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祕笈 > 育兒寶典 > 幼兒基本動作有哪些

幼兒基本動作有哪些

來源:女友組    閱讀: 9.4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幼兒基本動作有哪些,動作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活動中所必需的、最基本的身體運動的技能,正常兒童出生後第一年大運動發展很快,是神經系統發育的一個重要標誌,那麼幼兒基本動作有哪些呢?

幼兒基本動作有哪些1

基本動作技能是指專門涉及到身體不同部位動作的協調組合,基本動作技能的形成包括大肌肉活動技能和小肌肉活動技能,而我們最常說的基本動作技能的發展則多指早期的大肌肉活動技能的發展。基本動作技能是所有身體活動和體育運動的基礎,是未來發展動作技能的基石。

基本動作技能包括:身體移動技能、身體穩定平衡技能、物體操控技能。

身體移動技能又稱位移性技能,是指通過各種形式產生位置移動的運動技能,包括走、跑、爬、翻滾、並步、滑步、蹦跳、單腿跳、跨越等,每一種技能又可分爲前後左右上下等不同方向的移動。

幼兒基本動作有哪些

身體穩定平衡技能也稱爲非移動技能,指保持身體穩定和平衡的技能,發展平衡能力有利於提高運動器官的功能和前庭器官的機能

改善中樞神經系統對肌肉組織和內臟器官的調節功能,提高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和自我保護的能力。發展平衡能力可以通過靜態平衡活動和動態平衡活動來進行,包括站立、坐位、旋轉、轉動、扭動、伸展、彎曲、輕推反應等。

物體操控技能是指用身體各部位操控實物的能力,包括接、傳、踢、運、頂、投擲、拍擊、揮擊、抓、蹬等。

兒童基礎動作技能的敏感期約是3-8歲,這些動作技能將是後期從事各種活動、運動和競技的基礎,爲他們的動作表現提供更多的選擇、更大的自由度。

基礎動作模式也稱爲固有動作模式或先天動作模式,指人體先天性本能動作的基本單位。

基本動作技能需要練習和指導來獲得,那麼人體能夠形成基本動作技能的固有基礎是什麼呢?沒錯,就是先天性動作模式,基礎動作模式的建立優先於基本動作技能的形成,我們需要通過這些人體與生俱來的基礎動作模式作爲動作的雛形來鍛鍊和提高基本動作技能。

兒童基礎動作模式包括翻滾、爬、蹲、弓步、屈身、推、拉、上舉、扭轉、步態等。

幼兒基本動作有哪些 第2張

這些基礎動作模式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基礎動作模式與基本動作技能不同,它在很多時候不需要身體的移動、身體的平衡和對物體的控制

它是在動作模式的基礎上完成動作,基礎動作模式的狀態是否正常,不僅在幼少兒時影響我們基本動作技能的形成,同樣也是後期提升運動技能、進行體能訓練的基礎。

例如蹲的動作模式是後期深蹲訓練的基礎、弓步的動作模式是弓箭步下蹲訓練的基礎、屈身的動作模式是硬拉訓練的基礎、推的動作模式是俯臥撐訓練的基礎、拉的動作模式是引體向上訓練的基礎

扭轉的動作模式是核心扭轉訓練的基礎、步態的動作模式是跑的動作基礎、爬的'動作模式是動物爬行訓練的基礎、翻滾是身體翻轉訓練的基礎、上舉的動作模式是推舉啞鈴訓練的基礎。

兒童基礎動作模式形成約在0-3歲,應在這個階段協助孩子形成標準正確的基礎動作模式,爲後期的身體成長髮育和動作技能的形成做好鋪墊。

兒童基礎動作模式和基本動作技能在專項運動技能形成的發展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礎作用。

幼兒基本動作有哪些 第3張

3歲前是基礎動作模式建立期;

3-13歲是基本動作技能從形成到發展鞏固的最佳時期;

9歲之前不應限制孩子參與單一項目的體育活動,應儘可能多的爲孩子提供參與多種運動的機會,以培養孩子多方面的動作技能;

6-10歲是對孩子進行指導、干預、協助引導其形成基本動作技能的最佳時期;

10-13歲是進一步彌補和糾正孩子基本動作技能的最後時期,爲接下來進行專項的運動技能訓練,以及後期提升職業的運動表現具有重要的作用。

幼兒基本動作有哪些2

獨立行走

大部分寶寶在1~2歲階段,除了發展獨立行走的能力,還要慢慢熟悉和調整走路的步態,以提高行走時的平衡感及動作的協調性。

剛學會走路的寶寶,像一隻鴨子,行走時腳有點分開,不易維持身體平衡,爲了避免跌倒,寶寶會在走路時高舉雙手,有點像向前衝,又有點像踩小碎步一樣。

經過反覆練習,到了2歲左右,大多數寶寶都能走得很穩,行走停頓自如,並隨時改變行走方向,不會有猶豫,跌倒的頻率比以往降低不少。

寶寶通常已經具有適應各種平面的行走能力,如在軟硬度不同的平面材質、有點斜度的地面,甚至是不同的、有些許高度落差的平面之間,寶寶都能走得很好。

獨立行走是成長中的里程碑

寶寶學會走路以後,活動範圍會擴大許多,其中除了面積擴大外,還有高度的擴展,整個視線範圍一下子拓展開來,增加了更多與環境互動的機會。

這讓寶寶慢慢了解身體各部位對周遭環境、對象產生的影響,加深對自己和所處環境的認識。因此“站起來行走”可以說是鍛鍊寶寶和環境互動的重要里程碑。

幼兒基本動作有哪些 第4張

單腳平衡

1歲左右的寶寶在行走過程中,除了要保持身體軀幹的平衡外,單腳平衡能力也是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仔細觀察行走動作,每跨一步

其實就是很短暫的單腳平衡,通常1歲半左右的寶寶開始具備初階能力,最明顯的是當他對地面上的物品感到好奇時,會試着用腳踢踢看,踩踩看,這就是日後單腳平衡的重要基礎。

單腳平衡是將來生活自理的基礎

單腳平衡之所以重要,除了和行走有關,更是將來發展跳躍、上下階梯等更高階等粗大動作技巧的基礎。對於寶寶的生活自理能力養成,同樣具有深遠意義。以穿脫鞋襪爲例,伴隨着動作的改變,身體重心會發生很大改變,寶寶若缺乏單腳平衡能力,想完成這些動作必然會有困難。

精細動作篇

精細動作 狹義的精細動作指的是利用雙手去操作環境中各種對象的能力,所以與手部小肌肉的力量、靈巧度密切相關。

1~2歲期間,寶寶的精細動作發展包括手指尖端的觸覺靈敏度,拇指和食指、中指尖端的配合,慢慢到兩隻手合作完成任務,還有配合空間概念發展,將物品放到容器裏、堆棧等種種動作。

幼兒基本動作有哪些 第5張

發展精細動作的重要性

千萬不要小看精細動作,生活中有太多事物需要雙手的配合了。憑藉雙手操作過程,寶寶從中學習如何解決眼前的一些問題,增進解決問題的能力。將物品放到容器等動作,有助於初步空間概念的發展,爲日後認知、閱讀,寫字等學業打下必要的學習基礎。

精細動作發展要點

手指頭尖端的觸覺敏感度與前三指尖端相互配合

寶寶接近1歲時,你就能明顯地感覺到,他對撿起地上的小東西特別感興趣,而這樣的行爲將持續到1歲左右。

利用雙手共同完成任務

在1歲以前,寶寶雖然能夠兩隻手一起作業,但比較傾向於進行左右手各拿一個物品進行對敲等簡單的對稱性動作。

而1歲以後,寶寶則逐漸利用一隻手固定物品,另一隻手進行主要操作,如把東西打開、把吸管插進果汁盒裏等。差不多在1~1.5歲之間,寶寶開始逐漸意識到雙手不但可一起作業,還能共同完成一件事情。

釋放能力

精細動作發展和寶寶的認知發展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在1~2歲階段,大部分寶寶對物品有一些高度及深度變化充滿了興趣,將物品放進或拿出容器,成了他最喜歡的活動,並從中逐步形成空間概念。

幼兒基本動作有哪些3

兒童動作發展的規律

兒童動作發展的規律有:從整體動作到局部的、準確的、專門化的動作從整體到局部,從上部動作到下部動作首尾規律,從中央部分的動作到邊緣動作近遠規律,從大肌肉動作到小肌肉動作大小規律,從無意動作到有意動作從無意到有意等。

規律一:從整體動作到局部的、準確的、專門化的動作從整體到局部

比如:滿月前的兒童受到痛刺激後,邊哭喊邊全身亂動,現在我們手部不小心燙傷時會下意識的甩手。兒童最開始動作的特點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現在我們的動作能夠更加的分化,專門化。

幼兒基本動作有哪些 第6張

規律二:從上部動作到下部動作首尾規律

比如:“三翻六坐七八爬”,兒童最先學會擡頭,然後俯撐、翻身、坐和爬,最後學會站和走。

規律三:從中央部分的動作到邊緣動作近遠規律

比如:靠近頭部和軀體的部分先發展,遠離身體中心部分動作後發展,兒童動作發展是最早出現頭和軀幹的動作,其次是雙臂和腿部的有規律的動作,最後是手的精細動作。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