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祕笈 > 育兒寶典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彙總八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彙總八篇

來源:女友組    閱讀: 1.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一名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彙總八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發現油和水倒在一起,油在上水在下互相不相溶的現象。用較準確的語言描述自己的發現。

2.初步嘗試用繪畫記錄的方式。

3.通過調查表瞭解哪些物品可以去除油漬,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活動準備:

1.每人水、油各一小杯、備用的油和水

2.筷子若干

3.記錄單、記錄筆、黃色油畫棒等、調查表

活動過程:

一、猜物遊戲導入

1.師:還記得我們之前玩的猜物遊戲嗎?今天方老師帶了一樣東西,我們一起來猜猜看它是什麼?

2.幼兒進行猜物遊戲。

3.師小結引出油。

二、猜想記錄

1.師:油是黃色的,像水一樣可以流動的。那如果把它和水倒在一起會怎麼樣?油會在水的哪裏?

2.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猜想,教師出示幼兒猜想結果。

3.幼兒進行試驗驗證結果,師小結。

三、油和水混合實驗

1.提出實驗要求:認真觀察,把你看到的記錄下來。

2.幼兒實驗,老師觀察實驗情況,提醒幼兒進行記錄。並進行交流,

四、延伸活動

1.師:因爲油和水不能融合所以生活中有很多地方有了油漬很難去掉,前幾天我們發了張調查表,誰來介紹一下?

2.幼兒介紹調查表內容。師小結。

3.師:還有好多小朋友不知道油和水的祕密,我們拿着調查表一起去給他們介紹一下吧。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喜歡動物是幼兒的天性,但幼兒缺少和動物接觸的機會,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瞭解幾種小動物的基本特徵和生活習性,同時通過飼養和管理幾種小動物,增強幼兒的責任感,讓幼兒有一種對生命的體驗。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進一步瞭解動物的願望,願意親近小動物,加深對小動物的關愛。

2、培養幼兒觀察探索的興趣,讓幼兒運用各種感官,初步瞭解自己喜歡的幾種小動物的睡覺方式,初步瞭解他們的生活習性。

3、知道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活動重點:

瞭解幾種小動物的睡眠方式活動難點:能用完整的語句敘述幾種小動物的睡眠方式

活動準備:

1、提前請家長協助蒐集有關動物睡眠的資料

2、故事圖片磁帶各種動物頭飾。

活動方法:

講解法、探索發現法、遊戲法

活動過程:

1、 以談話形式導入活動。

教師:今天中午,小朋友們都睡覺了嗎?

幼兒:睡了

教師:那你知道自己睡覺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嗎?(肢體動作提醒幼兒舉手發言)

教師:老師幫你們拍了幾張照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教師:人要睡覺,那動物會睡覺的嗎?

教師:你看過動物睡覺嗎?它們是怎麼睡覺的?

2、交流經驗,瞭解小動物的睡眠方式

教師:老師準備了一些動物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說一說它們是怎樣睡覺的。

幼兒欣賞動物的圖片,猜一猜,動物睡覺的方式。

3、播放PPT課件,幫助幼兒瞭解動物睡覺的方式。

教師:剛纔小朋友們猜的對嗎?我們來看一看。

教師:這些小動物睡覺的樣子一樣嗎?誰來說說,動物們睡覺有哪些樣子。

4、模仿動物睡覺的方式,鞏固幼兒的認識。

教師:動物睡覺的方式真有趣,剛纔我們看到的動物有哪些睡覺的方式?

教師:那我們來學一學。

5、遊戲活動。模擬動物睡覺的方式。

教師:請小朋友們,把動物圖片貼在衣服上,上前走一步,找一個空的位子站好。

教師交代遊戲規則: 教師扮演狐狸,每個小朋友看清楚自己身上的小動物圖案,聽音樂,來模仿所扮演的小動物的走路和叫聲。音樂一停,“小動物”馬上做睡覺的動作,不能動,誰做錯了動作或者動了,就要被拖進狐狸洞播放,舒緩的音樂

教師:今天,我們知道了這些小動物睡覺的樣子,你覺得有趣嗎?自然界還有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它們睡覺的方式,也很特別,請小朋友們回家後,繼續去觀察,小動物睡覺的方式。

6、延伸活動

請幼兒到活動區繼續探討小動物的有關知識,豐富幼兒的認識。

教學反思:

我們班養了兩條小金魚,一天早上,姚辰宇對着我大喊:“老師兩條小魚死掉了,它們一動都不動了。”我走過去一看,兩條魚確實一動都不動,不過它們並沒有肚皮朝天,於是我對他說:“小魚應該是睡着了吧。”沒想到,姚辰宇觀察的很仔細,他說:“睡覺了,那它的眼睛爲什麼是張開的呢,肯定是死掉了吧。”於是我們試着敲敲魚缸,看看金魚是否還活着,受到驚嚇的金魚,立刻遊了起來。這時姚辰宇很驚奇,他對着別的小朋友說:“我剛纔看到金魚在睡覺,可是它的眼睛是睜開的。”另外幾個小朋友聽說後,馬上跑過來看。我看到孩子們對小金魚睡覺是睜開眼睛的事情,這麼感興趣,於是想,是不是可以設計這樣的一個活動,讓幼兒瞭解動物的睡覺方式。在網上查閱的時候,我發現動物睡眠的方式千奇百怪。參照遼寧省編教材《幼兒園探究式活動課程》一書科學探究領域——“動物怎樣睡覺”這個活動,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在設計本次活動中結合我班幼兒的接受能力,我把活動目標定爲1、瞭解一些常見動物的睡眠方式。2、體會不同的動物所採取的睡眠方式是爲了適應環境,保護自己。本次活動的重點是:瞭解幾種小動物的睡眠方式。活動的難點是:能用完整的語句敘述幾種小動物的睡眠方式。活動中,我以談話形式導入,通過集體討論,和分散討論爲幼兒的探究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主動探究,自主學習,參與嘗試,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

在活動的談話環節中,我比較注重與孩子的互動。根據幼兒前期的已有經驗,通過設置:今天你睡覺了嗎?你是怎麼樣睡覺的?那小動物會睡覺嗎?這樣一個談話的環節展開本次的教育活動,通過與幼兒的互動談話,喚醒了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了孩子的學習和表達方式,爲孩子獲得新的知識經驗,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

在集體討論的環節中幼兒說出了很多的小動物,我在這個環節還請個別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了一些有特點的小動物,活躍了氣氛,調動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在討論環節中,幼兒很踊躍的發表自幾的觀點。有一個幼兒提到貓頭鷹這個動物時,說貓頭鷹是睜一隻眼睛閉一隻眼睛睡覺的。因爲課件中,我把貓頭鷹的圖片放在較後面的分組討論的環節中,因此,對於幼兒的回答,也是一帶而過,沒有請孩子詳細的敘述。在點評時,聽課的老師幫我指出這個問題,建議我對於每個幼兒的回答,都要給予適當的應答,以便再一次引發了幼兒想要探索的慾望。

最後的遊戲環節,是讓幼兒在邊討論邊觀察中學一學動物的睡覺姿勢,特別是對“縮”、“倒掛”、“趴”這幾個詞進行了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學學做做這幾個睡覺的動作。在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始終保持着,每一分鐘都能跟隨着老師的引導和提示,對各種動物的睡眠姿勢也能較好的掌握,不過在遊戲環節中,還是出現了一些小問題。比如幼兒對於馬是站着睡覺的理解是,用四條腿站着,因此他的動作,就是手腳並用四肢站着睡。可是由於幼兒沒有主意膝蓋要繃直,所以表現出的動作就像是蹲着的。而且,對於貓頭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睡覺,也沒能表演好。另外,我讓幼兒將動物圖片貼於胸前但是,有的幼兒表演刺蝟是抱成團睡覺的,他們緊緊的抱在,一起,我扮演狐狸,並不能判斷孩子扮演的是哪個動物。所以,下次開展活動時,可以考慮把圖片做成頭飾,這樣,教師可以清楚的看到幼兒表演的對不對,可以及時的幫助孩子,糾正過來。

從這個教學活動中幼兒的掌握情況來看,活動是成功的,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到了許多平時很難接觸到的知識,但是,從整個活動的開展來看還是存在着一些問題,比如:在提問時,只有個別活躍的幼兒能一直髮表觀點,還有一部分孩子,都只是在聽。儘管我在課前我發動家長一起收集有關動物睡眠方面的圖片,設想讓家長在收集的時候能帶領着孩子進行一些簡單的瞭解,便於幼兒在課堂上發言講述,但是沒有想到家長在收集的時候只是完成老師佈置的一項任務,自管自的在網絡上下載一些圖片,忽視了跟幼兒一起學習的機會。這也給我在以後的家長工作進行了一次提醒:在利用家長配合的同時,要跟家長進行交流和溝通,讓家長了解我讓家長配合的意圖,讓家長助教不流連於形式。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石頭的作用。

2、會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3、探索石頭的作用。

活動準備:

1、提前讓幼兒感受、觀察石頭

2、各種各樣的石頭

3、圖片

4、成品石頭 比如:石臼、假山、磨輪。

活動過程 :

1、出示各種成品石頭。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些好東西,我們一塊數三下,吹起神祕的絲綢打開看看吧!

2、欣賞各種成品石頭

(1)教師分別介紹石臼、假山、磨輪等等。

(2)教師提問:這些東西是用什麼東西做成的?

3、出示石頭

(1)昨天我們玩過的石頭都有什麼形狀的?

(2)昨天我們摸過的石頭有什麼感覺?(請每個幼兒都能感受石頭的粗糙、光滑)

(3)石頭都有什麼顏色的?

教師總結:石頭的形狀是各種各樣的有三角形、長方形等等;顏色也有很多種有:紅色、白色、黑色、褐色等等;石頭有的是粗糙,有的是光滑的。

4、討論

教師:石頭都能幹什麼?

5、出示圖片――幼兒欣賞圖片瞭解石頭的作用

6、出示石頭小路

(1)教師請幼兒在小路上走、跳、爬,使幼兒感受石頭小路。

(2)提問:你踩在小路上有什麼感覺?

7、遊戲:“小小建築師”

請幼兒用石頭搭東西什麼都可以發揮幼兒想象力。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感受火山爆發的現象。

2、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3、初步瞭解其特性。

4、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實驗材料每人一份:粘土做的小火山模型、操作盤、小蘇打粉、一個塑料杯、紅色顏料、白醋、小勺子;火山爆發的錄像資料、操作步驟圖。

活動過程:

一、教師演示小火山爆發。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給你們表演一個神奇的魔術。

二、播放“火山爆發”的錄像,觀察火山爆發時的景象。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錄像,上面發生了一件事,請仔細看一看。你看到什麼了?爲什麼山會噴出紅色的液體?從哪裏噴出來的?像這樣噴出紅色液體的山我們通常叫什麼?

三、鼓勵幼兒做“火山爆發”的實驗。

1、看一看。

教師演示

2、問一問

教師提問幼兒教師的操作步驟。

3、做一做

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四、小結活動情況

個別不成功幼兒的情況。

活動延伸:

瞭解一些真的火山爆發的情況。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動物和孩子天生就有一分緣,探究動物世界的奧祕也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一件事。如今,環境保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佔據71%的海洋是豐富多彩、奧妙無窮的世界,而且海洋環境已日趨惡劣,因此保護海洋的生態平衡是非常重要的。讓孩子瞭解海洋動物的食物鏈對萌發幼兒的環保意識是很有意義,也是很有必要的。況且,孩子們在瞭解陸地上一些常見動物的食物鏈後,對海洋動物發生了濃厚的興趣。爲此,我延伸生成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海洋動物的食物鏈,感知它們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關係。

2、培養幼兒大膽探索的慾望。

3、萌發幼兒保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活動準備:

課件、錄音、電腦、錄音機、圖片、操作卡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播放錄像:海底世界。

幼兒交流:看到了什麼?它們吃什麼?

(評:奇妙的海洋世界一下子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他們觀看的聚精會神,活動室裏靜極了,爲下面的活動開好了頭。)

二、自由探索動物間的食物,初步感知食物鏈

1、幼兒分別採用操作電腦、聽錄音、觀察圖片、詢問老師等方法進行自由探索,初步感知海洋食物鏈。

2、幼兒交流通過探索獲得的信息。

(評:這個過程一改以往老師講幼兒聽的傳統教學方法,而是在活動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蒐集相關的錄像、圖片,並把有關的內容、知識做成課件、錄好音帶,讓孩子們自由選擇獲取知識的方法。孩子們有的認真地查找圖書,有的聚精會神地觀看着錄像,還有的在電腦上操作,孩子們通過自己的主動活動獲取相關信息,這遠比孩子靜靜地聽知識有意義的多。探索後的交流,又爲孩子提供了整理信息、共享成果的機會。因爲這些知識信息是孩子們通過親自實踐得到的,所以介紹起來特別有勁,口語能力也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三、第二次探索並記錄,初步瞭解食物鏈

1、操作記錄:二個幼兒結成一對,合拿一套卡片和記錄紙。

2、瞭解食物鏈,感知它們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關係。

師生小結:這些動物你吃我,我吃它,一環扣一環,象這種吃與被吃的關係構成的鏈條叫食物鏈。

(評:讓孩子帶着問題進行第二次操作,會使孩子的探索更具目的性。讓孩子二二結對操作記錄,又培養了孩子合作交往的能力。在記錄的過程中,還能相互交流,相互調整,使操作結果更準確。孩子們對這一環節可認真了,有的孩子記錄好以後,還到電腦裏去核實一下,這種精神真是令人高興。這不,大多數小朋友都得出了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蟹,蝦、蟹吃小蟲,小蟲吃浮游生物,浮游生物吃腐爛的死魚初淺結論。它們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形成了海洋動物的食物鏈。)

四、瞭解食物鏈對生態平衡的重要性,萌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

討論:食物鏈斷後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

2、相互講述:海洋裏沒有了鯊魚,又會發生什麼事情?

3、課件演示:感知食物連對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師生小結:原來呀,食物鏈上的動物一樣都不能少,缺了一環,大海就會生病,海水就要變得又髒又臭,其他的小動物也不能生活了,面且還要危害到我們人類。

(評:當老師指着幼兒記錄的食物連循環圖,對小朋友說:“這些動物你吃我,我吃它,多殘忍,這些動物中間你們最討厭誰?爲什麼?”時,善良的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喊道:“大鯊魚最兇猛,我們不要它。”老師說:“好的,讓大海里永遠沒有大鯊魚”。孩子們就從食物連的循環圖上把鯊魚拿掉了。此時,老師又及時地請小朋友講講,沒有了大鯊魚會發生什麼情況?大部分孩子都說小魚安全了,他們沒有危險了等等。老師沒有表態,讓孩子盡情地講述,然後課件演示,請孩子們看一看,事情到底會變得怎樣。孩子們經過課件中畫面、音樂的渲染,他們又情不自禁地喊道:“大鯊魚回來吧,大鯊魚回來吧。”所以當最後老師說到“鯊魚雖然兇猛,但它也有好的地方,它還是海洋中的清潔工,有了它,海洋會變得乾乾淨淨”時,孩子趕緊把拿掉的鯊魚圖片重新貼上去,對鯊魚的喜愛之情又溢於言表。這一過程,使孩子們的環保意識得到了昇華。)

活動延伸:

進一步探索其他食物鏈。

這條食物鏈上的動物,它們都是靠自己捕捉才吃到食物的,所以叫捕食性食物鏈。除了捕食性食物鏈以外,還有其他的食物鏈,有興趣的小朋友可以繼續探索,老師會支持和幫助你們的。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說說、做做了解花的用途。

2.創造性地設計花的禮物,使幼兒進一步萌發愛花、護花的意識。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雨中紅色玫瑰, 山茶花2, 菊花5

2.彩色筆,畫紙等。

活動過程

一、感知花的美

1.課件演示:漂亮的花

幼兒觀看。

2.教師:你們看到了些什麼花?漂亮嗎?

看見花你感到怎麼樣?

二、感知花的用途

1.觀察:花的禮物

(1)提問:你們認識這些禮物嗎?它有什麼用?

(2)教師和幼兒一起說說花的禮物可以用來做什麼。

2.教師小結花的用途

(1)做藥

(2)可以吃

(3)泡茶喝

(4)用花做好看的裝飾品。

(5)清香空氣

(6)可以美容

三、創造花的藝術品

1.觀察花朵頭箍

提問:這個頭箍是用什麼做的?好看嗎?

2.提出創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禮物送給別人?

請你們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禮物畫下來,然後說給大家聽,你想做什麼花的禮物,準備送給誰。

3.幼兒繪畫:花的禮物

4.幼兒描述自己的創造。

四、環保教育

討論:你覺得花的用處多嗎?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花?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大大小小的蛋寶寶》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玩降落傘是我園小朋友很喜歡玩的一項戶外體育活動,幼兒沉醉在物體緩緩落下的情景中。於是,就借用降落傘……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科學活動,體驗玩降落傘的樂趣。

2.運用觀察比較的方法,探索降落傘降落速度快慢與垂吊物重量之間的關係,大膽用完整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發現並記錄結果。

3.提高觀察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自制降落傘若干個、重量夾子若干、勾叉記錄標誌若干、記號筆若干,

活動重點:

喜歡參與科學活動,體驗玩降落傘的樂趣。

活動難點:

運用觀察比較的方法,探索降落傘降落速度快慢與垂吊物重量之間的關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觀察"降落傘",激發幼兒參加活動的興趣師:小朋友見過各種各樣的傘,今天啊洪老師也帶來了一頂奇怪的傘,看是什麼?(出示降落傘圖片)降落傘是什麼樣子的呢?(幼:大大圓圓的布、還有線)那個大大圓圓的叫傘面,傘面還有方的、長的,下面還有一根根傘繩。那你知道什麼時候要用降落傘呀?(幼:從飛機上跳下來的時候、飛機出事的時候)降落傘還可以用來做什麼?(飛機在一個地方不好降落時人們也要用降落傘)師:你們喜歡玩降落傘嗎?

師:今天洪老師也爲大家準備了簡易的降落傘我們一起來玩玩吧。

(二)第一次嘗試玩降落傘引導幼兒通過操作,感知、探索、物體下落這一自然現象。

1.請幼兒拿着降落傘,把它們輕輕地往上拋,看看它們會怎樣。

2.剛纔我們玩了降落傘,不管它被扔得多高,它總要掉下來、你有什麼發現?它是怎樣落下的?

(三)第二次探索"降落傘"。(引導幼兒感知降落傘降落速度快慢與垂吊物重量之間的關係)

1. 教師介紹實驗操作材料,引導幼兒進行猜想。

師:大夾子寶寶看到小夾子玩的這麼高興也很想來玩一玩,我們也請它一起來玩玩吧?你們覺得大夾子坐着降落傘下來是怎樣的呢?跟小夾子的降落傘會一樣嗎?哪一個會比較快(引導幼兒猜想,大夾子的降落傘和小夾子的降落傘速度有什麼不一樣)老師這兒有一張表格請你們看看,想一想那一種降落傘落下的速度是比較快的呢?(大夾子、小夾子)把你認爲會落得比較快的那個在裏面畫給較慢的降落傘打X。

根據幼兒的猜想情況作小結。引導幼兒動手實驗。

2. 介紹實驗及觀察要求。

(1)自己找一個安全的地方進行試驗。

(2)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比較

(3)根據比較的結果,給較快的降落傘打上∨,給較慢的降落傘打X。

3. 幼兒自主探究,教師指導。

4. 結合記錄表進行梳理小結。

(1)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實驗過程和結果。

師:誰來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

(2)引導幼兒討論:爲什麼有的降落傘落的快,有的降落傘落的慢呢?

(3)教師梳理小結。

師:掛小夾子的降落傘輕,降落傘落的慢,掛大夾子的降落傘重,降落傘落的快。

活動延伸

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降落傘,也觀察探索了一下,不同重量垂釣物的降落傘降落的速度,還知道了降落傘對我們生活中的一些作用,回去以後可以跟你們的好夥伴還有爸爸媽媽他們一起分享吧。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尋找水果種子藏在哪裏的活動,知道種子都藏在果實裏,瞭解種子的用途。

2、幫助種子找到相應的果實,發現種子的豐富多彩。

3、主動地參與探索活動,體驗發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認識、品嚐過秋天常見的水果。

2、幼兒收集各類秋天的水果;西瓜、蘋果、葡萄、石榴等水果的種子;水果剖面圖若干張、種子食品若干種。

活動過程:

1、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水果,引發幼兒尋找種子的興趣。

⑴、教師引導幼兒按水果的名稱、生長的地方、形狀、口味等方面逐一介紹果實。

⑵、教師出示部分果實的植物圖片,引導幼兒發現自己帶來的都是植物的果實。

2、尋找水果裏的種子,瞭解種子的'用途。

⑴、教師:你們在吃這些水果的時候,有沒有發現果實裏面的小祕密?(有籽、有核、有硬硬的東西)

⑵、幼兒動手操作,自己去發現果實裏的祕密,邊找邊交流自己的發現。(提供各類果實,部分水果已切開,中間用牙籤連接。)

⑶、教師組織幼兒討論:你在果實中發現了什麼?

⑷、教師:小朋友發現的這些都是果實的種子寶寶。種子寶寶爲什麼要藏在果實媽媽的肚子裏呢?

⑸、教師:種子寶寶的本領可大了,如果把它放在泥土裏,它會慢慢地發芽、長葉、開花,最好會結出許多許多的果實。

3、遊戲:種子找果實,發現種子的豐富多彩。

⑴、教師:我這有許多的種子寶寶,它們找不到自己的果實媽媽了,你能幫他們找到嗎?看,果實媽媽都在前面的圖上,它們的肚子裏都有幾個種子寶寶,你要仔細的看清楚手裏的種子寶寶和果實媽媽肚子裏的種子寶寶一樣哦。

⑵、教師引導幼兒對各種種子的顏色、形狀、硬度、光滑度等做進一步地觀察與講述。

4、瞭解、品嚐常見的種子食品,體會秋天是豐收的季節。

(教師出示其它的種子)

教師:看,老師還帶來一些東西,(瓜子、花生、黃豆、紅豆、開心果、核桃等)它們叫什麼呢?

教師:其實,這些都是植物種子。種子種子不僅能長成植物,而且還是我們人體的營養寶庫,所以,許多種子也被人們做成了食品。

幼兒品嚐種子食品。

教師:今天,我們認識了水果的種子,還品嚐了一些種子食品,如果以後你還發現了其他植物種子的祕密,再來告訴大家。

活動建議:

自然角:每人選擇一種種子進行種植,並進行種子發芽的紀錄。

區角活動:學習剝各類種子的種皮,進一步探索種子的內部結構。

家長共育:請家長幫助幼兒收集農作物的種子,豐富幼兒有關植物種子的知識經驗。

領域滲透:在美術活動中進行種子貼畫的活動,鞏固幼兒對種子外部形狀的認識。

科學活動《磁鐵吸什麼》——新教師過關課課後反思

今天上午第二節課,我執教了我班科學活動《磁鐵吸什麼》,在本節過關課中又得也有失,有進步的地方,更多的存在了不足,爲此,對於本節課我做出如下反思。作爲一名新教師,應該通過每一節課收穫更多的教學經驗,每一次課堂教學後的反思往往就是下一節課需要改進的地方,所以總是在不斷的反思中慢慢成長起來的。

從設計理念的角度出發:我從幼兒的好奇心出發,磁鐵對於中班幼兒來說還是很新奇的物體,在區域活動中,也經常會見他們拿磁鐵玩出很多的玩法;依據《綱要》精神,讓幼兒通過自主探究,初步瞭解磁鐵的性質,產生進一步探究的慾望;讓幼兒藉助自主探究,親歷記錄磁鐵的特性的過程。藉助着幼兒對於磁鐵這樣新鮮事物的新鮮感與好奇心,我選定這節科學課。再說教學過程:在確定了本節課後,我根據我班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不同的教學方案。最起初的想法是讓幼兒通過操作感受磁鐵的性質而後利用記錄表的形式呈現出來,在考慮到我班幼兒沒有嘗試過利用記錄表記載所以這個想法被耽擱了;導入活動中我利用“小老鼠上燈臺”的兒歌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在這個環節中我自認爲還是比較好的能夠激起幼兒探索的興趣,但是由於自己在準備的時候磁鐵的位置擺放的過於靠前所以有些幼兒能直接說出了我的這個祕密,這是我今後在準備工作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特別是一些小細節;在第一次操作的時候,我讓幼兒初步感受磁鐵吸物的性質,爲幼兒提供了道具——回形針,讓磁鐵寶寶與回形針寶寶做做遊戲,初步感受磁鐵能夠吸物。可能從科學領域的角度看,我比較直觀的像幼兒透露出了磁鐵吸物的概念,而在這過程中少了科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目標——讓幼兒自主探索,在這個環節中可能缺少了這種讓幼兒自主發現問題、自主探索的樂趣;再話第二次操作,在第一次初步感受的基礎上,我爲幼兒提供了更多的材料,讓幼兒通過自己嘗試找找那些東西可以和磁鐵寶寶成爲朋友的,

將其放入有“笑臉”的籃子了,那麼既然是找朋友,用“笑臉”的圖標呈現可能不能夠直觀的體現“好朋友”這個概念,可以將其換做“手拉手”的圖標,這樣就能夠一目瞭然的讓幼兒知道磁鐵要去找朋友了。在教師總結的這個環節中,我逐一驗證了幼兒的操作結果,但是由於每一個小組的材料不同,可能有些幼兒的材料是夾子,有些可能是硬幣等等,在驗證的這個環節中,我是否可以嘗試性的多叫幾名幼兒來驗證其他組的東西是否能和磁鐵成爲朋友,不應該只是教師在講,應多讓幼兒嘗試探索並驗證。在此過程中,我還忘記了一個細小的環節,我沒有請每一組幼兒的小組長將各個組的小籃子拿上來,這是我忽略的一個小問題。最後說說我的延伸活動,在延伸活動中,我分別驗證最後出示了可以和磁鐵做朋友的,不可以和磁鐵做朋友的,將其呈現在黑板上;中間有一組幼兒的東西里有“鑰匙”,可是鑰匙既不是木頭做的、也不是塑料做的爲什麼不能和磁鐵寶寶做朋友呢?可能這樣的延伸活動對於幼兒來說更有探索意義。

經過了本次新教師過關課,我想較於第一次亮相課相比,自己認爲是有進步的,課後在與指導老師的認真交流中我也找到了自己在本節課中的不足與亮點。我想:作爲一名老師,總是在不斷的充實自我、學習自我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聽取別人給予你這節課的評價,才能爲下一次的教學做好鋪墊,加油吧!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