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幸福生活 > 美文 > 七夕賦予了與愛情有關的內涵

七夕賦予了與愛情有關的內涵

來源:女友組    閱讀: 3.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爲了象徵愛情的節日。

七夕賦予了與愛情有關的內涵1

七夕節蘊含的文化內涵 唯美與詩意

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於文化的關注越來越高了,經濟的發展帶來文化的自信,人們也更願意過傳統節日了。七夕節作爲中國的傳統節日受到了青年男女的打理追捧,你知道七夕節這包含的文化內涵嗎?下面一起去老黃曆中看看吧!

七夕節的文化內涵:拜 祭祈福,歌頌浪漫忠貞愛情

七夕節既是拜祭祈福的節日,也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爲載體,以祈福、乞巧、愛情爲主題的綜合性節日。

按照民間傳說,七夕節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一種情感,恪守的是雙方對愛情的.承諾。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可謂家喻戶曉,他們對愛情的堅貞和信守令人感動,所以,七夕節充滿了浪漫的氣息。

七夕賦予了與愛情有關的內涵
  

現代人對於七夕的看法

對很多年輕人來說,如今越來越多地關注七夕節相關的文化體驗活動。乞巧、吃巧果等與民俗文化相結合的過節方式,正在變得比以往的拍照秀恩愛更時髦、更有個性。

古詩中的唯美七夕

對於七夕這樣浪漫的日子,當然少不了文人墨客的吟詠,比如魏文帝曹丕的“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明月皎皎照我牀。

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借天上被迫分離的牛郎、織女來控訴抗議人間夫婦不能團聚,詩句如憤如怨、如惑如癡,讓人感念七夕的文化魅力。

七夕賦予了與愛情有關的內涵2

七夕節,又名女節、乞巧節、雙七節等。

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爲載體,以愛情爲主題,以女性爲主體的綜合性節日。經歷史發展,牛郎織女天文星象被賦予了人格化的美麗傳說,以及民間女性向織女星乞巧智慧、祈禱姻緣等豐富的人文內涵。

因七夕賦予了與愛情有關的內涵,使其成爲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爲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七夕節的習俗

一、乞巧活動。

乞巧活動是七夕節最傳統的民俗活動。乞巧,就是乞求智巧,乞求織女能夠賜給自己技巧,讓自己也變得心靈手巧。

二、拜織女。

七夕節的夜晚,少女、少婦們"拜織女"。少女、少婦們把自己的.親朋好友聚集起來,一起祭拜織女。人們在月光下襬上桌子,擺上供品,少女、少婦們齋戒一天,沐浴完畢,大家一起到案前焚香禮拜,禮拜完畢後

七夕賦予了與愛情有關的內涵 第2張
  

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子前,一面吃着瓜子、花生,一面向着織女星座的方向默默祈禱自己的心願,比如長得越來越漂亮、找個如意郎君、早生貴子、丈夫將來有出息等等。

三、吃巧果。

浙江杭州、溫州、寧波一帶,在七夕節這一天,人們用麪粉製作成各種小型物品,放到油鍋裏烹炸後稱爲"巧果"。

到了晚上,大家在院子裏擺上桌子,擺上巧果、水果等食品,親友們圍坐在一起,一邊欣賞着美麗的夜色,一邊吃着巧果等食品,期盼自己或者親友都能夠變得靈巧起來。

四、青苗會。

七夕節期間,傳說烏魯木齊部分地區,每年都要舉辦爲期十天的青苗會。青苗會是淳樸善良的農民舉辦的一種祈禱活動,期望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這種活動非常具有民俗文化底蘊,到了七月七這一天,四面八方、各村各莊的農民都會放下手中的活計,潮水般的涌向青苗會舉辦地,就跟過大年似的,各種小商小販、各種節目表演,應有盡有,熱鬧非凡。

七夕賦予了與愛情有關的內涵3

七夕的來歷

七夕節又叫乞巧節,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

起初的乞巧節並不是爲了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而是紀念織女這個人的,民間稱“七姐”。因而七夕節首先是女子的節日

而織女被視爲紡織女神,是古代女子崇拜的對象,凡間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當然也免不了求賜美滿姻緣,得一如意郎君。

據《東京歲時錄》載:“七夕家家錦彩,結爲乞巧棚。”其盛況可見一斑。“乞巧”活動,其實就是向織女乞求智巧。

漢代就已有乞巧習俗;南北朝時,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到唐代這一習俗尤盛,以丟針卜巧,即取清水一碗曝曬與日光下,然後丟枚小針浮於水面,看水底的針影形狀以卜驗投針女子智愚巧拙。

到了明清,七夕節又演變爲“七娘會”,就是由七位姑娘邀約一起,用通草、彩紙、米麪等爲材料,包成各式花果人物、宮室器玩,於七夕晚上陳列在庭前八仙桌上,供遊人評賞,然後一起比賽穿針、祭拜織女。

七夕賦予了與愛情有關的內涵 第3張
  

七夕民間習俗

七夕是中國古代年輕女性最爲重視的節日,有着如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曬書曬衣、拜織女、拜魁星、吃巧果、七姐誕等七夕習俗。

1、喜蛛應巧

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時。

2、投針驗巧

明《帝京景物略》說:“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徵矣。”

3、拜織女

“拜織女”純是少女、少婦們的事。她們大都是預先和自己的朋友或鄰里們約好聯合舉辦。約好參加拜織女的.少婦、少女們

齋戒一天,沐浴停當,準時都到主辦的家裏來,於案前焚香禮拜後,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織女星,默唸自己的心事。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