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祕笈 > 早期教育 > 【實用】法律作文集合七篇

【實用】法律作文集合七篇

來源:女友組    閱讀: 1.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法律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法律作文集合七篇

法律作文 篇1

法律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法律也包括很多種。比如有《道路交通法》、《合同法》、《公司法》等。有的法律法規離我們的生活很近,有的法律似乎離我們很遠但實際很近。

交通相關的法律法規也有很多種,但大致就是對人和車在路上應遵守的項目作出了規定。比較好理解的有:人和車都不可以闖紅燈,自行車和行人不可到機動車道上去騎和走,不可逆向行駛等。

記得有一次,爺爺用電動車帶我回家,到了一紅綠燈路口時,爺爺四處張望後,在紅燈亮着的情況下闖了過去。我後來便對爺爺說:“爺爺,你這樣做是非常不正確的,我們不能闖紅燈。即使我們有着急的事,也不能闖紅燈的。”那次以後,反正我再沒有看到過爺爺闖紅燈。但爺爺還是違反了交通規則,因爲爺爺開電動車逆向行駛被交警叔叔罰了20元錢。哈哈,有了錢的懲罰,爺爺再也不敢逆向行駛了。我想,不管怎樣,爺爺一定吸取教訓了,他以後一定不會再違反交通法規了。我想,我也一樣會遵守,而且還要監督爺爺和身邊的所有的人遵守。

就在我放學回家的一段路程,我看到過好幾次車禍,有電動車相撞的,也有電動車與汽車相撞的,當時受傷的人的痛苦的表情和地面的鮮血在我腦海裏揮之不去。我想,這樣血淋淋的事實是給每一個不遵守交通法規的人一個警示。也許大家都遵守交通法規了,這樣的悲劇也許就不會在我們身邊上演。

法律就在身邊,我們不僅要好好學習法律知識,還要去帶頭遵守和監督別人去遵守,讓我們成爲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孩子,好學生。

法律作文 篇2

在人的一生中,總會有相互對立的力量在起作用,正與邪、善與惡、真與假、美與醜,人性的光輝與醜惡交織在一起,影響着每一個人。讓法律永駐你我心!讓法律常駐你我心“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是我們中國古代的一句古話。的確,一個國家,想要富強,就必須要有公正嚴明的法律、法規,只有這樣才能管理好這個國家,讓這個國家走向富強。

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的一羣人,他們十六、七歲,正值青春好年華,卻整日無所事事,遊手好閒,靠偷、搶過日子。其實他們也和我們一樣,從牙牙學語的孩子成長到無憂無慮的少年,再到多愁傷感的青年。他們也因該有有一個五彩繽紛的未來。只是在他們的生活中曾經出現過陰影,不可磨滅的陰影,讓他們的心靈備受煎熬;或是他們從小養成一些壞習慣。如:愛講粗話,經常打架,習慣性的“順手牽羊”等。據統計青少年中由於心理障礙和精神疾病或從小養成壞習慣所造成的悲劇已呈上升趨勢,甚至已成爲違法犯罪的重要誘因之一。

下面我爲大家講述一個真實的故事:徐某從小家境貧寒,只能將將維持徐某一家的生計。徐某從小就懂得了生活的艱辛,在學校裏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有一陣子,學校颳起“四驅熱”,他很羨慕,可是他不敢向父母要錢買,於是他打算鋌而走險——偷竊。他偷了一位同學的二十塊錢,因爲只是二十塊錢,被偷的那位同學並沒有告訴老師,這讓徐某形成了僥倖心理。因爲有了第一次的僥倖,所以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但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徐某因偷竊數目較大而葬送了自己的錦繡前程。

由此可見,觸犯法律不僅僅是一個人的事,更關乎到自己的親人,自己身邊的人,關心自己的人,更斷送了自己的前程……有些同學不認爲一些順手牽羊的行爲屬於犯罪,單事實不是如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同學們,面對心理上的困惑和問題,我們應該及時排解,避免因心裏的困惑而釀成悲劇,在學習上我們努力學習,讓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在學校裏不與同學攀比吃穿,不追趕所謂的“潮流”,不讓一些負面的情緒控制自己。同學們,我們有幸生活在法律嚴明的藍天之下,我們是祖國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我們萬萬不可以身試法。在人的一生中,總會有相互對立的力量在起作用,正與邪、善與惡、真與假、美與醜,人性的光輝與醜惡交織在一起,影響着每一個人。讓法律永駐你我心!

法律作文 篇3

提起法律,大家一定會想起搶錢、偷錢、殺人等等,都覺得那是大人的事,和我們小學生沒有關係,其實,法律不分男女老少,無論是誰,觸犯了法律,都會受到懲罰。

記得老師給我們講過,一位六年級的學生,因爲總搶別人的東西吃,搶別人的錢花,最終加入了一個搶劫隊,雖然擁有了大量錢財,但是受到了法律的懲罰。還有一位六年級女同學,因爲家境貧困,父母打工很不容易,所以,爲了幫父母分擔,她也找到了一份工作,不料,被兩位陌生人騙到了一個工廠,在那裏,她吃不飽,穿不好,受盡別人的欺侮,再也呆不下去了,於是趁別人睡覺的時候,跑掉了。

是啊!法律對我們來說是多麼重要,想一想,在馬路上、街道旁,甚至家裏面,只要我們稍一馬虎,就可能造成很大的傷害,交通事故、壞人都在時時威脅着我們,所以我們一定要採取正確方法,做事前一定要三思。

老師還對我們講,“小時候偷針,長大後偷金”的道理,她對我們說,我們每次想拿別人東西時,都在同一個好的“我”和壞的“我”作鬥爭,如果好的“我”贏了,我們就戰勝了自己,做一個好人,如果是壞的“我”贏了,那我們就會變壞。所以,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讓好的“我”戰勝壞的“我”。

同學們,讓我們學會保護自己,控制自己,把法律記在心裏,讓我們的人生之路充滿順暢的“綠燈”,減少“紅燈”的坎坷。

法律作文 篇4

我們身邊的法律無處不在,其中法律裏面有着我們不可磨滅的道德行爲。

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魯迅先生曾說過:“誠信爲人之本。”歷史上關於誠信故事也很多:蘇武牧羊、一千棵櫻桃樹……在我身邊也有一個誠信故事,這件事讓我更明白誠信對每個人的重要意義。

古時候的中國就有許多誠實守信的例子:曾子就是個非常誠實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孩子哭鬧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說,你不要去了,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她趕集回來後,看見曾子真要殺豬,妻子連忙上前阻止。曾子說,你欺騙了孩子,孩子就會不信任你。說着,就把豬殺了。曾子不欺騙孩子,也培養了孩子講信用的品德。

在清朝科舉考試中就存在着一個流行詞——作弊工具,科舉考試作弊原理一脈相承。那個時候所有應試人員,都想方設法的從這個所謂的工具中求得“前途”,

這些方法無非是請人幫考、夾帶抄襲、送禮換卷、賄賂批卷官、出錢買題等等,科舉出朝廷的棟樑,科考關係社被的穩定和國運的興衰,因而對科場舞弊者的懲罰十分嚴厲。因而這些都是惘然的想象,由此可見誠實守信已是朝廷選拔人才的標準之一。

把眼光放近點,今天的考試你作弊了嗎?

回首現實學習生活,儼然也存在着同一個道德問題——不誠實守信。小到坐在課堂上學ABCD的小學生,大到每天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在他們當中或許就存在不誠實守信的一面。進入考場之前,老師都會進行一次誠信考試的教育,可是又有多少人把它灌輸進去呢?

記得有一次考試,和我在同考場的一位女同學,因爲作弊被老師發現,導致被清除考場,在她離開考場之前留下了後悔的`眼淚,這不僅僅對她是個教訓,也可以說是對在場的所有考生的警示。

考試結束後,從別人那裏得知了她的作弊原由,原來是女同學在考試期間,因爲考題不會就在監考官的眼皮下拿出了考試之前做的小抄,她的一舉一動被監考官看在了眼裏,爲了教育其本人警示他人,經過考官們的討論,做出了這樣的決定——清除考場。放寬心來說這或許只是個教訓,但嚴肅的說這或許影響了女同學的前途。她因爲自己的無知斷送了自己光明的未來,這對她本人來說是一種無法挽回的可惜。再或許在以後的成長道路中這會成爲她不可磨滅的陰影。

現今的社會,不論你是幹哪行的,誠實守信都是必須的,有一定的誠實守信的原則,我相信無論你走到哪裏,別人都會以尊重的眼光看待你,所以誠實守信將會成爲你我他的“通行證” 。

誠實守信做人,讓法律、道德與我們同行!!!

法律作文 篇5

暑假,老師讓我們寫一篇跟法律有關的作文。可是,我根本就不知道怎麼寫這篇有關法律的作文。然後,我就問媽媽:“什麼是法?”媽媽說:“闖紅燈、偷東西、拿刀殺人這些是不是犯法的行爲?”我說:“是的,當然是!”

哦,我明白了!法律與我們每個人都有關係。比如:在十字路口有些司機看到沒人就開始闖紅燈了,違反了交通法規。有些行人在紅燈亮的時候,根沒看見一樣,大搖大擺地過馬路,令一些正在正常行駛的司機來了個急剎車,車輪下發出令人刺耳的聲音,令人心驚肉跳。每當看到這種情景的時候,我就在想:如果每個人都不遵守交通法規,那就亂套了,會經常發生交通事故,千萬要遵守交通法規,不然會出人命的。

前不久,我還聽大人們講了:一位少年不認真學習,整天沉迷於打電子遊戲中。他把家裏人給的錢都花完了,家長知道他是要去打遊戲就不給他錢,他就偷拿家裏的錢。被家裏人發現了之後他在家偷不到錢了,就到外面想辦法。有一次,他去偷東西被別人抓住了,然後報警被警察帶走了,他犯了盜竊罪,因此坐牢了,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法律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每個人都要遵守法律法規,違反了就會後悔莫及!我要認真學習,做一個遵法、守法、懂法的好公民!

法律作文 篇6

12月5日,小記者來到金臺區人民法院實地參觀採訪,對我來說這是一次難得的法律實踐教育課。

訴訟服務中心是打官司的第一站,楊曉麗法官介紹說,法院不光是審判犯人的地方,處理最多的還是民事案件。在法院處理的案件中,還有一種特殊案件——執行案件,中心專門有一個窗口受理此類案件。執行案件與其他案件不同之處在於判決生效後,被告如果沒有按照判決結果執行時纔可立案,由法院使用強制力保證實施。

在宮建軍法官的帶領下,我們進入內部參觀採訪。宮法官介紹說,審判臺位於整個審判大廳最高的地方,象徵着法律的至高無上。審判臺上的法椅靠背很特別,是我見過最高的靠背椅,任何人坐上去椅背都會“高人一頭”,經過宮法官講解我才懂了,高高的法椅靠背寓意法律的威嚴,任何人都不能凌駕於法律之上,法椅的後背上刻畫的天平,寓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白明瑛庭長帶領我們參觀的少年法庭佈局和審判法庭的區別很大,審判桌是圓形的,審判長和被告、原告等人都是圍桌而坐,比起審判庭的威嚴感覺要溫和一些。白庭長介紹說,少年法庭主要審判的是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考慮到未成年人的心理還不夠成熟,大家圍坐在一起,不僅可以舒緩緊張的氣氛,也可以減輕未成年人精神上的壓力。另外,少年法庭還設有心理諮詢師席位,來幫助未成年人做心理疏導。

通過參加這次活動,我感到受益很大。法律的神聖和至高無上,法庭莊嚴肅穆的氣氛,少年法庭的關懷和疏導,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青少年一定要從小學法、知法、懂法、守法,努力當好一名普法宣傳員。

法律作文 篇7

法律與道德,是一對相輔相成的概念,法律與道德法律與道德。法律承擔着維護社會善良風俗的責任,爲道德提供堅實的後盾。而道德往往是一部分法律的直接淵源,在一定程度上,對法律起約束作用。但是,並不表示道德就高於法律,在同一問題上,道德和法律有着不同見解的時候,總是以法律規定爲準。所謂“情、理、法”三者,以法爲先。法律是調整社會關係的最爲優先的原則,只有在法律無法調整的領域,才考慮以社會善良風俗爲原則。

既然,法律與道德有如此密切的關係,我們下面以法律的角度來分析一下比較常見的道德概念——“見義勇爲”和“拾金不昧”。

首先,討論一下“見義勇爲”。所謂“見義勇爲”一般是指當他人或國家、集體、社會的權益受到損失和侵害的時候,不顧個人利益,維護非己權益的行爲。它有一個最基本的前提,就是所侵害的權益是非己權益,即不是個人自身的權益。從廣義上看,這種行爲包括很多方面,被侵害的權益可以是人身權,財產權等等法律上所有的權利。“見義勇爲”者所採取的方法也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暴力的也可以是非暴力力的,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間接的。“見義勇爲”是屬於社會善良風俗的範疇,應該受到法律的支持。到目前爲止,它還未上升爲法律概念,但它通常牽扯到兩個法律概念。一個是正當防衛的問題。這是“見義勇爲”者採取直接的暴力的方式時,常遇到的問題。正當防衛是指自身和他人的人身權益受到直接侵犯時,採取一定的防衛措施,從而造成侵害方的人身損失,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法學論文《法律與道德法律與道德》。這裏就存在着一個度的問題。即,在怎樣的程度上才能算是正當防衛呢?首先,必須是自身或他人的人身安全受到直接的侵害,如果不採取防衛的措施就會造成重大的損失。這是防衛的必要性。其次,根據侵害的程度,來決定防禦的程度,這是防衛的度的問題。正當防衛一般採取最小有效原則,即再保證所採取的防衛措施有效的前提下,儘量減少侵害方的損失。所以,正當防衛遵循兩個原則,防衛必要原則和最小有效原則。只有遵循這兩個原則纔算是正當防衛的行爲。

另一個常見問題是緊急避險。所謂緊急避險是指在保護自身和他人的權益的情況下,採取了一定的避險措施,造成了第三人的利益損失,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在這個問題上又存在着兩個要素。第一,是否存在避險的必要。即必要性原則。第二,無選擇或不可預見原則,即造成第三人的損失有兩個條件或兩種情況,一是走投無路,別無選擇的情況下,爲了保護大多數人的利益如國家、集體、社會的利益,犧牲第三人的個人利益。二是在避險過程中,無法預見的,意外的侵犯了其他人的損失。第一種情況是保護大多數人的利益,第二種情況包括了保護自身利益。只有符合必要性原則和無選擇或不可預見原則,才屬於緊急避險的範疇。

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主要應用在刑法方面,它們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見義勇爲”者的權益,對推動社會善良風俗起了重要的作用。這正體現了法律對社會善良風俗和道德的支持。

我們再來討論一下“拾金不昧”的問題。所謂“拾金不昧”一般是指拾得他人財物主動交公或主動交還失主的行爲。這個問題往往是作爲道德問題來討論的,是作爲一個人是否具有良好品德的標準。但,它也是一個法律問題。我國《民法通則》規定,對於拾得之物,拾得者有歸還失主或交公處理的義務。此項義務是一種作爲義務,即義務承擔者必須做出指定的行爲,否則就要承擔法律責任。“拾金不昧”不再作爲良好道德的標準,而成爲法律義務每個拾得者必須遵守,否則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拾得者不交還失主或交公處理,而由自己佔有,即構成不當得利。金額較大的,要承擔刑事責任。新聞報道的某女拾獲手機SIM卡,自己使用而被拘留,就是很好的明證。“拾金不昧”的問題就反映出,社會良俗是法律的重要淵源。

生活中常見的兩個道德問題,深刻的反映出法律與道德的相輔相成的關係,道德是法律的重要淵源,法律爲道德提供堅實的後盾和基礎。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