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幸福生活 > 女性健康 > 初中生心理健康常識

初中生心理健康常識

來源:女友組    閱讀: 3.9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心理健康,是現代人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麼什麼是人的心理健康呢?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標準的,一個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標準的。初中生心理健康常識範文,歡迎閱讀。

初中生心理健康常識
  初中生心理健康常識一:

  1、掌握一般的抽象概念,逐步學會進行恰當的判斷,作出合乎邏輯的推理。思維品質(敏捷性、創造性、獨立性、批判性、靈活性)發展正常。

  2、對學習有一定的信心和耐心,有一定的學習動力,在成績面前不盲目驕傲或自暴自棄,對感興趣的學習內容有探求的慾望。

  3、具有青少年應有的朝氣,不一味地沉溺於孤獨苦悶的情感狀態中,樂觀開朗,一般情況下能正常表達和懂得體驗各種情感。

  4、有一定的行動自決能力,常態下能做到不盲從、不輕率或優柔寡斷,有克服困難的毅力,一般情況下能控制自已。

  5、性格發展正常,熱愛集體,富有同情心,公正誠實,愛勞動,謙遜大方,不過於內傾或外傾。

  6、需要和興趣廣泛而健康,具有較爲長久穩定的興趣愛好,並能以此來滿足自己的求知慾和保持心理平衡,對班級活動具有熱情。

  7、會通過自我觀察、分析行爲表現和與他人進行比較等途徑來確認自己,基本上懂得所處年齡的實際能力和水平,有自尊自愛之心,成人意識發展正常,較少有從孩童期帶來的稚氣。

  8、較爲冷靜和樂觀地對待自己的生理變化,初步瞭解青春期知識,與異性同學接觸時較爲自然,對性誘惑有一定的抵制力。

  9、交友有正確的選擇,並至少有一至兩名好友,不搞江湖義氣,尊重與自己不同的觀點,有向別人學習的胸懷,與同學教師等關係和諧。

  10、初步適應社會環境,有較爲清晰的角色意識,初步懂得法律和自己的權利義務,一般情況下能抵制不良的社會影響,對社會上風行的各種時尚不盲目追從。

  初中生心理健康常識二:

  一、 中學生應該學習一點心理知識

  1.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發生發展的客觀規律的科學。心理學知識對學習大有益處,它可以促進學生對自身的認識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果中學生學習了心理學的知識以後,能按心理學規律去學習,學習成績就會有較大的提高。比如:學習了記憶的規律,就可以解決上課不專心,開小差的問題;學習了思維規律,就可以解決記不住,記不牢以及死記硬背的'問題;學習了有意注意的規律就可以使思維開闊、更敏銳、更富有創造性,還可以調節考前情緒,消除緊張,輕鬆上考場。

  2.心理學知識還可以解答中學生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的一疑難問題,從而更深刻地認識自己,達到自我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完善。比如,學習了有關性格的知識,就可以使自己對自身的性格有所瞭解,從而矯正自己性格中不良的一面,鍛鍊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學習了情感的知識,可以使自己學會調節情緒、昇華情感的方法;學習了青春期的心理問題,可以瞭解青少年在青春斯的心理變化規律,從而主動掌握自己的心理,安全順利地度過青春發育期。

  3.學習了心理知識不但能提高自己,還能對正確地處理好人際關係有所幫助。因爲在瞭解自己心理的同時,也學會了瞭解同學的心理,這樣便可以對不同氣質、性格的同學採取相應的態度,從而防止不必要的矛盾,加強與同學的友誼。心理學的應用非常廣泛,滲透到各行各業當中,不論學生將來從事什麼樣的工作,現在學一些心理學的基礎知識都是有益的,將來的祖國建設需要心理素質較高的一代青年。爲了學生的現在也爲了將來,中學生應學習一點心理學。

  二、保持心理健康,學會做情緒的主人

  如果你問一位中學生“你健康嗎”他也許會說:“我當然健康,瞧,我壯得象頭小牛犢,從沒生過病。”可是健康不應只指體格健壯與否,還應包括心理在內的健康。嚴格地說,只有體格健康還算不上是健康,因爲健康不只是體格健壯與否,還包括心理健康與否,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提出過一個響亮的口號:“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並解釋:健康不僅是指一個人沒有疾病,而且是指一個人有良好的身體和精神以及社會的適應狀態。也就是說,健康與否從身體和精神以及社會的適應三個方面來評價。現在不少中學生存在着一些心理問題。如膽小、憂鬱、孤僻、依賴、神經質、人際關係不良等。那麼,怎樣纔算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生理健康的指標較明確,判定容易一些,而心理健康的判定便較爲困難,因爲心理健康具有明顯的相對性和模糊性。

  心理健康是比較而言的,絕對的健康是不存在的,人們都處在較健康和極不健康的兩端連續線中間的某一點上,而且人的心理健康狀態是動態變化的,而非靜止不動的。人的心理健康即可以從相對的比較健康變成健康,又可以從相對健康變得不那麼健康,因此,心理健康與否是反映某一段時間內的特定狀態,而不應認爲是固定的和永遠如此的。另外,一個人偶爾出現的一些不健康的行爲和心理,並不意味着心理不健康。心理健康應指出較長一段時間內持續存在的狀態,而不能只看一時性的偶爾現象,使斷定心理不健康。心理標準是一個發展的、文化的概念,會隨着社會的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也因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而有差異。

  初中生心理健康常識三:

  (一)初中生的“弱點”

  學生知識的實有水準不能與新知識的起點合榫,或教與學彼此摸不着思路。

  (二)初中生的“需要”

  1、愛和成人關心的需要。對於“心理上的斷奶期”的初中生,要從依賴成人撫養教育爲主轉變爲獨立從事各項活動的成年人,需要成人(教師、家長)的關愛和關心,得不到成人的愛就會使學生產生自卑感,擔心失去成人的愛時會產生一種不安全感。

  2、自尊和受他人尊重的需要。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特別在乎別人對他的看法。

  3、自主和獨立的需要。進入少年期的兒童產生了“成人感”,他們不再像小學生那樣以爲家長和老師的話都是正確的,他們要求老師在學習上引導自己探索,在生活上培養他們的自主能力。

  4、求知和學習成就的需要。學習是初中生的主導活動,它的狀況如何,會影響其他活動。學習中取得好成績是他們最大的需要。

  (三)初中生的“變化”

  1、更強調競爭。尤其是學習上的競爭。

  2、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因而出現部分學生厭學現象。

  3、生理與心理的變化。

  (四)初中生的“不良心理”

  1、逆反心理——這是一種與教育作用相斥的心理“對着幹”。

  2、稱霸心理——這是一種爲了展示自我的變態心理。

  3、獵奇心理——這是一種生理與思想發展不協調的心理。

  表現爲:求知慾的異化,好奇心的變態,對心中偶像的過分崇拜,對異性的神祕感。

  4、報復心理——這是虛榮心受到損害後所產生的一種病態心理。

  5、模仿心理——這是心理不成熟的具體表現。如模仿影視劇中打鬥、搶劫殺人、談戀愛等。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