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着裝搭配 > 奢華品質 > 爲什麼門口放獅子而不是老虎

爲什麼門口放獅子而不是老虎

來源:女友組    閱讀: 2.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什麼門口放獅子而不是老虎,虎作爲中國本土的動物,早在晉代就有人進行了圈養。今天我們將詳細聊一下爲什麼門口放獅子而不是老虎,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吧。僅讓大家參考哦。

爲什麼門口放獅子而不是老虎1

獅子在古代被視爲吉祥物,民間相傳獅子具有鎮宅保家、辟邪去病的功能。

因此,在古代很多建築物的大門左右兩側,都會擺放兩隻獅子,求得平安。而老虎在古代被視爲兇殘之物,甚至不敢直接提及老虎二字,而是用“大蟲”來代表。老虎在古代老百姓的眼裏就是野獸,而且經常用“猛虎野獸”來形容壞人的兇殘。可見,老虎在古代就是殘暴的代名詞,所以,不可能出現在保護平安的大門口。

爲什麼門口放獅子而不是老虎

擺放在建築物大門口的獅子,最早出現的是東漢時四川高頤墓的石獅子,至今應該差不多有一千四百年左右了。現代-考古團隊已經發現的所有古代石獅子中,應該數在武則天的母親楊氏陵墓裏的獅子,其工藝最具有代表性。武則天母親的陵墓稱之爲唐順陵,位於陝西咸陽市,是古代封建社會唯一的一位女帝王武則天爲自己母親修建的,其耗資和投入自然不言而喻,因此,陵墓裏的石獅子也必定是非一般的石獅子。

石獅子雖然在東漢時期就出現的,但是,是在明朝纔開始盛行的。從明朝開始,石獅子不再僅僅是陵墓裏的守護者,而是出現在更多的建築物門口。例如皇室的宮殿、大臣們居住的府第、寺廟以及大戶人家的大宅,都會在大門口擺放上獅子。而且是擺放一對,雌雄兩隻獅子各擺放在大門的左右兩側,以達到鎮宅保家的寓意。

大門口擺放獅子,直到現在,仍然在很多中式的'建築物門口可見。這成爲了一種文化,從古至今流傳的文化,象徵着人們對平安生活的嚮往,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雖然,只是一對石頭獅子,也只是人們在想象中賦予了他們保護建築物的能力,並非真實存在的。但是,每當我們正視這些獅子時,真的會感到一絲畏懼,可見,古人選擇獅子作爲鎮宅大將完全是符合獅子氣質的。

爲什麼門口放獅子而不是老虎2

我們都知道獅子其實是舶來品,早在漢朝以前,所有中國人都不知道獅子的存在——但他們知道村外邊的荒郊野嶺、深山老林裏住着吃人的老虎。關於老虎,其實古代人對老虎的印象是極其不好的,古時候的人們整日忙着下田種地、劈柴砍柴,免不了與荒郊野嶺親密接觸,對於從林子裏突然躥出來的、凶神惡煞的野獸,其實都存在着長久的心理陰影。

所以老虎在中國古代是十分不討喜的,中國對老虎吃人的記載可謂貫穿古今,老虎也因此有了“大蟲”、“害蟲”的大名,人們因爲怕被山中的老虎傷及,有了只有白天才過崗的習慣,每次出門在外都要小心翼翼,謹防遇見大蟲,稍有不測,或許可能就會葬身在老虎的爪牙之下。

爲什麼門口放獅子而不是老虎 第2張

而獅子就截然不同了,因爲獅子給人們的第一印象要好於老虎,獅子的形象纔在後世被中國人廣泛崇敬和使用。

說起獅子,就得先說獅子的來歷。中國的確沒有一塊地方是產獅子的,但西域有。早在漢朝張騫出使西域的那會,獅子就進入了中原地區人們的視野,西域各國爲表達友好,將馴化了的猛獸送給了漢朝。人們一看這獅子威風凜凜、沒有害人之心,頗有一番王者風範,就爲它塑了石雕。他們相信獅子可以驅邪鎮邪、起到威懾的作用,所以石獅子雕像就逐漸開始往府衙門口擺。

所以說第一印象很重要,這被送來的獅子還是被馴化的品種,雖說獅子老虎都有野性,但就印象而言,還是獅子更入中原人法眼。還有一點就是,獅子長得與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麒麟很像,鬃毛茂密、神武微風,又內斂沉穩,帝王將相看了都頗喜愛。

再者是因爲佛教傳入中原,佛教給獅子的形象戴了一層神聖的濾鏡。佛教教經裏的文殊菩薩,他的坐騎就是一頭強壯的獅子。既然和佛教產生了密切的聯繫,在當時的人們看來,獅子就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神力,成爲瑞獸被人們所擁戴。古時候的人們認爲,獅子不僅可以鎮壓邪惡,也可以帶來吉祥和好運,久而久之,在官府門口放石獅子的習慣也就應運而生,隨着佛教一同深入每個人的印象中,成爲不可抹去的象徵符號。

想了解更多有趣的歷史,就關注那樣的歷史挺有趣吧,還有不定期抽獎送紅包哦。

爲什麼門口放獅子而不是老虎3

獅子與佛教

在古代歷史上,獅子最早是以貢物的身份進入中國。東漢歷史學家班固編撰的《漢書*西域傳》中記載,西域諸國獻給大漢的貢品之中,除了汗血寶馬、巨象、大雀及各類珍寶之外,還有獅子。另外我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古籍《爾雅》中記載,漢順帝時期,疏勒王曾派遣使者以犀牛和獅子爲貢品獻於大漢。

作爲外來物的獅子,早期在民衆的心中基本沒有地位,獅子離鎮宅神獸的目標還差得很遠。在唐代之前,舞獅這項傳統民俗活動漸漸流行了起來。南北朝時期,人們在過節日的時候,都能在大街小巷看見舞獅的身影。獅子以娛樂雜玩的身份步入百姓的生活,這種局面在唐代慢慢發生了改變。

上圖_ 唐代 孔雀石雕獅子擺件

武則天執政時期,她把唐太宗定的“道先佛後”改爲“僧道並重”。另一方面,武則天下達明令:“自今以後,釋教宜在道法之上,緇服處黃冠之前。”緇服就是和尚的衣服,黃冠就是道士的服裝。

爲什麼門口放獅子而不是老虎 第3張

武則天除了在行政法令方面提高佛教的地位以外,還通過種種措施,加強佛教對社會的影響。武則天曾率領百官禮拜神秀大師,並封其爲國師。同時她還請法藏、慧安、仁儉等佛教高僧入宮參禪,待以師禮。武則天還將許多僧人封爲縣官,並賜紫袈裟,極大地提高了佛教在民間的影響力。

佛教在武則天執政時期興盛了起來,又經過唐憲宗李純、唐懿宗李漼等時期的發展,佛教思想徹底走入了千家萬戶之中。佛學教義中的一些故事,對百姓的生活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佛說太子瑞應本起經》中記載:“佛初生時,有五百獅子從雪山來,待列門側。”獅子在此是佛的守護者,更是佛教的祥瑞之物。此外,《傳燈錄》記載:“釋迦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獅子吼:天上地下,唯我獨尊。”這是關於獅子吼的最早記載,可能河東獅吼的故事就從中取材。釋迦佛祖的獅子吼,更加表明了獅子在佛教中的崇高地位。

唐代的佛教信徒們因此將獅子的守護者形象寄託於石獅之上,達到鎮宅辟邪的目的。由於唐代佛教信徒衆多,石獅因此在南北各地廣爲流行,間接地帶動了原本不信佛教的百姓也加入了門前放石獅的行列之中。獅子就這樣逐漸成爲了大衆心中統一的鎮宅神獸,寄託着千家萬戶祈求平安的心。

唐代的石獅大多都是走獅,意思就是站立的獅子。它們目視前方、四肢欲動、威風凜凜,足以讓一切邪物望而喪膽。宋代的時候,基本就是坐獅,併成爲了石獅的固定形象。當時流行將獅子與繡球、鈴鐺進行配合,增添了納祥的意味。另外還有許多母獅與小獅玩鬧的雕塑形象,這寄託着人們共享天倫之樂的願望。

宋代的坐獅形象影響了之後的歷朝歷代,它們都以宋代石獅爲標準進行雕塑。那麼老虎爲何不能代替石獅成爲鎮宅神獸呢?畢竟石獅在唐宋才發展起來。

服裝搭配
服裝單品
明星裝扮
時尚街拍
奢華品質
秀場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