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祕笈 > 育兒寶典 > 要讓孩子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要讓孩子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來源:女友組    閱讀: 1.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要讓孩子做自己情緒的主人,生活中,父母教孩子控制情緒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孩子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對以後的幫助是非常大的。下面是要讓孩子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內容!

要讓孩子做自己情緒的主人1

測測孩子的自控力

1、當孩子在飯桌上提出“想要一個遊戲機”的要求被拒絕之後,他當下的反應是:

A、耍賴,哇哇大哭

B、翹起嘴巴,拒絕繼續吃飯

C、平靜地問原因,並表示等下再談

2、家裏來了一個陌生人,孩子正在客廳裏玩玩具,他當下的反應是:

A、不肯叫人,自顧自玩

B、趕緊躲回自己房間去

C、叫人,並配合回答客人的問題

3、孩子在幼兒園裏做遊戲的時候輸給了別的小朋友,他當下的反應是:

A、亂扔東西,恨贏的人

B、傷心得哭了

C、不開心,但馬上就能恢復好心情

4、父母原本和孩子約好週末帶他去最喜歡的遊樂園,但臨時有事,不得不延期,這時他當下的反應是:

A、激動地大喊“不行”

B、非常失落,低下頭不理父母

C、有些失望,但表示“能理解”

如果選項大多爲“C”的話,說明孩子已經能夠自如地控制強烈的情緒反應,學會了“耐心地等待”、“冷靜地詢問”、“大方地交流”、“寬容地體諒”。

如果選項大多爲“A”或“B”的話,表明孩子尚不能較好地控制情緒,缺乏應對挑戰和壓力的有效策略。

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1、設個“出氣角落”

父母可以在家裏設定一個“出氣角”,並與孩子約定,無論多不開心都不能隨意發作。但可以等回家後,在“出氣角”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盡情宣泄。

當孩子在“出氣角落”宣泄情緒時,父母儘量不要打擾他,除非孩子覺得有人陪他聊聊天更好。

要讓孩子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出氣角落”可以是一個寬大的舊沙發,或是幾張軟墊子,最好用簾子與其他空間隔開。可以放些舊的毛絨玩具、畫筆、小槓鈴、圖書等,讓孩子自由選擇自己習慣的發泄方式,如拍打毛絨玩具、胡亂塗鴉、做運動、讀喜歡的書等。

2、打個祕密暗號

孩子最喜歡祕密,也最珍惜祕密。父母的一方可以與他設定一些“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暗號,比如眨左眼表示“幹得不錯”,眨右眼表示“繼續努力”,右手小指碰頭表示“停下來,想一想”,豎大拇指表示“你是我的驕傲”等。

當孩子拿到五角星,父母眨一下左眼,他會比聽到口頭表揚更加興奮和喜悅。

在孩子即將發怒時,再多的勸告都已蒼白無力。此時,父母充滿信任的眼神,加上右手小指碰頭的有趣動作,卻有神奇的效果,一場“危機”可能就這樣悄無聲息地化解了。

3、來個“亦褒亦貶”

有時候,批評不當也可能引起孩子強烈的情緒反應。

不贊成孩子的某種行爲並不是對他本身的否定。比如孩子一向很乖,有一回感冒了提出要吃冰淇淋。父母假如借題發揮,得出“你就是一個不講道理的小孩”這樣的結論,孩子當然會憤憤不平了。

開門見山的責備則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果父母想指出孩子當天上午對長輩沒有禮貌的言行,聰明的做法是先從孩子的優點說起,贏得他的好感。

特別要列舉他平時禮貌待人的“閃光事蹟”,隨後引出上午的'不禮貌事件,形成強烈對比,最後請孩子自己分析和解釋。

“亦褒亦貶”的批評方式能夠滿足孩子與日俱增的自尊心,提升他的自我期望,引導他適度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反應。

4、做個平衡補償

孩子做遊戲輸了,他當然會鬱悶、不開心。但是如果每次父母都能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並且告訴他“你是最棒的”,孩子就能逐漸克服消極的內心感受,坦然而從容地投入到下一個遊戲中。

這就是情緒的相互補償起了作用,有力的積極情緒緩衝了消極情緒發作的強度,達到一定程度的心理平衡。

父母在處理孩子情緒問題時通常容易犯“火上澆油”的錯。孩子的壞情緒已經像火山那樣一觸即發,父母還要當衆呵斥一番以顯示自己的權威,導致後果一發不可收拾。

如果在“暴風雨”來臨前夕,父母能慈祥地看着孩子,溫和地安慰和勸說,輕描淡寫地替他解圍,並迅速把他帶離情境,孩子心中的那團火可能就不會燃燒起來。

要讓孩子做自己情緒的主人2

人際關係大師約翰·戈特曼曾經提出:對情緒的感知能力和掌控能力甚至比智商更重要,這些能力決定着一個人在社會各個領域取得的成就和幸福感,也包括家庭的幸福。

我平時喜歡讀些人物訪談和傳記之類的文章,讀多了,你會發現,真正優秀的人,都有很好的情緒能力,說得通俗一些就是情緒成熟。

真正優秀的人都是情緒成熟的人,具有很好的情緒管理控制能力,因爲情緒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而良好的情緒調節能力,能幫助我們減少精力消耗,聚焦工作和生活。

1、情緒自我調節的關鍵因素是內在自發地產生自我支持和自我關愛的情感

從父母的愛到自我的關愛,是孩子情緒走向成熟的標誌。

成熟情緒的人的首先能清晰地把自己和別人的情緒分開,他清楚地知道“我的情緒是我的”、“你憤怒是你的”。

爲孩子的情緒命名,引導孩子表達情緒,孩子就會學會區分自己的情緒和他人的情緒。

或許出於天然的原因,我家小寶喜歡紅色,7個月大時正趕上過年,到處掛着紅燈籠,孩子一見紅燈籠就莫名的興奮,於是,我們就在旁邊引導,“哦,寶寶看到紅燈籠了,好開心哦!”

這樣,就幫助孩子把他此刻的狀態和“開心、高興”的情緒聯繫了起來。

寶寶第一天上幼兒園,這是他第一次離開媽媽,他撕心裂肺地大哭起來。老師抱着寶寶,輕輕地排着他的後背說:“老師知道你離開媽媽很害怕,你哭吧,哭完你會好受一些。”

於是,寶寶認識了這是自己害怕了,有個叫“恐懼”的情緒情況控制着自己。

工作上經歷了一些煩心事,心情有些鬱悶,回到家,孩子看到媽媽回來,開心地跑過去想要媽媽陪着一起玩,媽媽說,“媽媽有些難過,現在需要獨立待一會,寶寶去找爸爸玩。”於是,寶寶知道了,媽媽此時不開心。

讓孩子經歷他該經歷的情緒歷程,允許他有自己的情緒。

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引導,孩子天然的具有觀察能力,就這樣在潛移默化中孩子學會了區分了什麼是開心的、恐懼的、憤怒的等等情緒,也學會區分哪些是自己的情緒,哪些是他人的情緒。

2、成熟情緒的人都會爲自己的情緒負責。

負責是指我要照顧我的情緒,第一步就是需要清晰地知道我情緒的來源,准許自己有這樣的情緒。

當然,對於孩子,這並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過程,孩子情緒的成熟需要慢慢慢地才能發展好,家長能做的就是幫助孩子認識情緒的來源,讓孩子釋放自己的情緒。

要讓孩子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第2張

我5歲的外甥女來家裏玩,早上起牀晚了些,那會全家人正頭疼於我那1歲的兒子天天5點多醒來。於是外婆開玩笑說了一句,“弟弟是‘打鳴雞’早早地就起來了,姐姐是懶漢……”。

小傢伙剛一一地向大家問早上好,突然哇哇大哭起來,轉身跑去房間趴在牀上哭。大家不明所以,所謂“知兒莫若母”,她媽媽猜測說,“婆婆說你是懶漢,你傷心了是不是?”孩子邊擦眼淚邊點點頭。

對外婆說,“婆婆,你說我是懶漢,我很傷心。”婆婆趕忙道歉,一會小傢伙自己開口說了,“等我難過三分鐘……”,大家陸續走,不一會外甥女從房間走出來,“好了,我剛剛哭了一會,現在已經不傷心了”。

說完,就自己準備去洗漱了。

不管兒童還是成人,在面臨突如其來的變化時(甚至是一些微小變化),都是藉由情緒的表達來完成過渡的,釋放情緒就是調節情緒的最好辦法。

3、對自己的情緒負責還包括在自知情緒後對情緒的管理調節。

我們需要再去看看那情緒背後站着什麼,然後我們把站在情緒背後的那個東西找出來,和它在一起,把它轉化成支持我們生命的東西。

這個過程就是情緒的自我支持過程。當我們可以站在痛苦後面愉快而微笑地看着我們的痛苦時,我們可能就成熟了。

這個過程對於孩子就是更加爲難了,但只要讓孩子經歷他該經歷的情緒成長過程,他就可以逐漸做到。

首先,我們需要給孩子擁有自己面對和處理情緒的自由和空間,“讓我自己待一會”是成年人常用的處理情緒的方法,對於孩子也合適。

其次,我們需要教予孩子一些處理情緒的方法、技巧。比如深呼吸、數數,對於3歲以上對孩子可以在孩子激烈情緒來臨時引導孩子深呼吸三次、從1數到10等方法,教會孩子慢慢宣泄情緒。

還可以利用聽故事、讀一本好書、聽音樂等幫助孩子調節情緒。

當孩子因某事鑽牛角尖時,還可以通過轉移孩子注意力疏導情緒等等。孩子氣餒、憤怒時,給孩子一個擁抱也能大大緩解孩子的情緒。

如果你是你情緒的主人,你就擁有了兩種能力,一是你清晰地抽身在外,不受他人、自己情緒的控制;二是你自由的擁有你的情緒,就同你擁有自己的身體一樣,它是你生命的動力、滋養者、支持者。

情緒管理路上,與更多爸媽們共勉 ,也願我們都能引導孩子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