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樂園 > 野外實習心得體會15篇

野外實習心得體會15篇

來源:女友組    閱讀: 1.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野外實習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野外實習心得體會15篇

野外實習心得體會1

一.實習的目的與意義

通過一個學期的理論學習,對課本上的許多名詞的定義解釋我們都不是很瞭解,特別是一些形態特徵的描述,書上是這麼寫着,但世界上的生物是千變萬化的,生物不會照書本上的特徵生長,所謂世上不會有兩張相同的樹葉,爲了能更好把我們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聯繫到實際中,能更好把我們學習到的知識得到很好的鞏固和加深課,野外實習不僅使我們對課本的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也使我們對課本的知識有課一個理性的認識。

1、通過到野外田野、林間、各種不同分類動物的外部形態和特徵,以熟悉各種不同分類動物的分類特徵,基本外形,瞭解動物千姿百態的各種變化,加強對課堂所學理論知識的鞏固。

2、通過在野外直接觀察動物,瞭解動物生存和生活的基本習性,瞭解動物的生存環境及動物與環境的關係

3、通過野外直接捕捉野生動物,學習採集動物標本的方法,並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類鑑定,動物分類檢索表、主要特徵鑑別等方法進行動物分類鑑定

4、通過對捕捉到的動物進行動物標本的浸製、剝製、等的標本製作,學會動物標本製作的基本技術和方法

二.實習的時間:7月13日至7月23日實習日程安排

時間實習內容實習地點7月13日工具箱的整理學院一樓7月14日實習工作安排施秉大酒店7月15日早上昆蟲標本的採集,下午標本製作杉木河、 7月16日早上昆蟲標本的採集,下午標本製作、標本的鑑定石阪屯7月17日標本的分類、標本的鑑定施秉大酒店7月18日蛙的採集、蛙標本的製作、下午觀鳥、標本的鑑定施秉城關、施秉大酒店7月19日鑽洞、安鼠夾、標本的鑑定施秉楊柳塘鎮7月20日魚、鼠標本製作、標本的鑑定施秉大酒店7月21日實習總結會施秉大酒店7月22日觀察生態環境施秉舞陽河7月23日返回

三.實習地點

貴州省施秉縣施秉城關、施秉杉木河、施秉石阪屯、施秉楊柳塘鎮施秉縣地處貴州省東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位於東經107°52′37″至108°28′47″、北緯26°46′46″至27°20′16″之間。東與鎮遠,東南與劍河,南與臺江,西與黃平,西北與餘慶,北與石阡等縣接壤。縣城西南距省會貴陽230公里,南距州府凱里111公里。全縣南北長62公里,東南寬60公里,總面積1543.8平方公里。縣境位於雲貴高原第二大階梯向東部丘陵平原第一大階梯過渡地帶,屬於黔東中低山、丘陵區。整個地勢西北較高,最高海拔1869.3米;東南較低,最低海拔486米;平均海拔800米左右。屬於亞熱帶季風溼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4至16攝氏度,年降雨量僞1060至1200毫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水熱同季,氣候溫和溼潤。縣內自然資源較豐富,爲發展地方工業、農業、林業和畜牧業具備了較好條件。縣城位於中部盆地,地勢開闊,三面環水,一面臨山,是一座融山、水、林、城爲一體的山水園林式的江南小城。生物種類繁多,有國家二三級保護動物雲豹、獼猴、香獐、大鯢等10多種;二三級保護樹種20多種

四.實習人員及指導老師

實習人員:20xx級生物科學全班同學我們組的組員:楊荷青、劉俊麗、吳敏敏、李正華、張婷、孫啓飛、胡啓波、黃強盛、馬勳東、雷成燕指導老師:黎道洪、楊衛成、張燕、羅慶懷、羅泰昌、張志敏、許成香、梅傑

五.實習內容

我們實習的內容總的大至分爲兩個大的方面:一是無脊椎動物標本的採集、環境的觀察、標本的製作、標本的鑑定、標本的保存等。二是脊椎動物標本的採集、環境的觀察、標本的製作、標本的鑑定、標本的保存等。無脊椎動物的實習我們主要是製作昆蟲標本,在實驗室我們看到的標本非常漂亮,看起來很簡單,但是要把這個標本製作好也是非常難的,下面說一下昆蟲標本製作過程。

㈠無脊椎動物

1.昆蟲標本採集的前期準備工作

1.1昆蟲採集工具

①捕蟲網:主要用於捕捉空中飛動的昆蟲,如蝶、蛾類、蜻蜓類等等。網的結構由網袋和網柄組成。 網袋宜用薄柔的細紗,顏色以白色或淡色爲好,如羅紗或蚊帳紗,也可用尼龍紗巾改制,目的是減少揮網時的阻力,利於昆蟲入網並便於透視網內。

②掃網:用以捕捉灌木叢或雜草中棲息的昆蟲。規格結構與捕蟲網相同,但網袋應選擇結實、耐磨的白布或亞麻布製作

③水網:專門用以捕捉水生昆蟲。製作水網的材料要求堅固耐用,透水性良好,通常用細或亞麻布製作。網圈規格與捕蟲網相同,但網袋較短呈盆底狀,網柄應長些,以便使用者站在塘邊或小溪岸邊,採集水面或水中的昆蟲。

④吸蟲管:用以捕捉小型、微型和蟲體脆弱的昆蟲。它是由厚玻璃管、橡皮塞、橡皮管、橡皮吸氣球和細玻璃管等組成。製作時按厚玻璃管的內徑選用合適的橡皮塞,按細玻璃管的粗細在橡皮塞上穿兩個孔,其中一個孔插入略彎的細玻璃管(進蟲管);另一孔插入吸氣管,並與橡皮管和吸氣球連接。吸氣管下管口扎以紗布,以免昆蟲被吸入吸氣球內;組裝完畢後,將橡皮塞塞在厚玻璃管口,便可使用。採集時將進蟲管口對準所要採集的小昆蟲,利用吸氣形成的氣流,將小蟲吸到厚玻璃管內,然後將所採到的小蟲放入毒瓶殺死。採集蚊類、蠓類、蚜蟲、薊馬和一些小型寄生蜂,均可使用吸蟲管

⑤毒瓶:用於迅速毒殺昆蟲。

⑥其他工具:三角紙袋、棉層、鑷子、剪刀、毛筆、放大鏡、筆記本、筆、酒精

1.2昆蟲採集法

①網捕

▲適用於善跳會飛的昆蟲,網捕一般是看到要捉的昆蟲後用捕網採集

▲捕網的使用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當昆蟲入網後,使網袋底部往上甩,將網底連同昆蟲倒翻上面來一種是當昆蟲入網後,轉動網柄,使網口向下翻,將昆蟲封閉在網底部取蟲時,先用手握住網袋中部,將蟲束在網底,再將毒瓶伸入網內扣取。對蜇人的蜂類和刺人的獵蝽等昆蟲,由網中取出時,不要用手碰到它,可將有蟲的網底部裝入毒瓶中,先薰殺後再取出。對蝶蛾類昆蟲,應隔網用手輕捏其胸部,使其喪失飛翔能力,以免因蟲體掙扎,而使翅和附肢遭到損壞。

②掃捕

▲適用於不一定要看到要捕捉的對象

▲掃捕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在大片草地和灌叢中邊走邊掃,掃的時候要左右擺動,這樣就可以採到很多不同種類的昆蟲,這種方法採集到的昆蟲種類是最多的。但這種採集方法就是比較難得挑選出昆蟲,因爲由於反覆在植物上網掃,所以掃到的不僅有昆蟲,而且還會有植物的葉、花、果實,這就需得進行挑選,挑選時最好用趨光分蟲器進行。當掃捕一段時間後,打開網底,將掃集物倒入隨身攜帶的容器內,如果網底裝有塑料瓶,則在瓶內裝滿掃集物時取下更換。返回住地後,將上述容器或塑料瓶中的掃集物倒入趨光分蟲器中將蟲分開,達到挑選目的。如果沒有趨光分蟲器,可將掃網中的掃集物直接倒入毒瓶,等蟲被薰殺後,再倒在白紙上或白磁盤中進行挑選。

③振落

▲適用於在高大樹木上的昆蟲和一些具有假死性的昆蟲。

▲方法:先在樹下鋪上白布,然後搖動或敲打樹枝樹葉,利用昆蟲的假死的習性,將其振落到白布上進行收集。用這種方法可以採集到鞘翅目、脈翅目和半翅目的許多種類。

④搜索

▲適用於躲藏在各種隱蔽的地方昆蟲

▲採集法:用刀剝開樹皮或挖開朽木,能採到很多種類的甲蟲。採集法:可以到處翻動磚石土塊採集種類:無翅亞綱的雙尾目、彈尾目以及原尾目等

▲最佳用此方法的時間:在秋末、早春以及冬季裏;因樹皮、磚石、土塊下面、枯枝落葉中甚至樹洞裏面都是昆蟲的越冬場所。

★注意:遇到小型昆蟲,可用吸蟲管吸取,或用毛筆輕輕掃入瓶中,對於枯枝落葉中的昆蟲,可以連同枯枝落葉一起帶回,用烤蟲器或採蟲篩等工具分離。

⑤誘集

誘集法:a.燈光誘集

▲適用於一些有趨光性的昆蟲如鱗翅目的蛾類

▲方法:在沒有月光又無風的夜晚,選擇一個植物茂盛、最好還有水流的地方,將誘蟲燈的構件安裝好,就會誘來各種昆蟲,其中最多的是大小不一的蛾類,四面飛來停在幕布上。只要準備幾個毒瓶,就可大量收集了。

▲最佳採集時間:在悶熱的夏夜、陰天或雨後、甚至正在下着小雨

▲適用於喜歡吸食花蜜蝶蛾類

▲方法:用50%紅糖、40%食用醋、10%白酒,在微火上熬成濃的糖漿,用時塗抹在樹林緣的樹幹上,白天常有少量蛺蝶等蝶類飛來取食,夜間則可誘到許多蛾類和甲蟲c.腐肉誘集

▲適用於對腐肉一類物質具有趨性的昆蟲,尤其適於採集各種甲蟲。方法:將一個玻璃瓶埋在土中,瓶口與地面相平,瓶內放置腐肉或魚頭一類腥臭物,如果瓶口較大還應在瓶口上方用樹枝或石塊進行遮蓋,以防鼠、鳥銜食。 d.異性誘集

▲適用於能釋放一種性信息素的昆蟲如如舞毒蛾、天蠶蛾、和盲蝽等

▲方法:將採到的或飼養出的雌昆蟲囚於小紗籠內,掛在室外,則能誘來許多同種的雄昆蟲。

1.3採集時間和地點的選擇

①時間

昆蟲的發生期與自然界植物的生長季節大致是相符合的,但我國地域廣大,南方和北方氣候條件差異較大,因此,昆蟲活動早晚也不一致。

②地點

應根據採集目的而定,按照昆蟲的生態環境去採集。作爲昆蟲分類實習、認識一見昆蟲,可到附近山區、植物種類複雜多樣的環境採集或燈誘;採集水生昆蟲就應當到池塘、河溝和水田去採集

1.4昆蟲標本製作工具

⑴展翅板是用來展開昆蟲翅的工具,①木製展翅板②泡沫板式展翅板③三級臺這是針插蟲體時所使用的工具。 ④昆蟲針:用於針插固定昆蟲,針由細到粗分別爲0、1、2、3、4、5號

2.昆蟲標本採集、製作

以蝴蝶爲例說明昆蟲的採集過程和製作:

2.1蝴蝶的採集過程

①蝶類通常在林間路邊和水溪邊,或花草繁茂的地方,蝴蝶喜歡停在潮溼的地上吸水,尤其是稍含鹹味的水,最能吸引它們來飲,所以一般它在昆蟲都喜歡呆在森林的邊緣,特別在水溪邊。天氣晴朗時一般在早上10點到下午3點是最佳的採集時間,可直接用網捕。

②根據蝴蝶的生活習性我們會選擇在空曠的森林邊緣或水溪邊,飛翔中的蝴蝶,可以揮網捕捉,迎面飛來可以從容兜住;向前飛去的則須快速追撲;在它訪花活動時可以從旁掠取,應當注意植物上有無刺棘,防止把網掛破。

③當蝴蝶進入網中,應當即將網袋的底部向上甩,或將網柄翻轉,都能將網口封住,切忌從網口向裏張看而讓蝴蝶再從網口逃逸,只要運用自然,一定能夠捉到。

④捉住以後,可以隔網用拇食二指捏住蝴蝶胸部,依蝴蝶大小加不同的壓力,使蝴蝶窒息,然後用鑷子取出,包入三角紙中,每一三角紙只包一隻。如果蝴蝶停在地面,應一手拿網柄,一手提網底,對準罩下,等蝴蝶飛起進入網中,再將網底折轉。不能掃捕,以避免泥土掃入網中,損壞蝶翅。多數蝴蝶喜歡吮吸植物花蜜,有些種類喜歡吮吸樹木傷口所流出的汁液,有的喜歡腐爛發酵的瓜果、人或動物的尿液,有的羣集在路傍積水或溪邊淺水處飲水,在這些地方應特別留意。也可根據蝴蝶的習性,在岩石或樹幹上塗上蜂蜜、在地上佈置腐爛瓜果、撤尿、或製造一些樹木的傷痕以引誘蝴蝶來自投羅網。

2.2蝴蝶標本的製作

①根據蟲體大小,選擇適當的昆蟲針,自蝴蝶胸背中央垂直插入,並留有8mm長度。昆蟲針要從前足與後足中間的胸部垂直穿過

②將針對準展翅板槽的中間垂直插下,使蟲體背面與展翅面板平行。

③用小號昆蟲針或鑷子拉住或捏住左右前翅較粗的翅脈向前拉,直拉至前翅的後緣和身體相垂直。蝴蝶的腹部要與胸部成一直線④壓上事先摺疊過的透明的壓翅條,使其前翅後緣與壓翅條上的摺痕重合。爲了使標木呈自然狀,可用昆蟲針在翅基部翅脈處撥弄整形蝶翅,並把足、觸角和觸部稍加整理。觸角的處理

⑤檢查標本製作是否正確,有無差錯,若無差錯則可以把它放好以晾乾。製作好的蝴蝶標本

★注意:不同昆蟲生活習性不同,它的採集地的選擇有所不同,採集方法也有所不同,

生活習性的不同在上面我以說了,下面我主要說不同的昆蟲製作標本時的針插部位的不同:

●直翅目昆蟲針插在前胸背板後方偏右的後內角

●蜻蜓目、鱗翅目、雙翅目和膜翅目等昆蟲的針插部位於中胸背部中部

●半翅目昆蟲插在中胸小盾片中間稍偏右一側

●鞘翅目昆蟲針插右鞘翅內前方,使針從中足和後足之間穿過

●微小昆蟲則用00號昆蟲針孔入昆蟲的腹部正中,再用一般的昆蟲針穿過軟木的左測在針插時還特別注意:昆蟲針插入一定要與蟲體的長軸垂直。

3.標籤的填寫:採集標籤要包括採集日期、採集人、採集地以及鑑定人

野外實習心得體會2

對許多人來說,植物是人們種植的綠色生物。其實植物的概念不是這樣的。有些細菌如藍細菌也屬於植物的範疇。植物是一種能將無機物轉化爲有機物的自養生物。它是自然的生產者,維護自然生態平衡意義重大。我很喜歡植物,喜歡研究植物的根、莖、葉、花、果、種子,喜歡瞭解植物的藥用價值,所以很期待植物學的野外實習,可以實地考察,近距離接觸,更好的瞭解和掌握書本的知識。

我記得剛開始學植物學的時候,我哥跟我們說,以後會有野外實習。從那時起,我非常期待它,認爲我終於有機會去大自然,感受和探索。實習的日子終於到了!帶着興奮和期待,我們踏上了旅程。真正的實習比想象中要累的多,也難的多。爬山的時候要穿長袍長褲,大家都怨聲載道。從表面上看,人們怨聲載道,但在野外練習時並不粗心。每次認識一種植物,都要仔細收集或者拍照,然後看到不認識或者聽不清的東西,就會拉着老師提問。爲了澄清一個問題,老師百無聊賴,不肯停下來。在這次實習中,我們收穫了很多,覺得即使再努力也是值得的。即使下雨,也不妨礙我們練習。我們仍然撐着傘,穿着雨衣,一路辨認植物。

上山後,我們被分成幾組,每組在相應老師的帶領下,用樹枝剪刀和收集袋去收集植物。我屬於張老師的指導。張先生帶着我們一大羣人去了山裏。當我們看到一種常見的植物,張先生給我們解釋什麼科,屬,種,果型或花序型或兩者兼有。有時候,他也會介紹植物背後的小故事。我們聽着,記下它們,然後老師讓學生把它剪下來做標本。不知不覺就到了午飯時間,於是收拾好工具帶着標本回去了。

因爲植物不具備像動物一樣活動的能力,早上的收穫不會少。同時我也學到了很多:第一,觀察的時候首先要注意這種植物的整體形態(木本還是草本?直立還是攀爬?),然後從葉形、葉緣、葉脈、氣味、花朵、果實等細節進行觀察鑑別。以前一直認爲一棵樹上的葉子是一樣的,不會有太大的區別,現在我不這麼認爲了,因爲判斷葉子是否一樣的標準包括葉形、葉尖、葉緣、葉脈;第二,要把理論知識應用到觀察和識別植物的實際過程中。我們不能只聽老師說什麼。我們只需要提供手來記錄老師說的話。但我覺得這裏面有一些不足:一是全是老師教,學生記,不能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第二,大家跟着老師走,沒有機會獨立觀察和識別植物,不能提高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第三,學生“保護資源,珍愛生命”的意識不強。採集標本時,學生不考慮這種植物的現存量,只知道採集,而且毫不留情,就像鬼子掃蕩敵人一樣,要消滅。

在植物學野外實習的短短几天裏,我親身感受到了植物的魅力,在這個過程中,我明白了野外實習對專業的鞏固和提高的重要性。是檢驗理論的試金石;是課堂內外的互補;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是教與學的互動;是感性與理性的昇華。這些天的實踐也培養了我們的勤奮精神,提高了我們的綜合和分析能力,使我們欽佩和熱愛大自然的新奇和美麗。我們學會了獨立思考,團結互助,不斷探索。

野外實習鞏固了我們的課堂知識,我們積極利用課堂知識觀察和識別各種植物,仔細區分相似植物之間的差異。理論聯繫實際不僅加深了我們對教科書知識的印象,而且培養了我們使用教科書知識的能力。我們親眼看到了百合科、豆科等科、屬的代表植物。

在4A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縉雲山,我們看到了許多從未見過的花草樹木。有些花開得很燦爛,有些果實長得很奇怪。這個時候學生很興奮,有很多問題。這激發了大家的學習興趣,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因爲這次實習幾乎是在野外,條件比較艱苦,所以這次實習也考驗了大家的體力和意志力。雖然每個人在實習期間都是苦、熱、累,但是他們互相幫助,互相配合,遇到困難也互相團結,互相努力配合,很好的完成了實習任務。實習的時候,大家都忙着偷音樂,說笑。在實習的路上,不僅留下了學生的汗水,也留下了學生的歡笑和歡笑。當然還有很多難忘美好的回憶

憶!

這一次實習已經歸來了,我們在實習中也遇到過困難,也有苦悶的時候,但是在我不斷的努力後,我找到了更多的實習方法,我也找到了很多的實習經驗,不過在野外有的時候怕怕的,真的是有點發怵,不過我都克服了。

通過參加野外實習,我們們鞏固了已學過的基礎知識、學到了野外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初步瞭解了植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初步認識了人與自然的關係、實現了自我鍛鍊與提高。總體而言,野外實習基本上實現了預期目標。感謝老師的指導!

野外實習心得體會3

通過一年專業知識的學習,我們學到了許多關於動植物的專業知識。但是專業知識的掌握不僅僅只是留在書本的知識,更多的是要我們能運用到我們日常生活中。而對學生物的我們更需要將理論知識學好的同時,更要加強對實踐的掌握,認識各種動物和植物的特徵與書本相結合。在一切準備就緒之後之後,我們向實習目的地——雪峯山國家森林公園進發。

車外的一切都是那麼新鮮,同學在車內嘰嘰喳喳的。在完成一年的學業以後,大家都把這次實習當成了旅遊一般,心裏滿是歡喜和激動。雖然同學有着各種困難,但是沒有一絲的抱怨。滿心都是如何圓滿的完成這次實習,如何讓自己收穫更多。在輕鬆和歡快的氛圍中,時間總是過得很快的,在經過了兩個多小時的跋涉後我們到達了目的地雪峯山國家森林公園。

到達了目的地後,接踵而至,的就是工具的整理了。雖然東西很多,但是因爲前期的準備工作做的很充分,所以沒幾下我們就把所有的東西都整理好了。然後接下來了的就是對大自然的欽佩了,在我們的駐地,我看到了太多根絕不可思議的地方。氣候多變,還有其造就出的美麗晚霞,以及那每一天如春天般的夏天,一切都讓我爲之神往。

每一天多是不一樣的,記得有一天,天才矇矇亮。我們吃過早餐,和向老師出發了。從大門口開始,就直接進入主題了!當時我們住的賓館那裏就有很多的鳥巢,鳥兒在清晨就嘰嘰喳喳的叫個不停貌似在歡迎我們一樣,也好像在對我們說:“來啊,來啊,你們說出我們的名字啊”。當時老師我們介紹說這種鳥兒的名字是咽腹毛腳燕,它們的腳上長滿了毛茸茸的腳毛,第一個介紹的動物,同學們一定會牢牢地記住這一切,隨着一天的學習,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了不少的知識,並且能聽到各種鳥的叫聲來辨別爲哪種科的鳥。晚上回到賓館後我們在學各種鳥的叫聲,愉快的玩耍着。晚餐過後,也就是我在雪峯山上最難忘的時刻了。因爲每天的晚飯過後,我的都會和向老師一起向野外進發,向着那些充滿大自然奧祕的動物們出發了。我難以忘記第一次差點抓了條毒蛇——麗紋蛇,難以忘記出去爲了抓動物,把鞋子弄溼但是又很高興的感覺。忘記我們發現的闊褶水蛙、大場雌光螢,給了我們很多很多的歡喜和激動,雖然最後的結果不是我們最想要的。也不會忘記和向老師晚上時,度過的那個迷霧驚魂的晚上,也不會忘記每個過程中老師對我們的關心和愛護。

剩下難以忘記的就是那次艱難的爬山了,剛剛開始爬的時候跟本不知道那山有這麼難爬。但是越到後面越難,而且天氣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本晴朗的天空此時已經是濃霧漫天了。但是開工沒有回頭劍,儘管前面的路很艱難,但是我們還是在劉老師的帶領下前進着。路越來越難走,同時發現的植物也越珍貴了,就在一個很陡的地方,我發現了一簇小八角蓮。這也成爲我們那天最大的收穫。這次的經歷讓我明白了很多,在歷經了苦難之後纔會收穫到不一樣的陽光

十多天在雪峯山實習的日子及這麼很快的結束了,實習的生活說不苦不累那不是真話,但是實習的本身就是這種性質,而且我們學生物的更是這樣,回到學校我們在實驗室整理了這次在雪峯山採集的標本,整理完以後,我們又在周圍的一些山上繼續去採集和認識不同的海拔的植物和動物。爬山固然累,但是我們收穫很多,也採集到了小八角蓮、西伯利亞遠志等稀有植物,在動物學方面知道了更多的鳥類,和一些兩棲動物和一些捕捉昆蟲的方法,還學會了怎樣做一些浸製標本,和昆蟲標本。

不知不覺的,實習就接近尾聲了。在這次的實習之中學會了很多,懂得了很多。明瞭什麼事情都要有划算,明白了什麼事情都要一步一步踏踏實實的完成,明白了什麼事情都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同時通過這次實習,我也更加明白了生物科學這個專業。從事這個專業的我們應該擁有一顆平和的心,才能去慢慢潛心研究,去發現着大自然的奧祕。我想這對於我們自己的專業學習,還是以後的工作都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我也相信我可以在一次一次的鍛鍊後,駛向我的理想港灣!

野外實習心得體會4

對於這次野外地質實習,總體上還是非常成功的,因爲它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次學習的機會,同時也是人生的一次重要經歷。在這次實習過程中有喜又悲,酸甜苦辣皆有體會。最真實的是那一份真正的地質工作者的情懷。那一份對地質工作者對於地質事業的無比熱愛之情。

經過這次實習,我們真正的體會到作爲一名地質工作者的艱辛,這份艱辛並不是我們坐在教室便能體會的,這份艱辛是用我們的汗水去把它澆灌出來的鮮豔之花。這花的明豔是我們現在所能體會到的最大的慰藉。慰藉來自於那一份對於地質工作者應該收穫的喜悅與豐收。但這份喜悅來得並不易,因爲這許多的成果來自於我們的雙腳,每天長途的跋涉換來的也許只有那幾頁紙的微小成果。但是我們卻倍加珍惜這幾頁小小的紙,因爲它承載着地質工作者的一個偉大藍圖目標。是的,一切的成果皆是這許許多多的野外記錄一次次的拼接起來,從而在一張看似不大的地形圖上將其逐一呈現,使其變成一張地質圖。在地質圖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說是留下了地質工作者的腳印。也許我們能在地質圖上看到每一座汕頭的具體出露情況,但是我們卻看不到登山之路上滿路荊棘;也許我們能在地質圖上看到每一個地層分界線的具體位置,但卻看不到尋找地質界線路上的滿地汗水;也許我們能在地質圖上看到每一條山脈的清晰走向,但是我們卻看不到在山腳小路上的滿目雜草地質工作者一直在路上。

是的,地質工作者一直在路上,新老交替,不變的是對地質事業的熱愛,每一個地區都是在一代代的地質工作者的開墾下一步步走出了它的神祕,並將它的胸懷敞開去擁抱它自身的價值。我們在巢湖實習的過程中,首先學習工作的第一部分便是對前人工作的學習與認知,這個過程便是地質工作者的思想與精神的傳承。這條路雖然漫長,但是每一代地質工作者都沒有對其厭倦與拋棄,而是一如既往的奉獻着自己的熱情與青春,也許某一天,你的成績也能指引新一代的`地質工作者繼續向前,這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情啊。

談了這麼多關於地質工作者的精神的話題,也該說說這次巢湖實習的具體收穫了。這便是我們以後爲地質工作發光發熱的必備工具吧。首先,此次實習的主要目的是瞭解區域地質調查的的基本流程與方法,首先學習的便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兵家經典。這個過程是我們大體瞭解工作區域的各方面情況,有助於以後工作的良好發展。其次便是到達工作區後的工作了。在工作區的基本流程分爲踏勘、實測剖面、地質填圖。每一流程的先後順序基本不顛倒,在此我便不再贅述原因。其中最艱苦的要算地質投圖了,因爲基本脫離指導老師的幫助,完全自己把握,這便給了大家很大的心理壓力,但是不管如何,大家也堅持了下來,把工作完成了,雖然質量與精度都有待提高,但是那種拼搏精神是值得大家集體吼吼的。因爲滿路荊棘與懸崖陡坡也無法阻擋即將成爲地質工作者的預備隊員們的腳步了。

野外實習心得體會5

在實習進行的過程中,我遇到的最主要的困難就是腦子裏沒有像樣的知識網絡或者說是地質體系,由這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纔是我處處碰壁的原因所在。在野外觀察,信息量繁重,干擾條件太多,自己沒有堅硬的理論來作爲依託是根本不行的。雖然旁邊有老師的細心啓發和講解,可是在野外還不像在教室,書本就放在面前觸手可及的地方,隨時可以翻查自己不懂的知識點,一旦知識點反映不過來,再加上野外實地中必須去掉相當大一部分無關的現象,才能中從挑選出有價值的信息。

對於我來講,沒有雄厚的知識儲備做鋪墊,無怪乎會產生對老師的啓發詢問產生不知所措的感覺了。

在野外實地觀測,一個觀察點和下一個觀察點之間應該相隔很長的距離,更有甚者一天就只能觀察一個地點,而每一個點都有其特殊的成因,構造,形態,以及以後將會產生的變化等等,所以對於每一個觀察點的記錄與測量都是相當重要的,這是爲以後的進一步分析整理得到結論都是至關重要。

由於是第一次野外實習,野外行動,記錄,測量都沒有任何經驗,完全靠老師的講解才能記錄,對於有些測量還得在老師的幫助之下才能完成得到數據,這些都是缺少實習經驗所致,尚可理解,可是有了這次經驗之後,對於以後學習及野外實習便能有更好的指導。

野外實習心得體會6

爲期3天的藥植野外實習結束了,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第一天,3個字:遊公園!……。沒錯,就是遊公園……。我們來到華南植物園,在老師的帶領下觀看各種各樣的植物,哪怕我開始對植物還沒啥感覺,覺得它們都是靜悄悄地呆在那裏,最多在微風輕撫下微微搖動幾下,沒啥動感……不過這次不是來旅遊,而是來學習!所以要緊跟老師步伐,聽老師緣路的植物介紹。遊了一天公園,好像跑了很多地方,做了不少筆記,但感覺上大多都是普通植物,藥用植物不多,不過是爲後兩天的採集打下理論基礎。

好了第2天我們來到了鳳凰山(這裏有水庫,忘了叫啥名,個人覺得就是荒山野嶺……鳳凰山這3個字不太貼切)我們繼續跟着老師上山採集植物,這裏沒有山路,都是踩着孤葉樹枝而上,老師邊介紹我們邊筆記和採集,今天頭頂有太陽,感覺有些熱,正如大家的熱情一樣!第2天雖然有些累,但每個組都大袋小袋滿載而歸,而且,張志鵬同學還在大家兼老師的鼓勵下瘋狂地冒着被人抓的危險把山壁上的“稀世珍寶”——金毛狗脊(總之就是值錢貨~)挖了出來!對了,身爲黨員兼副班長兼一等獎學金得主兼太極武林高手的志鵬兄,還沒說他的犯罪感言呢……呵呵……

長話短說,第3天我們去了個像樣點的地方,火爐山~這裏真的是冬遊的好地方(可惜我們不是來冬遊,回去還要考試呢…… …)這裏有山路,好走很多,同樣地我們還是跟着老師,聽老師講解和進行採集,照相,筆記等等……這天採了不少新物種,雖然也有些重複的。上到山頂後,我們在山頂大石上照相,這時讓我想起我武協的一位兄弟曾經也來到這裏,兩腿踏在兩大石之間擺出個詠春的姿勢(貌似很帥的樣子……囧……)照了個像,搞到我也想這樣照回一張來串一下我的兄弟, 哈哈~……(當然我沒他那麼自戀, 嘻嘻……)剛照完相,那些隨隊的研究生師兄師姐又立刻發現石頭旁的物種並繼續認真的觀察,看來學習就應該有這樣的態度,呵呵,研究生師兄師姐在我們這羣小朋友面前做了好榜樣!

3天的實習大概這樣,而且每天回來後晚上還要以小組爲單位進行筆記整理,植物整理,認種複習等等繁瑣的工作,每天都搞到很晚,雖然累但大家都很有激情(尤其是剛纔提到的志鵬兄,已經被人列入“大瘋子科”中了,呵呵~)

第4天就是進行標本製作,沒啥好說,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每個組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我們組5人共做了6份,其中一份是失敗作,厄……因爲那個粉葉輪環蕨的果實丟失了,就失去了意義,所以我把失敗作拿回自己宿舍當留念……呵呵……

第5天,考試……不說了……雖然我也付出了努力去認種,但還是記不住,再一次證明,記憶是本人的弱項,本人用讀理工科的頭腦來認植物……高中時的各位兄弟,你們覺得我行麼……希望志願者免死金牌真的有用,保不掛科!o(∩_∩)o哈哈~

總結就差不多了,我覺得實習最重要的是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能學到什麼,領悟到什麼技能,只要付出了努力,結果如何不是最重要了,享受過程,這就是人生!

野外實習心得體會7

一、實習概況

1、實習目的與任務

地質地貌實習是深刻認識專業知識並在實踐中體會知識的重要手段。通過此次肇慶地質地貌實習,使我們更加詳細的瞭解地質地貌學的基本知識和原理,特別是加深了對岩溶地貌的理解,將課堂的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中,形成了較爲完整的理論體系,爲學習其他課程打下必要的基礎。

野外地質地貌實習,讓我們提前體驗了自己今後將要做的工作,特別是作爲一名城市的規劃人員,對地質地貌的認識和判定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專業素質,只有對某一區域的地形具有一定的觀察和洞悉能力,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規劃。

2、實習地點:廣東省肇慶市七星巖地質公園

3、實習單位: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城市規劃專業

4、實習時間:20xx年9月7日——20xx年9月9日

5、指導老師:劉希林老師及三位博士生助教

6、實習簡介:

本次實習從9月7日下午開始,我們一行人從南校區出發,傍晚時分到達肇慶市,整頓休息一晚後,9月8日開始進入肇慶市七星巖公園進行考察,主要考察了岩溶地貌的表現,如峯羣、孤峯、石林、落水洞、地下河、溶洞等地貌類型,爬上了天柱巖後,還看到了從南向北的沖積平原,同時還有其他地貌類型。9月9日早晨,吃完早飯返回中山大學南校區,結束了三天的地質地貌課程考察實習。

7、實習目的地簡介

肇慶七星巖位於肇慶市區北約4公里處,景區由五湖、六崗、七巖、八洞組成,面積8.23平方公里。七星巖以喀斯特溶岩地貌的巖峯、湖泊景觀爲主要特色,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岩巖峯巧布在面積達6.3平方公里的湖面上,20餘公里長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風光旖旎。被譽爲xxxx。

七星巖原是由西江古河道形成的瀝湖,主體由閬風巖、玉屏巖、石室巖、天柱巖、蟾蜍巖、仙掌巖、阿坡巖七座石灰岩山峯組成,排列如北斗七星般撒落在碧波如鏡的近600公頃湖面上,20多公里長的林蔭湖堤,如綠色帶飄般把仙女湖、中心湖、波海湖、青蓮湖和裏湖連結在一起,湖光山色,綽約多姿。

二、肇慶七星巖公園主要地貌類型

1、實習路線

9月8日早晨,從入住賓館出來後,我們乘車經過星湖中心開闢的湖心路一路駛至七星巖公園西門,從西門出發,進入七星巖公園,首先到達的是雙源洞,其次是阿坡巖,然後沿湖線返回,攀爬天柱巖,最後在龍巖洞進行洞內參觀遊覽。下面在(2)中按地貌類型具體敘述行程。

2、肇慶七星巖公園主要地貌類型

(1)喀斯特地貌

a、洞穴

喀斯特地貌中的洞穴,即溶洞,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層面、節理或斷層進行溶蝕和侵蝕而成的地下孔道。當地下水流沿着可溶性岩石的較小裂隙和孔道流動,其運動速度很慢,這是隻能進行溶蝕作用,隨着裂隙的不斷擴大,地下水除繼續進行溶蝕作用外,還產生機械侵蝕作用,使孔道迅速擴大爲洞穴。

七星巖公園中有許多因爲溶蝕作用形成的溶洞,如雙源洞、龍巖洞等。

我們首先到達的是雙源洞,由於雙源洞地下水位過高,船隻無法進入,因此沒能進入洞內觀察,只能在洞外觀測。雙源洞是一段喀斯特地下河,發育在阿坡巖中,地下河上游的地表河源於北嶺山地,穿越阿坡巖流向星湖。雙源洞有兩個洞口,兩個洞口上方均刻有歷代名家在上留下的名跡。在由一個洞口前往另一個洞口的途中,還可以觀察到路邊石壁上懸掛着的殘留石鐘乳奇觀,通過鈣化作用,這些石鐘乳都是地下河流頂板坍塌後出露地表的。

詳細觀察的溶洞爲龍巖洞,是七星巖諸洞中開闢最早的洞穴,景物最多。以水洞爲主洞,洞內低於洞外,經過改造,洪水期再不淹洞,冬季保持水位。洞內有地下水面溶蝕和侵蝕形成的邊槽兩層,呈明顯的石牀狀;洞頂有一條沿巖面裂縫溶蝕的凹坑,呈天溝狀。龍巖洞頂高達30多米,下爲湖水,向東直通黑巖,東南緊連副黑巖,西北爲鬥光室,上石蹬爲旋璣臺。旋璣臺爲洞頂崩落的巨石。臺底高出洞底6~7米,平臺頂豁然開朗,坐落於洞北口,高寬開敞。龍巖洞上方有許多石鐘乳,構成了很多千奇百怪的物品和人物,使人浮想聯翩。其中在洞的北邊,向上還可以通過落水洞看到天空。

b、地下河

雙源洞和龍巖洞內的水流均爲地下河,地下河是石灰岩地區地下水沿裂隙溶蝕而成的地下水彙集和排泄的通道。地下河的水流主要由地表降水沿岩層滲流或由地表河流經落水洞進入地下河,少數地下河水流由深源和遠源地下水補給。通過觀察可以明顯知道,雙源洞的地下河上游的地表河源於北嶺山地,穿越阿坡巖流向星湖,形成地下河。

c、落水洞

經過雙源洞繼續向前走,可以看到阿坡巖,登上阿坡巖前面的山坡,在山坡的一側樹叢的掩映下,可以隱約見到一個落水洞,落水洞是岩溶地區地表水流向地下河或地下溶洞的通道,它是由垂直方向流水對裂隙不斷進行溶蝕並伴隨塌陷而成。落水洞常分佈在溶蝕窪地和岩溶溝谷內,也有在斜坡上。

d、漏斗

七星巖公園內的喀斯特漏斗位於阿坡巖不遠的馬欄崗上,漏斗是岩溶化地面上的一種口大底小的圓錐形窪地,平面輪廓爲圓形或橢圓形,直徑數十米,深十幾米至數百米。

馬欄崗位於背斜的軸部,因岩層爲抗侵蝕能力差的測水組砂頁岩,這裏呈現“背斜成谷”的倒置地形景觀。

背斜軸部節理髮育,再加上馬欄崗位於測水組砂頁岩與壺天羣灰巖交界,是喀斯特水溶是作用特別旺盛的地方。因此,地表水彙集處形成一巨大的喀斯特漏斗,下面有暗流與西江相通,形成這裏流水的一個出口。除了溶蝕、侵蝕作用外,主要還有重力作用。落水洞有兩種形態,一種是裂隙狀的,一種是井狀的。在這裏看到的是井狀的,其深度和寬度都比較大。

e、峯林、峯叢

七星巖就是喀斯特丘陵,原來的許多喀斯特峯林都被後來的流水沖積作用破壞了,現在僅僅殘餘下七座石灰岩石峯。

這七座喀斯特石峯是閬風巖(峯頂高程103.3m)、玉屏巖(99.8m)、石室巖(89.8m)、天柱巖(108.0m)、蟾蜍巖(89.9m)、仙掌巖(61.8m)和阿坡巖(119.6m)。

我們考察經過的石峯有蟾蜍巖、阿坡巖和天柱巖。

峯林是高聳林立的石灰岩山峯,相對高度100m~200m,坡度較陡,分散或成羣出現在平地上,形似樹林。山峯的表面發育石芽和溶溝,構成峯林平原。峯叢窪地是由連座的山峯和其間的窪地組成,山峯形似錐形,窪地的平面形狀爲多邊形,山峯之間窪地有落水洞或溶洞,形成峯叢窪地。

峯林地貌的發育,通常用地貌循環理論來解釋,即峯叢是岩溶發育初期由岩溶水的垂直滲入溶蝕擴大而成,所以峯窪之間的相對高度較小,山峯下部尚有未溶蝕的基座相連。峯林是由峯叢進一步演化而成。當峯叢之間進一步溶蝕向深處發展,直到水平循環帶,這是地下河可能出露成地表河,使侵蝕作用加強,峯叢基座被切開,山峯相互分離成爲峯林。

在七星巖公園內,既有處於壯年期的峯林,也有處於衰老期的孤峯。

f、溶蝕窪地

七星巖公園中還有很多由溶蝕窪地形成的湖泊。溶蝕窪地的形成是由多個溶鬥逐漸擴大融合而成。因此,地殼相對穩定時期越長,溶蝕窪地面積越大。有時溶蝕窪地積水,可形成湖,稱岩溶湖。如七星巖公園內的星湖(包括波海湖、青蓮湖、中心湖、紅蓮湖、裏湖),就是溶蝕窪地積水所成的岩溶湖。它們四周多被峯林圍繞,山水纏繞形成了秀麗迷人的風景。

(2)河流地貌:洪積扇

在攀爬到天柱巖的頂端後,可以明顯觀察到位於七星巖公園東部的北嶺,北嶺山前是典型的洪積扇。

山麓帶常處於構造下沉狀態,地形坡度急劇變緩,河流水流分散,流速減慢,一部分水滲漏地下,因而山地河流帶來的大量礫石和泥沙在山麓帶發生堆積,形成一個半錐形的堆積體,平面成扇形,成爲洪積扇。

在七星巖公園北面

山地的麓部谷口發育着洪沖積階地和洪沖積扇,在地貌形態上看,從北到南是由北嶺侵蝕中山向洪積扇過度再向沖積平原過度,侵蝕風化剝蝕產物被山區溝谷攜帶至山麓地帶發生堆積,形成洪積扇。

三、七星巖與桂林山水

經過考察得知,肇慶七星巖內的主要地貌類型爲喀斯特地貌,景區內的峯林叢立,星湖盪漾,樹木環繞,景色優美。中國另外一處以喀斯特地貌作爲景區的地點就是桂林,所謂桂林山水甲天下,之所以這麼壯觀,就是因爲桂林的喀斯特地貌處於壯年期,峯叢和峯林都發育的極爲蓬勃。下面從幾個方面簡單對比七星巖與桂林山水喀斯特地貌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1、發育時期

七星巖的峯叢峯林和溶洞大多數處於壯年期甚至幼年期,部分發育比較壯闊,而少數山峯還在發育中,溶蝕作用還沒有深入或者大規模進行,所以未顯得十分壯闊,少數孤峯已經步入老年期。

桂林山水的峯叢峯林和溶洞90%處於壯年期和老年期,有大規模的高高聳立的峯林峯叢,還有桀驁獨立的孤峯,與灕江結合在一起,平地拔起,千姿百態,蜿蜒曲折,明潔如鏡,十分優美。

總體來說,兩個景區的峯叢峯林和溶洞大部分處於壯年期,因爲七星巖範圍較小,所以沒有桂林山水錶現的壯闊。

2、形成原因

七星巖和桂林山水都是喀斯特地貌,不管是峯林、峯叢還是地下溶洞,形成原因主要都是溶蝕作用,地表水、地下水的化學作用過程(分解和化合)和物理作用過程(流水的侵蝕和沉積、重力崩塌和堆積),對可溶性岩石的破壞和改造作用。在七星巖和桂林地區,具備了溶蝕作用的因素,如氣候適宜,溫度較高,降水較多,氣壓較高,水的溶蝕性大,碳酸鈣溶解度大,同時兩地區又存在了大量的碳酸鹽類岩石,如石灰岩等,因此溶蝕作用大規模發生,產生了一系列岩溶形態,形成七星巖和桂林山水。

二者的不同之處在於,七星巖景區的形成大部分原因是溶蝕作用,而桂林山水除了溶蝕作用,還有崩塌作用,林石山地形是以一座座石山拔地而起,四坡壁立峭峻爲特徵。石山四周峭峻,是由於石灰岩體多被溶蝕而成向下透的通路。因此,石山坡面是以崩塌爲主。一部分景區也是由於崩塌作用而形成的。

四、對喀斯特地貌發育的認識

通過以上實踐並結合課本知識,總結喀斯特地貌發育必須具備四個條件:

1、岩石必須是可溶的,如石灰岩、白雲質灰巖等。

2、岩石必須是透水的,岩石的透水性取決於岩石的孔隙度和裂隙度。

3、水具有侵蝕性,CO?溶解在水裏面,生成HCO3—離子,HCO3—離子可以溶解CaCO3,使CaCO3形成Ca(HCO3)2,Ca(HCO3)2溶解度大於CaCO3。

4、地下水必須是流動的,流動的水具有增加溶蝕力的作用。因爲停滯的水,很快會使溶液達到飽和而失去溶蝕力。

五、結語

三天的實習很快就過去了,但是我們都期望着實習能夠再長一點,我們可以學到多一點的野外實習知識。本次實習令我們加深了對地質地貌學的瞭解,更深刻認識到了學習地質地貌學的意義,鞏固了學習成果,體會到“學以致用”的道理,並且學會了一定的考察地質地貌的方法要領和細節。例如,出外實習要對考察對象做一定的瞭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內容,能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習中。這次實習使我們充分認識到地質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艱苦性,而且也引到了我們對將來工作在地質地貌方面的認識作用,在城市規劃之前進行地質地貌的考察,這些都將對我們日後的學習乃至工作起到積極的作用。

六、參考文獻

野外實習心得體會8

在實習的過程中,我們瞭解了動物的生態分佈和規律,提高了保護動物的意識,同時最重要的是我們在野外實習中,鍛鍊了自己獨立的工作能力也鍛鍊了團隊合作能力,提高了我們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思考問題的方法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實習第一天,我們一行人浩浩蕩蕩地來到了位於白雲區的帽峯山,老師交代好一些該注意的事後,我們就開始拿着工具去捕動物了,一開始我們都不知道自己接下來會遇到什麼動物,很害怕沒什麼收穫,所以在樹上的一些小螞蟻和毛毛蟲我們都很輕易地捕了後放進毒瓶,大家都不肯輕易放過任何一種眼裏看到的新鮮動物。一開始我們捕到的都是一些很常見的小昆蟲,如螞蟻、蜜蜂、蒼蠅、小蝴蝶等昆蟲。最讓我們興奮的是我們在一顆木瓜樹上看到了一隻體形很大的蜘蛛,大家看到的第一反應都是尖叫,只有一個組員說她不怕,她去捉,可是由於她用了大大的鑷子去夾,一下沒夾準,反倒讓它逃進了中空的木瓜樹,很是可惜,就此與那隻大蜘蛛擦肩而過。在此之後,我們陸陸續續地聽到一些組有捉到蜥蜴、水蛇等爬行綱動物,我們很是羨慕,對於這些比較高等的動物我們也是充滿了慾望,但是就是遇不到,真可謂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戰利品。在下山途中組員們都已筋疲力盡,對於捕動物也是有心無力了,但我還是很想遇到蜥蜴,所以沿途多將眼光放於路邊的樹木上,也因此撿獲了只很長很粗的蚯蚓,看到它的時候它已經皮膚乾燥,趴在水泥地上無力地伸縮着,我們把它拾獲後將它置於空水瓶中並給淋了一些水,它果真就恢復了一些精力。回到學校後,我們將捕到的動物簡單地做好分類後小組也進行了總結和反思,並將捕蜥蜴的願望寄予在第二天的火爐山之行。

實習第二天,我們來到了火爐山,火爐山的環境和帽峯山的環境還真是不一樣,帽峯山的環境是相對比較乾燥的,而火爐山那兒是想對比較潮溼和陰涼的,所以在火爐上我們又捕獲了一些新的動物品種,如馬陸、蜈蚣等動物。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這一女子特別行動組真的在火爐上完成了我們捕蜥蜴的心願,事實上那隻變色樹蜥是其他組的人發現的,但是他們一不小心沒捕到,反倒把蜥蜴從一顆大樹上打到山壁下的樹底,而就在附近的我們當然不會放過,眼光直跟着蜥蜴,11個人都迅速圍在了那顆樹下,拿着捕蝶網、燒烤叉在那兒拍打着,那隻狡猾的樹蜥死活不願出來,有些組員都想放棄了,但是也有組員堅持蜥蜴是很難遇到的,我們不能錯過這個機會,所以在我們的堅持下那隻變色樹蜥終於堅持不住了,跑出來了,最後我們齊心協力地將它網住了,在捕到它的那一刻,我們組沸騰了,那是一種靠自己去收穫的成就感,大家都特別激動和興奮,所以在那一天,我們組的士氣也相對比較高漲。一路上山,看到最多的是馬陸,隨便翻一下樹葉,就能看到它們縮成一團的樣子,我們還觀察到馬陸爬行的時候它的足是怎麼動的,就像是一波波的海浪涌過去的感覺,很可愛,但還是覺得它太多腳了,有點恐怖不敢用手去碰。

在最後一天的標本展示中,我們組也是分工明確,大家都比較配合和投入,雖然一開始準備地不太充分,但是最後的結果我自我感覺還是比較滿意的,因爲相比來說,我們組捕到的動物類羣還是比較多的,涉及的門和綱也是比較多的,所以我們都很開心,感覺組員們都很享受這個過程,這就夠了,在快樂中學習總是讓人充滿活力和激情,我喜歡這樣的感覺。

在這4天半的實習中,我對動物的分類有了更深的印象和認識,對動物生活的環境和各種動物的習性也有了一些瞭解,在動物標本製作過程中更是親自動手實踐過,學習的過程是快樂的,也許有點累,但是值得,因爲快樂,因爲收穫!希望自己在以後的學習中能保持動物學實習中的激情,學到更多!

野外實習心得體會9

x月15日,我們依照學校安排到上川島進行了第二次野外實習,此次野外實習內容除了認識沙灘上常見的貝類、海螺等動物,還對海邊的相關植物進行了一定的學習,並再次去到了紅樹林進一步深入瞭解海陸兩棲的紅樹林植物。除了記認相關生物,我們還學習並實踐到了生物多樣性的調查方法。這次的實習內容非常豐富,不僅僅眼觀認識各種生物,還親自動手操作,通過這次理論聯繫實踐的機會,深化了我們對生物知識的認識,深刻了我們的印象。對於學習科教專業的我們來說,這次實習使我們不僅對生物理論知識有進一步的瞭解,更重要的是,讓我們親自接觸到了生物調研的實踐機會,使我們對生物調研領域有了淺顯的認識,對我們日後向相關方向發展也有一定的奠基作用。

這次實習主要分爲動物實習與植物實習兩部分,在老師介紹實習路線、區域背景、野外觀察與調研方法的情況下,我們分組進行了調查、收集數據、展開討論、認記常見生物、最後進行成果總結交流與考試等任務。

16號,我們正式開始了我們的實習內容。早上聽老師講了一定的理論知識要點與實踐要求後,下午帶上工具,到聖山進行生物多樣性的調查。聖山是一個礫石灘,在此同學們克服了不少困難,對於第一次接觸生物調研的我們來說,連理論知識都是相當欠缺,何況是要親自動手操作。一開始我們束手無策,不知道如何找點,不知道工具應該如何使用、不知道使用在哪些地方,早上老師說的情況在實際中也對不上號,現狀與我們想象的完全不符。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在旁觀看師弟師妹的做法,先從模仿做起,對應着老師早上說過的一些步驟,邊做邊悟。雖然開始時做得很慢,但到後來掌握了技巧,也悟出了其中的道理,漸漸就熟悉起來了!在小組成員齊心合力下,最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工作。

到了晚上,我們要對找到的生物進行分類,但對於沿海動物,我們之前的學習不深入,基礎基本沒有,書本也是在師妹那裏借來的,每組也只有兩、三本,一個晚上要逐一覈對並準確地找出我們找到的每種動物的名稱,這一開始看似根本不可能,所以小組成員的積極性都不高,我們試圖尋找老師幫忙解決,但老師正忙於處理師弟師妹的問題,學生太多,老師也無暇應付,在徹底失望後,我們還是決定靠自己查詢書本,三個人一組用一本書,每組處理兩個樣方,處理完了才休息,最後發現,原來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還是可以解決的!在之後的幾天,我們早上認植物,下午做樣方認動物,晚上分類並複習。每天都出現不同的問題與挑戰,我們從束手無策到熟練應對,每天都過得十分充實!

在這次實習過程當中,老師及時對我們實習的內容進行反饋以及對相關專業知識進行講解,幫助我們及時鞏固、消化實習內容。對在實習中出現的特殊情況,老師也作出了及時的調整,力求讓我們實習的有效性發揮到最大程度。

但是,我們認爲,對於只有五天的實習時間來說,這次的實習內容相對繁雜,既要認識動物及其多樣性的調查,又要記住沿海植物並思考其特性與適應性等等。白天在作動物的調研,晚上還沒來得及對早上的調研作處理,就要趕着認植物,顯得學習內容相對零散且認識不深刻。五天以來,每天都趕着完成每一項接踵而來的任務,並沒有充足的時間予以我們自行回顧、整理與思考每天新學習到的知識,猶如走馬觀花,應付式地完成這個課時。但我們並不想這樣,我們希望能有更加充分的時間,讓我們更加深入地瞭解與思考這些知識,而不是蜻蜓點水那樣走過場就算了。如果實習內容可分兩個學期進行,或者時間延長並把動、植物實習分開,而不是安排在同一天,可能會相對有規律性,更有利於我們深刻認識。

總的來說,這次的野外實習讓我受益匪淺,我對沿海生物知識的認識有了一定的提升,這次實習學習到的知識無論是對我們現今的學習還是日後的工作都會用一定的幫助。更有意義的是,這次的實習出現了很多狀況,我們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努力尋找解決辦法,提高了我們自主學習與克服困難的能力,給了我一次深刻且寶貴的體驗。

野外實習心得體會10

動物學野外實習距現在已經結束近一個禮拜了,不同於植物學野外實習,那次實習我只堅持了5天就陣亡在了腸胃炎裏,還在第9天的時候被提前送了回來,我認爲就參與時間上看本次野外實習還是有所進步的。

大學裏最後一次的野外實習就這樣以說快不快、說慢不慢的速度結束了,最後一天坐火車回來時尤記得十幾天前,李鬆老師開的動員會,再回想起十天裏每天做的事,好像時間就是這樣,你以爲它是靜止的時候,它流走的飛快,就像已經身爲大二的我還記得小學四年級趴在欄杆上,單純的想着時間是靜止的吧,然後轉眼間就變成了現在的樣子。眼前的每一刻最後都留在人的記憶裏,像樹的年輪,一天又一天,一圈又一圈,等到時過境遷,才恍然發現,原來已經過去了這麼多年。

不同於植物實習,動物實習算是真正的體會到了,將課本還原到實踐的感覺,蝴蝶的口器真的是一圈又一圈的,小蟲蟲們的觸角真的是有尖的有圓的,好像知道是這樣,又好像不知道是這樣,真正看到和體會到的那一刻,有種“誒,真的誒”的新奇感,人類在初次嘗試研究和分類這些昆蟲和動物的時候,是不是也是充滿着好奇、興奮或者開心的呢,人在大自然中只佔了一部分,還有很多很多同人類不一樣但是同樣棲息在這個地球上的生物,它們同人類一樣鮮活有生命力。

動物要想活下去就得適應環境,人也一樣。雖然我不是什麼從小在大城市裏長大沒見過山,沒下過河的孩子,但是,每天出野外,做標本到深夜,再去擡水洗漱的生活這還真是人生第一次。其中一天接到了媽媽的電話,詢問實習怎麼樣,很簡練的講了一句這裏的飯沒有家裏好吃,媽媽在電話那邊笑了,講了當年她們下鄉插隊,天天都只能吃土豆南瓜的事,末了感嘆一句,也不知道那幾年是怎麼熬過來的,或許有了對比,本來有些許疲憊的我覺得自己應該更堅強一點,不太善於表達的媽媽,在零星的聊了一會兒後,以“放假早點回家”結束了她的問候,沒有想哭的情緒,覺得暖暖的。

我一直認爲人生來不是爲了一直舒適的環境裏生活然後直到生命結束的,我喜歡學習很多不同的東西,也喜歡嘗試不同的生活,我認爲生活永遠不止一面,它應該是豐富多彩的,每個人都應該嘗試新鮮的事物,學習新的東西,爲興趣也好,爲生存也罷。

可能這次的實習是一些同學最後一次接觸野外活動,但是就我這種喜歡折騰的生活的人而言,可能就不一定了,不過相信這兩次野外活動的經驗,可以爲未來的生活做一些鋪墊。

生活本來多彩,千萬不要當色盲。

野外實習心得體會11

七月初,我們走出了黃梅,進入大別山天堂寨野外實習。天堂寨國家森林公園位於皖西金寨縣西南角,與湖北省羅田、英山接壤。境內擁有千米以上的高峯15座,主峯天堂頂,是華東地區最後一片原始森林,總面積120平方公里,主峯海拔1729.13米,爲大別山主峯之一,是江淮分水嶺。"極目山河縱大觀,吳楚東南第一關",氣勢渾厚的天堂寨有"植物的王國、天然的氧吧、動物的樂園、雲霧的海洋、聖水的世界、花的領地、娃娃魚的故鄉"之美譽。

天堂寨國家森林公園植被狀態爲北亞熱帶落葉闊葉混交林的南部邊緣,植物垂直地帶性分佈明顯,主要喬木樹種有:栓皮櫟、茅慄、化香、小葉櫟、槲櫟、黃檀、紫莖等,海拔1500米以上主要分佈黃山櫟矮林,伴生樹種有天目、黃山楸、南方六道木、天女花、湖北海棠等。山頂上尚有禾本科的山地草甸及沼澤植被,針葉林主要爲黃山鬆。

天堂寨國家森林公園地處華東、華中、華北三大植物區系的交匯點,自然地理條件複雜多樣,既是許多南方植物分佈的北界,又是一些北方植物分佈的南界,因此區內植物種類多樣,計有1881種之多,各類動物200多種。屬國家級保護的植物如連香木、領春木、蘭果樹、香果樹、金錢松、三尖杉等60多種。

天堂寨的森林資源珍稀古樸,造型奇特,地帶性分佈明顯。在浩瀚的林海中,既有珍稀植物連香木、香果樹、又有天堂寨獨有的草本植物白馬鼠尾草。蒼勁挺拔的黃山鬆造型奇特,千姿百態。花、紅楓樹、針闊葉混交林、天然次生林等,襯托出天堂寨的色彩絢麗多姿,高山草甸的厚厚草坪,彷彿展現出茫茫草原的風采。還有那高風亮節,英姿颯爽的翠竹林天堂寨可謂是植物生長的天堂,人間的天堂。

前三天的學習我們圍繞着植物進行。當老師帶着我們沿着農田走時,從小在高樓林立的城市生活的我根本不知道田裏竟有如此多的植物,甚至,即使是田中的農作物我也不識些許。我跟着老師,聽着老師對不不同植物的講解,汲取着書本上本有,但我並不能理解的知識。煩躁的情緒連同初夏的酷熱在我們見到那一灣小溪的時候隨着水流向不知名的遠方。歡快的心情伴着老牛的牟牟叫聲銘刻在我們心中。第二天的路頗爲辛苦,我們走向了密林深處,雖不高,但已是人跡罕至。山中竹葉上的螞蟥也隨着我們的到來而興奮,在暗處窺機而動,而牛虻的造訪更讓我深刻感受到何爲刺吸式口器。第三天,由我們自己找出指定數量的物種,我們或翻閱資料,或借於常識,或請教老農。最爲有趣的是衛矛的發現:老農指着漆樹說有毒,會引起潰爛,又指着我們手中尚未辨明的植物中的一種說,這個八樹可以克它。順手還比劃着"七"和"八"。我們明白老農的叫法不是學名,雖然有果,但查清楚還如大海撈針。但我隨手查了下八樹,沒想到還真有這植物,就是衛矛,比較葉型與果實相同,甚至作用也相似,當下真是喜出望外。

通過幾天來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上百種植物,多爲當地常見物種。在上半學期的理論學習中,我們只是初步瞭解了各科植物的主要特徵,而通過這幾天的學習,我們能理論聯繫實際,對於書本上的知識有了具體的認識,也能更深刻的理解其中的原理。比如,當初在背爲什麼菊科是雙子葉的第一大科時,我們只是明白純文字性的知識,而對於具體卻沒有一點概念。在我們這次認識的百種植物中,許多都是菊科的,這就爲我們印證書本上的知識提供了良好的平臺。而且,對於諸如枝刺和皮刺的區別,我們用手去感知這樣的學習,不只是眼睛和大腦的學習,更是全身心地學習,我們將記得更多,記得更牢,將其化爲我們自己的知識和力量。

野外實習心得體會12

生物是一門實踐要求很高的學科,在沒有進入生物專業以前,只是看着生物專業的同學天天奔波與教室與實驗室之間我就對此深有認識了。在課堂上我們學習的僅僅是理論知識,因此野外實習也是至關重要,它可以使我們更加有效地掌握和鞏固課堂教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而且還可以學到許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開闊視野,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回顧這次實習的經歷,可謂是有苦有樂。通過旬陽壩野外實習,我對於植物學,動物學都有了一個深入的,直觀的瞭解,這些都是書本上無法得到的。還記得是13號一大早,大家登車向旬陽壩野外實踐基地進發的。隨着汽車的啓動,同學們特別興奮,我們出發了。路途遙遠而且是山路,部分同學感到不適,但是大家在上車前都服用了暈車藥,大家的整體狀況還好。而且大家都沒有忘帶什麼東西,這說明我們的準備工作做得還是很好的,沒有發生意外。

第一天的實習是生態學。由於生態學是大二纔開的課程,因此在實踐前,老師用中午的時間,先對我們進行了一下生態學時間的快速培訓,大家都很興奮,所以老師安排我們的工作也是比較簡單的,理論學習結束後, 各小組的負責人就出去“踩點”了,下午大家一起到了選好的實習地----小茨溝,開始我們的第一項實習。對於生態學,我們實習的重點是運用樣方法做野外生物豐富度的調查。

下午的太陽還是很熱的,但是這擋不住大家的熱情,實踐在組長的組織下有條不紊的進行着。兩個小時很快過去了,我們也完成了數據的收集,接下來的就是回去分析整理了。大家雖然都很累,但是卻也是很開心的,這樣的實習讓我們學到了很多。整個的實習過程中大家表現的都很好,只有一次有點遺憾那是那次野外昆蟲捕捉時一位同學不慎捅了馬蜂窩,結果整個小組都被蟄了,他更爲厲害,全身上下被蟄十幾個包,回到駐地後疼是免不了的了。

實習的生活說不苦不累那不是真話,但是實習的本身就是那種性質。而且我們學生物的,搞野外實習更是這樣。早上就是吃稀飯饅頭,偶爾中午在野外回不來就只能隨便帶些東西應付了,晚飯也就那樣幾種,日復一日,但是味道還不錯。因爲是住在小鎮上所以有時我們也會出去在街上的小餐館吃上幾頓。想想我們是在野外實習,這樣的生活相對還是不錯的。這樣的情況我們都是瞭解的整個的實習過程中大家表現的都很好。在山上採集植物時,也見過很多的野果,五味子就是其中一種,雖然不多,但是對於遠離大山的孩子來說,能夠親眼見見,嚐嚐,這也是很快樂的一件事情。

實習期間我們兩天完成一個項目的實習,每一個項目完成以後都會又一次集合,晚點名。晚會中間帶隊老師給我們講話,對我們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表示高興,鼓勵我們繼續發揚刻苦奮鬥精神,認真完成各項的實踐任務。

在實習的最後我們進行了一次平河梁之行。海拔2400米得高山草甸,那景色,深入秦嶺腹地,站在羣上之巔,遠望秦嶺的崇山峻嶺,一股滿滿的自豪感與成就感就涌上心頭。雖然沒有拍下這裏的景色,但它已經深入我心,大家玩的都很盡興,忘記了登山的疲憊。平河梁—高山草甸之行將我們的野外實習在尾聲時推向高潮。

實習中我們收穫了許多,我們更加懂得了團結、友愛。同學和老師之間、同學和同學之間,我們的距離不再遙遠,我們的感情將會更加的親密。同時我們也學了做人的道理,我們都是成人了,我們得肩負起我們身上的擔子,扛起我們的責任。

十幾天的野外實習很快就結束了。實習中我們收穫了許多,我們更加懂得了團結、友愛。同學和老師之間、同學和同學之間,我們的距離不再遙遠,我們的感情將會更加的親密。同時我們也學了做人的道理,我們都是成人了,我們得肩負起我們身上的擔子,扛起我們的責任。

我們需要經歷這樣的磨練,纔會進一步的成人成才,遇到生活中的苦難,我們纔會有能力坦然的面對,纔會在人生旅途中生活的精彩!

經過這次的鍛鍊,我相信我們會更好的成長,實習雖然結束了,但我們的記憶在,它將會成爲我們每一位學生一生中一筆寶貴的財富,成爲我們永久的回憶,值得我們永久珍藏!

野外實習心得體會13

刺激而艱辛的地質實習結束了。這七天的野外實習,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勞累而充實,艱險而浪漫,是人生一段難忘的經歷。每天的野外實習,每一個點,我都認真觀察,記錄,測產狀,畫地層素描圖,認真聽老師講解,力爭當場能夠理解。每天走過的路線也能大致描繪在地形圖上,地質界線也能比較準確的畫出來。比較實在的是,這七天裏,我學會了羅盤的使用,地層界面能夠判斷,能夠使用羅盤順利地測出產狀,野外巖性的識別基本掌握,岩漿岩,沉積岩大致掌握,具體巖性,各個地層的岩石也能在野外及室內順利而準確地識別。

可以說,不枉此行。這次野外實習絕對是一次精神與意志的較量。如果意志不堅定,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這次實習是很難從頭到尾徹徹底底堅持下來的。也可以說,能夠順利完成這次實習的人都是一個精神頑強,意志堅定者。山路的艱險,叢林的繁茂,有時在懸崖峭壁上,前面甚至沒有路,大家都沒有被嚇倒,都腳踏實地地走出來了,手被刺破了,滑倒了,從沒有一個人因此後退。這其中的苦辣只有真正的地質工作者才能感受。本次實習拉近了同學們與老師們之間的感情,使彼此很愉快得相處。老師們也能更加隨意地言傳身教,寓教於樂。尤其是張威老師,一直帶領學生,走在隊伍的最前面,工作時一絲不苟,休息時還給我們唱歌舒緩心情,讓我們感受地質考察工作的樂趣。從這次實習中我們不僅體驗到了野外實習的艱辛與樂趣,也從新認識了自己,增強了信心,對今後各方面的學習和生活都會有着潛移默化的幫助。

野外實習心得體會14

20xx年9月11號至10月7號,我們11級生態學的同學進行了一次探究性的專業野外綜合實習,此次實習一改原來走馬觀花式的實習方式,把個部門地理實習的性質由一般認識性實習,變爲在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綜合性、探究性實習。在實習中師生克服多變的天氣條件,認真開展各項實習工作。通過這次實習,使我們掌握了自然地理野外調查的一般方法,獲得了理論聯繫實際的機會,深化了認識,提升了綜合能力。此次實習達到了預期目的,獲得了圓滿成功,學生反映良好。

這次實習要強調學生主動探究學習,在教師介紹實習線路(點)區域背景、野外觀察方法的情況下,學生分組調查,收集數據,然後展開討論,最後進行成果總結交流。結合實習區實際在實習之前老師就預設了各種專題性課題,學生可進行選擇,並要求作爲最終成果提交。這樣既增加了實習的目的性,也調動了學生實習的主動性。同時,也突出了實習的研究性。我覺得很值得推廣。在實習過程中老師及時對實習內容總結以及專業知識進行講解,幫助學生鞏固、消化實習內容的工作,充分實現師生間的良性互動,實習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

實習期間非常辛苦,因此,保障大家的後勤生活,讓大家在實習過程中無後顧之憂尤爲重要。爲了保證實習的順利進行,老師和班委們,無論是飲食方面還是住宿方面,都儘量在經費範圍內做到最好,爲整個實習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這方面我覺得做得很好。

通過這次實習我們也發現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即實習時間短,要跑的點又多,每天除了吃飯睡覺時間,都在車上度過,長途的跋涉讓我們都很累,在這種條件下學生心裏也會發生一些不良反應,給實習期間學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難度。因此,希望學院考慮實習時間和在外作息時間的安排的變更。

在領導的關懷和重視下,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此次實習取得了圓滿的效果:實習期間無一意外事件發生,師生都平安的完成了實習任務;對於即將畢業我我們來說,這次實習無疑又給我們的大學生活留下了一段難忘的經歷和回憶。

野外實習心得體會15

1.澄江帽天山之探索發現

6月19日,我們踏上了本次野外實習的最後之旅,這一天我們來到了聞名世界的特異化石庫——澄江帽天山。在澄江動物化石博物館,我們有幸見到了寒武紀生物大爆發時期的各種生物化石,這些來之不易的化石不僅保存完美,而且種類繁多。他們生動的體現了當時生物的形態特徵,使我們如實看到了地球海洋中最古老的動物原貌。澄江動物化石博物館的參觀,使我們深刻了解了動物起源的奧祕,認識了動物演化的漫長曆程,同時也深刻體會到人類佔據地球的來之不易。

2.圓通山動物園之行

參觀瞭解了古生物霸主恐龍之後,6月25日我們又來到了圓通山動物園,雖然之前也曾來過,但是這次總感覺和以前的不同,因爲這一次我們是帶着專業的知識來學習參觀的。

動物園裏的動物很多,無論是天上飛的,還是地上跑的,或是水裏遊的,應有盡有。我們的觀察和普通的遊客不同,我不僅觀察動物的外形特徵,還要識別每種動物是哪個綱,哪個目,哪個科的動物,它與其他動物的區別等,並且詳細瞭解它們的各種特徵。通過對動物園動物的觀察,使同學們加深了對動物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大大培養了同學們對動物學這門學科的興趣。圓通山動物園之行,讓我們體會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水平的提高,我們更加深刻的體會是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在籠子裏面供人們觀賞的動物中,有很多的種類野生型已經滅絕了,由於人們對環境的破壞和濫獵殺,很多動物已經從地球上消失了,動物滅絕的速度也是越來越快,所以學會養成保護動物的意識,宣傳保護動物和提高生物多樣性等的知識,也是我們本次參觀動物園的最大收穫之一。

3.昆明動物博物館之參觀學習

時隔幾日,6月26號這天我們來到了昆明動物博物館來參觀,在各位動物學專家的詳細介紹下,我們又充實了不少。看到那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活靈活現的動物標本時,我們不由自主的驚歎動物學專家們那精湛高超的手藝,簡直就是巧奪天工。

動物博物館的參觀時間雖然不長,但是我們收穫良多,我們不僅瞭解了生物的起源與進化等知識,而且知道了保護動物的重要性及其意義,也知道保護動物的困難性,同時明白了保護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的道理。

4.祿豐恐龍谷之初探

6月29日全班同學懷着激動的心情踏上了前往恐龍谷的路上,坐在車上大家紛紛議論和猜測恐龍真正的樣子到底是什麼樣的,一想到自己馬上就可以與幾千萬年前的地球霸主恐龍零距離接觸,心情就別提有多激動了。

大約兩個小時的車程,我們來到了神奇的恐龍谷,這裏有很多的與恐龍體型比例1:1的恐龍塑像,看見這一個個實體比例的塑像我不禁感嘆恐龍之大。當我們來到化石館,看到這一具具恐龍的化石時,首先給我的印象就是震撼二字。身邊的這些恐龍化石讓我不由得幻想起那個幾千萬年前恐龍稱霸的繁盛世界。在導遊的介紹下,我們瞭解了有關恐龍的許多知識。恐龍是生活在距今大約2億3500萬年至6500萬年前,能以後肢支撐身體直立行走的一類陸生動物,是羣中生代的多樣化優勢脊椎動物,大多數屬於陸生爬行動物,但能直立行走,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億6千萬年之久,它最早出現在約2億4千萬年前的三疊紀,滅亡於約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所發生的中生代末白堊紀生物大滅絕事件。關於恐龍的滅絕原因,普遍爲大家認可的是隕石撞擊說。6500萬年前的一天,突然一顆直徑約爲10公里的小行星撞上地球,強烈的撞擊導致海嘯和火山爆發,撞擊產生的鋪天蓋地的灰塵使地球數月乃至數年不見天日,地球氣溫隨之驟降,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而不能生長,恐龍因缺乏食物等原因而永遠從地球上消失了。

本次野外實習總結:

此次野外實習使我們受益匪淺,不僅鞏固了我們的專業知識,也豐富了我們的課餘文化知識,是理論與實際的相結合,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同時也培養了我們學習和組織的能力和對動物學知識的興趣。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空間
開心樂園