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祕笈 > 育兒寶典 > 孩子爲什麼不聽話

孩子爲什麼不聽話

來源:女友組    閱讀: 4.3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爲什麼不聽話,這是很多家長們都會問的問題。爲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都很乖,我家的孩子怎麼就這麼皮呢?其實是父母的問題,孩子不聽話也是有和很多因素的。現在分享孩子爲什麼不聽話。

孩子爲什麼不聽話

孩子爲什麼不聽話1

小時候的乖寶貝,爲什麼剛剛長大一點就開始不聽話了?很多家長都在抱怨自己的孩子不聽話,您是否認真的想過孩子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呢?我們說,家長永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思想和行爲對孩子的影響也是不可預計的。

孩子爲什麼不聽話?若從家長的責任來看,最普遍的一種原因就是大人的話模棱兩可,使孩子覺得有空子可鑽。我們建議家長對孩子提出要求時,目標明確,沒有商量的餘地,而且家長應該使用要求的語氣而不是請求。請求可以選擇的,而要求則是必須照辦的。其次,家長在面對很多問題時,並未全面瞭解情況就對孩子產生誤解,這也是孩子不愛聽家長話的原因之一。其實,每個孩子其實都是非常聰明的,在幾個月大小的時候,就已經很會觀察父母的態度了,你的嘻笑怒罵他們都能覺察到,但是如果你常常誤解孩子,不理解孩子,他們內心的反抗情緒就會逐級增加,變成家長口中的壞寶寶。

作爲家長,我們應當如何主動改善這樣的惡性循環呢?我們給您的建議是不妨設身處地地爲孩子想一下,大人不能爲維護自己的“家長權威”而迫使孩子聽自己的話,孩子的精神承受能力還很低,一味用高壓手段,就會造成家庭氣氛緊張,並不能對孩子有任何幫助。長期這樣做還往往容易導致兩種後果:一是如果事事要孩子逆來順受,會限制孩子的獨立性、自主性的發展,使孩子不願與大人交流,自我封閉,變得孤僻不合羣。二是造成孩子在性格上的依賴,對任何事情都不去思考,沒有判斷能力,這對孩子的成長貽害匪淺。

孩子爲什麼不聽話?在抱怨孩子的同時,快點進行一個充分的自省吧,省去粗暴的命令,多一些義正言辭的要求,省去相互的誤解,多一些理智的溝通,不要讓孩子賭氣接受自己的話,也不要讓孩子徹底背離自己的教育,你會發現原來的乖寶寶又回來了。

孩子爲什麼不聽話2

孩子不聽話的五大心理。

1、我長大了,我能行

彬彬是個2歲半的'小女孩。最近,彬彬的父母發現,她越來越不“聽話”了,常常把“不”掛在嘴邊。吃飯時間,媽媽說:“彬彬,來吃飯了。”“不吃!”洗澡時間,媽媽說:“彬彬,該洗澡了。”“不洗!”早上起牀,媽媽說:“彬彬,去刷牙洗臉,該上幼兒園了。”“不刷!”

一般在孩子2~3歲時出現這個階段,又叫第一反抗期。當孩子能夠熟悉地運用“我”這個詞時,家長應該感到高興,因爲孩子的自我意識已經開始萌出,獨立意識也在迅速發展。經常說‘不’,是孩子希望對周圍產生影響。孩子能力的增長,也讓他急於向別人表現:“我長大了,我能行。”於是他常常對爸爸媽媽說“不”,然後按自己的意願行動。

2、你們能,爲什麼我不能

“文文,電視不能多看,現在都21時了,該睡覺了。”媽媽指着牆上的鐘,示意文文離開沙發,上牀睡覺。可文文瞟了媽媽一眼,視線又落到了電視畫面上。媽媽急了,硬是把文文從沙發上拖起來,文文把手甩了甩,昂着頭大喊:“你們平時22時也在看電視,爲什麼我不能看?”

成人在對孩子平時的教育中,自己也要以身作則。比如要求孩子不能多看電視,家長也不要一坐到電視前就是幾個小時;要求孩子不能偏食,父母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對食物的偏好。如果家長本身就存在這樣的缺點或做法,在教育孩子時,自然會遭到反抗和頂撞。家長只有積極地改正這些缺點,才能讓孩子認可並接納家長提出的要求。

3、想要引起關注

叮咚……”敲門聲響起,剛剛還在和祥子一起玩積木的爸爸一下子來到門前,將客人引進客廳,扭頭對祥子說:“爸爸跟叔叔談些事情,你把積木拿到房間去玩好嗎?”祥子有些憤懣地說:“我不玩積木了!我也要跟叔叔談事情!”“你跟叔叔談什麼事情?趕緊回房間去!”爸爸說。“不,我就要待在這裏,不回房間!”祥子邊說着,邊坐到了沙發上。

如果孩子出現這樣的反抗,則說明孩子感受到家長忽略他了。他可能知道,要是乖乖地把積木收拾好拿到裏屋去,爸爸就會一直和叔叔在客廳裏談話,就不會陪伴他了。而此時,他只需要頂個嘴,爸爸的全部注意力就會集中到他身上。如果家長常常陪伴孩子,常帶孩子參加各種親子活動,那麼孩子就會認爲自己受到了重視。那麼在家長暫時離開他時,就不容易感到失落。

4、我在表達我自己的觀點

小翼媽媽是一個事事追求完美的人。在兒子的教育上,小翼的媽媽也沒少花心思,恨不得事事爲他安排,讓孩子的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意願完滿地執行下去。小翼在媽媽的“高壓”下,自然一直都是乖乖的,從不頂嘴或反抗。上幼兒園時,小翼在幼兒園的智力測試中得到了全園最高分。可自升上小學後,小翼的成績便越來越差,其懦弱、獨立性差、不善於自己思考的缺點更是暴露無疑。

如果家長屬於權威型,則孩子會處於弱的地位,沒有機會展示自己和得到鍛鍊。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有話不敢說,有想法也不敢表露,從而導致其獨立做事能力差,優柔寡斷,缺乏主見,應變能力差。

在不違背原則的前提下,應該儘量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並儘量鼓勵、支持和幫助孩子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如寶寶想自己吃飯、選擇穿哪件衣服等,但如果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家長就不能盲目地遷就。

5、他真得只是在耍小性子而已

如果孩子真的在胡攪蠻纏、耍性子,家長又該怎麼做?

孩子在頂撞和反抗家長時,家長不應用強制手段來逼孩子就範。反而可以在不對個人造成損害的情況下,讓孩子自己去試一試。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自己承擔獨斷專行帶來的失敗後果,孩子能在碰壁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在反思中減輕逆反心理,矯正自己的行爲。

所以,如果孩子出現無理的頂撞和反抗,可能是家庭過於溺愛養成的專橫個性,因此要徹底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爲,還要從改變家長的教育方式做起,爸爸媽媽要注意啦。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