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幸福生活 > 健康養生 > 燜面是哪裏的特色

燜面是哪裏的特色

來源:女友組    閱讀: 2.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燜面是哪裏的特色,燜面想必很多人都吃過,是傳統的麪食小吃,在陝西、山西、河南等地區非常常見,葷素搭配,營養美味,所以深受很多人都喜歡,那麼燜面是哪裏的特色?

燜面是哪裏的特色1

燜面和滷麪哪個好吃?

看個人口味選擇。

燜面和滷麪都是麪條中的精品,二者食材中都包括麪條、菜、肉三種,但是燜面比滷麪的麪條要更粗一些,滷麪一般選用的是集齊軋成的半乾細細的,而燜面選用的是鹼面,燜面的口感比滷麪來說稍微豐富一些。它們的區別在於:

1、二者流行地區不同

雖然二者都是中國具有特色的傳統麪食,但是主流行地區不同。

燜面是哪裏的特色

燜面,主要流行在中國北部和中部地區,包含陝西,北京,內蒙古等黃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區,除此之外,它也有很多其他的名字,例如蒸麪、爐面等。

滷麪,是屬於福建漢族傳統風味的特色小吃,在福建是非常出名的,被福建部分城市的.人民在逢年過節或喜慶壽誕時,作爲用來請客的禮食。在現如今的飲食行業,已把滷麪列爲一項名點了。

2、二者製作工藝不同

首先,燜面主要在於燜,滷麪主要在於蒸。二者的主要原材料,顧名思義,肯定就是麪條了,至於相關的配菜大家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添加。但是,燜面,配料主要是捲心菜,豆角和豬肉;而滷麪關鍵是需要調好湯汁,在熬湯的時候可以選擇加入肉片、花菜、香菇,木耳等原料。

其實兩者在前期都是炒菜,但是滷麪是麪條和炒好的菜拌一拌,再蒸。燜面就是麪條和菜一起拌好後,直接在熱鍋裏面燜。除此之外,燜面對於水的多少以及火候都是有很高的要求的,做燜面在加水時,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多了容易成爲煮麪,少了容易導致水煮幹了面還沒有熟,火也不能太大,容易糊鍋,會降低口感。

3、二者口感不同

口感當然跟製作工藝密不可分,由於二者在對於用水和麪條的溼潤程度不同;由於燜面和菜是直接放在一起蒸,因此燜面相對來說更油一點,但是滷麪就不會,依然可以品出面的香甜味道。

燜面是哪裏的特色?

燜面是中國中部和北部地區的傳統麪食之一。

燜面也叫蒸麪、爐面、糊面、滷麪,主要在山西,陝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內蒙古,遼寧,安徽,湖北等地區流傳的比較廣,主要是由生鹼面、豬肉、豆角組成,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加入其它食材。燜面主要就是靠燜,燜出來的面,蔬菜中的養分和水分流失最少,所以燜面更加營養,口感更好。

燜面是哪裏的特色 第2張

燜面用生面還是熟面

燜面應該選用生面。

燜面一般都是用生的鹼面燜,因爲鹼面在燜煮後不僅更能吸收湯汁中的味道,還能保證在有嚼勁;如果用熟面的話,麪條經過長時間的燜煮還會吸收更多水分,非常容易導致麪條變軟,吃起來沒有嚼勁,影響口感。

燜面是哪裏的特色2

1、燜面怎麼做

(1)食材準備

1、面: 提前和好面(餳1小時最好),比煮麪條的而稍硬即可。(或買機器, 要細的那種)。

2、豆角: 洗好,掰成約1寸的小段。(三口之家, 2斤左右即可)

3、豬肉: 切小薄片(多少、肥瘦根據個人喜好。如果偏瘦, 炒制時要稍多放油)

4、蔥絲、薑片、大料。

5、半小碗開水(或涼開水、純淨水均可)+ 醋1小勺(根據個人喜好可多可少)+ 香油少許 + 蒜泥+炒過豆角和肉後所用的湯汁(可根據喜好可放可不放)

2)製作步驟

3、這時再看已炒好菜的鍋,改成中火,以保證有足夠的蒸氣(如水多可先倒出一部分,鍋內留的水以剛不漫過豆角爲宜)將二分之一的面均勻撒在菜上,蓋蓋燜2-3分鐘,用筷子將麪條抖一抖,以免粘連,再放剩餘面,再燜2-3分鐘。

最後將配好的半碗水(備料5中所示)澆在面上,再蓋蓋燜1、2分鐘,(如水多可多燜一會兒,關火前鍋內的水應只有1cm爲最好)關火。再蓋蓋燜1、2分鐘。掀蓋,拌勻即可吃了。

(3)注意事項

1、如果是買的麪條,步驟2可省略。如想吃自己擀的麪條,如果足夠熟練,方可按照步驟2做,如果不太熟練,可將步驟2提在步驟1的前面,但要注意不要讓麪條粘連了。也可兩人合作,一個人做菜,一個人做面

2、放麪條的次數可根據面多少定。

燜面是哪裏的特色 第3張

3、燜的過程要隨時注意鍋裏的水,如果水少了, 可分次將倒出湯或開水順着鍋邊分次倒入鍋內,以保證鍋內有足夠的水。

2、麪條什麼時候吃好

1、麪條中午吃會更營養

麪條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夠的能量,而且在煮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水,100克麪條煮熟後會變成400克左右,因此能產生較強的飽腹感。

此外,麪條能夠刺激人的思維活動,人的大腦和神經系統需要一種碳水化合物佔50%的食品,麪條就是人的大腦所需要的食品。硬質小麥含有B族維生素,它們對腦細胞有刺激作用,所以中午吃一碗營養搭配合理的麪條是不錯的選擇。而早上應該吃些蛋白含量較高的食品,晚上吃麪則不利於消化吸收。

2、原湯化原食有道理

傳統飲食中有“原湯化原食”的說法。人們在吃完麪、水餃或元宵後,都要喝點原湯。從營養學觀點來看,這樣做是有道理的。煮澱粉類食物時,其表面的澱粉會散落到湯中,當加熱到100攝氏度時,澱粉顆粒會分解成糊精,能幫助消化食物。而且麪湯中含有消化酶,在煮的過程中不會被破壞,也可幫助消化食物,所以喝原湯可以幫助減少積食。

3、麪條並非越筋道越營養

麪條的彈性和麪粉中的蛋白質關係密切;而麪粉的蛋白質含量及麪筋的質量,都和小麥的品種有關。一般來說,麪粉中的蛋白質含量越高,在什麼添加劑都不加的情況下,它的韌性和彈性越好。但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跟筋道程度完全沒有關係。很多非常筋道的麪條,其維生素含量甚至比普通麪條還要低。

4、面適合溫乎乎的吃

面的吃法豐富多樣,有過水涼麪,也有溫度極高的油潑面,但孫孟裏建議,不應爲了貪圖涼爽和刺激吃過涼或過熱的面。太熱的面對食道會有損傷,太涼則不利於消化吸收,大部分時間,吃碗溫乎乎的面最合適。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