

大熊貓的介紹

來源:女友組    閱讀: 2.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熊貓的介紹,在現代社會,很多人都喜歡動物,而大熊貓也深受人們喜愛,更是我國的國寶,已列爲我國一級保護動物,下面來看看大熊貓的介紹。

大熊貓的介紹1

野生大熊貓只有中國纔有,分佈在四川、陝西、甘肅三省,大熊貓基本介紹如下:

形態特徵:大熊貓頭軀長1.2-1.8米,尾長10-12釐米,體重80-120千克,最重可達180千克,體型比較肥碩,身體顏色爲黑白兩色,臉頰圓,皮膚厚,爪子比較鋒利。

生活習性:大熊貓的進食和睡眠時間較長,善於爬樹,性情溫順。

大熊貓(學名: Ailuropoda melanoleuca,英文名稱: Giant panda),屬於食肉目、大熊貓科,體色爲黑白兩色。

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爲“活化石”和“中國國寶”,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 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物種,主要棲息地是中國四川、陝西和甘肅的`山區。

大熊貓的介紹
  

棲息環境

大熊貓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裏,那裏常年空氣稀薄,雲霧繚繞,氣溫低於20℃。 一些其他的因素也會影響野外大熊貓的分佈和密度: 竹子、地形、水源的分佈,是否有藏身處和哺育幼仔的巢穴以及山勢等。 人爲的干擾是現今影響大熊貓分佈的主要因素。

大熊貓具有不懼寒溼,從不冬眠的性格。 哪怕氣溫在-4~14℃它們仍然穿行於被白雪壓得很厚的竹叢中。 它們也不怕潮溼,總愛在溼度80%以上的陰溼天地裏生活。

大熊貓的介紹2

生活習性 行爲特點

大熊貓每天除去一半進食的時間,剩下的一半時間多數便是在睡夢中度過。 在野外,大熊貓在每兩次進食的中間睡2~4個小時,平躺、側躺、俯臥,伸展或蜷成一團都是它們喜好的睡覺方式。

大熊貓善於爬樹,也愛嬉戲。 爬樹的行爲一般是臨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險,或彼此相遇時弱者藉以迴避強者的一種方式。

通常情況下,大熊貓性情總是十分溫順,很少主動地攻擊其他動物或人,在野外偶然相遇時,總是採用迴避的方式。

在野外,大熊貓通常在發情季節發生衝突,特別是當三到四隻雄性追求一隻發情的雌性時。 有時候,雌性和雄性也會發生爭鬥。

氣味標記

大熊貓大多數的交流都是通過留在棲息地的氣味標記來實現的。 大熊貓有好幾種做標記的方式。 它們經常用尿液,或尿液和肛周腺分泌物的混合來做標記。

通常塗在樹樁,牆上,地上以及它們經常經過的地方。 發情季節會通過氣味標記找到彼此。 在非發情季節的時候,一聞到陌生熊貓的氣味它們就會走開。 一旦見面以後,就轉爲聲音交流。 大熊貓依靠它們豐富的“語言”來表達情緒。

食性食物

大熊貓的食性是其最爲奇特和有趣的.習性之一,幾乎完全以竹子爲生。 雖然隨着食性的轉變,一些消化器官也起了相應的變化,特別是臼齒非常發達,是食肉目動物中最強大的,構造較爲複雜,接近於雜食性獸類,裂齒的分化不明顯,犬齒和前臼齒髮達,沒有齒槽間隙。

大熊貓的介紹 第2張
  

上門齒呈弧形排列,下門齒呈一橫列,第二對下門齒位置常靠後,似乎形成雙列,這種現象在老齡個體的頭骨上較爲明顯。 犬齒的齒根粗大,而齒冠顯得較短,齒尖不算鋒利。

它的前掌上的5個帶爪的趾是並生的,此外還有一個第六指,即從腕骨上長出一個強大的籽骨,起着“大拇指”的作用,這個“大拇指”可以與其他5指配合,就能很好地握住竹子,抓東西、爬樹等。 但它還保留着食肉動物的消化道結構,沒有食草動物所具有的複雜的胃和巨大的盲腸,腸胃中也沒有用於把植物中的纖維素發酵成能吸收的營養物質的共生細菌或纖毛蟲。

爲了獲得所需的營養,唯一的辦法就是快吃快拉。 一隻體重100公斤的成年大熊貓,在春天每天要花12~16小時,吃掉10~18千克的竹葉和竹稈,或者30~38千克的新鮮竹筍,同時排出10 多千克糞便,才能維持新陳代謝的平衡。

大熊貓的食物營養低劣,不能有過多的能量貯存。 爲了保存能量,必須控制能量消耗過大的活動。 因此,它喜歡在平緩的地方行走,避免爬坡。 平時也只在一個小範圍裏活動,利用氣味、聲音等傳遞信息,相互之間並不直接接觸。

大熊貓除吃竹子外,也吃一些雜草等其他植物,但吃進的量極少。 大熊貓99%的食物都是竹子,野生大熊貓還偶食一些動物屍體或其它植物。

不同山系的大熊貓主食竹類不同。 大熊貓的食譜隨山系和季節而有變化,在不同的季節採食不同種類的竹子或同種竹子的不同部位。 春夏季最愛吃不同種類的竹筍,秋季多以竹葉爲主食,冬季以竹稈爲主食。

大熊貓的介紹3

大熊貓(學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屬於食肉目、熊科,爲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唯一的哺乳動物。

體型豐腴富態,頭圓尾短,雄性個體稍大於雌性。體色爲黑白兩色,有大的黑眼圈,標誌性的內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鋒利的爪子。大熊貓皮膚厚,最厚處可達10毫米。

黑白相間的外表,有利於隱蔽在密林的樹上和積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敵發現。

大熊貓是我國特產動物,是被全世界公認的自然遺產和活化石,從其祖先出現到現在至少有八、九百萬年。研究大熊貓對研究整個生物進化具有及其重要的意義。

大熊貓的介紹 第3張
  

大熊貓主要棲息於海拔2000-3000米的'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和亞高山針葉林帶的山地竹林內,主要以竹莖、竹葉和竹筍爲食,偶爾也捕食小動物。無固定巢穴,邊走邊吃,喜單獨活動,四處遊蕩。

擴展資料:

大熊貓體型肥碩似熊、豐腴富態,頭圓尾短,頭軀長1.2-1.8米,尾長10-12釐米。體重80-120千克,最重可達180千克,飼養的熊貓略重,一般雄性個體稍大於雌性。

頭部和身體毛色黑白相間分明,但黑非純黑,白也不是純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帶黃。

秦嶺地區的個體偏大,體毛粗糙,腹毛略呈棕色色澤。岷山(尤以青川平武)則個體較小,體毛也較前者爲細,腹毛棕色不明顯,但涼山的個體並不偏小。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