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樂園 > 全球通史讀後感500字

全球通史讀後感500字

來源:女友組    閱讀: 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全球通史讀後感500字,紙質書沉澱人的心靈,閱讀是心靈的歸宿,讀書可以豐富一個人的思想,我們不能被世界上的紛紛擾擾所困住,一起來看看全球通史讀後感500字的優秀範文吧。

全球通史讀後感500字1

最近幾個月讀書有點兒懈怠了,不想找藉口,就是自己的原因,本書下冊沒有讀完。這本書的內容實在是太豐富,而很多歷史上重大的事件很多都一筆帶過,想理解的透徹點兒,需要大量查詢資料,今天暫時就寫一點兒自己感觸比較深的內容吧。

現今歐洲的強大是歷史的必然。

人類的文明起源於兩河流域,而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文明之前的新石器時代,技術已經明顯的成熟,在這一時代,人們發明了帶輪子的車、帆船和犁,發現了冶金化學工藝,計算出準確的陽曆,學會了怎樣使用畜力和利用風力。而以後的幾千年,只有三大發明具有重要意義:鐵、字母和鑄幣。可悲的是隻有戰爭,才能將古典文明從其生產技術的昏睡狀態中喚醒,比如希臘,發明了精巧的帶有棘輪裝置的石弩,靠滑車驅動的輪式攻城車,以及所謂的“希臘火”(專門百度了一下,希臘火是由石油、硫磺和瀝青混合而成的一種極易燃燒的物質,及時落在水面上也能燃燒,對於水上攻擊船隻非常有效)。

全球通史讀後感500字

四大文明古國之後,東邊的漢王朝和西邊的羅馬帝國可以稱爲獨霸天下。這個時候繁榮的帝國對蠻族的吸引力那是相當的大,但是由於中國獨有的地理優勢,加上當時漢武帝對西北遊牧民族的打擊,突厥-蒙古人(也就是匈奴人)在東邊得不到好處,只有往西邊擴張,他們在中亞打敗當地的遊牧民族,當地的遊牧民族又只好往西撤退,西歐就變成了衆矢之的。存在了一千年的神聖羅馬帝國,在技術的嚴重落後和外族的不斷入侵下,日漸衰落。

西歐的舊秩序在長期的被侵略中遭到最嚴重的破壞,然而,正是這種破壞,成爲西方在近代世界上居首位的原因,因爲在舊文明的廢墟中,能產生一種嶄新的文明,一種更能適應變化中的世界需求的文明,歐洲的強大正是因爲這些動盪的歷史吧。

一個封閉的、自大的國家或民族最終一定會被歷史洗牌淘汰,而一個懶散、不求上進的人也一定會被社會所淘汰。最近一直在反思自己,這種忙碌的生活對自己有沒有意義,感覺自己正在陷進一個理所當然的漩渦裏去,我曾經也是一個嚮往借山而居生活的人啊。我的人生需要積極起來,生活過於安逸只能讓人變得軟弱,共勉,有點兒跑題.

全球通史讀後感500字2

斯塔夫裏阿諾斯所著的《全球通史》雖是長篇鉅製,然主旨只有一個,便是介紹人類各階段文明的興衰之史。但我感到,在外敵入侵時,除了軍隊力量,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人自身的骨氣。

正如福熙元帥在“一戰”結束後說的:“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一戰”結束後,參戰的各國不得不按捺住自己激動的'內心,暫作休整。雖然未再發生大型戰爭,但日本侵佔了滿洲,德國吞併了奧地利。這等於把它們置於“二戰”最有利的位置。這是爲什麼?就是那些“元首”們膽小怕事,便將一種自相矛盾的政策展現給外人!

全球通史讀後感500字 第2張

“二戰”揭開大幕,敦刻爾克大撤退後,希特勒便做出了他那“海獅計劃”,魔爪伸向了英倫三島。日復一日的狂轟濫炸,雖然一開始德軍收到了一些成效,但是所有英國居民,並未有一絲一毫的動搖,也不見有人心惶惶的時候。反而,這段轟炸時期堅定了所有人的信念,人們爲皇家空軍的勝利歡呼,士兵們則更勇敢地投入新的戰鬥。終於,希特勒第一次沒有達到他的目的。看,這就是骨氣的力量!

回過頭來看我們中國,抗日戰爭期間,自1937年起,至1943年開始反攻,總是不斷地有人投向日本。我們的民族難道真是如此窩囊嗎?不!抗日名將英雄輩出。那麼,爲什麼有叛徒?一言以蔽之,怕死!保命要緊。因而,這些人爲後人所不齒。

戰爭,如此殘酷。正是因爲這殘酷,它培育、磨礪出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在這試金石上,人性如此全面的展現出來。

全球通史讀後感500字3

最近在讀《全球通史》,還沒讀完,因爲這本書很厚,十六開的紙有上千頁吧,我只讀到中世紀。不過也從中發現了點道理,跟各位分享一下。

首先,我想講一下我對進化論的觀點。很多質疑進化論的人提出的疑問是爲什麼現在的猴子沒有進化成人。我的觀點是,其實進化一直都沒有停歇過,史前是這樣,古代是這樣,現代也是這樣。我們人類在變化着,從身體素質、智力等方面都在變化着。與此同時,我們身邊的動植物也在變化着,有的物種要滅絕,有的物種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之所以用變化這個詞,是因爲現在很難說這種變化是好還是壞,最終會是發展還是墮落。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達爾文對物種進化的看法。人類的發展也適用於這種變化。史前人類其實是有四種人:印歐人、蒙古種人、俾格米人和布希曼人。當時他們還都是原始人,過着採集食物的生活,被稱爲食物採集者。但是,他們採集食物的效率是不一樣的,印歐人和蒙古種人的效率更高,能夠獲得更多的食物,因此也就有能力向外拓展。而俾格米人和布希曼人效率低。這種差別的結果就是現在世界上存在極少數的俾格米人和布希曼人,絕大部分人爲印歐人和蒙古種人。我們中國人就是蒙古種人的分支。

全球通史讀後感500字 第3張

生產效率導致人類進化這種觀點在我國曆史教育中很少被提到,在封建社會朝代更迭中更是鮮見。絕多部分史書說一個朝代的滅亡是君主失德,失去了上天的庇護。這種論調,我認爲,很大程度上是我國迴避了發展經濟這個主題。朝代更迭的真實原因是經濟,而不是道德。每個朝代建立後經過一定時間的穩定,官員數量會大幅增加,這意味着國家開支會大幅增加,而國家收入的主要來源是農民,這時農民作爲主要生產者需要繳納的賦稅也會提高。

這種情況下,農民的通常做法是把地賣給有錢人,自己只負責耕種,繳納租子。而這種方法也只是暫時緩解了農民的壓力,隨着國家需要的收入增加,封建社會生產效率並沒有發生過突增,因此最終轉化到農民身上的壓力並沒有實質減少。於是,我國曆反覆上演的農民起義就如海浪般一浪高過一浪。

讀《全球通史》的另一感受是,西方人並不是天生的慈善家。我們現在經常會看到歐美的富豪捐出自己的家產成立基金會或者捐給其他基金會,他們關注貧困人口、關注艾滋病以及環境問題。這種現象也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社會公益的發展,使很多因歷史原因致富的企業家關注社會公益。

但是我想說的是,西方人並不是天生的慈善家,爭強好勝是他們的本性,這一點比我們東方人要強烈很多。歐洲並不是物產富饒的地方,而且歐洲大陸上的民族並不少。因此,中世紀的時候,我們看到歐洲是一片混亂的景象。突厥人、日耳曼人、維京人、高盧人等等爲了爭奪土地混戰不休,這種歷史背景下成長起來的歐洲人怎麼可能是樂善好施、一副菩薩心腸。

所以“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纔會從他們嘴中說出來,所以在本次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他們會偷偷修改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歐洲人並不值得信賴,當然還有美國人。所以,我說這些的目的,是希望很多人不要一談到西方人就講他們有多好,充滿了尊敬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空間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